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霉菌毒素污染是影响动物饲料安全的重要因素。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广泛存在于肉鸡饲料原料中。众多研究表明,OTA对肉鸡具有肾毒性、肝毒性、细胞毒性、遗传毒性、致癌性、致畸性、免疫毒性和肠道毒性等,给肉鸡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对动物和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对国内外OTA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归纳,从诱导机体产生肠毒性、肝毒性、肾毒性和免疫毒性四方面阐述OTA对肉鸡的致毒机制,为深入研究OTA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赭曲霉毒素A和T-2毒素毒性及近年污染程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赭曲霉毒素A和T-2毒素是对动物生产危害较大的两种霉菌毒素.本文介绍了赭曲霉毒素A和T-2毒素的毒性,并对近年来赭曲霉毒素A和T-2毒素在我国的污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饲料及饲料原料受赭曲霉毒素A和T-2毒素污染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常用羊饲料霉菌毒素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了采集于山东省规模化羊场常用羊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呕吐毒素(DON)、赭曲霉毒素A(OTA)4种霉菌毒素含量。结果表明,被检样品中4种毒素污染较为严重的为呕吐毒素,其中玉米及副产品、玉米秸、米糠、酒糟、豆饼、豆渣中含量较高,其次为玉米赤霉烯酮,其中玉米秸、苜蓿、混合饲料和全价料中含量较高。赭曲霉毒素A主要污染棉粕,黄曲霉毒素B1污染较轻。  相似文献   

4.
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s,OTA)主要污染谷物,人畜食用被OTA污染的谷物后会发生中毒,OTA不但危害肾脏,而且侵害动物肝脏与胆囊,大量的毒素还会引起动物的肠黏膜发炎和坏死。本文就OTA中毒导致的仔猪步态不稳症状及其对肝脏和肾脏的毒害症状进行分析,同时提出防制措施,希望人们在养殖过程中能有效预防OTA,加强对OTA的认知,将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黄曲霉毒素B1(AFB1)、赭曲霉毒素A(OTA)和玉米赤霉烯酮(ZEN)联合对奶山羊肠道微生物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体况相近的健康崂山奶山羊20头,分为5组,每组4头,A组为对照组,饲喂不添加毒素的基础日粮;B、C、D、E组分别在日粮中添加50 μg/kg AFB1+500 μg/kg ZEN、50 μg/kg AFB1+100 μg/kg OTA、50 μg/kg AFB1及50 μg/kg AFB1+100 μg/kg OTA+500 μg/kg ZEN。预试期7 d,正试期14 d。在试验期第11天采集粪便样品,利用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粪便总DNA,对总DNA进行16S rRNA扩增,构建奶山羊肠道微生物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并进行数据分析。经稀释曲线和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单一AFB1或与其他毒素联合处理后奶山羊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有降低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奶山羊肠道菌群总数在AFB1与其他毒素的联合处理后显著降低(P<0.05)。对获得的OTUs代表序列进行物种注释后发现,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软壁菌门(Tenericutes)为山羊肠道中主要的细菌类群;经LEfSe分析显示,AFB1、OTA和ZEN 3种毒素的联合作用可显著增加琥珀酸弧菌科(Succinivibrionaceae)、考拉杆菌属(Phascolarctobacterium)和气单胞菌科(Aeromonadales)丰度。而未处理组的霍尔德曼氏菌(Holdemania)和BF311拟杆菌的丰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AFB1、ZEN和OTA联合能影响山羊肠道微生物区系结构,且影响程度依次为:AFB1+OTA+ZEN > AFB1+OTA > AFB1+ZEN > AFB1。  相似文献   

6.
饲料中赭曲霉毒素的危害和监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A ,OA)是由曲霉菌属和青霉菌属几种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动物试验表明对肾脏、肝脏等具有较强的毒性。赭曲霉毒素广泛分布于饲料及饲料原料中,被摄食后累积在畜、禽体内,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许多国家对其制定了最高允许量,并建立了监控检测体系。随着我国加入WTO ,建立自己的质量标准以监控饲料中赭曲霉毒素A是必要的。1 危害1 1 赭曲霉毒素A的毒性 赭曲霉毒素包含了7种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其中以赭曲霉毒素A的毒性最强。赭曲霉毒素A具有烈性的肾脏毒和肝脏毒,在自然界中低浓度存在时主要侵袭肾脏…  相似文献   

