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益于人类的农药防治害虫的方法有化学防治法,但在其杀虫剂中亦有称为昆虫发育控制剂(IGR)和制虫剂这类物质。这些杀虫剂可控制昆虫的发育和生殖等而降低害虫密度。农药一般对人畜来说是有害的,那么高尔夫球场使用除草剂和杀虫剂就成为问题,而昆虫发育控制剂和  相似文献   

2.
《中国蜂业》2020,(4):29-31
昆虫生长调节剂作为一种新型杀虫剂,通过抑制旧皮退化及新表皮形成干扰昆虫正常生长发育,从而降低昆虫生存能力并引起死亡效应。蜜蜂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传粉昆虫,近年来,蜜蜂等授粉昆虫数量大规模的骤减现象引起了各界极大关注,农药的亚致死效应被广泛认为可能是群落数量下降的重要原因。本文综述了昆虫生长调节剂类农药对蜜蜂的亚致死效应,以期为农药安全性评价与蜜蜂保护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科技     
<正>植保所为解决蜜蜂生态毒性难题提供新思路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残留与环境行为研究组及昆虫功能基因研究组,联合从手性对映体水平阐明了新烟碱杀虫剂呋虫胺,对意大利蜜蜂的致毒机理及其立体选择性差异分子机制,研究成果为解决新烟碱类农药对蜜蜂生态毒性的难题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环境国际(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上。新烟碱类农药是全球用量最大的杀虫剂品种,对全球重要媒介昆虫蜜蜂的高毒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威胁全球农  相似文献   

4.
为了防治有害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世界各地大量施用化学杀虫剂,不仅导致了昆虫的抗药性,而且严重地污染了环境,开发安全、有效的能替代化学农药的生物杀虫剂是防治害虫的主要趋向,杆状病毒杀虫剂是一种用于害虫防治的新兴农药。杆状病毒是闭合双链DNA病毒,具有很高的宿主选择性,它的全部宿主成员只限于无脊椎动物,对脊椎动物是安全的。许多野生型核型多角体病毒(NPV)已被广泛用于森林、果树等多年生植物的害虫防治,而重组杆状病毒杀虫剂是改进病毒杀虫剂性能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5.
害虫对农业产生了巨大的危害,应用传统的物理防治方法效率比较低,化学方法的应用又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因此寻求新的防治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应用昆虫病原线虫杀虫剂能够很好地控制害虫的数量,达到理想的效果。本文应用查阅文献、分类总结的方法对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类、侵染过程、实际应用三个方面进行介绍,为昆虫病原线虫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病原线虫防治桑天牛对家蚕安全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昆虫病原线虫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生物杀虫剂,研究表明:利用病虫防治桑天牛,防效达86—98.0%。本试验用4种病原线虫对家蚕进行安全性试验,结果说明施用病原线虫防治桑天牛,施用后第二天的采叶养蚕对家蚕发育、虫蛹统一生命率、茧质、单蛾产卵量均未发现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过去几十年里 ,我们在生产中大量施用农药 ,促进农业增产 ,但同时导致害虫抗药性呈几十倍提高 ,农药残留过高 ,给环境和人们身体健康带来影响。现就昆虫的生理特性谈谈抗药性产生的机理。首先从昆虫排泄杀虫剂过程谈起。昆虫体内马氏管和后肠组成的排泄系统 ,功能上很像人体的肾 ,它能使杀虫剂转变为水溶性苊化合物 ,不被直肠壁吸收 ,由直肠排泄体外。昆虫体内的脂肪体有类似人的肝功能 ,这些脂肪体大部分裸露在昆虫的血液中 ,因此 ,进入血液中的杀虫剂大部分容易被脂肪体吸收 ,只有一小部分达到杀虫的作用 ,形成了昆虫体内大量贮存、缓慢…  相似文献   

