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辅导员是学生的人生导师,是搭建以学生学习主体性地位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参与者。辅导员应深度融入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以安全工作、基本管理工作为基础,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建立专业课老师——学生——辅导员良性互动为突破口,搭建以学生为中心,辅导员、教师全面参与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应深入探讨如何保证专业课老师——学生——辅导员三方高效联动,辅导员在教育教学中的角色定位,如何实现实质性参与学生成长,如何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主体性,如何实现工作思路及工作方法的过渡等矛盾点。  相似文献   

2.
农业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尤其是农业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工作与本科院校相比,有其特殊性。针对农业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低、缺乏自信、自卑心理严重、自我管理能力低等问题,农业高职院校辅导员应从重视入学教育、强化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等方面入手,以人为本,切实做好辅导员工作,为社会培养更多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高校辅导员职业准入标准的构建是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起点。通过对我国"985工程"高校辅导员招聘启事的调查研究发现,在辅导员职业准入标准中,高校比较重视心理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学历背景、学生工作经历、学习能力等指标,但存在招聘门槛较高、准入资格难细化、动机不好考察、能力匹配度不高等问题。为了提高辅导员招聘质量,促进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化建设,根据调查研究情况,提出以身心素质、政治素质和能力素质三大要素为核心的辅导员职业准入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高校辅导员工作繁重,做好辅导员的管理工作对保证教学的有效开展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辅导员应该创新管理的模式,从用情感激励学生、建立育人为基础、德育为先导的工作方式等方面提升管理能力,解决学生问题,帮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5.
在目前的形势下,高校开展学生思政教育中起到主要作用的是辅导员。学生的素质直接由辅导员本身素质影响,尤其是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效率直接由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能力所决定。本文通过浅析高校辅导员当前的工作现状,从而提出了高校辅导员提升思政教育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高校辅导员是工作在第一线的学生管理人员,是高校思想工作的骨干力量,他们要伴随学生大学生活的各个阶段,是与学生接触多,交流多,对学生影响广泛的教育者之一,在教育人、引导人、培养人、塑造人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高校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不仅影响学生的大学生活,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做为高校的一名辅导员应具备较高的素质和一定的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7.
高校研究生培养方式的多样化,使社会、高校和学生对研究生辅导员有多元化的角色期望和素质要求,研究生辅导员应该扮演思想政治教育者、教学科研承担者、学习成长指导者、心理健康辅导者、学生权益保护者、行为规范管理者以及为人处世的榜样等七种角色,需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等五种素质,同时需要高校为研究生辅导员进行正确角色定位和素质培养提供一定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8.
人们说,肖盛安有“三快”:手脚勤快,说话快,大脑反应快。他具有这种素质,辅导员工作需要这种素质。 辅导员并不专管学生的政治思想,除此之外,它的工作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规律、身体锻炼、组织纪律、群体关系、卫生环境、个人情趣、……总之,凡是和学生沾边的事情,学校各部门不便管,不愿管的,辅导员都得管,都得管好!为使大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和国家对优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这就不仅需要任课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而且需要高校的辅导员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而辅导员的职业素质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工匠精神。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过程中,本着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另外,对学生们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不仅包括培养学生们的岗位职业精神和就业方向等内容,还有和学生们的工作交流,因此,高校辅导员的工匠精神也是非常重要的。笔者在本文将就工匠精神进行简单的讨论,然后再进一步分析如何在辅导员工作室建设中将工匠精神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
辅导员作为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师德建设是创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基础,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通过对辅导员职业素质对大学生的影响、师德建设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以及师德建设途径等进行研究探讨,认为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其优良的人格素质是大学生学习的楷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发展与辅导员的师德建设是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  相似文献   

11.
学生干部作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等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同时还担当着辅导员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因此选拔和培养学生干部成为了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主要内容。用本文尝试将平衡计分卡引入学生培养模式评价体系中,尽可能地根据辅导员岗位工作的特殊性,构建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辅导员培养学生评价体系,以便更好地发挥高校培养人才的职能。  相似文献   

12.
高校辅导员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基础上,分别从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日常教育管理、大学生心理健康、学风建设等5个方面阐述了辅导员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促进校园文化繁荣发展的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由于高职院校生源复杂,学生层次不一,辅导员职责泛化和虚化,其身体和心理长期处于疲劳应付状态,造成辅导员职业认同感差,从而产生职业倦怠。高职院校辅导员要主动适应高职院校的发展规律,重视自身心理素质和职业品质的培养,进行自我调适,调整期望目标,树立职业信念,在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上寻找突破口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校部分大学生学习倦怠和学业困难的问题,以问卷调查方式对大学生学业倦怠群体进行调查,研究大学生学业倦怠成因及帮学机制。结果显示,大学生学业倦怠的主要因素依次为专业思想不稳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不当、负面情绪体验较多等。应建立以学校、学生、家庭多层面入手,名家引导、任课教师关注、朋辈互助及心理咨询师疏导等多形式协同的帮学机制,从而消除大学生学业倦怠行为,提高学业水平,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辅导员教师效能感调查问卷,通过调查发现学缘关系、工作年限等七项人口社会学变量对辅导员教师效能感产生影响,并依据这七项因素,提出了提升辅导员教师效能感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80后”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80后"已形成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主体力量,成为当前"90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结合党的十八大和习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加强"80后"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当前"80后"高校辅导员师德现状,试从"80后辅导员"的群体特征出发,结合笔者自身辅导员工作实践,提出如何基于"90后"学生群体下加强"80后"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是帮助接受应试教育的学生提高个人素质,从而辐射推广到提升本民族的素质具有非可小视的意义。在提升馆员素质的基础上,开展多层次的读者服务,做好服务育人工作。  相似文献   

18.
从生涯和生涯发展的视角入手,阐述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中的职业满足感、面对的职业压力以及发展需求等个人感知维度上的职业压力和专业成长维度上的职业压力等二维职业压力;从外力挤压、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等方面概括了高校辅导员面对职业压力的表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健全保障机制与制度、依靠朋辈支持等化解辅导员生涯发展中的职业压力的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