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2003年11月,为学习和借鉴草原生态恢复与“三化”草地治理以及发展畜牧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由四川省畜牧食品局和四川省外专局联合组织的草地生态恢复和“三化”草地治理培训团一行14人,在南非比勒陀尼亚、约翰内斯堡、开普顿等地,就草地生态、人工种草、土壤肥料、牧草与饲料的生产和贮藏,放牧与农牧场管理、矿碴治  相似文献   

2.
<正> 2003年11月7日至28日,为学习和借鉴南非草原生态恢复与“三化”草地治理以及发展畜牧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由四川省畜牧食品局和四川省外专局联合组织的草地生态恢复和“三化”草地治理培训团一行14人,在南非比勒陀尼亚、约翰内斯堡、开普顿等地就草地  相似文献   

3.
库车县天然草原恢复与建设项目是新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当地草地生态环境和植被恢复的一个示范性项目。 以改善项目区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和遏制草地“三化”,防止水土流失,实现草地生态良性循环为建  相似文献   

4.
为了学习和借鉴巴西草原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由农业部和国家外专局联合组织的草原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培训团一行12人.于2006年11月7-27日.在巴西进行了培训考察。培训团先后与巴西国会农牧业与环境保护委员会、联邦政府农业部、环境保护署、农业科学院和巴西利亚首都行政区农业厅等有关单位进行了座谈交流.听取了巴西农业科学院稀疏草原研究所、巴西利亚首都行政区农牧技术推广总公司、巴西利亚畜牧技术推广中心的情况介绍.实地考察了巴西天然草原、人工草场、农牧场、牛奶加工站等.在巴西利亚大学就巴西草地生态、人工种草、牧草与饲料作物的生产和贮藏、遥感信息系统应用管理、放牧管理、畜产品加工和牲畜繁育改良等内容进行了一周的教学培训.  相似文献   

5.
下湿滩地区草场改良、更新、管理综合技术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锦楼 《草业科学》2004,21(10):6-8
针对榆林市下湿滩草地沙化、碱化、植被退化及超载过牧等问题,开展综合治理技术研究,采用彻底翻耕、封育、切割、补播、浅耕翻、施肥等措施,结果使草地生产力水平增长幅度明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对本地区草地的"三化"治理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是甘肃省的主要牧区,属于江河源区,具有极为重要的生态地位.由于草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牧户为增加收入而无遏制的扩大牲畜存栏规模,致使草地"三化"成为一种顽疾.严重的草地生态系统危机作为草原畜牧业发展的副产品,成为人们不得不认真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特殊生态区,是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的主体,也是全国和四川省十分重要的草原生态保护区,有天然草原面积1.42亿亩,占全省草地面积的46.5%、川西北牧区草地面积的58%、全州面积的61.7%。近年来,由于青藏高原特殊生态区超载过牧、人为破坏、草原鼠害等因素的影响,全州草地生态恶化现状令人担忧。据2015年调查统计,全州"三化"草地10544万亩,占可利用草地84.3%,其  相似文献   

