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雏鸡糊肛由多种疾病或应激引发,多发生于出壳后3-7天的雏鸡,其主要症状为精神萎糜,羽毛脏乱,不食或少食,粪便黏稠,黏着于肛门周围的绒毛上,甚至堵塞肛门。雏鸡常因肛门被堵排便困难而发出尖叫声,后期可因衰竭而死亡。雏鸡糊肛症是雏鸡繁育过程的常见病症,其危害性相对较小,但如果对本病重视不够、防治不及时或防治措施不当,就会导致雏鸡生长缓慢,延长生长周期,或降低雏鸡成活率,甚至造成雏鸡大量死亡,在实践中这方面的例子屡见不鲜,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养鸡业的健康发展,现将雏鸡糊肛症的防治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雏鸡糊肛是由多种应激引发的一种症状,多发生于出壳后3-7天的雏鸡,其主要症状为精神萎糜,羽毛脏乱、不食或少食,粪便黏稠,黏着于肛门周围的绒毛上,甚至堵塞肛门。雏鸡常因肛门被堵排便困难,而发出尖叫声,如果堵塞肛门的粪便不能及时排除,最后可因衰竭而死亡。它是雏鸡繁育过程的常见病症,与传染病相比,其危害性相对较小,但如果对本病的重视不够、防治不及时或防治措施不当,就会导致雏鸡生长缓慢,延长生长周期,或降低雏鸡成活率,甚至造成雏鸡的大量死亡,在实践中这方面的例子屡见不鲜。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养鸡业的健康发展。现将雏鸡糊肛症的防治经验介绍如下。希望对广大养鸡户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雏鸡糊肛是由多种应激引发的一种症状,多发生于出壳后3~7天的雏鸡,其主要症状为精神委靡,羽毛脏乱、不食或少食,粪便黏稠,粘着于肛门周围的绒毛上,甚至堵塞肛门。雏鸡常因肛门被堵排便困难,而发出尖叫声,如果堵塞肛门的粪便不能及时排除,最后可因衰竭而死亡。与传染病相比,其危害性相对较小,但如果对本病的重视不够、防治不及时或防治措施不当,就会导致雏鸡生长缓慢,延长生长周期,或降低雏鸡成活率。  相似文献   

4.
雏鸡糊肛是由多种疾病或应激引发的一种症状,多发生于出壳后3~7天的雏鸡,其主要症状为精神萎靡,羽毛脏乱.不食或少食.粪便粘稠,黏着于肛门周围的绒毛上,甚至堵塞肛门。雏鸡常因肛门被堵,排便困难而发出尖叫声,后期可因衰竭而死亡。如果对本病的重视不够、防治不及时或防治措施不当.就会导致雏鸡生长缓慢,延长生长周期或降低雏鸡成活率.甚至造成雏鸡的大量死亡,在临床实践中这种病例屡见不鲜.给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雏鸡糊肛是由多种应激因素引发的一种症状,其多发于出壳后3~7d的雏鸡。雏鸡主要发病症状为精神萎靡,羽毛脏乱,不食或少食,粪便黏稠并附着于肛门周围,甚至堵塞肛门。  相似文献   

6.
雏鸡“糊肛”是雏鸡发育过程的常见病症,其危害性相对较小,但如果对本病的重视不够、防治不及时或防治措施不当,就会导致雏鸡生长缓慢,延长生长周期,或降低雏鸡成活率,甚至造成雏鸡的大量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实践中这方面的例子屡见不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养鸡业的健康发展。现将雏鸡“糊肛”的防治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雏鸡出壳后开水、开食不及时,饲料蛋白质含量过高,环境温度过低等,容易造成雏鸡糊肛,病鸡肛门被粪便粘住,生长缓慢,成活率低。 雏鸡糊肛多发生在出壳后最初几天,做好雏鸡出壳后的饲养管理工作能有效预防。通常应在雏出壳后  相似文献   

8.
春季是饲养雏鸡的大好季节,但雏鸡出壳后若开水、开食不及时,饲料蛋白质含量过高,环境温度过低等,容易造成雏鸡糊肛,病鸡肛门被粪便粘住,生长缓慢,成活率低.  相似文献   

