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国东南沿海混交海防林建设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我国东南沿海混交海防林的现状,目前混交林型海防林主要是木麻黄与湿地松、相思类树种与桉属等树种混交形成的混交林。通过分析比较不同混交林型的生长效果、防护效能和改土效果,提出合理的混交类型。此外还提出采用乡土树种与木麻黄混交,为建设混交林型的海防林体系提供更多的混交树种选择,为我国沿海防护林的管理、低效林的改造以及提高海防林的生态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各树种生长速度的比较为探索各防火树种在本地的适应性,茂名市林科所在信宜西江营造防火林带试验林,参试树种有6种。从试验结果来看,除了速生的马占相思、大叶相思占尽优势外,荷木、红椎也不失为可选树种。就树高来说,4年生马占相思、大叶相思、荷木及红椎的生长为:4.3m、3.16m  相似文献   

3.
东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营建技术及效应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植物营养、土壤科学和恢复生态学的角度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东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的营建技术,并对其效应及演变进行了监测,取得了如下主要结果:(1)选择出适应于该区的先锋、速生和伴生树种,其主要代表种为肯氏相思、红胶木和红锥。(2)严重水土流失区侵蚀土壤不仅缺乏大量元素,也缺乏微量元素,B的缺乏特别典型,显著地影响尾叶桉的生长。(3)种植模式显著影响水土保持的效果,以乔灌草模式效果好。(4)组装配套技术营建的水土保持示范林,使“烂头山”当年植被覆盖率提高40%以上。既能在短期内减少水土流失,又能改善林地环境条件让慢生树种生长,最终形成多树种混交和稳定有效的水源涵养林,可望逐渐向地带性植被群落演变。  相似文献   

4.
在东江中上游特定的气候条件和特定的紫色红壤上,开展了水土保持林树种选择试验。初步选择出具有固氮改土能力的肯氏相思、绢毛相思和大叶相思作为严重水土流失紫色红壤地区的先锋树种;选择了慢生的伴生树种红锥和海南红豆;在辅以人工施肥的情况下,选择了速生树种桃金娘科的尾叶桉和红胶木。在先锋、速生和慢生树种,以及乔、灌、草相互结合的技术措施指导下,营造的水土保持示范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保持水土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2种广西乡土阔叶树种为混交树种,对不同混交模式下桉树与红锥、米老排的林木生长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桉树与米老排(3∶1)混交模式下,桉树树高、胸径生长量明显高于桉树纯林。而混交模式下,红锥生长量增加,而米老排生长量降低。初步认为,混交能促进桉树生长,但最佳混交造林模式因混交树种而异。  相似文献   

6.
对茂名市建设防火林带的树种选择进行探讨,并对马占相思、大叶相思、台湾相思、荷木、红椎、厚荚相思等树种的生长速度及在不同地方的表现进行了比较,从而对茂名市防火林带树种作出选择。  相似文献   

7.
通过引进西南桦组培无性系,2017年4月于福建省华安金山国有林场万世清工区开展混交造林试验,采用西南桦与红锥混交4种造林模式,2年后通过样地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造林模式对西南桦早期生长表现影响不显著,各种西南桦混交模式树高、胸径、材积生长没有显著差异。西南桦有白蚂蚁、蟋蟀、天牛、木毒蛾危害。造林模式对红锥早期生长表现影响不显著,各种红锥混交模式树高、胸径生长没有显著差异。红锥有木毒蛾危害。  相似文献   

8.
不同模式杉阔混交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几种杉阔混交模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枫香和杉木+木荷2种混交林与杉木纯林比较,在树高生长方面有极显著差异,其中以杉木+枫香混交模式生长最好,为8.47m,杉木+木荷模式次之,为7.93m。杉阔混交对促进杉木林的健康生长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调整树种结构,克服桉树纯林的负面影响以及发展我国珍贵树种的需要,本文选择广西南宁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连山4林班第2代桉树萌芽林进行改造试验,套种灰木莲、顶果木、望天树、观光木、红锥、降香黄檀6种不同混交模式,调查了种植后2015年年底的生长量。结果显示:不同混交模式对桉树林木生长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桉树套种珍贵树种对珍贵树种生长量的影响:灰木莲顶果木望天树红锥观光木降香黄檀。桉树套种灰木莲混交模式比其它混交模式平均胸径提高了1.83~3.18cm、平均树高提高了1.31~2.77m、平均单株材积提高了0.004~0.0055m3,由此可见最佳套种模式为桉树套种灰木莲。  相似文献   

