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秋季水温适宜,是鱼种生长旺季,在管理上应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1 清塘:经2—3个月培育鱼种的池塘,一般水质老化,天然饵料减少,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及病原菌增多。入秋后应将鱼种转入经过清塘消毒的池堋进行培育。缺乏水源的地方,可将鱼种全部转出暂养,再对原塘每667m~2用生石扶75~100kg消  相似文献   

2.
<正> 由于水质老化和饲养管理不当等原因造成的体质较弱的鱼种,应抓住气候较为适宜的秋季及时进行复壮。这样有利于鱼种越冬,提高来年鱼产量。转池清塘高温季节过后鱼种池一般水质老化,饵料生物减少,有害菌增多,极不利于鱼生长。入秋后,应及时将鱼种转入新池培育  相似文献   

3.
一看鱼种规格同一鱼池同种鱼的出塘规格应整齐、均匀。个体差异较大、参差不齐的劣质鱼种,一般多因抢食、种质混杂、饲养较差等原因所致,这类劣质鱼种的成活率很低。二看鱼种体色优质鱼种体色鲜艳而富有光泽。优质鲢鱼种背部应为银灰色,体侧和腹部为银白色;优质草鱼种体色为淡金黄色,灰黑色的网纹状鳞片比较明显;优质鳙鱼种体色大多为淡金黄,全身黑色斑纹不十  相似文献   

4.
每当水温骤然下降,鱼类就开始进入越冬期。做好此时的鱼种并塘工作,一可了解鱼种生长情况;二可为放养提供依据;三可整修部分空出的鱼种场;四可利用鱼种场冬闲期饲养成鱼,提高鱼种场使用率;五可提高鱼种越冬养殖成活率。鱼种低温并塘时应注意以下3点: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2017,(4)
<正>1.科学放养鱼种放养是水产养殖的关键环节,应把握好"五不可忽视"原则。一是不可忽视清塘消毒。鱼种放养前一定要抽水干塘,清除淤泥,夯实塘基,修好水闸,为鱼类生长创造良好环境。同时进行清塘消毒。干法清塘,每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用生石灰70~80千克化水全池泼洒。带水清塘,每亩可用生石灰125~150千克化水泼洒。二是不可忽视鱼种质量。鱼种质量要求鳞片完整、规格整齐、色泽鲜亮、体质健壮、游动活泼、逆水性强。放养品种和数量应根据饵料、水质等条件确定,草源富足则  相似文献   

6.
秋天,乍寒还暖,水温适宜,是鱼种生长的旺季,搞好秋季鱼种的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直接手段,笔者认为,秋季的鱼种管理技术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及时清塘经过2~3个月培育鱼种的池塘,一般来说水质便会老化,天然饵料减少,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及病原茵增多。入秋后应将鱼种转入经过清塘清毒的池塘进行培育。水源和鱼塘周转有困难的地方,可将鱼种全部转出暂养,再对原塘每亩用生石灰75~100公斤消毒,并按常规方法进行水培肥,待药性消失后再将鱼种转回,确保生存环境的净化。二、科学投饵秋季气候适宜,鱼种摄食量大,生长迅速,必须保证饲料的供应。在以…  相似文献   

7.
鱼种是成鱼生成稳产丰产的物质条件,实践证明,大规格的鱼种对环境的适应、逃避敌害、抗病和摄食能力都较强,因而成活率高,起水规格大,能达到高产的目的.培育大规格鱼种,除了应做好"四定"投饵、"三看"施肥、日常巡塘和鱼病防治等饲养工作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8.
秋季乍冷乍暖,水温适宜,是鱼种生长的旺季,搞好秋季鱼种的饲养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秋管鱼种应抓好以下五个点: 一、及时清塘培育鱼种2~3个月的鱼塘,一般水质已经老化,天然饵料减少,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及病原菌增多,所以入秋后应将鱼种转入经过清塘消毒的鱼塘进行培育.水源和鱼塘周转有困难的地方,可将全部鱼种转出暂养.再对原塘按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75~100千克消毒,并按常规方法进行塘水培肥,待药物消失后再将鱼种转回,以确保鱼种生长环境的净化.  相似文献   

9.
杨淑玺 《新农村》2005,(12):20-20
秋季,水温适宜,是鱼种生长的旺季,搞好秋季鱼种的管理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秋季的鱼种管理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及时清塘 经2~3个月培育鱼种的池塘,水质老化,天然饵料减少,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及病原菌增多.  相似文献   

