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胡建  李哲进  孔凡伟  顾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821-10825
[目的]测定牛蒡纯化多糖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方法]应用电子顺磁共振(ESR)方法测定牛蒡纯化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结果]当牛蒡纯化多糖与DPPH·自由基的质量比达到10.0时,5 min后就检测不出DPPH·自由基;牛蒡多糖与DPPH.自由基质量比为4.67时,可以清除50%的DPPH·自由基。[结论]牛蒡纯化多糖对DPPH·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2.
试验以四季树莓的叶片为试材,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四季树莓叶片中总黄酮含量,同时测定了抗氧化性及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四季树莓叶片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干样中含量为641.7mg/100g。在亚油酸体系提取物粗黄酮具有抗氧化效果,且随着添加量的升高,抗氧化作用呈上升趋势。其抗氧化的顺序为:0.02%槲皮素>0.02%PG>0.02%BHT>0.1%提取物>0.02%提取物>CK。黄酮提取物对DPPH·的也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随着提取物浓度增加,清除率逐渐增高。其顺序为:PG>粗黄酮>槲皮素>BHT  相似文献   

3.
成熟的光皮木瓜具有非常浓郁的果香,为考察其作为香精香料的潜力,以乙醇为溶剂用回流法对光皮木瓜皮中精油进行提取,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分子结构进行鉴定,并通过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实验考察其抗氧化性。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光皮木瓜皮精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木瓜皮/乙醇料液比为1∶60 g/mL,提取时间为4 h,果皮粉碎为粉末,在此条件下精油的提取率为4.1%;在精油中鉴定出50个化合物,其中以酯类和烯烃类为主,主要香气成分为苯甲酸乙酯、DL-苹果酸二乙酯和苯甲醛;精油浓度为800 mg/L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3.73%,浓度为 1 000 mg/L时,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为61.48%,相同条件下维生素C的清除率分别为 93.45%和 78.12%。光皮木瓜皮精油不仅香气成分含量高,而且还具有一定抗氧化效果,可作为化妆品、食品添加香料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总蒽醌化合物提取率为响应值,通过L16(45)正交试验优化提取褐变产物 的工艺,同时以对羟基自由基(OH·)、1,1—二苯基—2—苦味基肼自由基(DPPH·)、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 唑—6—磺酸)自由基(ABTS·+)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的清除率为指标,评价香蕉果肉褐变产物提取液的体外 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香蕉果肉褐变产物的最优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为75%、提取时间为9 h、料液比为 1∶4.5 g/mL、提取温度为50℃。在此条件下,香蕉果肉褐变产物的提取率约为0.05%。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 香蕉褐变产物提取液对OH·、DPPH·、ABTS·+ 和O2 -·的半数清除浓度(IC50)值分别为0.0044、0.0022、0.0011、 0.0001 mg/mL。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山楂中多酚类物质的提取和体外抗氧化作用,为山楂作为抗氧化、抗衰老的保健食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70%乙醇提取与D101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制备山楂多酚;采用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测定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分析法及油脂过氧化值测定法,测定山楂多酚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纯化制备的山楂多酚含量为60.24%;山楂多酚对羟自由基(.OH)的50%清除率(IC50)为53.4μg/ml;对O2-.的50%清除率(IC50)为42.3μg/ml;对DPPH.的50%清除率(IC50)为63.3μg/ml;山楂多酚有较强的抗猪油氧化作用,能显著抑制猪油POV的增加。[结论]山楂多酚的提取工艺比较简单,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6.
新疆欧洲鳞毛蕨黄酮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煎煮、乙醇浸提、超声、索氏提取法提取新疆欧洲鳞毛蕨总黄酮,并以维生素C为对照,用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fenton体系、TBA法分别测定总黄酮不同萃取物对.OH、O2.-、脂质过氧化的清除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索氏和超声提取总黄酮得率分别为达到5.53%、4.44%,各萃取物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清除率与浓度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浓度达到1 mg/mL时其清除.OH自由基的能力为91.5%,略强于维生素C。超声提取是一种理想的提取方法,欧洲鳞毛蕨黄酮作为抗氧化剂具有很大的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徐固华  王欣  李炳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8785-8786
[目的]解决由于山楂红色素稳定性较差,从而影响山楂制品的感观的问题。[方法]对山楂红色素的提取和稳定性进行了探索,报道色素最稳定的pH范围和受热、光照时的变化,以及一些金属离子、有机酸、无机酸、糖类等食品中常见物质对山楂红色素的稳定性影响。[结果]从山楂中提取食用色素,用0.1%HCl-95%乙醇为浸取液,采用液泛法可提高色素的色价和收率;山楂红色素在酸性介质中颜色纯正,50℃以下稳定;食品添加剂中的Ca2+、Mg2+及柠檬酸、糖类等对山楂红色素有一定的增色作用。[结论]该研究为山楂红色素的提取和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丹参提取剩余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DPPH、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和过氧化氢自由基的反应体系,评价丹参提取剩余物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显示,复方丹参提取剩余物浓度依次为10,20,30,40,50mg·mL-1,对DPPH的清除率分别为2%,4%,11%,15%,27%;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分别为12%,20%,27%,43%,47%;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7%,22%,20%,27%,40%;对过氧化氢的清除率分别为0,5%,19%,25%,23%。研究表明,丹参提取剩余物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为将其开发成为动物抗氧化饲料保健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紫荆花红色素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325 nm)测定紫荆花红色素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用Fenton法(536 nm)测定其清除羟自由基(·OH)的能力.结果表明,紫荆花红色素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抗氧化能力高于传统抗氧化剂维生素C,在测试浓度范围内与浓度呈正相关.紫荆花红色素清除·OH比清除O-2 ·的能力强,在样品浓度为0.100 g/L时,该色素对·OH的清除率为80.69%,对O-2 ·的清除率为44.87%.  相似文献   