10.
在西江中下游,对32个阔叶树种进行造林生长比较试验,4年生林木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树种间的造林保存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别,除幌伞枫、秋枫、凤凰木、小叶杜英、木棉、鸭脚木保存率较低外,其余树种保存率都较高,达93%以上;树种间树高、胸径、冠幅生长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且各性状之间的相关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西南桦、红胶木、黎蒴、红荷木、红椎、荷木、锥栗、仪花、樟树、火力楠、蒲桃在树高、胸径、冠幅生长上都表现较好,青梅、小叶杜英、腊肠树、猫尾木、秋枫、木菠萝都表现较差。在生长量差异极显著的基础上,结合这32种阔叶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态学特性进行综合评价分析,进行速生阔叶树种的选择、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造林树种的选择以及低产林、残次林林分改造树种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东江水源林现状与建设方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江流域作为广东省重要饮用水源和重点水质保护区,其水质好坏对流域内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有重大影响,因此东江水源林在保护水土资源,改善东江水质方面,有着重要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对东江水源林造林技术和管理措施以及建设成效等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造林技术、树种选择和保护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东江湖湿地效益评价体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江湖湿地是一个具有独特性质的人工水库型湿地,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东江湖湿地效益及其功能进行评价,得出东江湖湿地效益指标体系,并进行权重分析:结果表明:湿地生态效益占69.4%.社会效益占13.2%.经济效益占17.4%.  相似文献   

13.
通过树干解析及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研究了山杜英人工林的生长特性及对土壤性能的改良影响。结果表明,山杜英树高、胸径生长呈现出极为相似的生长特征,即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12年生时,树高可达11.5m,去皮胸径可达12cm。而材积生长在12a期间一直处于速生期;山杜英混交林较其他混交林土壤除pH值相似之外,其他养分含量均不同,尤其氮与磷元素含量有所提升,山杜英混交林对土壤具有良好的改善土壤性能。  相似文献   

14.
以湖南省郴州市的东江湖为研究对象,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3个监测断面的24个监测因子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东江湖水质总体状况较好,符合功能区水环境质量标准,其中1月、4月、7月东江湖水质对I类水的隶属度最高,10月对Ⅱ类水的隶属度最高。水质污染因子中最重要的污染因子为铅,与东江湖流域内存在金属尾矿区有关。评价结果为污染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湖南东江湖湿地公园资源现状与保护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湖南东江湖湿地公园的湿地资源现状,主要包括湿地水资源、湿地生物资源、湿地风景资源和湿地文化资源;系统分析了东江湖湿地公园来自社会、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的压力与胁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东江湖湿地公园湿地资源保护的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东江湖湿地效益评价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江湖湿地是高山水库型人工湿地,采用直接市场评价法、揭示偏好法与替代品市场法、陈述偏好法等评估方法,对东江湖湿地的补水功能、调节气候功能、降解污染功能、抵御侵蚀、生物多样性、均化洪水功能、社会文化、水运、湿地产品、水利发电、旅游等方面的效益价值进行了核算,得出2005年度东江湖湿地效益的总价值为108.7亿元。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东江林场1998~2000年在桉树无性扦插育苗方面一些成功的技术经验,其中包括桉树采穗圃的营建和管理,以及扦插苗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修建东江水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恢复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东江水库总水面面积160km^2,总库容81.2亿m^3,由于修建中的淹没指数高于全国其他水电站,造成了对森林植被的破坏,增加了单位面积上人口的压力、加剧了水土流失。为迅速恢复生态环境,提出了实行林业分类经营、实施绿色食品工程、增加环保投入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营造城市河涌两岸的园林景观,对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绿化美化城市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小东江河道现状和特点,从完善生态环境、营造宜人景观、打造人文场所等角度,探讨了把小东江两岸打造成城市绿色走廊、最具活力的城市绿脉的景观设计构想,对提升茂名市的城市品位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利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湿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2000~2006年东江湖湿地可持续利用进行动态评价。一次综合评价结果为:TP=0.475,TS=0.519,TR=0.374,T综=0.459,表明压力子系统内部因子比较协调,状态子系统属可持续利用初始阶段,响应子系统处于非可持续利用阶段,区域综合评价为初步协调和可持续利用初始阶段。3个时间段(2000~2002年、2003~2004年、2005~2006年)的系统综合评价值0.4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