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照时间对红麻不同熟期品种和光钝感材料发育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熟期品种2年8-16h不同光照时间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早熟品种现蕾临界光长在16h左右,中熟品种在14h以上,晚熟品种则在13.5h左右,早,中,晚熟品种均感光性较强,其中以晚熟品种的感光性最强;自选材料QQ1对光相对钝感;晚熟品种短光照处理40天以上新现的蕾才脱落少;晚熟品种至多10天短日处理便可诱导花芽分化并现蕾;红麻在自然条件下感应短日的器官为第1第10片展开叶,并且在此范围内感应具有国积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红麻品种进行自然条件下的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红麻花芽分化按顺序经历六个明显的分化时期;不同类型品种在不同播期条件下,从花芽分化开始到现蕾约经历10-20天,供试四个材料中有早、中、晚熟品种各一个,其感光性较强,但各自对日长反应有明显差异;即早熟品种则需要在日长短于13hr的条件下才能逐渐进入花芽分化。晚熟品种则需要在日长短于13hr的条件下才能逐渐进入花芽分化。中熟品种在经历一定天数的14hr日长后也可进入花牙分化;QQ1进入花芽分化只呈现与温度相关,而与日长无关,是一个感光性相对较弱的材料。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红麻品种进行自然条件下的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红麻花芽分化按顺序经历六个明显的分化时期;不同类型品种在不同播期条件下,从花芽分化开始到现蕾约经历10-20天,供试四个材料中有早、中、晚熟品种各一个,其感光性较强,但各自对日长反应有明显差异,即早熟品种则需要在日长短于13hr的条件下才能逐渐进入花芽分化。晚熟品种则需要在日长短于13hr的条件下才能逐渐进入花芽分化,中熟品种在经历一  相似文献   

4.
采用早、中、晚熟红麻品种各2介配制不同类型的正反交组合15个,对红麻生育期的遗传规律进行研究。结论为:1)红麻F_1的生育期取决于晚亲,与相对早亲的熟性关系不明显。2)红麻生育日数对敏感型品种是动态的,现蕾的早晚不是取决于播种的早晚,而是取决于达到临界日长的时期。3)红麻生育期由两对主基因控制,aabb基因型为早熟类型,aaBB或AAbb为中熟,AABB为晚熟。除主基因外还有修饰基因起作用。4)红麻的现蕾可能存在着“积短日照差”或“积暗长”的原理,因而在较现蕾临界日长稍短的自然光照条件下分期播种,敏感型的早熟品种出现表面上的不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不同温光条件下马铃薯不同叶位叶SPAD值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马铃薯品种合作88和大西洋为供试材料,进行不同温光处理下主茎不同叶位叶SPAD(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土壤作物分析仪器开发)值的测定,研究温光条件对马铃薯叶片SPAD值的影响,并确定SPAD值在不同叶位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设置的温光处理中,马铃薯上部4片叶的SPAD值较高,SPAD值随叶位的下降而下降。在中等温光条件(温度20℃和光照12 h)下,不同叶位间SPAD值的变化较小。在同一叶位上,中等温光条件下的SPAD值最高,低温短光照条件(温度15℃和光照8 h)下的SPAD值较中等温光条件和高温长光照条件(温度25℃和光照16 h)下的低。在各个温光处理中,供试品种植株上部4片叶的SPAD值均无显著差异。因此,在考虑叶片大小的因素后,测定马铃薯叶片SPAD值时,以选择倒3叶和倒4叶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6.
苎麻属野生种的光反应类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潘其辉 《中国麻业》2004,26(3):105-109
对苎麻属11个野生种资源进行了10h、13h、16h光照处理,在不同光长条件下,表现出短光照生育期缩短、长光照生育期延长;短光照生育期延长、长光照生育期缩短;长、短光照生育期都延长;长、短光照生育期都缩短四个类型,并且不同光照时间对不同的生殖生长期有不同的影响,生长发育的积温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7.
不同熟期类型黄麻品种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生育期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麻是短日性作物,对光照反应敏感,将南方较低纬度地区生产的种子引向北方较高纬度地区种植,随着自然日照的延长而生育期推迟;反之,则生育期提早。但不同熟期类型的黄麻品种因其生育特性的不同而对光照反应有很大差异。观察各类熟期品种在不同光照下生育期的变化,研究其对光照反应的敏感程度,  相似文献   