8.
朱见  沈以红 《蚕学通讯》2007,27(4):35-40
植物生物碱是植物在与昆虫协同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大类具有防御功能的次生代谢物质,在植物害虫的综合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植物生物碱的分类、杀虫作用方式、作用机理及作为杀虫剂在新农药开发中的作用和植物生物碱的应用前景作了综述,并对桑树生物碱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昆虫的先天免疫系统包括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它们共同作用于入侵的微生物,保护机体免受各种病原物的侵染。在漫长的进化中,病原微生物也发展了一系列策略应对昆虫的细胞与体液免疫。已有研究表明,病原物主要采取杀死血细胞,抑制细胞吞噬及结节形成,分泌毒力因子或利用体表的脂类成分等策略逃避昆虫细胞免疫;通过分泌蛋白酶降解抗菌肽,利用病原物细胞表面缺乏免疫诱导因子或抑制宿主抗菌肽的表达等策略应对昆虫体液免疫。本文结合相关研究成果,综述病原物抵抗昆虫免疫反应的一系列策略,阐释宿主昆虫同病原物之间免疫与抗免疫的动态互作过程。  相似文献   

10.
草原毛虫(Gynaephora ginghgiensis Chou et Yin)是青藏高原一种危害牧草的主要害虫。近年来,采用敌百虫、敌敌畏等农药防治,收到了一定成效,但敌百虫效果不稳定,敌敌畏毒性较大,对环境有污染,成本较高。拟除虫菊杀虫剂是近年来继无机农药、有机农药之后的新型农药,它具有杀虫活性强,对昆虫高效,对温血动物低毒,残留少,不污染环境、成本低等优点。为此,我们测定了中西杀灭菊酯对草原毛虫的LD_(50)、  相似文献   

11.
澳大利亚和美国科学家研制成功一种能干扰昆虫生活史 ,阻止其发育到正常成虫的新一代化学杀虫剂。这种新型杀虫剂攻击昆虫的保幼激素 ( juvenil hormone) ,而在高等动物中没有保幼激素 ,因此对脊椎动物和人无害。  科研人员利用克隆的调控昆虫保幼激素水平的 2种蛋白将这种杀虫剂筛选出来。这 2种蛋白是保幼激素酯酶 ( juvenile hormone esterasem,JHE)和保幼激素结合蛋白 ( juvenile hormone binding pro-tein,JHBP)。保幼激素是调控昆虫幼虫通过各期蜕变变成成虫的变态过程的关键 ,像蝗虫一类的昆虫 ,保幼激素也是一个控制其由静止期…  相似文献   

12.
昆虫的抗药性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们对害虫抗药性注目,首推Melander 1914年报道美国的梨园盾蚧(Aspidiotus perniciosus)对石硫合剂产生抗性.目前已发现多种害虫对多种不同类型的杀虫剂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并且抗性水平往往较高.害虫的抗药性是害虫本身对不利的外界环境(施药)的一种抗逆行为,并随着施药选择而进化保存自我种群,简单地表现是一些昆虫改变行为习性(行为抗性)也可以逃避人类对它的药杀.尽管昆虫对人类的杀虫剂反应是被动的,但是在体内采用代谢作用增强(代谢抗性)或作用部位敏感度降低(靶标抗性)等方式抵抗外来药剂的有效作用靶标,是非常积极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在模拟天然除虫菊酯化学结构的基础上由人工合成的一类杀虫剂。该农药具有广谱、高效、对高等动物及鸟类毒性较低、使用比较安全,在自然界容易降解,较少污染等特点。它对抗药性昆虫有效,为近代杀虫剂的发展方向和新途径。本类农药除保留了天然除虫菊素固有低毒、低残留特点外,还具有强大的触杀、杀卵作用,并兼有胃毒作用的神经毒剂,脂溶性大,易于渗透昆虫表皮,对害虫作用快,有强大的杀虫力。它们防治植物害虫的有效成分用量,一般每亩只需几g,有的不到1g,故有“超高杀虫剂”之称。最初此类农药主要用于棉花、…  相似文献   

14.
更正     
黄文诚 《蜜蜂杂志》2006,26(5):27-27
昆虫病原真菌(虫生真菌)在自然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微生物,它们是昆虫及螨蜱虫口的自然调节剂。昆虫的表皮、口和肛门都可受到虫生真菌孢子的感染。孢子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附着寄生在寄主表皮,在适宜条件下长出芽管或形成附着孢,侵入昆虫体腔内不断繁殖,并产生毒素使寄主死亡成为僵尸。然后菌丝从体壁长出分生孢子梗,产生孢子,开始新的侵染。真菌杀虫剂的优点:(1)可选择的真菌种类多,全世界已报道的昆虫病原真菌约有100属、800多种,可寄生5目100多属的200多种昆虫及螨类;(2)一般能侵染寄主的不同发育阶段(成虫、幼虫,有时包括卵);(3)专一性强,…  相似文献   

