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品种余甘子果实维生素C含量差异和积累规律,在福建省惠安县以6个不同品种余甘子果实(蓝田粉甘、兰丰1号、秋白、六月白、山甘和扁甘)为试材,测定了不同时期果实的维生素C含量。结果表明,余甘子果实维生素C含量普遍丰富,适宜作为食品和保健品原材料开发利用;其中,秋白品种维生素C含量最高可接近1%,适宜作为加工和遗传育种原材料。不同品种果实维生素C积累动态存在差异,扁甘在翌年1月中旬达峰值,其余品种在10月中旬达峰值。  相似文献   

2.
不同采收期对余甘子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采收期对余甘子果实品质的影响,以"蓝田粉甘"和"六月白"两个余甘子品种果实为试材,测定不同采收期果实单果质量,果形指数,糖,酸,维生素C以及单宁等品质指标的变化,旨在为余甘子果实在采后贮藏加工和保健品开发中的应用提供基础理论数据。结果表明,整个成熟期,果实品质指标发生明显变化,其中11月8日采收用于鲜食或果品加工为宜;10月8日采收,所含维生素C含量最高,此后维生素C含量下降明显,该时期采收的果实最适宜做功能性保健食品开发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3.
余甘子生物学特性及营养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甘子作为一种药食两用水果被卫生部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名单 ,也被联合国卫生组织指定为在全世界推广种植的三种保健植物之一。余甘子在药品、化妆品等诸多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以下主要综述余甘子的生物学特性、营养成分及化学成分的研究利用概况。1 生物学特性1 1 生物学特征 余甘子属大戟科 ,叶下珠属 (油柑属 )植物 ,拉丁学名PhyllanthusemblicaL 。别名有油甘子 (潮汕 )、牛甘子、喉甘子、杨甘、回甘子、滇橄榄 (云南 )、圆橄榄 (四川 )、油甘 (福建、台湾 )、山柚甘、余甘果、山甘、庵摩勒 (古名 )、庵摩落迦及余甘等。…  相似文献   

4.
绿色食品--"平丹一号"大玉余甘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腾土  黄雄芳 《广西园艺》2002,(6):J012-J013
记者梁杰珍在 2 0 0 2年 9月 1日的《广西日报》一版发表了题为《千年野果要翻身》的文章 ,阐述了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瑰宝——余甘果的美好前景 ,文章刊发后 ,引起了有关人士的共鸣 ,对余甘果特别是“平丹一号”大玉余甘果产生了强烈的关注 !余甘 ( phyllanthus emblica L)又名油甘、牛甘 ,属大戟科叶下珠属落叶小乔木或灌木 ,株高 1~ 3 m,果实球形、扁球形、梨形等 ,1 0~ 1 1月成熟 ,既可生食又可加工。原产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菲律宾、泰国和中国 ,目前已引种到南非、肯尼亚、古巴、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 ,其中以印度和中国分布面…  相似文献   

5.
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又名余甘果、喉甘子、庵罗果、望果等,是亚热带地区的野生果树,为大戟科叶下珠属落叶多枝灌木或小乔木。叶互生,线状长椭圆形,小枝上排成两列;春季开花,花小型,腋生,黄色;果实肉质,扁球形,呈黄绿色,秋季成熟变红,果供食用,食酸涩,后转甘,故名余甘。余甘子树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很强,喜光喜温,常年均温在20℃左右长势良好,0℃会出现受冻现象。原产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在我国广泛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  相似文献   

6.
福建余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余甘(Phyllanthus emblica L.)又称“油甘子”、“庵摩勒”,系大戟科,叶下珠属(油柑属)落叶乔木或灌木,是一种优美的风景树种。果实富含维生素 C,初食其果,味酸涩,食后有回甜生津,真是苦尽甘来,故名余甘(见附表)。宋朝诗人宋庭坚曾有咏余甘诗云:“庵摩勒,西土果,霜后  相似文献   

7.
吴伟 《中国果菜》2004,(6):39-40
余甘子作为一种药食两用水果被卫生部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名单,也被联合国卫生组织指定为在全世界推广种植的三种保健植物之一。余甘子果实中维生素C的高含量、高稳定性和对N—亚硝基化合物的高度阻断性,所含具类似SOD活性物质的耐热、耐贮藏和小分子透皮性以及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等多方面的特性在果蔬中较为罕见。具保健功能成分与优良加工性能的余甘子,在食品、药品、化妆品等诸多领域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潜力巨大。 余甘子的营养成分极为丰富,其中维C含量200~1500mg/100g,比柑桔高10~23…  相似文献   

8.
以滇西地区栽培的4个余甘子品种为试材,测定并分析其果实外观性状和内在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余甘子单果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形指数、果肉厚度、单果果肉重、单果果核重、果核纵径、果核横径9个外观性状及水分、没食子酸、总糖、还原糖、总酸、维生素C、粗纤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个营养成分指标多样性极其丰富,且不同余甘子品种间果实性状差异明显;果实外观性状间及营养成分指标间多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果实外观性状与营养成分指标间相关性较小;4个余甘子品种品质指标综合评价分值由高到低顺序为保山3号>保山2号>保山1号>高黎贡山。  相似文献   

