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药的使用可有效地防治桑树害虫,同时也带来害虫对农药产生抗药性.在防治桑树害虫时,由于害虫产生抗药性,将影响其防治效果.一些蚕农每年都在使用农药防治桑树病虫害,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然而因害虫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仍不理想.如本镇卫东村6社2007年春季大面积发生红蜘蛛危害,该社仍使用三氯杀螨醇防治,7d后观察,红蜘蛛危害面仍达80%以上.因此,弄清害虫对农药产生抗性,采取应对措施,才能确保桑叶产量和质量,增加养蚕量.  相似文献   

2.
浅谈我市桑园药剂治虫规范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农药防治桑园害虫是综合防治中的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但目前生产上却出现两种状况:一是务农者大多为老弱妇幼者,缺少强劳力治虫而不治虫;另有一些蚕农过分依赖于农药而进行多次数、大剂量的农药防治,在杀灭害虫的同时,天敌也遭到大量的杀伤,害虫抗药性大幅度地提高,导致桑园害虫再次猖獗,次要害虫大暴发等一系列负效应。而蚕农对付害虫的再次暴发及抗药性增强的办法往往是增加药量和用药次数,形成了用  相似文献   

3.
农药防治桑园害虫是综合防治中的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但目前生产上却出现两种状况:一是务农者大多为老弱妇病者,缺少劳力治虫而不治虫,为桑园病虫提供了天然的避难所;二是一些蚕农过分依赖于农药而进行多次、大剂量的农药防治,在杀灭害虫的同时天敌也遭到大量杀伤,害虫抗药性大幅度地提高,导致桑园害虫再次猖獗、次要害虫大暴发等一系列负效应.而蚕农对付害虫的再次暴发及抗药性增强的办法往往是增加药量和用药次数,形成了用药量、用药次数越来越多的恶性循环,给人、畜、蚕作等造成了一个不安全的环境.所以说,减少用药次数和规范用药浓度是目前桑园使用农药亟待研究的课题,几年来课题组对桑园农药治虫规范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正> 近年来,在防治桑园鳞翅目害虫上,使用农药品种较少,造成害虫抗药性不断提高,防效下降,因此,尽快筛选出一批防治桑园害虫的新农药,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在浙江省植保总站的指导下,我们于1991年和93年选用万灵等农药对桑园鳞翅目害虫进行防效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无公害生态防治技术不仅是生产优质、高档、绿色食品的重要途径,而且降低了害虫的抗药性及暴发的频率,减少了农药在果实中的残留及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因此,下面介绍几种生态防治害虫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农药防治桑园害虫是综合防治中的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但目前生产上却出现两种状况:一是务农者大多为老弱妇病者,缺少劳力治虫而不治虫,为桑园病虫提供了天然的避难所;二是一些蚕农过分依赖于农药而进行多次、大剂量的农药防治,在杀灭害虫的同时天敌也遭到大量杀伤,害虫抗药性大幅度地提高,导致桑园害虫再次猖獗、  相似文献   

7.
斜纹夜蛾抗药性产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亮  李兵  浦冠勤 《中国蚕业》2009,30(2):16-19
对斜纹夜蛾抗药性的分类、抗药性产生的原因、抗药性形成的机理等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针对常规农药防治斜纹夜蛾效果不理想的现状,提出了以早期抗性监测为主,适当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综合治理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桑园专用杀虫剂桑虫清对桑尺蠖防治效果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桑尺蠖既为害桑芽 ,又为害桑叶 ,近年来在不少蚕区暴发成灾。生产上多采用有机磷类农药防治 ,但害虫对该类药剂已产生抗药性 ,如50 %辛硫磷乳油过去 4 0 0 0倍就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现在 10 0 0倍防效仍很差[1] 。另一方面 ,即使象辛硫磷、敌敌畏等通常被认为残毒期较短的农药 ,在生产中也会造成污染危害 ,引起大面积家蚕中毒。针对目前桑树害虫对有机磷类农药已产生抗药性、农药污染危害日益严重以及缺少桑园专用杀虫药剂等问题 ,我们研究出对桑尺蠖防效好 ,对家蚕残毒期适中 ,能阻止抗药性发展的桑园专用杀虫剂“桑虫清”粉剂。 1 材料与…  相似文献   

