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落叶松优树营建无性系种子园,能逐步改进种子的遗传品质,提高种子产量。但初期结实的种子园,由于花粉不足及散粉时风的影响等原因,所产种子多为空粒。为提高落叶松种子园的初期种子质量和产量,摸索种子园花粉管理的办法,我们在长城山林  相似文献   

2.
杉木种子园初植密度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杉木种子园不同初植密度下种子产量和播种品质的对比分析,探讨杉木种子园初植密度对种子产量和播种品质的影响,指出杉木种子园密度为株行距5m×5m时种子的产量和播种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3.
对杉木初级种子园进行适时合理疏伐,可使种子园种子产量大幅度增加。按照无性系生长的差异,每公顷保留240~300株、300~360株对种子增产效果显著。疏伐后种子产量年均每公顷达114.2kg。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黑松(Pinus thunbergii)种子园种子产量和品质,以黑松初级种子园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开展氮(N)、磷(P)、钾(K)、镁(Mg)和硼(B)配比施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种子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单粒球果重、单株球果数量、单株球果产量、单株种子产量和种子千粒重在不同处理间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所有施肥处理的种子千粒重均高于CK。T11、T7和T15处理的单株种子产量较高,分别为CK的2.06、1.92和1.77倍,其母树综合性状均较好。在黑松种子园中,可根据种子园的土壤营养状况,对这3个处理进行优化,提高黑松良种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5.
对杉木初级种子园进行适时合理疏伐,可使种子园的种子产量大幅度增产,按照无性系生长的差异每hm^2保留240~300株,300~360株对种子增产效果显著,疏伐后种子产量是疏代前11年的12.7倍,年平均每hm^2种子产量以达114.2kg。  相似文献   

6.
樟子松种子园花期观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樟子松是我国北方的优良用材树种,研究种子园的花期,对于种子园的花粉管理,减少自交,提高种子产量和遗传品质均具有重要意义。1985年对30个无性系进行了花期观测,1986年又增加30个无性系重复观测。一、试验方法本试验地设于长春市林科所樟子松种子园内,该种子园年龄为11—13年,现已大量结实。  相似文献   

7.
杉木种子园结实规律与种子高产稳产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欲晓 《湖南林业科技》2005,32(2):14-16,19
以攸县杉木初级和1.5代种子园为研究对象,对长期以来收集的种子园开花结实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份、不同无性系、园内不同小气候开花和结实差异显著,光照和水肥条件是影响种子园种子产量的主导环境因子。并结合开展了种子园种子高产稳产试验,提出了种子高产稳产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种子园是用优树无性系或家系按设计要求营建的实行集约经营、生产优良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种子的生产基地。花粉管理是种子园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种子园的种子产量,而且影响所产种子的质量,进而影响种子的增产效益.种子园花粉管理的任务是,在充分了解种子园花  相似文献   

9.
<正> 据1984年的统计,日本已经建成柳杉种子园537公顷,其种子产量也与年俱增,但仍不能充分满足生产上对种子的需求,而且多年来的实践表明,这种普通型种子园也存在着几个极需解决的问题:1.在建园后要有近十年的时间才能大量稳定地生产种子;2.这种种子园要占居大面积的优良土地;3.很难根据子代测定结果对种子园内现有的无性系进行更换,而只能长期固定利用;4.难以施行人工促进开花结  相似文献   

10.
油松种子园无性系配置对种子产量、品质影响的研究(辽宁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秦秀忱,李悦,沈熙环以往认为,若提高无性系油松种子园的种子产量和遗传品质,同一无性系不同分株之间的距离应大于30m。但是,采用在兴城市油松种子园观测的数据,进行分析的结果是;①同...  相似文献   

11.
收集福建省洋口林场 1971~1998年杉木种子园单位产量为原始材料 ,应用拓朴学原理和灰色系统理论 ,建立了种子产量拓朴预测及其残差修正模型群。通过计算 ,绘制出该场未来 15a杉木种子园单位产量的预测曲线。预测结果经 1999年实际产量检验 ,精度达 95.4 %。  相似文献   

12.
嫁接无性系种子园是用优树的接穗嫁接形成无性系后营建而成的。无性系种子园有如下几方面优越性: ①能生产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种子;②能使种子生产连年稳定丰产;③在不同自然地理条件下建立种子园,从而避免了种子远距离调运和利用外地种子时造成的适应性差的缺点;④形成低矮而宽大的树冠,解决了采种技术上的困难;⑤由于种子产量高,播种品质和遗传品质好,从而降低了种苗成本。  相似文献   

