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普文国营农场,手工生产蒸青绿茶——云针。品质特征,条索紧直细嫩似针状,呈现深绿色,鲜润光滑,汤色青绿明亮,香气高长鲜爽,滋味醇和回甜,叶底嫩绿匀整,无花杂等现象。一、鲜叶采摘:采一芽一叶及一芽二叶半开展,芽叶大小要匀齐,老嫩要一致,叶色浓绿,茶梗不能采长,不采无芽头茶,不采紫芽、黄叶等,不带鱼叶。采摘时动作要轻,防止揉破,折断芽头、叶片。保持鲜叶的新鲜,鲜叶应现采现制,  相似文献   

2.
一、鲜叶采摘技术 1、采摘标准:龙井茶的采摘要求芽叶均匀成朵,“生龙”(不折损),不带鱼叶,不夹入茶梗老叶,不采碎芽叶,鲜叶匀、嫩、鲜、净。特级茶一般在清明前后十天内采摘,一芽一、二叶,芽长于叶,长度在3厘米以下。严禁采摘紫芽叶,因其叶底呈靛青色对品质极为不利。随着气温的升高,雨水的增多,芽叶逐渐舒  相似文献   

3.
叶根轩  叶东 《茶业通报》1997,19(1):44-44
一、天然兰花香型毛峰茶的品质特征(一)外形:条索紧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二)内质:香气呈兰花香型,清高持久;滋味鲜醇爽口;茶汤清澈明亮;叶底匀绿成朵。二、天然兰花香型毛峰茶的采制技术(一)鲜叶的采摘要求:春茶首批、秋茶均可。以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为标准,鲜叶采摘应在早晨露水干后进行。采后的鲜叶不得紧捏手中或紧压在笼中,及时送厂摊凉,以确保鲜叶质量达到嫩、净、匀、鲜的要求。(二)加工技术要求:1.凉青:鲜叶进厂立即用竹苈薄摊,摊叶厚度1.5厘米左右,每隔2~5小时将两筛拼成一筛,结合拼筛进行轻翻…  相似文献   

4.
香山云尖     
香山云尖江平(池州地区茶业开发总公司247100)香山云尖是由安徽省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研制,1992年被评为安徽省名茶。目前该茶在市场上供不应求,销售前景看好。一、形质特征:香山云尖扁平挺直,大小一致,形似雀舌,色泽绿翠,汤色清澈,清花香持久,滋...  相似文献   

5.
罗明友 《茶业通报》2003,25(2):67-67
黄花山大叶种茶原产于宁国市青龙乡西林村黄花山村民组,“黄花山大叶种”叶型呈长椭圆形,长宽比值2.745,叶面水平略上斜着生,节间较长;成叶色泽绿色,叶面隆起,具有光泽;芽头黄绿肥壮,育芽能力和芽头的持嫩性好,芽叶茸毛较多,抗寒耐旱能力较强。采用黄花山大叶种茶鲜叶原料制作的中国名茶———黄花云尖,其品质优异,风格独特,深受消费者的欢迎。我们应加大黄花山大叶种茶的开发利用。1适制名茶黄花山大叶种茶是制作高档名优绿茶理想的鲜叶原料,制成茶叶芽头肥壮,翠绿显毫,香高味浓。1.1云尖系列类型名优绿茶采摘肥壮的一芽一叶初展或一芽一叶…  相似文献   

6.
杏山竹叶青茶产于河南省光山县杏山茶场于1986年开始研制,1990年经省内外茶叶专家评定,被认定为河南省级名优茶。其品质特点:外形扁平、直而挺秀,形似竹叶,色泽绿润显毫,香高持久,鲜浓爽口、回甘,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匀成朵。根据产地名称及茶叶外形特征,故取名为“杏山竹叶青”。一、鲜叶要求。特、一级以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二、三级以一芽二、三叶为主。芽叶要求大小匀齐,老嫩一致,不带鱼叶、老叶、老梗、单张、碎片和紫芽。中午停采,以保持芽叶新鲜。  相似文献   