10.
 采用乙醇浸提法对飞扬草多酚进行提取,并开展了飞扬草多酚对羟基自由基抑制活性的研究。本文分析了乙醇体积分数、温度、时间、料液比对多酚提取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进行了优化。确定出最佳参数为:50%乙醇,浸提温度60℃,时间2.5 h,料液比1:30。在此条件下浸提,多酚质量分数可达31.331 mg/g。抗氧化性研究表明,飞扬草提取液能清除·OH自由基,在多酚质量浓度为3.759 mg/mL时,清除率约为50%,说明清除能力较强,这为飞扬草药用开发和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以高压汞灯为光源,研究了不同辣椒色素及不同色素浓度对百菌清于水溶液中的光解。结果表明,百菌清在水中的光解速率为辣椒黄色素>辣椒红色素;随色素浓度的增加,在100 mg·L-1的辣椒色素水溶液中,辣椒黄素有显著的光敏化作用,而在50 mg·L-1的辣椒红色素溶液中,辣椒红色素有显著的光猝灭作用。  相似文献   

12.
萝卜红色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达到优化萝卜红色素提取工艺的目的,以红心萝卜为原料,采用溶剂提取法,辅助超声波提取红心萝卜中的红色素。考察了料液比、浸泡温度、浸泡时间和提取剂的浓度对红色素得率的影响,萝卜红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是:料液比为1∶1,乙酸的浓度为30%,温度为40℃,浸提时间为20 min。萝卜红色素最大提取量为7.295μg·g-1。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萝卜红色素的方法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13.
红龙草红色素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詹嘉红  蓝宗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0971-10972
[目的]为红龙草红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用浸提法从红龙草叶子中提取红色素,并对其稳定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红色素在可见光范围内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0 nm;红色素受pH值影响较大,在pH 3~7的酸性至中性范围内呈红色,而在pH>7的碱性区则颜色由浅紫红色变至黄绿色;随着温度上升,色素损失率明显上升,在70℃温度条件下加热30 min时,色素损失率超过1/2以上;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色素损失率显著增加,到第4天,色素的损失率高达60.0%;氧化剂和还原剂在0.01%~0.20%浓度范围内对色素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大;蔗糖、苯甲酸钠对色素的稳定性基本无影响,但维生素C、柠檬酸则对色素有一定的影响。[结论]红龙草红色素在酸及蔗糖和苯甲酸钠等添加物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但在碱、热、光、维生素C及柠檬酸等的作用下,则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14.
黑豆非酶促保护物质的抗氧化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豆种子为材料,提取非酶促保护物质,并对其进行了抗氧化、抗衰老能力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黑豆皮红色素(17.3600%)对DPPH的清除率高达93.6000%,薯蓣皂苷(4.8492%)与谷胱甘肽(803.3μg/g)对DPPH与OH有明显的清除率,多糖(7.2270%)对O2-与OH的清除率分别为47.7100%与68.1600%,它们都随着其浓度的升高清除率逐渐增强;研究表明:黑豆富含非酶促保护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与抗衰老能力,可用来进行保健品、功能食品及药物的研制与开发。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以‘海尔特兹’未生根和生根两个时期的组培苗为材料,对其各个部位的抗氧化酶活性、总酚含量及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海尔特兹’组培苗的SOD活性在19.71~28.17U/g,未生根组培苗-茎的SOD活性最高,为28.17U/g,极显著高于其它器官;CAT活性在11.39~76.40U/g之间,生根组培苗—叶的CAT活性最大,为76.40U/g·min,极显著高于其它器官;POD活性在19.03~92.12U/g·min之间,未生根组培苗-茎的POD活性最高,为92.12U/g·min,极显著高于其它器官;POD活性与CAT活性呈负相关,未生根、生根组培苗均为茎的抗氧化酶活性叶根,未生根组培苗的抗氧化酶活性高于生根组培苗。‘海尔特兹’红树莓组培苗总酚含量在0.076~1.907mg/g FW之间,DPPH清除率在68.6%~93.4%之间,未生根组培苗-叶的总酚含量最高,为1.907mg/g FW,DPPH清除率为93.4%,叶的DPPH清除率茎根,总酚含量与DPPH清除率呈正相关,未生根的组培苗的总酚含量及DPPH清除率高于生根组培苗。  相似文献   

