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namei)是原产于墨西哥至秘鲁北部太平洋水域的大型经济虾类,它生长速度快,对盐度适应范围广(0‰~40‰),可采取淡水、半咸水、海水多种养殖模式,还具有耐高温,抗病力强,食性杂,对饲料蛋白质要求较低(35%蛋白即满足生长要求)等优良品性,适合高密度集约化养殖。2001年,我们承担台州市科委、玉环县科委下达的南美白对虾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项目,进行了南美白对虾工厂化育苗试验,于2001年6月获得初试成功。现将南美白对虾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的初试结果汇报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南美白…  相似文献   

2.
正长期以来,内陆淡水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虾苗主要来源于南方沿海一带,苗种质量良莠不齐,且经过长时间的运输,成活率得不到保证。因此,有必要在淡水养殖区域开展南美白对虾育苗。我们于2016年在上海市开展了海水晶和盐卤两种方法配制人工海水培育南美白对虾对虾幼体试验,以期为在淡水养殖区域开展南美白对虾育苗提供参考。一、材料和方法1.育苗池育苗池(长5米×宽5米×高1.3米)6口,分别标为  相似文献   

3.
南美白对虾虽已引进我国多年,但其生产性人工育苗技术研究尚不够完善,养殖工作者凭借多年的各种对虾苗种生产经验,虽也培育出了南美白对虾商品苗种,然而对其中的许多技术关键问题还未搞清楚,致使苗种的质量大打折扣,进而影响了养殖生产。我们知道,南美白对虾与其它种类虾相比,无论在生态环境适应上、生理机能需求上、以及生殖方式上,还是有相当大的差异,采取的育苗技术手段也不尽相同。笔者自2000年10期在本刊发表了《南美白对虾大面积养殖可行性分析》一文后,曾不断接到读者及养殖专业户来电来信,咨询南美白对虾养殖及防病等技…  相似文献   

4.
重点介绍营口地区南美白对虾育苗的关键环节-南美白对虾无公害育苗技术,从幼体的来源、幼体的培育、饵料投喂技术到育苗期间的水质调控技术作了详尽论述,并提出为避免发生南美白对虾品质退化问题,应加快培育和引进南美白对虾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太平洋西海岸至墨西哥湾中部,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养殖产量最高的3大优良虾种(中国对虾、斑节对虾、南美白对虾)之一。1994年我国取得了南美白对虾人工育苗、养成试验成功,随后陆续完成了南美白对虾育苗和养殖的一系列技术工作,并在我国南方进行规模养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发展到2006年我国南北方都进行了大规模的人工养殖,  相似文献   

6.
南美白对虾具有其它虾类不可比拟的优良属性,该品种耐高温,养殖周期短,抗病力强,盐度适应范围广,适合在低盐度,甚至全淡水的环境中养殖。作为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大力推广养殖白对虾的参与实施者,笔者结合多年从事对虾、车虾、白对虾育苗生产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对策,谈谈我们的浅见。1 优质的亲虾、幼体是育苗成功的根本 众所周知,一个品种养殖的好坏,种是关键。南美白对虾经过十几年的累代养殖、育苗,海捕原种亲虾补充不足,人工培育亲虾存在近亲交配,从而繁殖力、抗逆性等性状出现退化的势态。近几年南方各省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  相似文献   

7.
2002年5-6月,在南美白对虾人工育苗过程中,采用对受精卵和育苗用水进行消毒处理的方法,试验组平均成活率为37.69%,对照组平均成活率仅为20.42%。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受精卵消毒法,可以减少育苗期间疾病的发生,是提高南美白对虾育苗成活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南美白对虾健康育苗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探讨一种南美白对虾健康育苗技术模式,关键技术在于幼体通过病毒检测;生物技术在育苗中的应用:育苗池小生态系的建立。2001年以来,广东省大亚湾水产试验中心运用此模式进行南美白对虾的育苗试验,取得很大的成功,培苗成活率高达67.0%,且虾苗健康、质优。  相似文献   