8.
对水稻新品种“满仓515”进行分期播种和短日照处理,结果是短日照处理下,穗前生育期为98天,自然光照下为101天,相差3天;高温短日照处理下,穗前生育期为93天,自然光照下为99天,相差6天。“满仓515”高温短日照促进率为7.9%,高温促进率为5.37%,短日促进率分别为3.66%和6.1%。因此认为该品种对光照和温度都不太敏感。宜早晚兼用,有一定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大豆"短青春期"品种的光(温)反应研究Ⅲ.对长日照的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短青春期”品种对播季和短日照反应的基础上,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品种出苗至开花天数与开花成熟天数对长日处理的反应,以进一步明确夏大豆型“短青春期”品种的光(温)敏感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春播条件下,开花前16小时长光照使“短青春期”品种中豆24种丰的出苗至开花天数分别延长19天和30天,是供试品种类型中对长日照最敏感的类型;开花前长日照处理,开花至成熟天数两个“短青春期”品种间表现差异较大,中豆24有所延长,而巨丰则有所缩短,开花前短日 开花后长日处理,中豆24和巨丰的开花至成熟天数均较春大豆明显延长,但小于秋大豆,通过30天和60天的长日照处理可以发现,长日处理结束后,中豆24和巨丰植株需分别接受7-9天和15-18天的短光照,才能开花和进入结实期,中豆24出苗至开花天数在长日下的温度敏感度高于春大豆品种,而巨丰出苗至开花天数的温度敏感度极小。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大豆品种光温综合反应与短光照反应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选取256份我国各地代表性大豆品种在南京分期播种与短光照处理。以大豆品种在不同播期下生育前期及全生育期标准差分别作为该品种开花期和成熟期光温综合反应的指标,以春播自然光照与11h光照下生育前期及全生育期相差天数分别为开花期和成熟期短光照反应指数。通过研究我国大豆不同熟期组类型及不同品种的光温综合反应与短光照反应间关系,明确大豆对光温综合条件中对光照的反应是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不同感光大豆品种的CO(CONSTANS) 基因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mRNA水平变化.结果表明:早熟品种东农49和晚熟品种东农42各自在短日照(8h/16h 光/暗)下会比长日照(16 h/8 h 光/暗)下表达有所增强,同时东农49中CO基因的表达要高于东农42,它们的表达峰值均出现在光暗交界处.东农42由长日照或短日照移入完全光或完全暗条件时,暗下CO基因的表达量剧增,并且大致维持之前长日照和短日照的表达规律.CO基因的表达有很强的昼夜节律性,暗下利于其表达,并且在不同感光品种中表达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2.
对67份不同类型红麻品种的春播和夏播的研究结果表明:早、中、晚熟类型品种的现蕾天数变异率,分别为0.1%、30.0%、34.8%。晚熟类型品种对生志条件反应明显,对光温反应较敏感。从播种到现蕾期的活动积温,早熟类型品种变化较小,中熟美型次之,晚熟类型变化较大。温度对纤维发育具有明显的作用,在恒温条件下,植株未见有纤维群和纤维束的发育。春播的纤维产量和品质以晚熟类型品种较高,夏播以中熟类型品种较好,春播与夏播的产量及产量与纤维强力呈极显著正相关,产量与纤维支数呈不显著负相关;强力与支数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用暗室短光照处理和分期播种的方法研究了黄麻两个栽培种中不同熟型品种的光温反应特性,对感光性实质和生育期长短的形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种间在感光株龄和完成光诱导时间上存在差异且圆果种临界光长表现出熟型间的不同;光期诱导过程的中断与否对光照阶段的通过影响不大,生育进程大体相同;在一定播期范围内,发育转变仅决定于光照条件,温度效应不甚明显。  相似文献   