7.
云雾雀舌     
“云雾雀舌”产于东至县利安乡云雾尖山场。这里群山叠翠,云雾缭绕,山明水秀,有无公害茶园万亩,是很好的名优茶生产基地。“云雾雀舌”于1995年,获省、地两级名茶称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一、“云雾雀舌”的品质特征外形:略扁直,色尚润。香气:清香持久。滋味:清爽鲜醇。汤色:浅亮清澈。叶底:绿亮。二、鲜叶:采茶时间一般是清明至谷雨。要求不采紫色芽叶、虫斑芽叶、对夫叶和不符合标准的芽叶,达到鲜叶匀净。特级“云雾雀舌”采摘标准:一叶一心,身长8分,一芽似针,一叶包心。一级“云雾雀舌”采摘标准:一叶一心,…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霍山县诸佛庵镇小干见村是小岘春茶的主产地。据史料记载,在宋末已成为名茶,由于历史变迁,多年失传。到1984年县政府成立研制挖掘历史名茶攻关组,1987年由陈椽、江光辉2位教授同攻关组人员在小干见村试制成功。深受江苏、山东及本省各大城市消费者欢迎。1 小岘春茶品质特点:小岘春茶为炒烘型兰花茶,嫩香型芽茶。外形:形似三叉竹叶形挺直扁平,大小一致,色绿披毫。香气:嫩香、高爽、持久。滋味:鲜醇甘爽。汤色:黄绿清沏明亮。叶底:黄绿明亮,芽叶完整。2 鲜叶要求: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不采雨水露水芽叶,不…  相似文献   

9.
开化龙顶     
“开化龙顶”茶产于开化县大龙山的龙顶潭周围,原为历史名茶,1979年重新发掘,1985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名茶。其品质特点为:条索紧结挺直,白毫披覆,香气鲜嫩清幽,味醇甘爽,汤色杏绿清澈,叶底绿亮。该茶经数年的摸索、改进已形成一套完整的采制工艺。 (一)鲜叶采摘:清明前后选择芽叶粗壮、多毫的品种,采摘一芽一叶,芽长于叶,芽叶长度3公分以下,不采紫芽、细瘦叶、病虫叶。  相似文献   

10.
茶树采摘幼嫩新梢用于加工饮料茶,其产量和茶叶品质两者均受采摘标准的影响。茶叶品质研究的本身即着重于采摘标准。但采摘标准极大地依赖于采摘间隔期。在商业性茶叶生产条件下,孤立地选择某一采摘标准的芽叶是困难的;因此,可发现在采摘的鲜叶中不同采摘标准的芽叶具有不同的比例。适当采摘间隔期的选择可控制这些芽叶的比例,进而控制采摘质量和产量。有利于产量和成茶品质的最佳芽叶标准是一芽二叶,然而完全实现一芽二叶是不可能的。根据上述采摘标准和努力提高产量,某一生产茶园可通过延长采  相似文献   

11.
一、蒙顶黄芽的特征:“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是古今广为传颂的赞誉蒙顶茶的诗句。蒙顶黄芽是蒙顶名茶传统产品之一,在茶叶分类上属黄茶类,品质特征是:形状扁直,芽肥大整齐,鲜嫩显毫,黄绿匀净,汤黄明亮,甜香浓郁;味甘而醇、叶底嫩黄。二、蒙顶黄芽鲜叶采摘:1.采摘标准:蒙顶黄芽的鲜叶要求严格、每年春分时节,茶芽争春萌发,当茶国内有10%左右的芽头鳞片展开,可开园采摘肥壮芽头,炒制特级黄芽。随时间的推移,茶芽的长大,可采一芽一叶半初展,俗称鸦雀嘴的芽头,炒制一级黄芽。但不能采摘真叶已展  相似文献   

12.
猴魁、魁尖与一级尖茶都纳属于“太平尖茶”,而魁尖是尖茶中的珍品,猴魁又是在魁尖的基础上精益求精,外形与内质均优异,而仅产在太平县新明公社的猴村、猴岗、颜家三队,历史上曾获“万国展览会”一等金质奖章和金牌以及全国赛会金质奖章,1983年,猴魁与魁尖再次被选评为国家名茶。太平尖茶的猴魁、魁尖与一级尖茶的区别有下面几个不同点。鲜叶质量上不同:猴魁嫩梢的生长形态与制成猴魁干茶的外形要求基本是一致的。嫩梢芽叶不仅肥壮,而且当第一叶初展时,这一芽二叶的嫩梢制成的猴魁,其外形就达到一挺三不”即芽叶挺直,两叶抱一芽,不散、不翘、不弯曲;魁尖虽也经过枝枝拣剔,采制标准与方法和猴魁雷同,但对芽叶的整齐度和嫩芽长短的规格要求不如猴魁那样严格,而  相似文献   

13.
<正>高绿香茶外形条索匀整,色泽翠绿光润,内质香高纯正,汤色清澈绿亮,滋味浓醇爽口,叶底嫩绿明亮,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采制工艺如下:1.鲜叶摊放香茶采摘根据采摘芽叶老嫩、芽叶萌发迟早,分为上中下3个等级。一般一级芽叶采摘以一芽二叶为主,同时采摘同等嫩度对夹叶;二级芽叶采摘以一芽三叶初展为主,同时采摘同等嫩度的对夹叶;三级芽叶采摘以一芽三叶为主,同时采摘同等嫩度对夹叶。2.鲜叶管理鲜叶采摘进厂后要妥善管理,按采摘的地点、品种、时间、等级、晴雨情况等分类摊放在  相似文献   