10.
鱼种场生产鱼种,一般都需等到翌年开春时才能销售。所以,应采取积极措施,保证鱼种顺利越冬。 一、培育体质健壮的鱼种,保证鱼种达到一定的规格。 越冬前要加强鱼种的饲养管理,投喂一些高质量的精饲料,努力提高鱼种规格和肥满度。生产实践证明,相同水体环境,肥满度相同的鱼种,规格越大,成活率越高;同样条件下,规格相同,而肥满度高即鱼体肥壮的鱼种,越冬成活率也高。所以培育  相似文献   

11.
鱼种是成鱼生产稳产、丰产的物质条件。实践证明,大规格的鱼种对环境的适应,逃避敌害,抗病和摄食能力都较强,因而成活率高,起水规格大,达到高产目的,搞好大规格鱼种培育除了应做好“四定”投饵,“三看”施肥,日常巡塘和鱼病防治等饲养管理工作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1精心喂养立秋至白露此时是鱼种转食阶段,应严格控制投饵量,使鱼吃八成饱为宜。草鱼、团头鲂注意补充新鲜的青饲料,如浮萍等;青鱼应添加轧碎的螺、蚌、蚬等;主养鲢、鳙鱼的池塘肥水要适度,一般池水透明度以25~30厘米为宜。  相似文献   

13.
冬、春季是投放鱼苗、鱼种的季节,鱼苗、鱼种的异地运输已成为浅水养殖生产的重要环节。运输要安全、高效,应保证和提高运输成活率。1鱼种挑选  相似文献   

14.
杨保国 《现代农业科学》2007,(3):I0003-I0004
早春是放养鱼种的最好季节。因为这段时间水温较低,鱼的活动力稍弱,而且鱼体结实,鳞片紧密.拉网、捕捞、运输不易受伤,这样可提高鱼种放养的成活率,一般鱼种放养最迟应在二月底投放结束。鱼种放养应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正> 1 清塘:经过2~3个月培育鱼种的池塘,一般水质老化,天然饵料减少,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及病原菌增多。因此,入秋后应将鱼种转入经过清塘消毒的池塘进行培育,以便安全越冬。在水源和鱼塘周转有困难的地方,可先将鱼种全部转出暂养,对原塘每667m~2用石灰75~100kg消毒,并按常规方法将水质培肥,待药性消失后再将鱼种  相似文献   

16.
一、坚持"三早"原则1.早准备春季鱼类养殖生产工作应尽早准备,主要有生态环境的营造,配电线路、机电设备、生产用具的检修以及苗种、肥料、饲料、药品的供应等。2.早放养鱼种放养应尽量提早,一般选择在春节前后投放鱼种较为适宜。因为此时水温较低,鱼种鳞片紧密,活动力较弱,在捕捞、运输和  相似文献   

17.
兰天 《新农村》2008,(3):24-24
1.彻底消除敌害 放养鱼种前,利用枯水季节,可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等药物进行全水库除害。 2.完善拦鱼设施 拦鱼网一般要求网目4~5厘米,应能拦截16厘米以上大规格鱼种。 3.降低放养规格 新建水库拦鱼设施齐全,可适当降低放养鱼种规格,草鱼、青鱼鱼种体长可降至不小于16厘米,鲢、鳙鱼鱼种应在13厘米以上。  相似文献   

18.
一、坚持"三早"原则1.早准备春季鱼类养殖生产工作应尽早准备,主要有生态环境的营造,配电线路、机电设备、生产用具的检修以及苗种、肥料、饲料、药品的供应等。2.早放养鱼种放养应尽量提早,一般选择在春节前后投放鱼种较为适宜。因为此时水温较低,鱼种鳞片紧密,活动力较弱,在捕捞、运输和放养操作过程中,鱼体不易受伤。  相似文献   

19.
抓好鱼种的秋季强化培育,是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的关键.鱼种的秋季培育应注意以下五点.  相似文献   

20.
一看鱼种的规格同一口鱼池 同一种鱼的出塘规格应整齐、均匀,体长、体重相差无几.相反个体差距较大,参差不齐的劣质鱼种,由于抢食,种质混杂,饲养较差等原因,往往这种劣质鱼种的整体成活率很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