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今年是实施“九五”计划的第一年,任务光荣而艰巨,开好头、起好步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我就今后的农机化工作谈几点意见:一、明确任务,全力以赴,为实现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努力作好各项农机化服务工作地区提出“九五”时期开荒129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20万亩,农业总产值达到40亿元,五年平均增长9.2%,到2000年粮食总产达100万吨以上,棉花总产达30万吨,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突破3000元,农牧业各项单项指标和农村经济总量名列全疆前茅,把阿克苏地区建成新疆最发达的农业区.1996年,地区计划开荒28万亩,改造中低产田35万亩.粮食种植面积达275万亩,总产责任指标85万吨.力争90万吨;棉花种植面积达185万亩,其中宽膜植棉85万亩,皮棉总产责任指标370万担,力争400万担.要实现上述目标,发展农业机械化则势在必行,这对农机化事业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我们应该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切实作好以下几项工  相似文献   

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要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机械的载体作用。农业机械是农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是实施科技兴农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是农村实现小康、走向富裕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文登市地处胶东半岛东端,是全国八大商品粮基地县之一,最近又被列为省油料主要产区之一。要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到2000年全市粮食总产量稳定在40万吨,花生总产达到8万吨,农民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的奋斗目标,必须大力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发展农业生产和繁荣农村经济中的作用。为此,我们确定的“九五”期间农机化发展的思路是,立足于农村改革的大局,坚持农机化始终服从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马列娅 《河北农机》2014,(6):35-35,38
<正>呼图壁县为扎实推进粮食、棉花、特色农业和畜牧业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根据区、州农机化基地建设的战略部署,结合本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原则,连续多年实施了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始终把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作为农机化工作的重点来抓。截至2013年10月,农机化示范基地面积达到66万亩,辐射面积达到80万亩,主要有棉  相似文献   

4.
<正>伊犁地区农机处1996年抓住一个转变(农牧机械化增长方式)两个加强(法规、领导)三个突破(农牧业高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自身经济实力)这条主线,在全地区全面实施农机化科技兴农三大工程.一、农机化科技兴农节本增效工程1.精少量播种技术:40万亩,其中小麦20万亩,玉米15万亩,其它5万亩;2.化肥机械深施技术:200万亩;3.农作物秸秆机械加工技术:160万吨,其中机械青贮50万吨,微贮10万吨,长草切碎短喂100万吨;4.沟畦播种:达到全地区水浇地小麦、油料播种面积的80%;5.秸秆还田、翻压绿肥技术:80万亩; 6.节油技术:推广金属清洗剂12吨,旧拖拉机技术改造60台,拖拉机技术检测250台.  相似文献   

5.
<正>伊犁地区是自治区重要的粮油畜基地,小麦、玉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3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95万亩,1995年粮食总产量95.5万吨.为了夺取粮食丰产丰收,必须组织好农机化生产.一、农机化工作基本情况全地区拖拉机保有量18 820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5 591台,小型拖拉机13 229台.联合收割机561台,大中型配套农具16 561台(架).1995年农机总作业量5 195 万标准亩,耕地机械化程度98%,播种机械化程度96%,收获机械化程度60%,其中小麦收获机试化程度93%.小麦生产全过程实现了机械化,玉米生产除收获外也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八五”期间,引进和推广新技术26项,新机具13种,配套改装机具4 300台(套).农机化“丰收计划”项目累计完成628.18万亩,增产粮食9 422.7万公斤;机械化“节本增效”工程项目累计完成化肥深施面积410.7万亩,使化肥的有效利用率从30%提高到40%,节约化肥6 630.6吨;小麦、玉米用少量播种累计完成89.71万亩,节约种子436.7万公斤,增加产量3 902万公斤,新源县玉米基本实现了精少量播种.沟畦播种面积累计完成427万亩,冬小麦沟畦播种达到79%,改善了灌溉条件,节约用水20%—30%,机械  相似文献   