16.
马森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304-14306
[目的]研究竹叶多糖的抗氧化作用。[方法]从提取竹叶黄酮后的残渣中提取竹叶多糖。用抑制Fenton反应产生·OH使溴甲酚紫褪色法测定竹叶多糖清除·OH的作用,以硫脲为对照。用清除DPPH法测定竹叶多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以Vc为对照。[结果]竹叶多糖的提取率为1.15%;纯度达到83.33%。竹叶多糖的剂量从0.01 mg增加到0.08 mg,对·OH清除率从16.97±0.87(%)增加到63.89±0.66(%);剂量再增加到0.09 mg,清除率不再增加。硫脲的剂量从0.01 mg增加到0.08 mg,对·OH清除率从13.89±4.17(%)增加到91.62±6.30(%);剂量增加到0.09 mg时,清除率也不再增加。剂量从0.02 mg到0.09 mg,硫脲对·OH的清除作用均显著高于同剂量竹叶多糖。竹叶多糖的剂量从0.01 mg增加到0.75 mg,对DPPH的清除率从11.56±1.13(%)增加到73.66±0.28(%),剂量增加到1.0 mg时,清除率不再增加;Vc的剂量从0.01 mg增加到0.5 mg,对DPPH的清除率从18.19±0.40(%)增加到89.52±0.28(%),剂量增加到0.75 mg时,清除率也不再增加;Vc的作用均显著高于同剂量的竹叶多糖。[结论]竹叶多糖对清除·OH和DP-PH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董基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199-1200
[目的]研究低档绿茶中茶色素的提取并确定其最优提取工艺。[方法]用有机溶剂提取法从茶叶中提取茶色素,以茶色素产率为指标,对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和溶液pH值进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以优化工艺条件。通过溶解性试验和稳定性试验分析该茶色素对光、热的稳定性。[结果]最优工艺条件为:将浸提的茶汁调pH值至6.5~7.0,用95%乙醇提取10 min,得茶色素产率为6.89%。茶色素为水溶性、醇溶性物质,但在1%醋酸溶液中的溶解度较纯水小,在0.5%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比纯水大。该茶色素在酸性条件下可作棕黄色色素,中性条件下可作黄棕色色素,碱性条件下可作棕红色色素,并且其颜色稳定。茶色素水溶液对光比较稳定且有很强的耐热性。[结论]茶色素是一种非常优良的天然色素。  相似文献   

18.
云南松多聚原花青素降解产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抗脂质过氧化作用、还原能力、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研究云南松多聚原花青素降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云南松多聚原花青素降解产物具有明显的抗脂质过氧化能力,其还原能力与合成抗氧化剂BHT相近;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2.32mg/mL和1.54mg/mL,而BHT对两者的,IC50值分别为3.00mg/mL和1.81mg/mL,说明云南松多聚原花青素降解产物具有很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且该清除作用与样品浓度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9.
研究紫红薯糖蛋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使用水提醇沉方法、Sevage法除游离蛋白,用DEAE-52纤维素层析及SephadexG-75纯化制备糖蛋白。采用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1,1-二苯基-2-苯肼自由基(DPPH.)清除率测定法及还原力测定法评价紫红薯糖蛋白体外抗氧化活性。糖蛋白在0~640μg/mL内,均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活性增强;其中在紫红薯糖蛋白的质量浓度为640μg/mL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作用达到69.80%;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达到73.29%。  相似文献   

20.
关立立  侯微  金银萍  王英平 《特产研究》2011,33(1):42-43,58
采用DPPH·方法对干玉竹根及鲜玉竹根双液相萃取中水相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水饱和正丁醇3个组分进行清除DPPH·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干玉竹根与鲜玉竹根各萃取组分都具有一定的清除DPPH·活性。其中乙酸乙酯组分活性最强。当干物质质量浓度相同时,干玉竹根的乙酸乙酯组分清除DPPH·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