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6 毫秒
1.
蔗地合理轮间套种的效益与方法赖贵生(广东惠州市农业局,惠州516001)蔗地实行合理的轮间套种,是甘蔗高产、高糖,提高蔗地经济效益,改土增肥,培养地力的重大措施。甘蔗前期生长慢,充分利用蔗田立体空间,在蔗行间进行间套种,能增加复种指数,充分利用光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崇左市江州区蔗糖产业结构、甘蔗种植现状,浅析甘蔗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甘蔗生产,加强对甘蔗生产"三高"(高产、高糖、高效益)栽培技术的指导,推进甘蔗种植规模化、机械化、良种化和水利化。  相似文献   

3.
韦超妹 《广西农学报》2006,22(2):29-30,35
甘蔗虽然是江州区的优势产业及经济支柱,但多年来产量却逐年下降。为找出江州区甘蔗产量低的原因,探讨其增产途径,使甘蔗实现高产高糖,高效益,本文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病虫草害防治是甘蔗高产高糖高效益栽培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系统生态学的角度,阐述了以预防为先导,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病虫草害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5.
甘蔗地膜覆盖技术是运用综合性技术措施,利用地膜升温、保温、保水、保肥的特殊优越性小气候,从而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使甘蔗早出苗,快生长,缩短大田萌芽时间,增加甘蔗有效生长量,提高产量和提早成熟,从而获得高产、高糖、高效益。该技术除了采用地膜外,还要配合其他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甘蔗是我国南方地区的重要经济作物,甘蔗所产糖分可以提升人类所需的营养物质,更重要的是,甘蔗的高产高糖也直接影响着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阐述了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以及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意义,并分别对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的实施策略和甘蔗病虫害的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为甘蔗生产区的技术人员和种植户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7.
赣中蔗区甘蔗高产,高糖栽培的技术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中是江西重要甘蔗产区之一,发展高产,高糖甘蔗潜力很大,具有气候适宜,甘蔗高产、高糖典型和技术贮备的优势。主要技术措施是采用新品种,新材料,尽量延长甘蔗有效生长期,强化苗期,群体与个体,和高温强光季节肥水管理,并巧施“壮尾肥”,达到春发早、夏发旺,秋发壮的高产长相,即可获得高产、高糖。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甘蔗套种马铃薯的最佳播种密度,提高土地复合产值,实现种植效益最大化。通过连续2 a开展新植蔗和宿根蔗套种马铃薯多种密度栽培试验,研究不同种植条件下甘蔗和马铃薯的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新植蔗田中马铃薯的最佳套种密度为4.5万粒/hm2,宿根蔗田中马铃薯的最佳套种密度为3.9万粒/hm2。其中,新植蔗田马铃薯产量达35 275 kg/hm2,甘蔗产量增19.9%,糖锤度提高1.2个百分点,土地复合产值增99.7%,新增纯收入126.3%;宿根蔗田马铃薯产量达24 115 kg/hm2,甘蔗产量增19.2%,糖锤度提高1.3个百分点,土地复合产值增89.9%,新增纯收入110.5%。  相似文献   

9.
甘蔗生态农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甘蔗生态育种、甘蔗生态栽培和甘蔗生态病虫害综合治理等方面进行论述。甘蔗生态育种主要是利用甘蔗叶型(长短、宽狭、厚薄和旗叶)、株型(幼苗株型和成长株型)、茎型(紧密直立和疏散斜生)、根型(浅根和深根)等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育成生产上所需求的优异生态良种,如早封行良种能抗旱和抗咸,迟封行良种有利于种植间套作物,群体透光度高的良种其高产高糖后代机率高于透光度低的.自动脱叶及茎直立的良种适于甘蔗机械化栽培管理。甘蔗生态栽培包括地膜覆盖、化学除草等生态栽培技术措施,使甘蔗生长在一个人为创造的生态条件下,保温、保湿、保土、保肥有利于高产高糖高效益。甘蔗生态病虫害综合治理主要是利用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生态防治和有限度的农药防治等来获得长效、高效、低残、低毒、低污染和低成本的防治病虫害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甘蔗新品种桂糖 16号与桂糖 17号 (原品系编号分别为桂糖 86 - 2 6 7和桂糖 89- 5)是广西甘蔗研究所近年选育的。它们具有萌芽率、分蘖率高 ,前中期生长快 ,植株高 ,中至中大茎 ,有效茎数多 ,宿根性好 ,高产高糖 ,抗逆性强 ,适应性较广等特点。在广西甘蔗品种区试、国家甘蔗品种联合区试及生产试验中 ,表现良好 ,于 1999年 5月通过了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相似文献   

