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试验根据原鸽雌性特异性序列AY944219设计引物,用PCR法分别扩增肉鸽和信鸽雌性特异性序列,并克隆测序。结果在肉鸽和信鸽分别克隆出长度为191bp的片段,且证实两个片段亦是雌性特有。把克隆测序获得的两段序列与GenBank上原鸽的序列(AY944219)进行两两比对,发现肉鸽与原鸽的同源性为98%,信鸽与原鸽的同源性为96%,而肉鸽与信鸽的同源性为97%。  相似文献   

2.
以从宠物临床上分离的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总RNA为模板,根据GenBank中已报道的CDV核蛋白(N)、基质膜蛋白(M)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RT-PCR扩增N、M蛋白编码基因,并进行克隆与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均扩增出预期大小的片段。扩增片段经核苷酸序列分析,N、M编码基因全长分别为1572、1008 bp,该CDV的N蛋白编码基因序列与Onderstepoort疫苗株、A75/17株的同源性分别为93.9%、97.6%,编码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6.9%、98.7%;M蛋白编码基因序列与Onderstepoort疫苗株、A75/17株的同源性分别为94.5%、97.8%,编码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7.9%、99.7%,这说明N、M蛋白均是保守性较强的结构蛋白,且同强毒株A75/17的亲缘关系要比Onder-stepoort疫苗株更近。  相似文献   

3.
以从宠物临床上分离的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总RNA为模板,根据GenBank中已报道的CDV核蛋白(N)、基质膜蛋白(M)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RT-PCR扩增N、M蛋白编码基因,并进行克隆与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均扩增出预期大小的片段。扩增片段经核苷酸序列分析,N、M编码基因全长分别为1572、1008 bp,该CDV的N蛋白编码基因序列与Onderstepoort疫苗株、A75/17株的同源性分别为93.9%、97.6%,编码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6.9%、98.7%;M蛋白编码基因序列与Onderstepoort疫苗株、A75/17株的同源性分别为94.5%、97.8%,编码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7.9%、99.7%,这说明N、M蛋白均是保守性较强的结构蛋白,且同强毒株A75/17的亲缘关系要比Onderstepoort疫苗株更近。  相似文献   

4.
根据参考文献合成5对针对猪传染性腹泻病毒(PEDV)M基因、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S基因、猪轮状病毒(PRV)VP4基因、博卡病毒(PBoV)VP1/VP2基因、猪库布病毒(PKoV)3D基因,可分别特异扩增出大小为467 bp、1 062 bp、750bp、496bp和323 bp的DNA片段的特异性引物,对四川部分地区2011年10月至2012年5月新生仔猪腹泻病例样本进行RT-PCR、PCR检测和透射电镜观察。检测结果显示,SC1、SC2猪场的病例样本均扩增出PKoV 3D基因特异性DNA片段,均未扩增出TGEV、PRV、PBoV的特异性DNA片段,仅SC1猪场有1份样本扩增出PEDV M基因的特异性DNA片段。测序结果表明,扩增出的PKoV 3D基因特异性DNA片段大小为323 bp,与GenBank登录序列同源性均在95%以上;扩增出的PEDV M基因特异性DNA片段大小为467 bp,与GenBank登录序列同源性均在98%以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两个猪场样本均可见有直径大小为25、30 nm的球形病毒颗粒。结果显示,此次四川部分地区猪场发生的病毒性腹泻病例均存在PKoV感染,说明PKoV与此次疫情有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5.
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牛布氏杆菌外膜蛋白OMP31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牛布氏杆菌样品进行PCR扩增并将产物克隆到pMD18-T载体后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的目的片段大小为602 bp,与预期扩增序列同源性为99.7%;该PCR检测体系的特异性强,不能在非布氏杆菌 DNA中扩增出条带;敏感性高,最低检测的DNA含量为0.9 pg/μL。该检测体系的成功构建为牛布氏杆菌病的检测、鉴定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扩增大庆地区分离的牛副流感病毒3型的N基因,并进行同源性分析。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牛副流感3型N基因,将该基因分别连接到克隆载体的BamHⅠ、HindⅢ酶切位点中,测定插入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并利用分子生物学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扩增获得BPIV-3-N基因全长1 548bp,编码515个氨基酸,该N段基因核苷酸序列及所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中日本分离株910N基因序列同源性较高,核苷酸同源性为99.7%,氨基酸同源性为100%。  相似文献   