15.
《中国蜂业》2017,(4):20-22
新烟碱类杀虫剂(neonicotinoid insecticide)目前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杀虫剂。此类杀虫剂通过作用于昆虫的乙酰胆碱受体,释放乙酰胆碱受体抑制剂,阻碍昆虫神经传导,影响昆虫正常生理行为,最终导致昆虫麻痹死亡~([1])。本文通过测定吡虫啉与噻虫胺两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24 h内半数致死剂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2]),评估此类杀虫剂对中华蜜蜂的急性致死毒性。并通过统计经过亚致死剂量(sub-lethal dose)处理的中华蜜蜂,经过2 h、24 h和48 h后的伸吻反应率,从而进一步探究新烟碱类杀虫剂对中华蜜蜂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人类对于害虫抗药性的关注,首推Melander于1908年有关梨园盾蚧(Aspidiotus perntciosus)对石硫合剂产生抗性的报道。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不少害虫对各种杀虫剂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根据1988年Georghiou报道,全世界已有504种昆虫产生了抗药性。我国自1963年发现棉蚜和棉红蜘蛛对内吸磷产生抗性以来,根据文献初步统计至少已有30多种害虫产生了抗性。尽管人们在对杀虫剂的更新、混合、交替使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延缓了害虫对于杀虫剂抗药性的产生,但是昆虫对杀虫剂的抗性仍明显呈上升趋势。本文主要综述近年来昆虫抗药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正>继去年欧盟相关新烟碱类杀虫剂禁令颁布后,美国俄勒冈州也提出新烟碱类杀虫剂禁令的新法案,旨在保护该州的重要授粉昆虫,这也是美国第一个尝试禁用此类杀虫剂的州。俄勒冈州率先提出保护蜜蜂法案。该州尤金市刚刚成为美国第一个禁用吡虫啉的城市。2月末,该市相关部门禁止在所有城市花园和开阔地使用新烟碱类杀虫剂。3月6日,州长签署"挽救俄勒冈州授粉昆虫"法案,法案声明授粉昆虫健康急待关注,且两党均投赞成票。法案最后版本决定将新烟碱类杀虫剂归为限制类农药,即农药施用方法需限定,以保护蜜蜂和其他授粉昆虫。此议案最初得到支持主要起  相似文献   

18.
昆虫抗药性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阮成龙  米智  朱勇 《蚕业科学》2012,38(2):322-328
由于杀虫剂的长期使用,昆虫产生的抗药性已成为农林虫害治理面临的重大问题。研究昆虫抗药性机制有助于为农林害虫防控、资源昆虫抗性品系选育及新型杀虫剂研发提供科学指导。长期以来,人们通过对模式昆虫、卫生昆虫和农林害虫的研究,对昆虫的代谢抗性、靶标抗性有了一定认识,继而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克隆、分析了一些抗性相关基因,目前正从基因组学角度去深入阐明昆虫抗药性机制。结合近年来的研究成果,由昆虫抗药性涉及的主要解毒酶入手,对昆虫抗药性形成的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正>新烟碱农药是目前世界上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类农药,被植物吸收后传递到植物各个组织,包括花朵,从而污染花粉和花蜜,以及植物产生的其他液体物质。蜜蜂等传粉昆虫在采集花蜜和花粉的过程中,会接触到暴露在空气中或者植物表面的残留杀虫剂,杀虫剂通过作用于昆虫的乙酰胆碱受体,释放乙酰  相似文献   

20.
昆虫病原线虫及其共生菌作为重要的害虫天敌类群被广泛用于农林害虫的防治。为了筛选能安全用于蚕区大田农作物及桑树害虫防治的昆虫病原线虫及其共生菌,用对多种病虫害具有较强致病性的格氏线虫(Steinernema glaseri)SY5及其共生菌波氏致病杆菌(Xenorhabdus poinarii)SY5的悬浮液给家蚕刚孵化的幼虫添食,观察其对家蚕是否具有毒杀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昆虫病原线虫及其共生菌对家蚕幼虫的发育历期、存活率、化蛹率和全茧量均无明显影响。进一步明确昆虫病原线虫S.glaseri SY5及其共生菌X.poinarii SY5对家蚕的安全性后,有望应用于蚕区农作物及桑树害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