9.
不同品种余甘子果实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统分析评价余甘子果实营养品质,为余甘子的有效开发和综合加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9个不同品种余甘子果实为试材,测定16项营养成分含量,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余甘子营养品质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余甘子果实普遍表现为高钾,高镁,高维生素C含量;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5个主成分,得出综合得分排在前5位的品种为‘青皮’‘兰丰1号’‘甜种’‘玻璃甘’‘榕甜’;系统聚类分析将9个品种样品分为4类,第1类:‘特甜’‘BLG1’‘TZ1’;第2类:‘兰丰1号’‘青皮’;第3类:‘榕甜’‘饼甘’;第4类:‘甜种’‘玻璃甘’。【结论】找出了余甘子果实品质综合评价的5个主成分,并建立评价函数模型:F=0.322Z1+0.237Z2+0.157Z3+0.126Z4+0.074Z5,揭示了不同品种余甘子果实品质的差异;筛选出‘青皮’和‘兰丰1号’2个品种的综合品质较好,适宜作为功能性产品原材料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余甘子成片野生或半野生栽培,分布广,蕴藏量大,病虫害少,生态质量好,几乎不受工业污染,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食品的加工原料。而且余甘子果实中维生素C的高含量、高稳定性和对N-亚硝基化合物的高度阻断性,所含具类似SOD活性物质的耐热、耐贮藏和小分子透皮性以及具有抗氧化、抗衰老  相似文献   

11.
余甘子耐寒性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余甘子(Phylanthusemblica),又名余甘、油甘子,我国南部是其原产地之一,多为野生、半野生状态。是适于热带、亚热带栽培的落叶果树,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省、区有分布,余甘子品种耐寒性较差,易受寒害,在福建省多分布在莆田、福清县以南。目...  相似文献   

12.
余甘的保健功能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林金铨 《福建果树》1995,(4):40-41,37
余甘的保健功能与开发利用福建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林金铨余甘(PhrllanthuscmbicaL)别名油甘子。庵摩勒、望果、喉果子、鱼木星等。系大戟科叶下珠属,药叶乔木或灌木原产于东南亚热带地区,是一种适应性强、管理方便。寿命长的优美风景树种。其果实富...  相似文献   

13.
余甘果汁加工工艺及其保健治疗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余甘果汁加工工艺及其保健治疗效果福建省农科院果树所何志刚,潘少林,潘仰星,陈祝三,卞美英余甘子(PhyNanthusembhcaL)是一种落叶乔木或灌木果树,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区),其中福建,广东种植面积为最大,产量最多。余甘果实成熟时为浅绿色...  相似文献   

14.
余甘(phllanthus emblicou L)又称“油甘子”“庵摩勒”,是一种落叶小乔木,分布在我国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贵州等省,总产量约11万担,其中野生余甘占一半左右。余甘果实横径2厘米左右,8—10月成熟,成熟后果皮呈白绿色或浅绿色,果面有的有锈斑,鲜食时,初入口味酸涩,后回甜生沣。  相似文献   

15.
我国余甘子种质资源与开发利用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余甘子 (PhyllanthusemblicaL .)系大戟科(Euphorbiaceae)叶下珠属 (Phyllanthus)落叶小乔木或灌木 ,其果实自古以来即被我国人民视为具有保健作用而加以利用。果实生食 ,酸甜酥脆 ,初食时味酸涩 ,食用后回味甘甜爽口 ,故名余甘。余甘子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海南、广西等省区 ,资源丰富 ,国内部分省市早已开始了对余甘子资源的开发利用 ,福建、广东已有大面积经济栽培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不少省区对余甘子进行了较系统的资源调查、选育种、药效学研究及加工利用研…  相似文献   

16.
1 我国余甘的分布及栽培1 .1 我国余甘的分布余甘又名牛甘果、喉甘子、滇橄榄、庵罗果、印度醋梨、庵勒 ,为大戟科叶下珠属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其果鲜食味酸甜酥脆而微涩难忍 ,食后回味甘甜 ,故叫余甘。余甘原产于中国、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热带、亚热带  相似文献   

17.
余甘,大戟科,油甘属,系南亚热带果树,其果实虽然小如弹丸,貌不出众,可它富含维生素C,据周祖英、李来荣教授分析,每100克果肉,含还原型VC256~383毫克,堪与鲜枣相媲美,鲜果经加工精制,则成清甜可口的高档蜜饯。据古代医书记载,余甘根、茎、叶、果及种子、树皮,对  相似文献   

18.
刘琳 《北方园艺》2006,(1):106-106
樱桃番茄又名迷你番茄、微型番茄,是普通番茄的一个变种.果实形状有球形、枣形、洋梨形等,果实可生吃、煮食,还可加工成番茄酱、番茄汁和番茄罐头.成熟果糖度高达7℃~9℃,并有独特风味,其果汁含甘汞,对肝病有治疗效果,有利尿、保肾功能.果皮茸毛能分泌路丁(RUtin),可降血压、预防动脉硬化和脑溢血,此外还有杀菌、美容、解毒等作用.又含丰富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营养价值相当高.但如果管理不善,容易发生病害,给菜农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余甘成年树施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甘成年树施肥试验林金铨,戴良昭,王振川(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福州350013)(福建省南安市洪濑镇果茶站)余甘为亚热带果树,果实富含维生素C,除作鲜食外,也可加工制蜜饯,同时还是一种良好的清热药剂。余甘树抗逆性强,耐旱,耐瘠。近年来在福建沿...  相似文献   

20.
“热农1号”余甘子是云南省农科院热区所在国内各个热区及各个干热河谷区域经过多年的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和评价后选育出的优良品种。本文主要对“热农1号”余甘子的品种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介绍。“热农1号”余甘子1年生结果枝壮实,叶片宽大、浓绿且反卷;果实近圆形,外果皮淡黄绿色;果实大小均匀,最大单果质量14.07g,平均单果质量12.3g;果实酸涩味不明显,肉脆,适宜鲜食;在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均表现为耐干旱、抗病、耐贫瘠的特性;树势强,树冠圆球形,丰产性好,产量稳定;与对照品种相比,成熟期早,属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