9.
<正>在桑园害虫防治工作中,长期以来一直使用有机磷一类农药品种,造成鳞翅目害虫的抗药性逐年提高,农药的喷施浓度和用量持续增加,防治效果迅速下降。因此筛选新的桑园治虫药剂,扩大桑园治虫农药谱,提高防治效果,是桑保工作的当务之急。为此浙江省植物保护总站统一部署,浙江省重点蚕区桐乡市进行了氨基甲酸脂类农药24%万灵水剂和20%灭多威乳剂防治鳞翅目害虫的药效试验及对家蚕的安全饲喂测试。现将试验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随着农业生产向商品化发展,大田种植品种趋向多样化,桑园亦向立体化生产发展,合理的间作亦有不少。为了确保各种产品丰收,必须喷施农药防治作物害虫,而且喷治频率增加,对蚕桑存在污染的危险性更大。为了避免长期使用单一农药产生抗药性的弊端,新农药品种不断增加,特别是砷、汞及有机氯制剂停产禁用后,取而代之的是菊酯类、氨基甲酯类以及原有的有机磷农药。这些农药的特点是对害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随着农田害虫抗药性增强、环境保护的迫切要求和农药研究事业的发展,新的农药品种不断被广泛、大量地应用于农田害虫防治,加上农药使用工具、方法的更新换代,因治虫造成的粮棉桑地区家蚕农药中毒事故急剧上升,惨重的损失极大地挫伤了农民栽桑养蚕的积极性,农药中毒已成为严重威胁蚕桑事业健康发展的一大隐患。  相似文献   

12.
60%毒死蜱乳油防治鳞翅目害虫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桑园鳞翅目害虫是为害桑园的主要害虫,已多次对本市蚕桑生产造成严重灾害。由于在桑园登记使用的农药品种很少,长期单一使用某种农药造成害虫抗药性急剧上升,为此我们于2003年参与进行了桑保新农药——60%毒死蜱乳油(高纯度)的防治试验,其主要目的是比较毒死蜱与灭多威、甲胺膦在使用上的差异,探讨毒死蜱对各种鳞翅目害虫的药效特性。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针对云南省目前主要的几大病虫害防治现状作了分析,并建议重视和启用传统的物理方法来进行防治,让害虫在杂草上越冬后再行除去并烧毁,多利用生物技术防治和开发桑树专用的新农药,这样既很好地防治了病虫害,又减小了害虫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14.
选用8种药剂对观赏草坪斜纹夜蛾进行化学防治研究,并运用方差分析和新复极差(LSR)测验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物农药BT及新型农药克蛾宝对该害虫有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氧化乐果对该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虫口基数不大时可选用BT进行防治,在虫口基数大或高龄幼虫较多时应选用克蛾宝、氧化乐果进行防治,并正确进行药剂的交替使用,以延缓其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农田害虫抗药性增强,新的农药品种不断被广泛、大量地应用于农田害虫防治,加上农药使用工具、方法的更新换代,因治虫造成的粮棉桑地区家蚕农药中毒事故急剧上升,惨重的损失极大地挫伤了农民栽桑养蚕的积极性,农药中毒已成为严重威胁蚕桑事业健康发展的一大隐患。  相似文献   

16.
化学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害虫对农药产生抗药性。由于茶树上使用农药的安全指标较严,能够使用的农药种类有限,农药轮换使用的选择范围小,害虫的抗性问题尤为突出,许多常规农药如敌敌畏、乐果、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使用时需要增加到很高的浓度才有效果,不仅增加了成本,也易造成茶园及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添加农  相似文献   

17.
33%桑保清乳油是高效、低毒、广谱的桑园专用杀虫剂,因推广应用过程中出现假冒伪劣产品、用药方法不当、害虫抗药性等诸多问题,影响桑同害虫的防治效果和蚕农的经济效益,现已取消农药临时登记文号。新农药推广应用应采取因地制宜、合理用药、规范农资市场等措施以预防上述问题的出现,并遵循桑园综合防治的原则,有效地防治桑园害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选用8种药剂对观赏草坪斜纹夜蛾进行化学防治研究,并运用方差分析和新复极差(LSR)测验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物农药BT及新型农药克蛾宝对该害虫有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氧化乐果对该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虫口基数不大时可选用BT进行防治,在虫口基数大或高龄幼虫较多时应选用克蛾宝、氧化乐果进行防治,并正确进行药剂的交替使用,以延缓其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气候环境的不断恶化,持续暖冬天气的出现,造成桑树病虫灾害日趋严重,特别在夏、秋季,桑园鳞翅目害虫危害日益加重,频繁爆发成灾,由于甲胺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禁用,安全有效防治桑树病虫害农药产品的短缺,连续高剂量使用陈旧农药产品,害虫抗药性急剧上升,防效下降,给蚕桑  相似文献   

20.
几种桑园杀虫剂的复配增效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桑园杀虫剂的大量使用造成桑树害虫的抗药性增强 ,其后果是杀虫剂使用浓度越来越高 ,而防治效果却越来越差。由此造成桑园杀虫剂品种结构发生变化 ,灭多威等高毒性杀虫剂的使用有逐渐增多的趋势[1~ 3] 。通常 ,高毒性杀虫剂更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4] 。有研究报道 ,农药合理混用可产生增效作用 ,并具有兼治作用 ,以及延缓抗药性与降低防治成本等优点。本试验用按比例混合法[5] ,测定了灭多威与辛硫磷、灭多威与敌敌畏混用最大增效作用配比 ,并测定了几个复配组合的室内及田间增效作用。yh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供试杀虫剂 98%灭多威原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