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建立芝麻病害观察圃,多年调查芝麻主要病害发生时期、发生普遍率和严重度,探索芝麻主要病害芝麻枯萎病和茎点枯病在本地区不同品种的发生规律,为指导本地芝麻生产服务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芝麻种植面积在我地逐年加大,芝麻病害也相继发生.近几年我地芝麻上发生的病害主要有芝麻疫病、芝麻立枯病、芝麻枯萎病、芝麻茎点枯病和芝麻叶斑病.  相似文献   

3.
芝麻病害、倒伏是芝麻生产中的大敌,是造成芝麻产量长期低而不稳的主要原因.芝麻的生育期一般只有85110d,但整个生育期基本都处在高温多雨的季节,承受着多种病害的侵袭.一旦出现病害、倒伏,轻则减产10%~30%,重则减产在70%以上,严重影响了芝麻的产量和品质,制约了芝麻经济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对云南干热河谷区芝麻繁育加代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进行调查,明确了区域内主要病害有芝麻枯萎病、白粉病、芝麻植原体病害3种,主要害虫有烟盲蝽、白粉虱、烟粉虱、芝麻天蛾、叶螨等5种.并结合生产实践进行病虫害防控措施总结,以期为云南干热河谷区芝麻繁育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国外芝麻病害发生与防治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芝麻是世界重要油料作物之一。在国外,印度、苏丹、埃及、墨西哥、南朝鲜、泰国、布基纳法索和美国等国家是芝麻的主产国。在近30年内,世界芝麻种植面积逐年有所增加,但芝麻籽粒单产无显著增长,平均每公顷只有600公斤左右。单产之所以不高,病害是重要原因之一。芝麻病害种类繁多,其中主要病害有11种,病原分属于类菌原体、病毒、真菌、细菌。各主产国对这些病害都在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不少进展。一、类菌原体病害由类菌原休引起的芝麻病害只有一种—变叶病。该病是印度芝麻生产上毁灭性的病害。此外,在泰国、缅甸、巴基斯坦、苏丹  相似文献   

6.
芝麻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襄樊是湖北省芝麻主要产区之一,但大田生产芝麻产量一直不高。在日常生产中,制约芝麻产量的因素较多,除栽培技术、不正确的田间管理和不合理的施肥方法外,芝麻病害的发病率和危害情况,也是制约芝麻获取高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正确识别芝麻病害的田间症状,做到及时科学的防治,对提高芝麻产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 芝麻是南阳地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100多万亩,占整个秋作物面积的10%左右。但芝麻易受水渍、病害,产量低而不稳。为此,我们对芝麻叶部病害进行了三年研究,并试验出了对叶枯病进行防治的经济有效方法,增产显著,已大面积应用于生产。一、芝麻叶病发生种类及严重度调查发生在芝麻叶上的真菌病害有黑斑病、叶斑病、叶枯病、白粉病等。其中,叶枯病发生危害最为严重,是造成芝麻减产的主要病害。8月上旬被害株率达98.6—100%,严  相似文献   

8.
不同叶面肥在芝麻种植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叶面肥在芝麻赣芝11号种植的应用效果试验,研究叶面肥对赣芝11号主要性状、产量和病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肥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对芝麻主要性状影响显著;通过叶面补充养分可以提高芝麻的产量;芝麻生育期较长,适期适量喷施叶面肥,有助于芝麻生长,可减轻病害发生,保证其稳产性。  相似文献   

9.
淮北地区夏芝麻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了淮北地区夏芝麻主要病害的发生特点,总结了其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芝麻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淮北芝麻枯萎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淮北平原是我国芝麻主产区 ,常年芝麻种植面积 2 0万hm2 左右 ,占全国芝麻生产面积的1 /5 ,对发展我国芝麻商品生产颇为重要。由于该区域在芝麻生育期间温度高、雨水多、田间湿度大 ,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芝麻病害种类繁多 ,发生频繁 ,是造成芝麻产量长期低而不稳的主要原因。芝麻枯萎病是芝麻的主要病害之一 ,发生普遍 ,危害较重 ,一般发病率为 1 0 %~ 2 0 % ,严重时达30 %以上 ,产量损失 2 0 %~ 30 % ,甚至绝收 ,是芝麻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1 症状芝麻整个生育期间均可感染枯萎病。苗期症状似猝倒病。成株期则表现出典型的维管束型的萎蔫…  相似文献   

