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佛山梁园     
陆琦 《广东园林》2006,28(6):62
梁园是清代中晚期佛山梁氏私家园林的总称。梁园始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主体园区位于佛山市松风路先锋古道,由内阁中书、岭南著名书画家梁蔼如及其侄儿梁九章、梁九华、梁九图等诗书画名家所精心营建,历时四十余载,至咸丰初年,梁氏园林群体已至相当规模,面积上百亩。梁园鼎盛时规模宏大,占地二百余亩,包括“无怠懈斋”、“十二石斋”、“寒香馆”、“群星草堂”、“汾江草庐”等园林建筑组群。梁九图在《梁氏支谱》中记有:“一门以内二百余人,祠宇、室庐、池亭、圃囿五十余所。”园内祠堂宅第与园林建筑自成体系,亭廊桥榭、堂阁轩庐,聚散得宜,错落有致。建筑小巧精致,轻盈通透,与绿水荷池、松堤柳岸相映成趣;大小奇石千姿百态,园林景色诗情画意。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传统岭南庭园的造园艺术在当代热带庭园设计中的运用和发展,重点对空间渗透交流、视线与空间序列、花木营造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寻其中的历史情结,以期为中国当代热带庭园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林炳任 《广东园林》1995,(3):41-41,28
佛山市中山公园位于佛山城区北部,北靠文昌立交桥,西邻汾江立交桥,东南两面濒临汾江,原是汾江的冲积沙洲——鹰咀沙,于1930年为纪念孙中山而建,现存原公园牌坊有南海县长余心一立的奠基石志记,1933年由继任县长李海云主持建成,原面积仅0.5公倾,建国前国内原有的秋声馆、回廊等建筑已毁,只存一座亦乐亭.建国后市政府发动干部群众挖湖筑堤,堆山砌路,建成13万平方米的人工湖和公园新区,挖湖期间佛山女青年向秀丽在广州日用化工厂救火中牺牲,为纪念她的英勇事迹,便命告为“秀丽湖”,公园现总面积28.07公顷,其中水面积12.76公顷,水体大是公园的一特点,1980年对中山公园进行全面规划,此后  相似文献   

4.
朱凯  汤辉 《湖南林业》2007,(4):13-13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山石在不同的庭园中有不同的作用。大庭院堆山一般体现在传情达意,划分园林空间,结合山梯、驳岸构成天然成趣场景;而小庭园叠山则更多的体现在独自成景,小中见大,含蓄幽深。  相似文献   

5.
佛山——伊丹友好交流中心是为促进佛山市与日本伊丹市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而兴建的.该中心是一座三层高的灰瓦白墙日式建筑,其独特、清新的气质为人们所瞩目.与之配套的庭园为了使其与建筑物和谐协调,及营造一种日本园林意境和建筑环境,我们采用了以日本园林风格为指导的庭园布局与,设计.一、庭园设计友好交流中心内庭被连接门厅和和室的玻璃连廓分隔为两个小庭园,在这两个小庭里,我们尝试用“枯山水”和“池泉筑山庭”这两种园手法来表达日本园林的两种不同风貌.  相似文献   

6.
可园位于东莞市主城核心地带,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通过梳理可园在清末兴建、建国后修复、重建到扩张过程中的历史发展脉络,探明其由"私家古典庭园"到"城市公共园林"的典型转化。分析其对莞城城市格局和公众生活产生的影响,说明可园的开放缓解了市域公共绿地的紧缺,优化了莞城区的公共空间和精神文明建设,并试图为传统庭园保护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绿意 《湖南林业》2007,(2):11-11
对比是庭园设计中的多样性原则,但对比应是和谐的对比,是有序和有节奏的对比。从每一个单项元素到整个庭园布局都可以应用对比。对比技巧应用得当,可以令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开与合空间的处理任何庭园都会遇到空间上开敞与闭合的关系处理。闭合空间可用建筑小品如墙、廊等分隔,还可用假山、斜坡和稠密的植物群落遮挡。开敞空间的特性是延伸的草坪或无遮栏的平台。从闭合空间向开敞空间转换,往往基于人的感情心绪变化程度。就如人从茂密的树林中出来,看见一片光亮,那种惊喜的心  相似文献   

8.
探讨园艺作物在庭园植物配置中的选择、应用方式及庭园环境与住户心理需求等方面。综合其对庭园的生态效益和景现的艺术价值,阐述了园艺作物在现代城市私家庭园中的造景布局。并对开发利用集经济与观赏价值于一体的园艺作物满足私家庭园人性化植物配置的发展前景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9.
东莞可园是与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和佛山十二石斋齐名的广东四大名园之一,建于清代咸丰、同治年间,距今已有一百二十多年的历史。它集中了岭南园林的许多传统精华,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研究这一古园林,学会在一九八一年七月十一、十二两日组织了一批会员前往可园,与东莞县建筑学会联合举办了关于修复可园的学术讨论会。以下刊登的是部份同志的发言。  相似文献   

