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64—2012年石河子地区干湿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石河子地区1964—2012年逐日气温和降水量的观测资料,运用趋势分析法、M-K突变检验法、小波分析法和R/S分析法,研究了石河子地区相对湿润指数的年际、季节变化特征,并对其未来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过去49 a,石河子地区气温和降水都呈增加趋势,且逐渐趋于暖湿化;2石河子地区年、夏季相对湿润指数和4个气象站的相对湿润指数都呈增加趋势,而春季和秋季的相对湿润指数则呈减少趋势;3石河子地区全年、春季、夏季和秋季以及石河子市、莫索湾和炮台地区的相对湿润指数都发生了突变,并存在10~12 a的周期,而乌兰乌苏地区年相对湿润指数没有突变,仅存在10~12 a的周期;4石河子地区全年的相对湿润指数以及莫索湾、石河子市、乌兰乌苏、炮台和石河子地区夏季的相对湿润指数将从增加趋势转变为减少趋势,而春季和秋季的相对湿润指数将从减少趋势转化为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2.
新疆石河子地区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石河子地区4个区域(石河子市,莫索湾垦区,下野地垦区,安集海垦区)1959-2006年的年均降水量资料,利用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和时间序列的线性趋势检验得到:石河子地区的年际降水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该趋势在0.05水平上不显著;通过Morlet小波变换对石河子地区降水量进行了多时间尺度的周期性变化分析和趋势预测,结果表明:石河子市,安集海,下野地,莫索湾垦区分别在15a,16a,14a,16a的中心时间尺度上存在约4个主周期,6a,5a,6a,6a的时间尺度上存在约9个次周期;2006年后的一段时间内石河子地区降水量可能呈下降趋势,经过2a左右以后该区将进入降水量的偏少期,并将有5年左右的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3.
新疆地区棉铃虫自然种群对Bt棉的抗性频率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监测新疆棉区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田间种群对Bt棉的抗性频率,在2010年和2011年分别采集石河子和喀什地区莎车的棉铃虫单雌系,以Cry1Ac毒蛋白作为人工饲料,用单雌系F1/F2代法进行棉铃虫种群抗性个体检测。2010年筛选了123个石河子的棉铃虫单雌系,2 011年筛选了152个莎车的棉铃虫单雌系。两地的棉铃虫种群均没有筛选到相对平均发育级别≥0.8的抗Bt棉个体,估算出石河子和莎车的棉铃虫种群的抗性频率低于10-3。莎车F2单雌系与其对应的F1单雌系相对平均发育级别有明显差异。研究表明新疆石河子地区田间棉铃虫种群仍保持敏感状态,喀什地区田间棉铃虫种群对Bt棉的耐受性增高。  相似文献   

4.
新疆八一农学院朱懋顺教授1973年首先发现此病。他于1980年采来病株,经作者鉴定为苜蓿丛枝病。后经调查,新疆不少县市有此病为害。特别是老病区,如乌鲁木齐南戈壁托里牧场及兵团石河子垦区紫泥泉种羊场的老苜蓿地平均发病率可达10%。  相似文献   

5.
新疆石河子地区旅游资源价值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新疆石河子地区旅游资源特点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新疆石河子地区旅游资源评价模型,对其价值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新疆石河子地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主要表现在人文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独特性,自然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在此基础上对新疆石河子地区旅游资源进行了等级划分。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石河子地区霜气象观测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研究了1964-2011年石河子地区霜期、初霜日、终霜日和无霜期年际和年代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年际变化上,石河子地区总体上呈现初霜日在逐渐推迟,终霜日在不断提前,霜期在逐渐缩短,无霜期在逐渐增加的趋势,20世纪80年代末期前后突变之后,这种趋势变得更加明显;2)近50年来,石河子气温的变化与初霜期日数和无霜期天数年际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协同性,与终霜期日数和霜期天数有很强的负相关性;3)年代变化与年际整体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并在21世纪初霜期的天数和无霜期的天数趋于等同;4)石河子市、乌兰乌苏、莫索湾和炮台的总体的年际变化趋于一致,莫索湾地区霜期天数缩短的突变较早,乌兰乌苏地区的霜期缩短的突变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比较初霜日期与终霜日期的趋势变化,乌兰乌苏和炮台的初霜期推迟的速度要比终霜日提前的趋势更明显,这可能是由不同季节的增温幅度不同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石河子地区近46年来积温变化趋势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取石河子地区3个气象台站的1961-2006年的气象资料,经过处理分析了石河子地区积温的变化趋势。选取了≥10℃活动积温∑T10及≥10℃持续日数D10来表示石河子地区积温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46年来石河子地区的积温变化是明显的,日平均气温≥10℃界限温度初日普遍提前,积温显著增多,生长季明显延长。通过灰色预测,预测结果显示今后10年石河子地区≥10℃积温逐渐升高,到2015年可能达到3994.6℃。还得出了积温与持续期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得出积温变化对石河子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的利弊关系。  相似文献   