7.
《北方牧业》2006,(3):8-8
<正> 1.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在饲料中常见的产毒素霉菌主要有:曲霉属中的黄曲霉、赭曲霉、杂色曲霉、构巢曲霉、寄生曲霉和烟曲霉等。青霉属中的岛青霉、桔青霉、黄绿青霉、红色青霉、扩展青霉、圆弧青霉、纯绿青霉和斜卧青霉等。镰孢菌属中的禾谷镰孢菌、三隔镰孢菌、玉米赤霉菌、梨孢镰孢菌、尖孢镰孢菌、雪腐镰孢菌、串珠镰孢菌、拟枝孢镰孢菌、木贼镰孢菌、茄病镰孢菌、粉红镰孢菌等。另外,麦角菌属、鹅膏菌属、马鞍菌属和链格孢菌属等也是较为常见的产毒霉菌。各种霉菌可以产生多达数百种霉菌毒素,但目前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十几种对人类危害特别大且污染频率高的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 A,杂色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展青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串珠镰刀菌素,三硝基丙酸及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包括 T-2毒素,脱氧雪  相似文献   

8.
霉菌毒素是由多种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食品和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的粮食和饲料会给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极大隐患。研究霉菌毒素致毒机理,为今后研究其对动物及人的影响开展更深入更全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细胞模型作为一种常用的体外试验方法广泛用于毒理学研究中。本文简述了黄曲霉毒素B_1(AFB_1)、赭曲霉毒素A(OTA)、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玉米赤霉烯酮(ZEA)和展青霉素(PAT)的一般特性,并综述了利用细胞模型进行AFB_1、OTA、DON、ZEA和PAT毒性、联合毒性及致毒机理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赭曲霉素主要为赭曲霉、疣孢青霉和碳黑曲霉等三种霉菌的二级代谢产物。赭曲霉毒素A具有很强的肝脏毒性和肾脏毒性,并有致畸、致突变和致癌作用,且对于不同动物种属的毒副作用具有差异。赭曲霉毒素A广泛存在于谷物及谷物产品、草料及饲料产品中,一旦被动物食用后,容易在肌肉、组织中蓄积,进而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目前国内仅对部分饲料和农产品的进行了限量,对于动物源性食品的限量值和检测方尚未规定,因此有必要建立快速、灵敏、简便,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赭曲霉毒素A检测方法,并尽快开展研究,制定动物源性食品的赭曲霉毒素A的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黄曲霉毒素B_1(AFB_1)、赭曲霉毒素A(OTA)和玉米赤霉烯酮(ZEN)联合对奶山羊肠道微生物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体况相近的健康崂山奶山羊20头,分为5组,每组4头,A组为对照组,饲喂不添加毒素的基础日粮;B、C、D、E组分别在日粮中添加50μg/kg AFB_1+500μg/kg ZEN、50μg/kg AFB_1+100μg/kg OTA、50μg/kg AFB_1及50μg/kg AFB_1+100μg/kg OTA+500μg/kg ZEN。预试期7d,正试期14d。在试验期第11天采集粪便样品,利用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粪便总DNA,对总DNA进行16S rRNA扩增,构建奶山羊肠道微生物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并进行数据分析。经稀释曲线和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单一AFB_1或与其他毒素联合处理后奶山羊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有降低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奶山羊肠道菌群总数在AFB_1与其他毒素的联合处理后显著降低(P0.05)。对获得的OTUs代表序列进行物种注释后发现,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软壁菌门(Tenericutes)为山羊肠道中主要的细菌类群;经LEfSe分析显示,AFB_1、OTA和ZEN 3种毒素的联合作用可显著增加琥珀酸弧菌科(Succinivibrionaceae)、考拉杆菌属(Phascolarctobacterium)和气单胞菌科(Aeromonadales)丰度。而未处理组的霍尔德曼氏菌(Holdemania)和BF311拟杆菌的丰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AFB_1、ZEN和OTA联合能影响山羊肠道微生物区系结构,且影响程度依次为:AFB_1+OTA+ZENAFB_1+OTAAFB_1+ZENAFB_1。  相似文献   

11.
李增光 《中国家禽》2005,27(10):39-40
霉菌毒素中毒仍然是世界各地特别是热带地区国家存在的一个问题。由于赭曲霉素中毒症(Ochratoxicosis)能够显著地影响肉鸡的生长率和饲料利用率,降低种鸡和商品蛋鸡的产蛋率,被看作是养鸡生产的一种重要阻力而格外受到关注。由奥地利Biomin GmbH公司主持并联合希腊大学的科学家对禽类商品中潜在的赭曲霉菌毒素的生物学降解情况进行了调查。从一种念珠菌属微生物中筛选出来的毛孢子菌(嗜)霉菌毒素(Trichosporon mycotoxinivorans)通过生物学转化效应可以改善赭曲霉素的中毒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快速、准确地检测出乳制品中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产生菌,以便评估乳制品中OTA污染的潜在风险,根据已阐明的O TA生物合成途径,选择与O TA产生有关的卤化酶基因区域设计兼并引物,建立针对OTA产生菌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方法.对1...  相似文献   

