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基于GIS的中山陵风景区环境容量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景区环境容量计算是风景区旅游服务设施规划的基础。文章将中山陵风景区作为研究对象,以2002年高分辨率航片为主要信息源,以桌面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Info为空间分析工具,采用面积法和游路法计算出2002年中山陵风景区的环境容量。通过与2001年实际游客人数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关于中山陵风景区规划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山陵风景区是我国最早发现松材线虫病的地方,发现之初主要采取针对媒介昆虫松墨天牛的化学防治措施,此后逐渐形成由病原控制、林分改造、林间诊断和治疗技术等环节组成的松材线虫病综合治理措施。经过20多年来持续不断的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使紫金山松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目前松树保存率达到41%,被日本人称为“人间奇迹”。系统回顾了中山陵风景区松材线虫病发生过程、防治措施和效果,并对防治措施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紫金山风景区古老珍稀树木的调查研究伍卫东万志洲任青王福全(南京市中山陵园管理局,南京210014)古老珍稀树木是风景区自然景观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提高紫金山风景区游览观光的文化品味,探索保护和利用古老珍稀树木的新思路,于1996年夏对紫金山...  相似文献   

4.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景区环境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以中山陵风景区为例,重点研究了旅游对中山陵风景区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地区旅游影响了乔木的生长力(包括胸径、树高、生长缺陷),严重影响灌木、草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其中对于高大乔木影响相对较小。提出了中山陵景区仍需要建立更为完善的保护、管理机制,维护生态稳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南京中山陵园风景区森林资源消长变化情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调查分析了南京中山陵风景区森林资源消长变化状况,提出了风景区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山陵风景区(紫金山)森林景观建设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根据现代化都市建设、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对中山陵风景区(紫金山)森林景观的生态需求和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产业的需要,按现代城市森林建设的理念,分析了景区森林景观资源的现状,论述了森林生态景观建设的思路和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济南灵岩寺风景区为研究对象,对宗教文化风景区进行概述,分析了灵岩寺风景区植物选择、规划布局、植物配置及禅意空间的营造方法和特征。  相似文献   