8.
新疆石河子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53—2007年的气温、降水资料分析了新疆石河子地区冷暖干湿气候特征的演变规律和突变情况。结果表明:近55 a来石河子地区的气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持续升高,90年代以后明显变暖,其中春、冬季升温幅度较大;70年代降水最少,80年代后各季降水持续增加,21世纪后降水增加趋势更加明显。受降水的影响,干燥度经历了一个"偏湿—偏干—偏湿"的变化过程。在西北变暖湿背景下,石河子地区的气温和降水突变都比较明显。各季气温突变比较一致,主要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各季降水突变时段不尽相同,在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都有突变发生;干燥度在60年代和70年代经历了一次变干突变和一次变湿突变。  相似文献   

9.
新疆榆树黄萎病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以来,在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试验站榆树苗上,出现了一种病害,可导致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枯死,剖茎检查可见维管束变成褐色。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病茎组织进行分离、纯化获得单孢纯培养菌株;通过常规纸钵撕底蘸根法对其进行致病性测定;用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分析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株的菌落形态、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的形态都与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一致;经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的rDNA-ITS序列与中国棉花黄萎病菌(V.dahliae)的ITS序列(登录号EU 835817.1)相似性达99.0%,故将引起新疆榆树黄萎病的病原菌鉴定为大丽轮枝菌(V.dahliae)。  相似文献   

10.
杨梦尼夜蛾(Orthosia incerta Hufnag)是新疆重要的林木害虫。2000年前在石河子地区零星发生,属次要害虫。近年来,随着气候环境、耕作制度、种植模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12.
NEMATODE-TRANSMITTED VIRUSES IN SUGAR BEET IN EAST ANGLIA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相似文献   

13.
新疆阿勒泰地区表土孢粉组合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3  
地层中孢粉组合的研究是探讨古植被、恢复古地理、古气候的一种重要方法。要较准确地解释在地层中,尤其是第四纪地层中获取的孢粉组合,需要对表土孢粉进行研究,找出它们同植被带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已有人在这方面做了工作,但新疆这方面的工作仍属空白。  相似文献   

14.
P. MASSINI 《Weed Research》1961,1(2):142-146
Summary. The movement of the herbicide H133 (2,6-dichlorobenzonitrile) in soils and in plants is shown to be governed mainly by its relatively high volatility, its low solubility in water and its strong adsorption on lignin, on humic matter and on lipid material. Some evidence for a transformation of H133 in plants is presented.
Les déplacemcnts du 2,6-dichlorobenzonitrile dans les sols et dans les plantes et leurs relations avec les proriétés physiques  相似文献   

15.
新疆粮棉混作生态区茧蜂种类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报道了新疆南、北、东3个主要粮棉混作生态区茧蜂科种类14个亚科,28个属,63种;其中新疆新记录18种,国内新记录3种。调查分析表明:小腹茧蜂亚科Microgastrinae、茧蜂亚科Bra- coninae、内茧蜂亚科Rogadinae和蚜茧蜂亚科Aphidiinae种类的数量在新疆粮棉混作生态区占明显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6.
宁夏盐池半荒漠风沙区PRED专家系统简介及其运行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盐池县半荒漠风沙区PRED专家系统的特定知识领域,主要功能模块、I/O数据类型及系统运行环境等基本情况,对系统性能、系统的控制流、系统的信息流等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Summary. In 3 years and in three nurseries, experimental plots sown with conifer seed were weeded by hand at intervals from 1½ to 12 weeks. Assessments of the seedlings at the end of each year showed a reduction in numbers and height only on plots left for 12 weeks between successive weedings. The total time taken to weed plots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was least for plots weeded at intervals of 3-4 weeks and greatest for plots weeded at the longest intervals. Data on the total weight of weeds, the total number of weeds,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the stage of weed growth at weeding are also given and discussed.
Essais de désherbage dans les pépinières  相似文献   

18.
用FAO推荐的点滴法测定了南昌地区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L)的抗药性。结果表明,乙酰甲胺磷、氯菊酯和溴菊酯为中抗水平(14.5、16.3和344倍),氯戊菊酯、敌敌畏和乐果为低抗水平(5.6、3.9和3.7倍)。用浸溃法测定了南昌地区小菜蛾对3种生物杀虫剂的敏感世。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昆虫寄生线虫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生物进化史上,线虫和昆虫在古生代(距今5-6亿年)就先后出现,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二者中有一部份发生了寄生与被寄生的关系。据聂克尔(Nickle,1974)记述,从欧洲莱茵河始新世(距今3700-6000万年)的煤炭和波罗的海琥珀中,发现两种寄生于昆虫的线虫(Heydonius antiquus和H.matutinus)化石,证明线虫寄生于昆虫已有很长历史。彭世奖考据(1983)江苏《高邮州志》记载:“庆元一年(1196年)飞蝗抱草死,每一蝗有一蛆,食其脑”,据认为是索科线虫害生所致。说明我国至少在十二世纪就有线虫寄生于昆虫的记录。而国外最早在十八世纪,Gould(1747)首次发表黄土蚁(Lasius flavus)被线虫寄生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