9.
<正>在农村养鹅中,雏鹅糊肛是一种多因素、复杂的应激症状,雏鹅常因肛门被粪便堵塞,使雏鹅排便困难,若粪便排不出来,最后则衰竭而死亡。如防治不及时,或治疗不当,会使雏鹅生长、发育缓慢,成活率低下,给养鹅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几年来,笔者在售后服务中,总结了雏鹅糊肛的常见病发生原因与防治,现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农村养鹅中,雏鹅糊肛是一种多因素、复杂的应激症状,雏鹅常因肛门被粪便堵塞,使雏鹅排便困难,若粪便排不出来,最后则衰竭死亡.如防治不及时或治疗不当,会使雏鹅生长、发育缓慢,使成活率低下,给养鹅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几年来,笔者在作售后服务时,总结了雏鹅糊肛的常见病发生原因与防治,现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雏鸡在出生3~7天内容易出现糊肛的现象,症状表现为精神萎靡,羽毛松乱,厌食甚至不食,肛门附近被水样粪便污染,有的病鸡甚至排不出粪便,呻吟,直至死亡。雏鸡糊肛症个别发生时不容易被发现,危害性较小,因此得不到养殖户的重视。直到鸡群发病严重了再去治疗,已经引起较大的伤亡损失。雏鸡糊肛症主要是由应激和病理两方面原因引起的。1应激原因(1)开水时间过迟。雏鸡出壳后的饮水时间过迟,  相似文献   

12.
雏鸡糊肛(就是肛门被粪便粘住)是各种应激的一种症状.主要是开水、开食不及时,饲料蛋白含量高,环境温度低以及疾病诸因素所引起.雏鸡糊肛主要发生在出壳后最初几天,易导致雏鸡消化不良,生长缓慢和成活率低.  相似文献   

13.
"糊肛"是雏鸡发育过程的常见病,如果防治不及时及措施不当,会导致生长缓慢,降低雏鸡成活率,给养殖场(户)造成经济损失。1原因分析消化不良是雏鸡"糊肛"的常见原因。刚出壳雏鸡消化器官容积较小,消化机能未发育健全,如果用含粗蛋白偏高的饲料开食会引起消化不良。嗉囔肿  相似文献   

14.
(一)雏鸡糊肛雏鸡糊肛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一种病症,如雏鸡开水或开食不及时,雏鸡在出壳后48小时不能饮水、36小时不能开食、饲料蛋白含量高、环境温度低等都能引起该病,常常导致雏鸡消化不良、生长缓慢,更容易死亡.  相似文献   

15.
育雏初期即10日龄之前.有时会遇到雏鸡糊肛现象。雏鸡排出的白色黏稠粪便粘于泄殖腔周围的绒毛上,不能自然脱落,甚至堵塞泄殖腔。糊肛的雏鸡占全群的10%~40%,对成活率有一定的影响,人工帮助清除可以减少死亡。许多养鸡户认为糊肛是由于雏鸡感染了沙门氏菌引起的鸡白痢,我们对这种较为普遍的想象进行了分析和监测.认为这是由于饲料蛋白质过高和管理不当引起的非细菌性疾病.  相似文献   

16.
<正>在2008年6月份门源县某养鸡场的雏鸡出壳后第2天就开始死亡。病鸡精神萎顿,闭眼昏睡,绒毛松乱;初期病鸡仅表现食欲减少,继而不食、腹泻,排白色稀浆样粪便,有粪糊堵塞肛门现象,严重者因呼吸困难而死亡。  相似文献   

17.
<正>在2008年6月份门源县某养鸡场的雏鸡出壳后第2天就开始死亡。病鸡精神萎顿,闭眼昏睡,绒毛松乱;初期病鸡仅表现食欲减少,继而不食、腹泻,排白色稀浆样粪便,有粪糊堵塞肛门现象,严重者因呼吸困难而死亡。  相似文献   

18.
1991年7月13日,江苏一种禽场从美国进口祖代雏鸡1905只,运输途中死亡4只,进入隔离场后,群体检查发现绝大多数雏鸡脱水,部分精神倦怠,闭眼嗜睡,站立不稳,轻轻一碰就跌倒。上笼后先饮葡萄糖生理盐水,两小时后喂食,开食后一小时即出现糊肛雏,并逐渐增多。次日大部分雏鸡精神状态明显好转,但经统计,糊肛雏达1201只,占总数66.54%。第三日白色、黄褐色的粪便已在雏鸡肛门处粘结,致排便困难。经用0.5%KMnO_4水软化肛部粪结,连同肛门周围羽毛一起剪掉,再用药水洗净,同时在饮水中添加0.02%的痢特灵以防止细菌感染,2—3天不再出现糊肛雏。  相似文献   

19.
雏鸡糊肛是由多种应激因素如雏鸡开水或开食不及时,饲粒中蛋白含量过高、环境温度低以及患病等引发的一种症状。雏鸡糊肛主要发生在雏鸡出壳后最初的几天。  相似文献   

20.
1 啄癖的主要表现 1.1啄肛 多发于雏鸡和产蛋鸡,肛门一经啄破,鸡群则会争相啄食,直至直肠脱出,引起死亡.育雏期最易发生,特别是发生雏鸡白痢时,病雏肛门被粪块堵塞,其他雏鸡就会不断啄食其肛门,造成肛门破裂和出血,严重时甚至直肠脱出,导致很快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