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0 毫秒
1.
针对生产抗宫颈炎片等医药对紫珠的大量需求,利用当地多个野生紫珠种进行选优,并对选出的优良紫珠品种进行无性快繁技术研究;在此基础上综述了紫珠快繁及其丰产栽培的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2.
灰毡毛忍冬是忍冬科忍属冬多年生半常绿藤本或小灌木植物,是商品金银花的主要品种之一,也是国务院确定的名贵中药材之一。但目前是野生采种繁殖,品质差、产量低,本项目对灰毡毛忍冬开展了新品种选育及快繁技术研究,以解决规模繁殖中的优质种苗问题。该项技术研究由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和隆回县林业局共同完成。  相似文献   

3.
植物快繁技术即基于植物组织培养的无性快速繁殖技术 ,又称微繁技术。这项技术是生物技术中成熟最早、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到目前为止 ,世界上可利用快速繁殖的植物种类已超过 10 0 0余种 ,我国能成功进行快繁的植物也已超过 10 0多种。利用植物快繁技术 ,可在短时间内繁殖生产大量植株 ,供生产中使用。以兰花快繁为例 ,使用兰花茎尖培养 ,从一个不到 1mm长的茎尖开始 ,1年内可以繁殖出几百万个植株。这种组织培养快繁技术 ,目前已经成为繁殖许多花卉名贵品种常用的方法。在林木的某些树种上 ,用植物快繁技术 ,1棵优良植株在 1年内也可…  相似文献   

4.
利用大兴安岭野生蓝莓优良种源的茎段为外植体,对野生蓝莓离体培养所需的最佳灭菌方法、最适的增殖和生根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野生蓝莓离体快繁最佳的灭菌方法为0.1%升汞浸泡3min;最适增殖培养基为WPM(改良)+ZT0.5mg/L,分化率可高达90%左右;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WPM(改良)+IBA 1 mg/L,接种后首先放置于暗培养室中暗培养20d,然后转移到光照下培养,生根率可高达65%以上.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内外蓝莓市场需求量的逐年增多,仅靠原生态野生蓝莓资源已经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因此,为大兴安岭蓝莓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迫切需要研究野生蓝莓资源的保护和经营技术,探索出野生蓝莓资源有效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具有国内独一无二的野生蓝莓资源优势和绿色生态优势,随着蓝莓产业化项目的逐步实施,蓝莓产业必将成为大兴安岭主导产业的最佳替代产业之一。一、大兴安岭蓝莓产业现状大兴安岭是矮丛野生蓝莓笃斯越橘的集中产地,是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宁夏枸杞在嫩江沙地的快速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多年宁夏枸杞的引种试验,在研究其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以及遗传特性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枸杞的快速繁殖技术。从播种繁殖、无性扦插繁殖到组织培养育苗,从根本上解决了在引种区优质枸杞苗苗源不足的生产实际问题。尤其是枸杞苗的组培快繁技术为今后工厂化育苗,使枸杞生产向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大兴安岭林区位于我国最北部 ,地理坐标为 50°0 5′~ 53°33′E,1 2 1°1 1′~ 1 2 7°0 1 N。这里不仅生长着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等珍贵的用材树种 ,而且还蕴藏着丰富的、观赏价值极高的野生花卉植物资源。1 野生观赏花卉的特点适应性和耐寒性强 大兴安岭被称为“高寒禁区  相似文献   

9.
蓝莓经济价值与产业化发展对策及建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聂飞 《经济林研究》2007,25(1):81-84
介绍了蓝莓的保健作用、经济价值,阐述了我国发展蓝莓的有利条件,并对加快我国蓝莓产业化生产步伐提出了科学可行的引进国外优良品种资源,加大试验示范推广力度;开展蓝莓创新研究工作;加快建立良种选育和快繁基地;加快果实保鲜和深加工技术研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软枣猕猴桃苗木扦插繁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软枣猕猴桃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植物。人工栽培因为技术和苗木繁殖存在问题,面积不大。重点介绍了苗木扦插繁殖技术,扦插繁殖具有保持原有品种优良特性、繁殖快、成本低等特点,在生产上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在内蒙古阿龙山林业局研究了稠李巢蛾性引诱剂应用技术,通过在稠李林中的对性引诱剂诱捕器设置不同高度、距离稠李林边缘的不同距离的诱集效果及稠李巢蛾昼夜反应节律的系统研究,掌握性引诱剂诱捕稠李巢蛾雄蛾相关应用技术。在诱捕器悬挂高度方面,性引诱剂诱捕器设置高度以0.5 m为最佳,雄蛾诱集量最大达到78.22头/器·d;设置诱捕器距离林缘50~300 m均可诱集到雄蛾,最佳诱蛾距离为100 m左右,测算最远诱捕距离为330 m;首次掌握了性引诱剂诱捕器对稠李巢蛾雄蛾昼夜活动节律,上午5:00~11:00为雄蛾主要活动期,傍晚19:00~23:00也有一个活动小高潮,这表明性引诱剂诱捕器可以掌握稠李巢蛾成虫的每天的活动节律。以上应用技术研究可以为稠李巢蛾的监测预报及防治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森林认证在适应国际市场需要和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概述了森林认证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开展森林认证的必要性,论述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开展森林认证的具体思路,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以期推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认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罗兰紫丁香快繁栽培与观赏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兰紫丁香108号为丁香属的一个优良高观赏性无性系品种,为了把优良品种培育、保护、扩繁、示范、推广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丰富自治区不同地区城市观赏植物品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研究其繁育技术,研制栽培与利用配套技术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森林火险等级预报的准确率和及时率,减少森林资源损失。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为研究区域,利用遥感MODIS-NDVI数据反演可燃物的湿度指数,以气象指数、植被指数、闪电指数、湿度指数共同计算得出森林火险指数,以火险指数作为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火险等级预报模型的量化指标,并对火险等级进行分级,获得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火险等级预报方法。该方法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将闪电指数引入到预报模型中,并实现了定量化估测。同时,以近几年发生在该地区重特大森林火灾为例,对该预报模型进行了验证。该方法可较好地对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火险等级进行定量化预报。  相似文献   