7.
根据GenBank中猪圆环病毒2型(PCV2)ORF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采用此引物从PCV2疑似病料的3个样品中扩增出了0RF2片段。将扩增片段克隆入pMD18-T载体中,筛选获得了含有相应片段的阳性重组质粒pMDHB—ORF2。对质粒中的插入片段测序后,应用DNAStar序列分析软件,对所测PCV2序列与GenBank中的国内外PCV毒株进行了同源性比较。结果,3个样品间ORF2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为100%;它们与浙江分离株之间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极高,达99.5%。  相似文献   

8.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猪IP-10蛋白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方法扩增出目的片段,将扩增产物连接到表达载体pcDNA3.1上,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所克隆的目的基因的核苷酸长为312bp,共编码104个氨基酸。该基因片段与已发表的猪IP-10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100%,氨基酸同源性为100%。本试验为重组猪IP-10蛋白的生产及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蓝舌病病毒非结构蛋白NS_1基因在各型中具有高同源性,可作为群特异性检测的依据。采用NS_1基因中210bp的区段作为PCR扩增模板,经逆转录酶合成第一股cDNA后,再进行PCR扩增。结果对BTV可扩增出特异片段,而鹿流行性出血病病毒和茨城病病毒则不出现扩增。  相似文献   

10.
从华东感染的绵羊中分离到一株病毒,命名为HB株。根据已发表的绵羊痘病毒的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采用PCR方法从病毒HB株总DNA中扩增出与预期大小相符的特异性条带。将扩增产物提纯后克隆入pMD-18T载体中,经Amp和蓝白斑筛选和PCR鉴定后,对阳性克隆株进行了序列测定和序列分析。扩增所得的HB株的基因片段与已发表的绵羊痘病毒毒株的相应基因片段具有高度同源性,同源性在99.5%~100%。研究结果证实分离毒株为绵羊痘病毒。  相似文献   

11.
鸭瘟病毒的PCR检测及其产物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基因库中已有的鸭瘟 Ul6的序列 ,合成一对引物 ,对 3株鸭瘟病毒进行 PCR扩增 ,均扩增出大小约 42 0 bp的特异性片段。进行测序 ,结果表明 3个毒株扩增后的片段均为 42 1bp。经重复实验后确定最佳反应条件 ,按该条件对两例临床病料进行检测 ,结果均出现大小约为 42 0 bp的特异片段。PCR产物与 L ake Andes株的相关序列比较 ,广东毒株与 L ake Andes株同源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根据GenBank发表的奶牛白细胞介素2(IL-2)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技术扩增奶牛IL-2基因,琼脂糖电泳显示扩增出的片段约为477bp。回收片段,克隆入pMD18-T载体,经菌落PCR、酶切及重组质粒PCR鉴定,测序结果显示,克隆的奶牛IL-2基因与GenBank发表的奶牛IL-2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8.7%。该序列与水牛和山羊的IL-2基因序列同源性最大,在95%以上;氨基酸和抗原性比较分析显示,奶牛的IL-2与山羊及水牛的IL-2在这两方面有较高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13.
山羊痘(goat pox)是由羊痘病毒属(Capripoxvirus)山羊痘病毒(Goat poxvirus,GPV)引起山羊及绵羊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试验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山羊痘病毒P32基因与ITR(inverted terminal repeat)基因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比较2对引物扩增山羊痘病毒基因的特异性、敏感性,并将扩增片段进行了克隆、测序,分析基因片段的同源性,拟为山羊痘的诊断提供快速、可靠、简便的诊断与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4.
奶牛新孢子虫病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已发表的新孢子虫(N.caninum)Nc-5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检测新孢子虫PCR方法。从新孢子虫ELISA检测抗体阳性奶牛血液中提取DNA,用PCR方法对新孢子虫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及序列测定,证明其可靠性。结果显示,扩增的目的片段大小为350bp,扩增产物经MspⅠ酶切为218bp和132bp2条片段,与预期结果一致;序列分析表明,本试验扩增的Nc-5基因片段与GenBank发表的其他新孢子虫Nc-5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9.6%~95.4%;通过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试验证明,该方法具有特异、灵敏、快速、准确、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山羊瘤胃嗜淀粉瘤胃杆菌16S rDNA序列体外扩增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嗜淀粉瘤胃杆菌(Ruminobacter amylophilus) 目的菌种,依其16S rDNA序列(Y15992)设计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并测序后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特异性引物成功扩增出的嗜淀粉瘤胃杆菌DNA的特异性片段.与基因库中原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民性(96.9%).说明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对山羊瘤胃微生物进行鉴定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克隆新疆绵羊种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31基因片段。方法,以新疆地区绵羊种布鲁氏菌(80/019)菌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扩增基因片段,通过T4DNA连接酶将扩增基因片段连接于PBS-T克隆载体上,酶切鉴定、测序、分析。结果,通过PCR技术扩增的Omp31基因片段为723bp,该片段与国际标准菌株绵羊种核苷酸序列相比同源性达98.76﹪,与国际标准菌株犬种核苷酸序列相比同源性达99.86﹪,与国际标准菌株猪种、海洋种核苷酸序列完全相同。结论,获得的目的基因与文献报的基因序列基本一致,但有一定差异。其同源性很高,为进一步研究布鲁氏菌外膜蛋白的免疫特性及开发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副猪嗜血杆菌16S rRNA(M75065)上一段序列为目的片段合成了一对引物,以标准菌株为阳性对照,经过细菌DNA的提取,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测定,建立了副猪嗜血杆菌PCR检测方法。该方法能从关节液提取的细菌培养物中扩增出与预期的序列大小相同的821bp片段,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扩增结果为阴性。另外,本方法对HPS的最低检出浓度达到了1.6×106cells/mL。琼脂糖凝胶电泳有特异性条带的送检相关公司测序,与已公布序列核苷酸同源性达到97%。  相似文献   