11.
芝麻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芝麻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 ,其营养价值很高 ,芝麻中脂肪、蛋白质的含量较高 ,脂肪酸的组成较好 ,不易变质 ,深受人们喜爱。但是芝麻的整个生育期处在高温多雨的季节 ,易遭受多种病害的侵染 ,这是造成芝麻产量低而不稳的主要原因。为促使广大农民增产增收 ,我们对芝麻主要病害的发生和防治进行了研究 ,现总结如下。1 茎点枯病真菌性病害 ,是芝麻生产中发生较重的病害。一般发病 10 %~ 15 % ,重的 6 0 %~ 80 %。主要发生于芝麻开花结蒴期 ,自根部或茎部开始发病 ,然后向茎上部发展。根部感病后变为褐色 ;茎部感病后迅速形成绕茎的黄褐…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芝麻炭疽病、芝麻白粉病、芝麻立枯病、芝麻青枯病、芝麻叶枯病、芝麻疫病等芝麻病害的发病特点,并总结了其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芝麻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芝麻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出口商品,也是主要经济作物。芝麻的生育期只有短短的85天,但整个生育期处在高温多雨的季节,承受着多种病害的侵袭。如芝麻茎点枯病、芝麻枯萎病等,造成了芝麻产量不稳定,为了广大农民朋友增产增收,我们经过几年的努力,对芝麻病害的发生和防治技术进行了  相似文献   

14.
芝麻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出口商品,随着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全国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芝麻的生育期只有短短的85天.但整个生育期处在高温多雨的季节.承受着多种病害的侵袭。芝麻茎点枯病等,是造成芝麻产量长期低而不稳的主要原因,也是危害芝麻的重要的病害之一,是影响芝麻产量最严重的病害,如果不及时防治的话,轻者可减产20%,  相似文献   

15.
芝麻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芝麻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出口商品,也是我区的主要经济作物,随着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全国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芝麻的生育期只有短短的85天,但整个生育期处在高温多雨的季节,承受着多种病害的侵袭。如芝麻枯萎病、芝麻茎点枯病等,是造成芝麻产量长期低而不稳的主要原因。为广大农民朋友增产增收,我们经过几年的努力,对芝麻病害的发生和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6.
芝麻病害是芝麻正常生产过程中的主要障碍,常常导致芝麻大幅度减产,发病严重时甚至颗粒无收,成为影响农民种植芝麻积极性的关键因素.对芝麻产量影响较大的芝麻病害主要有:立枯病、枯萎病、青枯病及茎点枯病. 一、立枯病 1.发生时期及症状 立枯病俗称"死苗",一般5月中下旬至6月中下旬播种的芝麻在苗期容易发生立枯病.立枯病危害芝麻茎基部和根部,病株茎部产生褐色病斑,后绕茎部扩展,最后茎部缢缩成线状,病部皮层变褐缢缩,幼苗折倒枯死.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2020,(7)
正芝麻枯萎病,又名半边黄、黄死病,是芝麻的主要真菌性病害之一,在我国芝麻主要产区发生较重,其他地区也有零星发生。一般发病率为10%~20%,严重时可达30%以上,可减产30%,致使种子不成熟、籽粒瘦瘪,并在收获前炸落,对产量影响大。1.发病症状芝麻枯萎病是一种维管束病害,  相似文献   

18.
芝麻茎点枯病俗名黑秆病、黑根病等,在各芝麻产区均有发生,是影响芝麻生产的主要病害,已成为芝麻稳产高产的限制因素。寄主除芝麻外,还有豆类、花生、烟草、高粱、茄科作物等。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山西省芝麻病虫害发生规律、提高芝麻产量和经济效益,以当地主栽芝麻品种汾芝2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建立病虫害系统观察圃进行调查,研究芝麻病虫害发生规律,同时开展芝麻高产高效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结果表明,芝麻苗期基本没有病害发生,盛花期是病害发生较为严重的时期,这一时期主要病害有枯萎病、茎点枯病和叶斑病;芝麻苗期虫害主要为小地老虎和甜菜夜蛾,而棉铃虫和蚜虫主要在初花期和盛花期对芝麻进行危害;采用高产高效绿色防控技术,对芝麻枯萎病、茎点枯病、叶斑病、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8.6%、65.6%、73.2%、85.7%,对小地老虎、蚜虫、甜菜夜蛾、棉铃虫等虫害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7.8%、95.0%、100%、100%。示范区与对照区相比,产量增加了33.6%,经济效益提高了54.8%。综上,采用芝麻高产高效绿色防控技术,不仅显著提高了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减少了芝麻受自然灾害的影响、降低了种植风险,而且显著提高了芝麻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枯萎病是芝麻的主要病害之一。普遍发生于我国河南、湖北、安徽、河北、江西等主要芝麻产区,一般发病率10%-20%,严重时达30%,可减产30%,使芝麻的品质显著下降。所以,防治枯萎病是关系到芝麻增产增收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