10.
针对广东省佛开高速公路汾江大桥出现的病害情况、提出了加固方案,介绍加固的施工方法、工艺要求和主要材料性能.对施工质量和加固效果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1.
钱泳履园位于常熟市翁家庄,此园以水为胜,树木繁茂,是一处简远雅致的文人园林,在私家园林日渐流俗的清代中后期独树一帜,成为研究清代江南园林的重要案例.履园现已消失,通过解读分析履园的园铭和园图题咏,探析其山水环境及景观元素,从水系、植物、建筑3个方面复原履园的基本面貌,再现其邻溪而建、植被丰富、朴雅清逸的景观特征.并以《...  相似文献   

12.
明代名匠佳园荟萃江南,上海私家园林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日涉园由张南阳参与造园,作为明代上海三大名园之一,具有极高的复原价值。通过对日涉园方志、园记、园诗和园图的搜集整理、对比分析,梳理了园林的历史沿革,确定了园址范围,得出主景旷达、次景幽邃的园林空间布局,进一步推导复原了平面图;并对其造园要素展开研究,且就叠山艺术与张南阳建造的另两座园林豫园、弇山园相比较,归纳出日涉园具有山石巍峨奇巧、水体聚散有致、花木野趣自然三方面的园林特征。  相似文献   

13.
以西方园林史中占重要地位的意大利园林、英国园林、法国园林为例,探讨相关园林史研究及变革,发现意大利园林史研究受到的是学科内部影响,而英法受到大量的外部学科的影响。并通过横向比较归纳出西方园林史学的研究成果,在编年体通史、研究深度、研究方法、园林观念、多样专题层面皆有创新。最终概括了园林史新的研究视野,即始于问题、跨越时空、比较视野、交叉学科的综合研究,以及对大文化与小文化、物质文化遗产、人的活动方式、园林使用功能的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14.
拙政园为苏州古典园林的经典遗存,在中国园林文化、园林史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研究,考据了拙政园的始建时间、初始规模、历史分期,认为拙政园始建于正德四年(1509年)至正德八年(1513年),建成于嘉靖十二年(1533年),初始规模包括了现在的东、中、西三部分.按照时代变迁和园林形式变化,拙政园的历史沿革大体可分为...  相似文献   

15.
黄旭波 《广东园林》2006,28(1):21-22
广州园是广州市政府应福冈市政府的邀请,在爱蓝岛城中央公园国际交流庭园展区中展览的岭南园林庭园。占地350m2。运用岭南园林的造园手法,以岭南民居、山池树石、诗文点染相结合,营造出“小中见大”、景观丰富的庭园,充分展现了岭南园林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和文学史上的瑰宝,描绘了楚国的人居环境和园林场景。基于“言-象-意”关系和意境心理发生机制,研究《楚辞》中的园林意境及其承载的思想内涵,分别对“大内御苑”“离宫苑囿”“贵族宅园”3类园林的场景意境解译,反映楚国园林“天人合一”,人本主义、浪漫主义、仙境的人居思想和君权至上的思想与情感。  相似文献   

17.
张超  刘晓荣 《广东园林》2007,29(3):17-20
散置石是中国传统园林置石中非常重要的一类。本文结合中国传统绘画和传统园林,对散置石的布局原则、置石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并以此指导园林规划和设计。  相似文献   

18.
位于桂林雁山区的雁山园始建于清咸丰初年,为广西现存的三大古典园林之一,被誉为岭南名园。雁山园由桂林乡绅唐岳始建于清咸丰初期,也称为“雁山别墅”,至今已经有150年的历史。在广西现存的三座古典园林中,它是修建得最早、造园艺术甚高,最具岭南园林特色的一座古典园林。雁山园的建造时间,史籍中没有确凿的记载,建造年代有咸丰年间和...  相似文献   

19.
公共性质园林虽一直处于中国古典园林史的主流研究之外,但到明清时期已具备不输于其他类型园林的规模以及职能.结合同时期的写实主义小说《儒林外史》,从历史文献研究角度出发,将书中二十余处具有公共性的园林分为山水相依的城市型公共性园林、农村聚落的公共性园林及半公共性园林三类,进一步探究明清时期公共性质园林在各阶层市民生活中发挥...  相似文献   

20.
岭南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社会风俗孕育了这里悠久的花事生活习俗与传统。广府文人作为花事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将花事活动融入园居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也影响了园林营建。运用图像学图文互证方法,对清代广府文人画作中描绘的花事活动内容与园林空间、园居生活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图像中主要包含了种花、赏花、插花、采花、绘花5种活动,这些活动结合了中国传统文人情趣和广府地方生活风俗,表现出雅俗共赏的特征。园林中的花事活动也与广府古典园林中的空间布局、构筑形态和植物种植方式互相影响,反映出岭南园林空间营造特色与园居活动、文化观念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