14.
天竺云芽     
谢长征 《茶业通报》1989,11(4):35-36
1.采摘。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芽、叶基本等长,大小一致。采摘要求:不采鱼叶,不采病虫危害芽叶,不采紫色芽叶,不采雨水叶,不采不合标准的芽叶,不采衰老茶蓬瘦弱芽叶。采茶篮要求干净无异味,晴好天气,下垫湿草纸,轻采轻放,不压不按,防止人为损伤芽叶。一般上午采,及时送回摊放,午后进行拣剔。 2.拣剔、摊放。剔除损伤的不合标准的芽叶,单片叫、芽、茶果以及夹杂物,确保鲜叶质量。拣剔后的鲜叶,摊放在阴凉通风处,摊放鲜叶的竹匾或席要求干净无异味。摊放厚度适宜,一般摊放约2—4小时,水份含量约70%时即可杀青。  相似文献   

15.
山河摘翠     
山河摘翠李子朝(江苏扬州邗江县山河茶场)扬州邗江县山河茶场科技人员经三年努力,研制成"山河摘翠"绿茶。该茶的品质特征:扁平带弯,形似新月状,色绿显毫,内质清香持久,滋味醇和,汤色清亮,叶底芽叶完整。采制工艺:1.鲜叶采摘要求:一芽一叶不展或半展。做到...  相似文献   

16.
名优绿茶加工技术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扁型(芽型)名优绿茶加工技术品质特征要求:外形微扁挺直秀丽、色泽黄绿油润,香气粟香馥郁,汤色嫩绿鲜亮,滋味鲜爽甘醇,叶底全芽明亮。1.1鲜叶标准采摘优质独芽或一芽一叶初展鲜叶为原料,要求芽头壮实、饱满、完整、匀净、新鲜和清洁。不采病虫芽、紫芽、霜冻芽、鳞片、鱼叶、单片叶等不合格鲜叶及杂物,鲜叶无废气废物污染及机械损伤和发热  相似文献   

17.
张续周 《茶业通报》2015,(4):171-173
青岛卷曲形绿茶具有卷曲似螺干茶色泽墨绿等品质规格,并对鲜叶有芽叶纤细、柔软、色绿等要求。青岛卷曲形绿茶目前有全手工加工、手工辅助做形加工、全程机械加工三种加工工艺,并各具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信阳毛尖茶生产对茶树品种的基本要求是发芽早、芽叶绿色多茸毛,抗寒性强,在化学特性上要求茶多酚含量不超过25%,氨基酸含量高于3%,酚氨值小于7;按照“鲜叶采摘—鲜叶摊放—杀青—做形—干燥”工艺生产的信阳毛尖茶,其针型系列,主要是以采摘灌木型中、小叶良种茶树1芽1叶初展至1芽2叶的鲜叶生产,产品外形特征是色泽翠绿、外形圆细紧直、形似松针;而芽型系列,主要以小乔木型良种茶树的芽或1芽1叶初展的鲜叶生产,产品外形特征是外形似芽、形直、白毫满披。  相似文献   

19.
桐城小花主产在大别山余脉的龙眠山,已有500余年历史。以条索舒展、芽叶完整、形似花型、干色翠绿、滋味醇厚、汤色鲜绿明亮、芽毫显露、香高鲜爽持久、略带兰花香,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八三年参加全国出口商品成果展览会,获外经部《荣誉证书》。八四年省科委决定建设桐城小花生产基地。八五年春茶进行了小花炒制技术改革,机制小花茶5000多斤,质量基本达到传统手工制作的要求,已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20.
胡兆义 《茶业通报》2004,26(3):130-130
黄山毛峰产于安徽省黄山市,制法始于清朝光绪年间,是我国极品名茶之一,黄山毛峰茶叶多以马蜂锅杀青和篾烘笼烘焙等手工炒制为主,工效低,制作成本高,劳动强度大,又因炒制人员的技术差异因素而导致产品不整齐,质量不稳定,加工制作难以规模化,制约了毛峰产业的发展。1992年,黄山市黄山区黄山林场在全市率先引进成套微型茶机,应用于黄山毛峰的制作,收到较好的效果,推动了黄山毛峰茶发展。为制定最佳机制工艺规程,探索机制工艺参数,为进行标准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进行了本加工技术研究。1试验设计1.1鲜叶为一芽一叶初展和一芽一叶开展,一芽一叶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