15.
在内蒙古大青山设立不同植被类型、坡位、密度、林龄的林分样地进行调查,结合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相关数据,在科学性、代表性、可操作性及系统性原则指导下,从森林结构、功能、环境三大方面选择森林未覆盖率、人工林面积占有率、近成过熟林面积占有率、近成过熟林蓄积量占有率、针叶林面积占有率、林分郁闭度、单位面积森林生产力、综合侵蚀面积风险程度指数、综合有害生物灾害面积风险指数、综合气象灾害风险指数、综合火灾面积风险指数等11类风险因素为森林健康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功效系数法得到了11个森林健康风险评价指标的水平值,最后采用综合指数法和功效系数法构建风险评价模型,计算得到风险综合评价指标值,对森林健康风险进行了类比评价。研究表明,大青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健康风险综合指数为0.5736(综合法)或0.6125(功效系数),风险等级均处于轻度,今后应加强森林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已逐步认识并接受森林健康经营理念,重视培育多功能、多目标、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健康森林。内蒙古大青山地区通过多年的大规模封育保护和植树造林活动,森林面积迅速增加,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但是仍有相当部分存在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差、生物多样性程度较低、森林火险等级较高、病虫害时有发生等的现象,致使现有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远远不能满足生态建设的需求。为此,在内蒙古大青山地区开展森林健康经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优良抗逆观赏地被蓝丁香的繁殖、栽培与观赏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被蓝丁香是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选育出来的一个优良抗逆观赏品种,为了把优良品种培育、保护、扩繁、示范、推广有机结合起来,丰富自治区不同城市地区观赏地被木本植物品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研究其繁育技术,研制栽培与利用配套技术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目的】华北落叶松是内蒙古大兴安岭南段主要的人工林树种,分析华北落叶松年轮宽度指数的变化以及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以此判断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在大兴安岭南段地区的适应性,为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赛罕乌拉是大兴安岭南段次生林的典型地段,并且是内蒙古最大的次生林区。在1986年种植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区域内,按国际树木年轮库(ITRDB)的要求,2013年随机采集54棵华北落叶松108根树芯,其中死树14棵。运用树木年轮气候学方法,建立华北落叶松年轮宽度年表,利用相关函数分析1986-2013年的气温和降水气象因子与年表的相关性,揭示华北落叶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响应规律。【结果】(1)华北落叶松径向生长与上一年5、7月的平均最高温和平均气温呈显著性负相关(P <0.05),与当年冬季11月的降水量具有显著性正相关(P <0.05),和其它月份也均成正相关但显著性不明显,表明华北落叶松主要受到冬季降水量的影响。(2)通过年轮与气象因子的响应分析得出,华北落叶松对气候的响应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具体表现为,干旱胁迫对当年树木的径向生长量影响不显著,对第2年树木的径向生长量影响显著。2006年发生极端干旱年,发生后的4年内华北落叶松发生死亡现象。【结论】大兴安岭南段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径向生长主要受到当年冬季11月降水量的显著性影响。华北落叶松受到干旱胁迫时有明显的"滞后性",影响体现在第2年即形成窄轮。这可能意味着,随着未来干旱的加剧,冬季降水对华北落叶松的生长变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9.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在寒温带地区的研究在国内还属空白。本研究首次对内蒙古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下笃斯越橘、越橘、杜鹃和杜香的DSE真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4种杜鹃花科植物都有DSE真菌定殖,但DSE定殖率都小于10%。DSE菌根定殖率与全氮呈极显著负相关。依据菌落形态特征和菌丝体的显微结构特征将这4种植物的根样中分离得到的187个DSE菌株分为15个菌株类型,并对这4种植物进行回接实验,其中有8种DSE菌株类型可以定殖这4种植物,8个菌株类型属于子囊菌门的Phialocephala属,分属4个种。  相似文献   

20.
以内蒙古大青山华北落叶松成熟林为研究对象,对生长季林地土壤呼吸速率及土壤温度、湿度进行定位监测,分析了土壤呼吸速率变化特征与土壤水热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结果表明:(1)林地土壤呼吸速率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变化和日变化规律。生长季5~9月土壤呼吸速率大小表现为:7月﹥8月﹥9月﹥5月﹥6月;月平均呼吸速率值区间在1.272~3.702μmol·m-2 s-1,平均值为2.323μmol·m-2 s-1。生长初期5月、中期7月和末期9月的单日呼吸速率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峰值在12:00~16:00出现,最小值在03:00~06:00出现。(2)生长季林地土壤呼吸速率对土壤湿度的敏感性高于土壤温度,与土壤0~15 cm层湿度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指数相关关系(P﹤0.01),与温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P﹤0.05)。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湿度之间具有极显著的复合线性关系(P﹤0.01),线性模型对生长季土壤呼吸碳通量的预测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