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食品化学"和"食品生物化学"这2门课程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这2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存在一些重叠和交叉,若2门课程之间缺少沟通,往往不能很好地协调和配合,进而导致教育时间和资源的浪费,无法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对这2门课程的异同点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索从授课计划到授课过程和实训过程等诸多方面的联动教学,最大程度地整合和利用各方面的教学资源,可以有效提高这2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前,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课程的结合存在较大脱节,依托互联网,将"翻转课堂"教学理论与创新创业理论进行紧密结合,以"西式面点制作工艺"实践课程作为载体,将课程教学分为课前线上教学资源设计、课中课程实践、课后教学效果评价等几个部分。该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对学生的创新、管理、实践、宣传等方面的能力具有更高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以能力培养为导向,通过明确教学目标、调整授课内容、优化教学设计、教学效果考核4个阶段,针对"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与实践,从而实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基于综合能力培养的“食品工程原理”理论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工程原理”是一门重要基础专业课,做好其理论教学是该课程其他教学环节顺利进行的前提。在新工科背景人才培养的背景下,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出发点,从课前、课上、课后3个方面阐述了“食品工程原理”理论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实现“食品工程原理”理论教学效果提高,促进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团结协作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影响了正常的线下授课,全国高校纷纷响应号召,实行在线教学工作,以保证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质量。以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安全学实验"课程在线教学模式为例,探讨在线教学的形式与效果,分析在线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实践证明,在线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在线教学工作积累了经验,也为今后的线上线下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目前高职"乳品加工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课前、课中、课后和课堂激励评价措施4个方面,对"乳品加工技术"课程线上线下"互联网+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了探讨,旨在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以提升学生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网络教学过程中“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线上教学质量,探寻适合的线上教学方法,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和腾讯会议线上授课的现状,提出了一套“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成绩评定体系,依据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多维度多组合评定平时成绩和过程成绩,并结合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课程的最终成绩。结果表明,线上教学成绩评定体系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效果显著,该成绩评定体系能有效促进学生在“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中的自主学习行为,可为其他高校课程网络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要求、考核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课程模块教学探索,实践表明,"食品法规与标准"课程模块教学,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根据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要求,针对现阶段"食品工厂设计"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从教学内容、教学质量、教学模式、教学考评4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改革思路和调整措施,以有效提高食品工厂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食品工艺学导论是食品工艺学课程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课程内容和教材的选择、授课方式、实践环节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简要论述了食品工艺学导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情况,记录了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化教学的推进,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已成为优质教学资源推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效的主要途径。以“食品化学”为例,阐述了该课程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思路,分别从教学内容的构建、课前、课中、课后3个环节有机结合闭环式教学、实践教学资源单元分解和考试方式的改革方面探讨了课程平台的建设与研究。  相似文献   

12.
微课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设计的可视化学习资源,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已被广泛引入高校教学过程。“食品机械与设备”是食品科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结合该课程知识点复杂分散、理论与实践融合难等特点,提出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应用于“食品机械与设备”的教学实践,旨在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可为食品科学类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提供更好的方式,同时为其他相关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高校大力推动在线教学,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物学基础”课程为例,探讨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基于中国大学慕课平台的校内SPOC+QQ屏幕分享的线上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4.
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为例,探索“面点工艺学”“金课”建设的思路及设计,从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设计、教学模式选择、完善教学评价等4个方面着手,将“面点工艺学”打造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金课”,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全国人民抗击“新冠疫情”的特殊时期,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积极开展线上教学。从线上教学平台的利用、教学资料的整合、线上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师自我成长及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加速了教育的发展,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随着“雨课堂”“慕课”“微课”等许多新兴网络教学平台的不断涌现,为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机遇。以“UMU”教学平台为媒介,从课前、课中、课后等方面对“食品原料生产安全控制”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与探索,总结了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与局限性,以期利用新兴网络教学平台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食品贮运学”是研究食品在贮藏运输过程中的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相结合的一门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成为困扰课堂教学的难题。为此,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更新教学考核,将案例分析教学、翻转课堂教学、交互式教学、实验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混合,通过不同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有机融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8.
传统"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存在理论性强、内容繁杂、实践教学环节缺失等问题,与新工科理念相去甚远。针对以上问题,对"食品工程原理"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将最新知识、技术嵌入到课程体系中,利用"学习通"智慧教学工具构建移动学习平台,培养学生"课前课后、线上线下"自主学习习惯。教学中,引入"以问题为导向"的PBL教学方法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程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协作和表达沟通能力。实践中,整合实验内容与项目,构建分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建立过程和结果并重的综合考核模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操作能力,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  相似文献   

19.
“食品分析”课程是一门技能性、实践性、科学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学团队对该课程的实验课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探索。经过2年的实践证明,“食品分析”课程改革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加合理,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