6.
莱州市农机局承担的“农机化综合试点”是农业部农机化司1989年下达的研究课题,7年来,莱州市通过加强农机化发展的宏观调控,优化了农机结构,提高了农机装备程度;探索和推进了农机化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全市规范化服务模式的规模经营面积达57万亩;完善农机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农机服务产业化.历经7年的综合试验,全市农机化综合程度达到81%,亩增粮食!29公斤,年平均粮食新增总产27万吨,年平均节支3200万元。7年的综合试点,积累了可靠的科学资料和丰富的经验,探索出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机化发展的新路子,并为全国农机化发展决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央和新疆自治区对农机化的扶持政策力度的加大,今年中央财政对新疆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进一步增加,自治区财政对农机购置补贴的资金500万元也即将实施。自治区党委提出,从“十一五”到2020年,自治区将围绕“三河”流域,采取高新节水配套措施,加快粮、棉、畜牧、林果特色四大基地建设,分别增加开发66.7万hm^2土地,粮食播种面积将达到267万hm^2,总产增加到1600万t,将新疆建成未来中国粮食生产基地。这一战略决策对全区农机化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1997年自治区科技兴农办、自治区科委、科技兴新办、星火办给我局下达11项农机化科技兴农和新产品研制项目,其中新上项目7项.1.地流小麦五带少量播种机械化技术推广。计划到1999年在重点小麦种植区推广地膜小麦13.名万hm’(200万亩),平均亩增产100kg,节水100m’,增收近100元;推广小麦秸少量播种技术40万hm’(800万亩).每苗省种7公斤。2.地跃平铺沟槽机械化技术推广。重点在博州、塔城、昌吉等地州推广.到1998年累计推广南积6.7万hm’(100万亩),增产棉花5600万t.玉米2000t,甜菜5万t。3.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到…  相似文献   

9.
目前新疆棉田面积80万hm2,棉花品质优良,锦花总产、单产、外调量均居全国首位.新疆已被列为国家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九五”期间,计划新开荒34万hm2,改造中低产田40万hm2,到2000年实现棉种植面积107万hm2,总产棉花150万t,项目总投资110亿元,其中国家拨款12.5亿元,开发银行低息贷款24亿元,我区目等73.5亿元,这是新回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水土开发.1995年平均棉花单产83kg,总产92.5万t,1997年预计总产达115万t.随着棉花生产的大发展,新回棉花加工业也迅速崛起.“八五”期间共投入4.67亿元对全区棉花加工厂(站)的4…  相似文献   

10.
2000年全省农村经济取得的新成绩农机化发展为其作出了积极贡献农机化工作是农业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去年,全省粮食总产575亿斤,与上年基本持平;油料139.3万吨,创历史新高;出栏肉猪、牛、羊、家禽都有较大辐度增长;水产品总产量133.2万吨,增长7%;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4541亿元,增长10%;农业总产值1248亿元,增长4.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0元,达到2179元;全省有50万农村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优质农产品有新的提高,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取…  相似文献   

11.
西部大开发中新疆农机化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西部大开发为我区农业、农机化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   农业是自治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据统计, 1998年新疆棉花总产量达到 140万吨,总产、单产都居全国首位;粮食 830万吨,人均位居全国第六位;糖料 513.1万吨,人均位居全国第四位;全区农林牧渔产值 499.24亿元,人均位居全国第三位。 1998年自治区第一产业产值占 GDP比重达到 26.1% (全国平均为 18.7% ),从业人员占就业人员的 56.9%。加快农业大发展,是新疆迎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必然选择。机械化农业是新疆农业的重要特征之一。在我区农业机械动力占到农村总…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去冬今春.围绕1990年粮食总产达到325亿公斤,旱涝保收田4500万亩的目标,在3年水利规划的基础上,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各级政府及业务部门密切合作,层层发动群众,落实承包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高标准、高质量进行水利工程配套、维修、建设,大中型河道清淤、堤防加固,旱涝保收田及粮食基地县建设。1988年元月21日统计;地市县投资7293.8万元,群众自筹30278万元;全省完成劳动累积工20992万个,完成土石方32076万米~3;新增灌溉面积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烟台市农机部门立足实际,积极推进农机化发展重点的战略转移,在全市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的基础上,把加快以苹果、葡萄为重点的果业机械化作为农机化"转方式、调结构"的突破口,狠抓果业机械推广,助力现代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据了解,烟台市果业种植面积近400万亩,其中苹果种植面积270多万亩,产量500万吨,产值165亿元,产量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葡萄种植面积40万亩,产量40万吨,产  相似文献   