8.
准确评估风景区生态质量及变化对我国西部地区的风景区规划与保护具有重要参考作用。本研究选取新疆那拉提旅游风景区2007、2014和2019年Landsat5/8遥感影像,通过计算植被覆盖度(FVC)和遥感生态指数(RSEI)评估那拉提旅游风景区2007—2019年的生态环境质量及其变化。结果表明:1)风景区的FVC和RSEI有着较强的相关性,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有较强的一致性,FVC和RSEI的结合能够较好反映2007—2019年风景区生态质量及其空间变化特点。2)风景区生态环境质量呈现先降后升趋势,整体呈微弱上升趋势。3)NDVI和WET对RSEI影响较大,NDSI和LST对RSEI影响较小;降雨量和风景区的开发保护策略对RSEI的变化有密切关系。4)风景区西北部海拔较低区域的FVC和RSEI变化幅度较大,东南部海拔较高区域的变化幅度较小;FVC和RSEI较高的区域分布在海拔2 900 m以下,超过2 900 m后,FVC和RSEI都急剧下降。5)坡向对平面、东南、南、西南方向的FVC和RSEI有轻微影响,其他方向影响不大;地形起伏度对FVC和RSEI均值的影响呈现先增后降趋势,在起伏度为50~100 m时,FVC和RSEI的均值均为最高,之后出现小幅度下降。基于研究结果,建议对风景区进行科学规划、稳步开发、强化管理、统筹全局,促进风景区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绿道在缓解地区生态压力,营建人与自然更为和谐的相处方式上有着重要作用。以紫金山风景区为研究对象,在查阅大量基础资料并进行现场调研之后,选取水域、道路、植被群落、坡度、坡向、文物古迹、建筑用地7个因素作为绿道选线适宜性的评价因子,通过特尔菲法(Delphi method)对各个因子进行定量分析,确定权重。运用Arc GIS软件对各个因子进行单因子评价分析,最终将单因子评价图层按照相应的权重叠加,得到紫金山风景区绿道选线不同适宜性等级的范围。以此来指导绿道选线,同时也为紫金山风景区绿道建设提供优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康龙旅游风景区的自然条件、旅游资源条件进行评价与分析,阐述了康龙旅游风景区建设的必要性;通过市场调查分析,预测了旅游风景区的环境容量、游客客源市场和不同时期的游客人数。根据旅游区的旅游资源情况和建设现状,提出了旅游风景区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1.
依据水利风景区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武夷山市东湖水利风景区的实际情况,以扣冰文化、民俗文化为载体,突出自然山水特色的规划目标,对景区的景点进行合理布局,并做好相关配套设施的规划,为以后城市水库型水利风景区的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吴静  秦飞  关庆伟 《林业科技》2010,35(6):64-67
通过对吕梁风景区生态风景林规划实践,提出风景区森林植被的规划设计,应根据景区不同功能分区,围绕生态性、景观性、文化性、社会性四大目标,统筹考虑,系统规划。提出了吕梁风景区生态风景林规划3个基本类型10个典型模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桦南县向阳湖风景区的水环境的分析,概括现状情况和急需解决的水环境危机,在现状基础上,进行植被恢复水环境设计,利用植被的植物设计、层次、功能、生境、景观五方面的应用对水环境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收集2014年5月1日至2017年4月30日鼓山风景区的PM2.5、PM10、CO、SO2、NO2和O3等6项大气污染物指标数据,通过分析大气污染物浓度、达标率、主要大气污染物及其影响因子,揭示鼓山风景区大气质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与全国大部分城市相比,鼓山风景区6种大气污染物浓度均较低;(2)除冬季外,鼓山各季节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主要污染物为PM10,其次为PM2.5和O3;(3)鼓山风景区各项污染物具有较高相关性,表明污染物的来源相近,找到并控制污染源是提升空气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风景区林相是景区森林景观的重要组成要素,是人们对风景区生态旅游的需要。为了合理开发风景区旅游资源,丰富风景区林相内涵,对风景区林相进行科学改造十分必要。探讨了西山风景区林相改造思路,旨在为风景区森林景观提档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西湖风景区水生植物造景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得到其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突出景观四时变化、活用植物配置手法、注重生态功能应用等四大特色,并对今后水生植物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大型风景区路权管制的研究,提出南京中山陵园风景区的近远期路权管制方案,从而更好的保护风景区的环境与游客的安全.这对于我国其他风景区开展此类项目可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安徽省凤阳县禅窟寺风景区为研究对象,按照主观评价与客观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应用语义差别法将被调查者对风景区自然景观的主观感知进行数量化,在此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建立了基于多元统计方法的风景区景观评价模式。该评价模式反映出被调查者从景观体验特性、景观植被特性、景观视觉动态特性和景观空间特性四个方面形成了对景区的景观评价意向,为制定适合于景区自身特点的旅游规划和建设规划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计算机将风景区规划设计中所涉及的方案、图形、图像、动画、视频、语音等各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全面地艺术处理 ,最终形成能展示的多媒体信息系统 ,使设计思想、原则、方法、内容等设计内涵得到全面的表达 ;让游客全面了解景区 ,从而提高风景区的知名度 ,促进风景区的开发。文中以酒埠江风景区规划设计多媒体系统开发为例 ,介绍了用Authorwaer软件为工具来实现这一目的方法。以期抛砖引玉 ,使多媒体能更广泛地应用于风景区规划  相似文献   

20.
以步行为主要游览方式的风号区道路作为研究对象,阐述游人在风景区内沿道路进行游览时,道路及沿线景观对游人心理产生的影响及游人心理变化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道路与景观设计配合良好对调节道路使用者的心理状态、增强游人舒适性起到重要作用。同时总结道路与景观配合应注意的要点,可为风景区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