8.
在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对西藏林芝市农牧民进行了职业技术培训途径探索。结合当前生产现状,引入新的草地经营理念和模式,加大生产技能培训,重点培训农牧民人工草地建植与管理,牧草饲料加工与贮藏,退化草地治理与生态恢复等内容。在农牧区生产第一线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和实践操作教学点,指定专业技术人员在田间地头示范,组织农牧民参观学习。同时,通过科技下乡活动和文艺汇演形式对农牧民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引导其参与制定农牧业种养殖生态生产优化方案,以期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职业化农牧民,为有效促进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藏高原约有1/3的草地经历着不同程度退化,严重危害区域生产、生活和生态安全。草地退化是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和过度放牧等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为植被群落结构失调、功能减弱、土壤理化性质恶化。目前,草地恢复的主要措施有围栏封育、人工建植、鼠虫害及毒杂草防除等,需根据不同草地退化情况,因地制宜,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理方案。对退化草地进行恢复治理,协调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的关系,实现高寒草地的可持续利用,关系到生态安全、区域稳定和经济发展,主要应从宏观功能区划,畜牧业科学发展、政策法规和教育落实3个方面进行。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管理应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实现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草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作为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的前期探索和阶段性总结,本专辑收录了关于青藏高原草地退化和恢复关键生态过程和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期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分析黄南州的草地现状、退化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宣传,科学规划,加快草原保护区的建设,调整牧区产业结构,实行产业化经营,强化草地生态建设和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执法力度,加快"三化"草地的治理等8项治理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面对阿坝州草地生态环境现状,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对目前解决草地"三化",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根据草地和农牧交错区生态系统重建机理及优化生态-生产模式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的要求,综合分析了我国农牧交错区的基本现状,系统论述了农牧交错区存在的草地"三化"突出、农业生产低下、自然灾害频繁、人民生活贫困等问题,研究和寻求生态系统退化、恢复和重建的关键技术与途径,进一步探讨在西部大开发中农牧交错区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川西北若尔盖草原地处黄河、长江上游的四川省、甘肃省、青海省结合部,素有黄河“蓄水池”之称,近年来在外界干扰作用下,草地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文章对若尔盖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的现状、退化驱动力、生态恢复治理及对策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之上,探讨了若尔盖草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草原研究所红原基地巡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开四川省草原研究所的发展史,我们摘录了这样一段文字:四川省草原研究所是全国惟一建址在高寒牧区并且长期致力于草原科研、科技示范与推广的省级自然科学研究单位。建所20多年来,在草地资源保护、开发和建设及环境生态保护,牧草育种与栽培、优良草种繁殖、人工草地及半人工草地建植,三化草地的治理,牦牛、绵羊等地方优良品种的保护、选育与改良、饲料饲养、牧场经营管理,高原经济植物开发等领域,先后承担了国家、部、省、厅(局)重大科研攻关项目136项,获部省科技成果奖69项。其中,“四川白獭兔”、“川西北牧区家庭牧场优化模式研究示范…  相似文献   

15.
无鼠害示范区建设项目是开展草地害鼠科学管理的综合课题,是被农业部列为国家西部大开发生态治理和进行草地大面积害鼠生态防治的试验和示范的的重点项目之一。昌吉州北部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区域是鼠害高发区,连年的鼠害造成了草地产草量大幅度下降,优质牧草比例减少,植被盖度降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沙尘暴频发。为了有效地控制草地日益严重的鼠害,逐步恢复沙漠植被,扭转草地"三化"及沙丘移动侵噬草地、农田的不利局面,在自治区畜牧厅的组织下,经国家农业部批准立项,自2001年起,先后在昌吉州八县(市)进行了无鼠害示范区项目建设。  相似文献   

16.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是甘肃省的主要牧区,属于江河源区,具有极为重要的生态地位.由于草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牧户为增加收入而无遏制的扩大牲畜存栏规模,致使草地“三化”成为一种顽疾.严重的草地生态系统危机作为草原畜牧业发展的副产品,成为人们不得不认真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根据草地和农牧交错区生态系统重建机理及优化生态—生产模式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的要求,综合分析了我国农牧交错区的基本现状,系统论述了农牧交错区存在的草地"三化"突出、农业生产低下、自然灾害频繁、人民生活贫困等问题,研究和寻求生态系统退化、恢复和重建的关键技术与途径,进一步探讨在西部大开发中农牧交错区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四川草原》2015,(2):2
<正>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Sichuan Academy of Grassland Sciences),前身为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川西北草原工作站,设立于1964年,1978年经省委批准扩建为四川省草原研究所,2005年经省编委批准更名为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自成立以来,我院一直本着"立足三州、面向全省、服务全国"的宗旨,主要从事草类植物遗传育种与利用、草地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牦牛家兔等草食家畜遗传育种与饲养管理等应用技术和基础研究,为草地生态环境保护与  相似文献   

19.
<正>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Sichuan Academy of Grassland Sciences),前身为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川西北草原工作站,设立于1964年,1978年经省委批准扩建为四川省草原研究所,2005年经省编委批准更名为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自成立以来,我院一直本着"立足三州、面向全省、服务全国"的宗旨,主要从事草类植物遗传育种与利用、草地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牦牛家兔等草食家畜遗传育种与饲养管理等应用技术和基础研究,为草地生态环境保护与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甘孜州草地生态环境现状和草地生态恶化原因的分析,提出强调草地管理原则,治理与保护、建设与管理并重;强化草地生态保护与建设意识,依法保护草地生态;提高科技含量,加大畜牧业实用技术的推广等建议,实现草地生态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