9.
南美白对虾是目前世界公认的少数优良养殖对虾品种之一,自1988首次引进我国,1994年生产性育苗和养殖成功以来,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在全国沿海一带迅速扩张,成为我国对虾主要养殖品种之一;随着上世纪末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的成功,在我国淡水养殖地区也掀起了南美白对虾的养殖的热潮,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正>南美白对虾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适盐范围广(可以在淡水中生长)等特点,近几年南美白对虾的人工养殖,特别是淡水和半咸水池塘养殖,在国内得以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南美白对虾的苗种生产也蓬勃兴起。笔者进行了多年南美白对虾育苗生产,现将2012年育苗生产情况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孙逢明  章秋虎 《内陆水产》2005,30(11):41-42
南美白对虾具有生长快、产量高、适应范围广、市场前景广阔等特点,加之繁殖育苗技术已基本成熟,因此近年来在杭州市养殖发展很快。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南美白对虾养殖隐患逐渐暴露出来。主要是病害问题。2004年,杭州南美白对虾红体病流行十分严重。导致了许多养虾场严重减产。甚至绝收。为了促进南美白对虾健康持续发展,笔者根据近几年的养殖实践经验.就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2.
南美白对虾1987年从美洲引入我国大陆,1987~1994年.我国取得了南美白对虾的全人工育苗养成试验成功.为进一步大规模育苗及养成生产奠定了理论和使用基础。1995-1998年,我国少数地区开展了南美白对虾的试养.养殖技术日趋成熟。近3年南方三省区(广东、广西、福建),每667m^2取得了单茬精养产量500kg,精养1t,工厂化养殖3t的产量。  相似文献   

13.
南美白对虾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永 《水产养殖》2002,(5):13-15
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自然分布于太平洋西岸至墨西哥湾中部,以厄瓜多尔沿岸分布最为集中。它具有生长快,适应力强、对饵料要求低,可高密度养殖的特点。该虾1988年从美国引进,1994年人工育苗批量生产获得成功,1999年在南海海区推广养殖,开始了南美白对虾人工育苗的大规模生产。笔者从1999年即开始了南美白对虾生产性人工育苗工作,在人工育苗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而且每年都有新的问题出现:真菌病、发光弧菌病是每年都遇到的病害,从2000年开始出现了育苗水体中饵料颗粒结块的现象,到了200…  相似文献   

14.
王芬 《海鲜世界》2002,(3):16-17
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mamei.Boone),经淡化后可在淡水中养殖,具有发病率低、生长速度快等优点。为研究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在我市的发展前景,2001年初我们承担了市科委下达的“南美白对虾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和双茬淡化养殖技术”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南美白对虾育苗淡化试验@田小平$凌海市水产研究所!辽宁凌海121200 @王丰$绥中县水产研究所!辽宁绥中125000 @孔维军$葫芦岛市水产研究所!辽宁葫芦岛,125000南美白对虾;;人工育苗;;淡化  相似文献   

16.
对虾     
《海洋与渔业》2008,(8):31-31
【品种来源】我国对虾养殖的品种有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斑节对虾和日本对虾等。1992年流行性虾病暴发前,以养殖中国对虾为主,目前以养殖南美白对虾为主。2006年,南美白对虾养殖产量占对虾养殖总产量的82%。1988年4月和1991年4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率先分别从美国和厄瓜多尔引进南美白对虾,进行全人工繁殖和虾苗培育的研究,至20世纪90年代后期,许多省、市从美洲国家引进南美白对虾,来进行人工育苗和大面积高产养殖试验。  相似文献   

17.
据报道,厦门新荣腾从美国引进的首批800对SPF(无特定病原)南美白对虾亲虾飞达厦门高崎国际机场,赶着和大家共迎牛年。南美白对虾,不仅是菜蓝子主要水产品,也是福建省重要出口商品。2007年,福建省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近5000ha,产量近2万t。近两年,由于国内南美白对虾种群退化严重,导致养殖发病率、死亡高,广大虾农深受其害。因此,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大力支持育苗企业引进优良亲本,繁育推广优质虾苗。  相似文献   

18.
<正>南美白对虾养殖已成为我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主要以室外养殖为主,我国作为水产苗种培育的大国,在育苗结束后大部分育苗池处于闲置状态,充分利用这些闲置苗池进行人工养殖,既可以合理利用资源,又可以提高经济效益。本试验旨在利用育苗闲置期在室内养殖南美白对虾,为南美白对虾室内养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沾化县滨海乡新海育苗厂充分利用春季育苗室生产闲置的时机,进行南美白对虾反季节养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正本试验利用塑料大棚进行南美白对虾养殖,通过60天的养殖,大棚养殖南美白对虾平均体长为12.8cm,成活率62%。结果表明,甘肃省可以利用大棚养殖南美白对虾,减小气候因素对养殖的影响。南美白对虾又称凡纳滨对虾,是现今世界养殖量最高的三大虾类之一。南美白对虾具有肉质鲜美、适应温度范围广、生长速度快、适应盐度范围广、抗病力强等特点。通过多年的推广养殖,全国淡水南美白对虾养殖形成了露天池塘养殖、塑料大棚养殖、育苗池养成虾、稻田南美白对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