14.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0%。据悉,水稻机械化种植可增产5%~10%、机械化收获可在抢农时的基础上减少损失5%~8%、低温干燥可减少霉烂损失4%以上。显然,要进一步提高我国粮食产量,水稻生产机械化将发挥越来越巨大的作用。但是我国水稻机械化发展总体水平仍然比较落后。到2004年底,全国水稻机械化栽植水平只有6.8%,水稻收获机械化水平只有29.3%,综合机械化种植水平只有27%,发展潜力巨大。水稻是广东省的大宗粮食作物,2004年水稻播种面积3208.5万亩,总产量1317.1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94.8%。但由于多种原因,广东省水稻生产机械化综合水平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要实现广东省委提出的“2010年全省基本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的目标还任重道远。为此,广东省农业厅农机化办主任潘雪芬在2005年3月3日举办的全省水稻机械化插秧培训班暨现场会上强调: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既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是目前议案实施的重点,在资金投向上重点向50个商品粮基地县倾斜,并从购机补贴、示范基地、区域推广站的建设等方面进行扶持。今年继续投入180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用于购机补贴,同时争取300万到500万元中央财政资金的支持……完善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周边地区水稻机械化的发展。那么,这50个商品粮基地县水稻生产机械化的现状和进展情况如何呢?特别是广东省扶持农机化发展议案项目实施以来,各基地县水稻生产机械化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最近采访了广东省的博罗县、台山市、雷州市等10多个商品粮基地县农机部门负责人及部分农民、机主和机手。  相似文献   

15.
衢州市是浙江省重点商品粮基地之一,全市有农业人口204.35万,其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力有63.32万,占全市总劳力的55.88%。水田面积131.07万亩,粮食复种指数215.5%。1996年粮食总产103.49万吨,平均亩产707千克,完成国家定购任务12.35万吨。全市农村地处丘陵,田块偏小,据统计,小于0.5亩的田块占总田块数的15-20%,0.5-l亩的占ed%以上。且都份地区田块间高差较大。这些都给提高农机化作业程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目前防州市的粮田机械收割与发达地区相比尚处于起步阶段。截止lop年底,全市共有收获机械45台(其中桂林系列…  相似文献   

16.
1996年围绕新回农牧业生产自治区农机局组织实施了7项农机化科技兴农项目取得了良好效果.1.农机化服务产业化示范乡该项目1994年列人自治区科技兴农办的计划,在乌苏市农机管理服务站组织实施.实施三年来.积极探索农机服务产业化路子,以种植、养殖、加工相结合不断扩大服务范围,进一步完善了原有的油料、自配件供应、修理等服务项目,组建了农机服务队,兴办7养渔场、养猪场,兴建了农副产品加工厂.1996年该站年产商品鲜鱼34.毛吨,鱼苗8吨.养猪210头,加工食用油和饲料71吨,服务总收入达!34万元,纯收入达25.95万元,完成了合…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我们以贯彻农业“两法”和《山东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为契机,以发展农机事业,振兴农村经济为工作重点,狠抓了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工作,有效地提高丁我县农机化水平。截至1995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37.7万千瓦,拥有大小拖拉机15340台,平均每万亩耕地拥有农机动力3481千瓦。1995年全县粮食总产量突破54万吨,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5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625元,比1994年增长29%。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是国家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2007年以来,在农业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省政府投入专项资金实施了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建设项目:两年来.示范区建设总投资10亿元,在30个粮食主产县扶持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组织1400多个,示范作业面积400万亩,示范区建设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9.
1997年是忻州地区农机推广工作的“奋进年”、“发展年”、“丰收年”。全区农机推广部门,奋力拼搏,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各项推广工作突飞猛进,成效显著。全年共推广各种新机具3488台(件),累计实施农机化新技术面积645.33万亩,增产粮食21420.4万公斤,创增收节支效益27856.6万元,为农业的增产增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圆满完成了“玉米丰收计划”项目第二周期的组织实施及各项任务.推广实施面积71.63万亩,新增各类配套农机具1560台(件),实施区内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78.5%.在大旱之年玉米平均亩产433.46公斤,与非实施区平均亩产365.96公斤相比,亩增产67.5公斤,共新增产粮食4835万公斤,节省优种65万公斤,节约劳力93.1万个,创增收节支效益达6156万元。  相似文献   

20.
<正> 旱作灌溉农业在陕西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而关中灌区又是全省商品粮、棉、油、菜的重要生产基地。在旱象严重的1985年关中灌区粮食种植面积823.21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338.7万吨,平均亩产411.5公斤,面积占全省粮食耕地面积的18.5%,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的35.7%,高出全省粮食平均产量近200公斤。因此如何保证关中灌区旱作高产,是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