13.
马尾松种子园管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尾松是福建省主要造林树种 ,近几年来造林面积不断扩大。为了加速造林良种化 ,福建省先后建立了马尾松种子园 2 0 0多hm2 。漳平市五一国有林场是部省重点马尾松良种基地之一。自 1992年以来马尾松种子园种子产量不断提高 ,种子品质也有相应的改善。这主要抓了切实有效的种子园管理技术措施的结果 ,现将有关做法、经验报道如下。1 种子园概况及种子产量变化福建省五一林场马尾松种子园建在该场的桂东分场 ,位于福建西南部 ,东经 117°35′,北纬 2 5°15′。海拔 40 0~ 5 0 0m ,以东南向山坡为主 ,地形开阔 ,地势缓坡 ,土壤肥力中等 ,…  相似文献   

14.
经历30余年,杉木种子园由初级向2代、3代发展.目前全国杉木种子园面积3000 hm2,年生产良种10万kg,为林业生产作出了应有贡献.该技术标准是杉木种子园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科技成果的结晶,是今后种子园建设最基本的科技应用和质量措施,对提高种子园遗传品质、种子产量和经济效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选用良种造林,是实现杉木速生、丰产的途径之一。国内外实践证明,在相同的土壤和栽培措施下,选用良种造林,一般可以提高木材产量30%左右。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树种的改良工作,都是经过选优,建立无性或有性种子园,利用种子园的种子进行育苗造林。这种利用优树后代(种子)所培育成的森林,虽然较一般的林分好,但仍然会  相似文献   

16.
马尾松一代无性系种子园营建与丰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研究历经“六五”选优,“七五”建园与“八五”投产,长达工5年之久的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比较系统地阐述了马尾松一代无性系种子园的营建、管理与种子丰产技术。“八五”期间种子园开始生产种子,产量逐年上升,1995年大面积平均每公顷产量为9.375kg,最高小区平均每公顷产量达27.825kg,属于马尾松投产初期高产种子园之列。种子园混系种子质量优异,5年生子代林材积增益比对照大41.4%。种子园的建成与投产,可为速丰林建设提供优质良种。  相似文献   

17.
根据物候学和胚胎学的研究结果,研究了杉木种子产量同各敏感期主要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并应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了预测尤溪经营林场杉木种子园种子产量的数学模型.还利用所建模型拟合了历史产量.  相似文献   

18.
拓朴预测在林木良种产量预测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福建省洋口林场1971-1998年杉木种子园单位产量为原始材料,应用拓朴学原理和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种子产量拓扑预测及其残差修正模型群。通过计算,绘制出该场未来15a杉木种子园单位产量的预测曲线。预测结果经1999年实际产量检验,精度达95.4%。  相似文献   

19.
前言随着林木种子园集约经营程度的进一步提高,种子园的土壤管理已成为提高种子产量和播种品质的重要措施。为了对今后种子园的合理施肥及土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新建的小坑林场杉木第一代种子园的土壤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日本落叶松种子园种子产量及结实规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根据辽宁省大孤家林场日本落叶松种子园种子产量和不同无性系结实习性等有关资料 ,对种子园不同年龄阶段生产率、结实规律等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 ,用嫁接苗建立的日本落叶松初级种子园 ,1 6年前种子产量十分有限 ,年最高产种量仅 2 1 0kg/hm2 。园龄 2 2~ 2 6年生时大年种子产量虽可增加到 2 5 0 0kg/hm2 ,但这个年龄阶段的生产率仍然较低 ,仅 5 81kg/hm2 ·a。园龄 2 7~ 31年生时生产率才进一步提高到1 6 4 3kg/hm2 ·a。日本落叶松种子园大小年间种子产量变幅大 ,周期性明显 ,大年每隔 5~ 6年到来一次。种子产量与园龄、结实母株数量呈显著到极显著正相关 ,种子品质 (空粒率 )与园龄、结实母树数和种子产量呈显著的负相关。树高与球果产量的相关关系不显著 ,但大年球果产量与冠幅、胸径呈显著正相关。无性系间球果产量差异极为明显 ,结实前 3年和前 8年球果累计产量与各平年、大年和总产量间呈显著到极显著的正相关。丰产无性系早期选择可根据前 3年和前 8年球果产量分 2次进行。大小年产量相差悬殊、大年间隔期长和丰产无性系数量少是日本落叶松种子园生产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