13.
姜黄素具有抗氧化作用,能调节肠道菌群组成,减轻霉菌毒素毒性。本研究旨在探讨姜黄素能否通过肠道菌群减轻赭曲霉毒素A诱导的肝脏损伤。试验选用720只1日龄北京白鸭,随机分为4组:CON组(对照组,不含OTA)、OTA组(饲粮中添加2mg/kg OTA)、CUR组(饲粮中添加400mg/kg姜黄素)、OTA+CUR组(2mg/kg OTA+400mg/kg姜黄素),每个处理包括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鸭,试验周期为21天。结果通过双尾T检验进行组间分析。我们发现OTA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最高。与OTA组相比,OTA+CUR组降低了血清LDL水平(P 0.05)。OTA降低鸭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 0.05),而添加姜黄素可显著提高肝脏CAT活性(P 0.05)。16s r RNA测序结果表明,与OTA组相比,姜黄素提高了肠道菌群的丰富度(ACE指数)和多样性(Simpson指数)(P 0.05),并恢复了OTA诱导的肠道菌群结构变化。补充姜黄素可减轻OTA诱导的产丁酸菌(包括blautia、butyricicoccus、butyricimonas)丰度下降(P 0.05)。OTA还显著影响肠道菌群的代谢,如色氨酸和甘油酯代谢。姜黄素可以减缓OTA诱导的氧化应激通路的上调。OTA处理也增加了SREBP-1c的表达(P 0.05)。而姜黄素组FAS和PPARG m RNA的表达量最低(P 0.05),NRF2和HMOX1 m RNA表达量最高。综上所述,姜黄素可以通过调节盲肠菌群以缓解OTA诱导的氧化损伤和脂质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4.
霉菌毒素中毒症是由有毒真菌代谢产物(真菌毒素)所致的一种疾病。在所有霉菌中,92%的霉菌是无毒的;4%会造成家禽的霉菌性疾病,如禽的曲霉菌病等;4%的霉菌会产生霉菌毒素,如串珠镰刀菌毒素会产生串珠镰刀菌毒素、赭曲霉能产生赭曲霉毒素等。据有关资料报道,全世界供应的谷物中有25%受到霉菌毒素污染。中国禽场所使用的饲料中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霉菌污染情况,此应引起广大同行的注意。  相似文献   

15.
猪霉菌毒素中毒与蓝耳病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霉菌毒素是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常见的霉菌包括曲霉菌、镰刀菌和青霉菌。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呕吐毒素、T-2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  相似文献   

16.
赭曲霉毒素A是曲霉或青霉菌合成的一种毒性代谢物,有从饲料携带到动物组织的风险。具有肾毒性、神经毒性、致突变、致畸和免疫抑制作用。早期的研究多数关注农作物和饲料中赭曲霉毒素A污染现状,以及人类或动物暴露于这种污染物的危害。很少有研究评估猪组织中赭曲霉毒素A的残留情况。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含有赭曲霉毒素A的饲料对猪组织中其含量的影响,以及猪组织中赭曲霉毒素A的污染概况。以期为我国建立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预警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饲料霉变是饲料加工、贮存、运输各个环节中都可能出现的问题。霉变饲料中含有大量霉菌,引起饲料霉变的霉菌主要有黄曲霉菌、赭曲霉菌、镰刀菌、扩展青霉菌等,它们在生长繁殖过程中能产生大量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A fla-toxins)、CPA、赭曲霉毒素(chratoxin)、脱氧瓜萎镰菌醇  相似文献   

18.
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烟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A以及T-2毒素,这些霉菌毒素名称无疑会引起你的警惕,它们是在畜牧生产中最常见、最重要的几种霉菌毒素。尽管这些霉菌毒素是在作物生产周期的不同阶段产生的。玉米赤霉烯酮、烟曲霉毒素和单端孢菌霉烯毒素(呕吐毒素和T-2毒素)等镰刀霉菌毒素主要在田间产生,  相似文献   

19.
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烟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A以及T-2毒素,这些霉菌毒素名称无疑会引起你的警惕,它们是在畜牧生产中最常见、最重要的几种霉菌毒素。尽管这些霉菌毒素是在作物生产周期的不同阶段产生的。玉米赤霉烯酮、烟曲霉毒素和单端孢菌霉烯毒素(呕吐毒素和T-2毒素)等镰刀霉菌毒素主要在田间产生,  相似文献   

20.
霉菌毒素是霉菌在各种基质上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毒性的代谢产物。霉菌毒素在饲料中广泛存在,当畜禽食人含有毒素的饲料或霉菌便会发生霉菌毒素中毒。霉菌及霉菌毒素的种类很多,其毒性大小不一,其中对畜禽危害较大的有黄曲霉毒素、杂色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镰刀菌毒素、赤霉菌毒素、青霉毒素等。以霉变玉米引起多种毒素中毒最为常见,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现就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及防制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