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研究了锡林郭勒原味酸奶的加工工艺,从原奶到产品整个生产过程进行过程性质量控制,对产品进行了感官评价,对理化和微生物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锡林郭勒原味酸奶风味独特、乳香味浓,各项理化指标均高于国标发酵乳的指标,蛋白质高达3.3 g/100 g,脂肪高达4.0 g/100 g,非脂乳固体高达9.0 g/100 g;微生物指标在允许范围内,有益菌乳酸菌活菌数含量高,数量级可高达109 CFU/g。为今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2.
从原料薯的收购、贮藏、加工场地的选择和时间、加工技术、产品的感官与理化指标、包装与冷藏等方面介绍了甘薯品种玉丰的优质绿色制脯加工工艺,为甘薯食品加工提供了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3.
低糖黄瓜汁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黄瓜为主料,木糖醇和柠檬酸为辅料加工低糖黄瓜汁饮料的工艺。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的榨汁条件及饮料配方,并探讨了饮料的灭菌条件及其稳定性。最后测定产品的感官性状、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指标,确保达到饮料标准。黄瓜汁饮料的配方为:黄瓜汁40%,木糖醇8%,柠檬酸0.09%,VC0.06%,稳定剂选用0.1%琼脂+0.1%CMC—Na,灭菌条件为90℃下灭菌8min。  相似文献   

4.
以糜子作为主要原料设计一款谷物发酵酸奶,并对其进行理化性质和微生物指标检测,最后检验其稳定性,以期获得健康美味的新型酸奶产品。以糜子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作为试验因素,以感官指标作为评定标准,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和稳定剂复配方案;通过保水性测定、模拟运输条件及贮藏条件对产品进行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该产品的最佳复配稳定剂配方为果胶添加量0.13%,琼脂添加量0.1%,酪蛋白酸钠添加量0.8%;最佳工艺配方为糜子添加量11%,白砂糖添加量6%,发酵时间6.5 h,发酵温度44℃。对糜子酸奶进行稳定性评价,从保水性、贮藏及模拟运输等方面说明糜子酸奶较对照组稳定性好,为进一步开发糜子酸奶保健产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延长贻贝货架期并保持其鲜品的风味,以枸杞岛厚壳贻贝为原料,开发原汁整壳真空包装贻贝产品。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原汁整壳真空包装贻贝加工工艺,制定包装与杀菌参数,并对产品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脱腥调味工艺为预煮75 s,白砂糖添加量2%,食盐添加量6%,味精添加量0.5%;真空包装条件为抽真空时间9 s,热封温度160℃,热封时间3 s,袋内真空度为-0.1 MPa;杀菌参数为110℃、30 s蒸汽式杀菌。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得的产品在-18℃经6个月的保存后,与鲜贻贝比较,在感官及理化指标上无显著差异,微生物指标达到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6.
研究一种抗性糊精低糖饮料的制备工艺和优化配方,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优化试验,确定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柠檬汁质量分数35%,抗性糊精添加量12%,果胶添加量0.12%,三氯蔗糖添加量0.004%。在此条件下制得的产品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7.
食品检测技术学习领域是高职食品类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基本检测方法,分为食品感官检验、理化检验和微生物检验三大类课程。从食品检验学习领域的视角,对化学基础与分析技术、食品理化检验技术、食品仪器分析技术、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食品感官检验技术等课程进行了定位。  相似文献   

8.
以鸡胸肉为代表,从对鸡胸肉蛋白氧化的影响、蒸煮损失、产品过氧化值、产品保质期的影响3个方面对超声波辅助腌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腌制对鸡胸肉蛋白氧化有一定程度影响,其中对羰基含量影响较为显著(p0.05);在蒸煮损失方面,超声波处理对蒸煮损失有显著影响(p0.05),但各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超声波处理对保水性无显著影响。超声波工艺的感官品质总体可接受性高于传统工艺,说明超声波工艺降低菌落总数的增长速度,延长产品贮藏期,将产品的菌落总数≤1×104CFU/g,且产品感官品质保持正常的天数作为保质期,超声波工艺的保质期为15 d,较传统工艺延长6 d;超声波促进了脂肪的氧化作用,超声波空化作用可产生的局部瞬间高温压,能显著降低肌肉中脂肪的稳定性,加快脂肪的氧化过程,提高产品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以香芋超微粉为主,辅以紫薯超微粉、蜂蜜、白砂糖为配料,以全脂牛奶为主要原料,经接种酸乳发酵剂制备具有香芋、紫薯特有风味的凝固型发酵乳产品。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发酵乳制备的工艺条件,最后对制成的发酵乳产品进行感官品质评定和理化指标分析。结果表明,发酵乳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香芋、紫薯超微粉的比例为6∶4,添加量50 g/L,白砂糖和蜂蜜的添加量均为40 g/L,发酵剂最佳接种量为1.8 g/L,最佳发酵时间6 h。在该工艺条件下制成的发酵乳入口酸甜,香芋和紫薯的香味浓郁,营养价值高,其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构建新疆制干葡萄加工适宜性评价模型,制干葡萄品种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以‘无核白’、‘无核白鸡心’、‘紫香无核’等105个葡萄品种的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Vc含量等14个理化及感官指标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简化;采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计算葡萄理化指标权重值,专家评定法人为赋予感官指标权重;综合理化指标与感官分析结果建立模型。结果表明,将众多理化指标简化得到可溶性糖、总酸、果胶、纤维素、单宁等5个具有代表性的理化指标,结合颜色、单粒重、香气、有无籽粒4个感官指标构建的加工适宜性评价模型Y=120×0.6×(0.44X1+0.22X2+0.15X3+0.1X4+0.09X5)+0.1 × (X6+X7+X8+X9),X1~X依次为可溶性糖、总酸、单宁、果胶、纤维素、颜色、单粒重、香气、有无籽粒几个指标。通过专家评分结果对模型评价结果进行验证,模型预测结果能够反映出制干葡萄品种的加工适宜性。  相似文献   