11.
正本报讯8月10日,天脊集团与广西农科院甘蔗研究所顺利"牵手"。双方将共同发挥行业优势、工艺优势、产品优势、技术优势,共同研究和开发糖料蔗种植在"良种"、"良田"的基础上使用"良肥""良法"的新技术、新方法,确保糖料甘蔗种植的高产、高糖、高效益。天脊集团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杨福旺、广西农科院甘蔗研究所副所长王维赞代表企院双方正式签约战略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12.
南方地区春植蔗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近年来参与实施甘蔗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总结了甘蔗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开沟划垄、选植高产、高糖、抗病良种、适时播种与合理密植,地膜覆盖、增施有机肥与科学配方施肥等,以供蔗区高产创建参考。  相似文献   

13.
粤糖79/177种性及高产高糖栽培技术冯奕玺(广东省徐闻县农业局524100)粤糖79/177是轻工业部甘蔗糖业科学研究所湛江甘蔗试验站用华南56/12与崖城73/226杂交选育而成的。1990年通过国家鉴定为中早熟高产高糖甘蔗良种。1987年引入我...  相似文献   

14.
种蔗榨糖在我县已有多年的历史,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何依靠科技的力量实现甘蔗的高糖高产以及如何进一步提升我县蔗糖产业的竞争力是当前我县面临的一大问题。本文阐述了促进甘蔗高糖高产的相关措施,并就当前发展形势下如何提升我县蔗糖产业竞争力提出了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15.
桂糖35号是近年来育成的高产高质甘蔗品种,具有特早熟、高糖、糖分稳定、蔗汁品质好、甘蔗纤维分高、脱叶、不开花、不孕穗、抗性强等特性.广西区试结果表明:桂糖35号含糖量为15.12 t/hm2,平均甘蔗蔗糖分为15.85%,显著高于新台糖16号、新台糖22号;蔗汁还原糖为0.17%,甘蔗纤维分为13.81%,10月份蔗汁重力纯度为84.81%.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广东省徐闻县在农业部和省、市有关部门支持下,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甘蔗丰收计划”,“旱地甘蔗5吨创高产项目”,“甘蔗高产高糖综合栽培技术”活动,在开展创高产活动中,县糖办、农业局、糖厂、农场及乡镇都在蔗区内建立若干个甘蔗高产、高效、优质综合栽培技术示?..  相似文献   

17.
梁河县水田甘蔗“双高”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3年以来,云南梁河县农业局和甘蔗技术推广站联合对水田甘蔗“双高”(高产、高糖)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摸索出了一套适合梁河县推广应用的“双高”栽培技术。推广该技术的蔗田“,三根蔗”平均亩产9.07吨,比大面积水田蔗平均亩产6.34吨增产2.73吨,增幅达43.06%;平均糖份14.3%,比大面积水田蔗平均糖份13.12%提高1.18%。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简介如下,供参考。1、选用良种选用高产、高糖、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如:“ROC20”、“ROC22”、“ROC25”、“瑞引95/148”“、粤蔗93/159”“、梁材97/18”“、梁材97/51”等品种。2、地块选择…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广西在甘蔗栽培技术研发和集成应用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果.广西从20世纪80年代起不断选育推广甘蔗优良新品种,在此基础上研发并集成推广应用一系列先进适宜的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蔗地机械深耕深松、智能化施肥、蔗叶还田、节水灌溉、脱毒健康种苗、酒精发酵液定量还田、化学调控、甘蔗生产管理机械化和病虫草鼠综合防治等.但在广西甘蔗生产中,仍然存在机械化收获应用范围小、施肥过量、主栽品种急需新品种替代、旱坡地大面积种植、宿根年限短等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今后需要加强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应充分利用甘蔗的生物固氮及土壤微生物固氮、解磷、解钾、促生等特性,进行合理施肥,有效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加强甘蔗健康种苗技术的应用,并结合优良甘蔗新品种的繁殖推广,提高甘蔗种苗质量,为甘蔗高产高糖打好基础;大力推广宿根性极强的高产高糖优良甘蔗品种,如桂糖29号、桂糖32号、桂糖40号等,收获后及时进行宿根蔗管理,延长宿根年限;加强旱地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体系在无有效灌溉条件蔗区的推广应用,实现旱地甘蔗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糖料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甘蔗产业的发展不仅直接影响着几千万蔗农的收入与生活,而且关系到国家食糖供给的安全。近年来,我国甘蔗产业呈现出比较好的发展形势,但同时面临着诸多深层次问题,如蔗田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品种单一、种植成本和制糖成本不断攀升、政府储备糖制度时常失灵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加强蔗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甘蔗品种研发力度和科研成果推广力度、加强对甘蔗生产和国际食糖市场的监测预警、全面推行政策性甘蔗种植保险等。  相似文献   

20.
张程 《吉林农业》2012,(4):91+90
甘蔗业作为广西省经济产业支柱之一,为广西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助力.而在甘蔗种植过程中,生产施肥直接决定了甘蔗高产高糖的质量,因此广西省农垦国有西江农场积极研究分析本场甘蔗生产施肥现状,同时提出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方法,为甘蔗的高产高糖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