18.
鹅副粘病毒YG97分离株HN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鹅副粘病毒分离株YG97经10日龄鸡胚增殖后纯化,提取病毒的基因组RNA,采用RT-PCR一次性扩增出与预期设计的1.9kb大小相符合的特异性条带。将扩增产物提纯后克隆入pGEM^R-T载体,经转化、筛选及酶切鉴定后,初步获得了含鹅副粘病毒HN基因的阳性克隆,进一步进行了序列测定。序列分析表明所扩增的病毒的HN基因片段的长度为198bp,共编码571个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YG97与LaSota毒株核苷酸同源性为79%,氨基酸的同源性为87%。与台湾1995年分离株Taiwan/95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3%、96%,说明YG97与Taiwan/95亲缘关系较近,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与国内外部分发表的其它NDV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在80%-84%之间,氨基酸的同源性在87%-91%之间。同源性分析表明YG97相对于经典的NDV在HN基因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异。  相似文献   

19.
产气荚膜梭菌cpe~+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考相关资料,针对产气荚膜梭菌肠毒素基因(cpe)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对34株贵州分离株进行PCR扩增,并将扩增产物连接到pMD18-T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提取质粒进行PCR和双酶切鉴定后测序和分析。结果在34株产气荚膜梭菌贵州分离株中有1株C型菌株扩增出与预期大小相一致的目的片段,经克隆测序后,该片段大小为233 bp,其与产气荚膜梭菌参考株肠毒素基因序列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6%~100%,推导氨基酸同源性为98.7%~100%,表明所扩增产物为产气荚膜梭菌的肠毒素基因片段。本试验筛选鉴定出1株产气荚膜梭菌cpe+菌株,为今后进一步探讨产气荚膜梭菌性食物中毒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建立鸡黄病毒(CFV)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本研究以虫媒介黄病毒基因3’末端通用引物EMF1/VD8作为鉴别引物,以CFV分离株CJD-05为模板,建立了检测CFV的RT-PCR方法。RT-PCR扩增产物测序结果显示,其扩增片段为708 bp,而该方法对其它禽类病毒病原核酸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扩增的特异性片段与GenBank中CFV、鸭黄病毒和鹅黄病毒序列同源性达到100%、98%和99%。对参考病毒进行梯度稀释检测,该方法检测CFV的敏感度可达10-3TCID50/0.1 mL。采用所建立的RT-PCR方法对2009年福建省部分鸡场的112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37份为CFV阳性。本研究建立的RT-PCR方法可以作为CFV在临床检测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的一种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