11.
Design quality review of product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The inefficient traditional design review is not accord with modern yield requirement. The multiple system truss of design review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primary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design review and the network technology. The mode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client and server and the flow of design review system based on networks are expatiat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phases of reveiw,the universal quality index system for evaluating the product design is established and the design review system based on networks is realized by NetMeeting.  相似文献   

12.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初级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以湖南省娄底市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为例,分析了现阶段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以独蒜为原料,研究微波预处理优化黑蒜加工工艺和对黑蒜品质的影响。以微波预处理功率、微波预处理时间以及黑蒜制备处理时间为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进行工艺优化,并分析黑蒜的品质。结果表明,微波预处理黑蒜优化的工艺条件为:投放6个大蒜,微波处理功率490 W,微波处理时间12 s,黑蒜制备时间10 d时(其中前120 h温度为80℃,后期温度为70℃),相对湿度60%~80%之间,制备的黑蒜中总酚含量为(7.71±0.06) mg/g。在该条件下制备的黑蒜与不经微波预处理的黑蒜相比,总酚、还原糖及总酸含量有极显著提高,蒜氨酸变化不显著,感官评分较高。因此,微波可以用于黑蒜制备的预处理。  相似文献   

14.
以南瓜粉和玉米淀粉为主要原料,从原料的配比和成型条件等方面对南瓜脆片的制作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南瓜脆片的制作工艺、主要工艺条件和配方,并对产品的含水量、酥脆度、色泽和外形的平整性等品质特性进行了评价。南瓜脆片的最佳配方为:南瓜粉47%,玉米淀粉31%,糯米粉12%,乳化剂0.6%,增稠剂0.49%;最佳工艺条件为:南瓜切片厚度为2mm,含水量为8%,油炸温度为120℃,油炸时间为10s,产品具有香、酥、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植入乌龙茶初制工艺改进夏秋名特绿茶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用夏秋季茶鲜叶加工的名特绿茶苦涩味重、收敛性强、香气清淡和综合品质较差的问题,开展了夏秋季毛峰茶加工技术研究。采用植入乌龙茶初制的部分工艺,改善了夏秋季毛峰茶品质。提出了夏秋季毛峰茶加工的技术指标和最佳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6.
为了理清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现实理论需求和学科发展方向,系统分析了中国农产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设置,以及近年来农业部成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研究体系等情况。截至2015 年底,成立了1 个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机构和100 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各类高校也以不同形式设置了农产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但风险评估学科发展滞后,学校在开设新专业时,没完全把实际需求的风险评估理论和评估模型等基础研究作为课程设置的依据。最后阐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学科发展思路:加强风险评估学科建设,强化风险评估基础理论研究;在评价已知和探索未知危害因子的基础上,创新评估理论,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风险评估技术和评估模型;同时应客观进行农产品营养功能评价,加强风险交流,科学引导消费。  相似文献   

17.
发达国家农产品质量追溯的实践与借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产品质量追溯是通过信息记录、查询和召回问题产品,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为应对疯牛病和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发达国家成功开展了食品安全追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产品质量追溯还存在较大差距,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尽快制定专门法律,建立统一的国家追溯数据库,以及采取引进先进技术和加大补贴力度等措施,促进我国农产品质量追溯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果脯普遍存在的含糖量高、不饱满等问题,以菠萝为原料,进行改善低糖菠萝果脯质量的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菠萝果脯的加工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低糖菠萝果脯最佳加工工艺为:烫漂时间16 min,麦芽糖浓度3%,卡拉胶浓度0.3%,按此工艺制得的果脯成品色泽亮黄、饱满透明有光泽,表面干爽,不黏手,甜度适中,具有菠萝特有的风味。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储藏物昆虫学现代化教学的要求。分别从多媒体技术和开放性实验的应用,以及教学实习环节等方面探索了储藏物昆虫学的教学改革。实践证明,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储藏物昆虫学的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20.
生鲜猪肉冷链物流具有运作环节多、过程复杂、风险较高等特点,为规范质量管理,降低流程风险,应用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方法对生鲜猪肉冷链物流过程进行风险评估。以某生猪屠宰加工企业为例,对生鲜猪肉的屠宰、预冷、冷藏、分割与包装、运输、销售6个冷链环节进行风险分析,识别12个故障模式。依据风险评价准则,由专家小组评价每个失效模式的严重度、发生度和检测度等级,量化风险顺序数。根据风险等级分类,确定高风险故障模式5个、中度风险故障模式4个、低风险故障模式3个,明确各故障模式改进的先后顺序,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改善措施并实施。基于FMEA,从系统的角度对生鲜猪肉冷链物流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预防风险,为构建生鲜猪肉安全供应保障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