14.
籼稻光(温)敏不育系新光S育性转换的光温反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新光S是与农垦58S不同来源的具育性转换特性的不育系。对其育性转换的光温反应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不育系在15.0 h长光照与所有处理温度(平均温度30.1℃、24.1℃和23.1℃)的光温组合下和30.1℃高温与所有处理光照时间(15.0 h、14.0 h和12.5 h)的光温组合下,表现完全不育;在14.0 h与23.1℃和24.1℃的光温组合下,育性部分恢复;仅在12.5 h短光照与23.1℃和24.1℃的光温组合下,育性才趋于正常。对自交结实率的两因子方差分析表明,单独的光周期效应和温度效应均不显著(p>0.05),仅光温互作效应达极显著水准(p<0.01),属典型的光温互作型。在杭州自然条件下,新光S表现出较长(约2个月)的稳定不育期,但秋季繁殖的结实率未达到在人工气候箱的短日低温下的结实率水平。对新光S这类光温互作型籼型不育系的实用价值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南部哈尔滨地区土壤基础肥力较低,小麦生育期间日照较短。温度较高。这对选择光钝温钝和光钝温敏型早熟,中熟耐瘠材料比较有利;选择适应于黑龙江省土壤基础肥力较高。日照较长和温度偏低的北部和东部主麦区种植的光敏温敏和光敏温钝旱肥或水肥中晚熟生态型品种技术难点较多。针对以上这些难点,本研究对小麦杂种后代和稳定品系处理方法进行了一些改进。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北方寒地无霜期短,有效积温低,许多水稻晚熟优质品种不能充分成熟的问题,近年来,我们采取提前温室播种措施,三片叶左右移栽到大棚中,培育带蘖壮秧,然后再移栽到本田的栽培方式,延长了生育期,增加有效积温,增产、增收,现将试验研究情况总结如下:1试验内容与方法1.1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设在海伦市长发水稻科技示范园区。该区地处第三积温带下限,年活动积温2300℃,无霜期115d左右,正常年份降雨量550mm左右(2001年水稻生育期间降雨量为260mm)。自流灌溉至返青,以后靠地下水灌溉。土壤肥力中等以上…  相似文献   

17.
供试的4个陆地棉品种地上部分干物质累积速度和数量,从现蕾至吐絮始终高于4个海岛棉品种;陆地棉与海岛棉的所有品种干物质累积速率最快的时间均在初花(6月26日)至有效花期(8月10日)期间。但海岛棉干物质累积最大量到8月25日止,陆地棉则持续到9月9日;不同时期干物质分配率的特点是:苗期叶>茎,蕾期叶>茎>蕾,花蕾期叶>茎>铃>蕾>花,铃期铃>茎>叶;铃重累积的最快速率时间,陆地棉与海岛棉均在7月26日至8月25日之间。不同的是海岛棉茎秆干物质累积的最大量在8月10日,陆地棉在8月25日;海岛棉根系和花的干物质重均高于陆地棉。  相似文献   

18.
光照因素对水稻品种苗期褐稻虱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人工气候箱及温室自然条件下研究了光照对品种抗性、植株生势及耐害性和褐稻虱生存、发育的影响。光照不足造成品种苗期抗性减弱甚至丧失,其原因是由于植株的生势减弱导致受飞虱为害后的补偿能力下降。中抗品种耐害性丧失和抗级品种的拒虫性减弱。在短光照生长条件下和长光照条件下,飞虱取食高抗品种的植株,其吸食量若虫生存率和发育进度,均无显著差异,表明高抗品种的抗生性在短光照条件下仍能保持。短光照条件下.如果接虫前或后予以充足的光照条件,或将接虫秧龄提高到4片叶,品种的抗性水平则可保持。  相似文献   

19.
不同播期对春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6、2017年,在哈尔滨地区以早熟、中熟、晚熟不同熟期各2个玉米品种为试材,设6个播种处理,明确不同播期对玉米生育期和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探索适宜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种植玉米品种的播期,选择在遇到低温冷害等极端天气需要的替代品种。结果表明,哈尔滨当地品种最迟播种时间为5月6日,能够保证玉米正常成熟。在5月6日后中熟品种产量高于晚熟品种,产量均呈降低趋势。若前期遇到低温冷害等极端天气,播种推迟至5月中旬左右时,应选择中熟品种代替晚熟品种,确保玉米产量安全。  相似文献   

20.
对苎麻属11个野生种资源进行了10h、13h、16h光照处理,在不同光长条件下,表现出短光照生育期缩短、长光照生育期延长;短光照生育期延长、长光照生育期缩短;长、短光照生育期都延长;长、短光照生育期都缩短四个类型,并且不同光照时间对不同的生殖生长期有不同的影响,生长发育的积温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