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间作套种技术是农业中最常用的一种种植技术,具有改善通风透光、土地利用率高等优点,在农作物种植中推广应用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该文首先介绍了间作种植与套作种植的基本概念,然后就农作物间作套种实施过程中的作物品种选配、田间套种配置、生长发育调控等技术要点以及各项技术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介绍,以提高农作物种植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业信息》2017,29(14):94
正1间作套种好处多间作套种也可称为立体农业,是指在同一土地上按照一定的行、株距和占地的宽窄比例种植不同种类的农作物,是充分利用种植空间和资源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间作:一般把几种作物同时期播种,间作作物的共生期至少占一种作物的全生育期的一半。套种:不同时期播种的叫套种,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也叫套种,套种作物的共生期较短,一般不超过套种作物全生育期的一半。合理的间作套种可以减少土地重茬危害,抑制病虫害,有多种好处,可有效促进作物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3.
浅谈间作套种应注意的模式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间作套种是指在同一土地上按照一定的株距、行距和占地的宽窄比例种植不同种类的农作物,是充分利用种植空间和资源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一般把几种作物同时期播种的叫间作,间作作物的共生期至少占一种作物全生育期的一半;不同时期播种的叫套种,套种作物的共生期较短,一般不超过套种作物全生育期的一半。一、间作套种的作物,植株要高矮搭配高矮搭配才有利于通风透光,使太阳光能得以充分利用。如玉米与大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许多农民朋友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进行间作套种,以期农作物高产、稳产,有的实现了高效益,有的却造成减产,遭受了损失。那么,要从土地当中获得高收益,就应当了解间作套种种植时的注意事项。1.间作套种是充分利用种植空间和资源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一般把几种作物同时期播种的叫间作,间作作物的共生期至少占一种作物的全生育期的一半;不同时期播种的叫套种,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  相似文献   

5.
正间作套种是指在同一土地上按照不同比例种植不同种类农作物的种植方式。在河南省小麦间作套种模式很多,例如小麦和玉米、小麦和经济作物以及蔬菜、小麦和油料作物等。根据不同地区的地势特点、环境和具体需求等因素采取不同的模式,河南省信阳商城县地区主要采取小麦、花生和油菜间作套种栽培模式。其可以通过时间上、空间上的互补以及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达到高产的结果,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1小麦间作套种1.1相关原理  相似文献   

6.
南阳盆地小麦·马铃薯·棉花1年3熟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小麦间作马铃薯,马铃薯收后套种棉花间作套种试验,试验设5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以3行小麦间作2行马铃薯、套种1行棉花的种植方式,经济效益最高。河南省南阳盆地在传统“3.1”式麦棉套种方式的基础上,在小麦预留行上间作2行马铃薯,经济效益可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间作是指一茬有2种或2种以上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在同一块田地上成行或成带(多行)间隔种植的方式。套种是指在同一块地上按照一定的行、株距和占地的宽窄比例种植几种作物,叫间作套种。间作往往是高棵作物与矮棵作物间作,如玉米间作大豆或蔬菜。实行间套作对高作物可以密植,充分利用边际效血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8.
高产高效的立体种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立体种植的概念立体种植是农作物复合群体对时间和空间的充分利用,是传统的农作物多熟制、间作套种等耕作制度,通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合乎逻辑的延伸和升华。它是根据不同作物的不同生理特性,利用其在生长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如高  相似文献   

9.
秦庆峰 《河南农业》2013,(23):47-47
近年来,兰考县立体种植高光能生态工程模式推广面积不断扩大,种植方式较多,效益显著。大田间主要表现模式有:农桐间作、农作物间作套种,庭院立体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一、立体种植的概念 立体种植是农作物复合群体对时间和空间的充分利用,是传统的农作物多熟制、间作套种等耕作制度,通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合乎逻辑的延伸和升华。它是根据不同作物的不同生理特性.利用其在生长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进行合理地间种、混种、套种、复种等配套种植,形成多种作物,多种层次,多种次序的立体种植结构。  相似文献   

11.
夏芝麻与多种作物间作、套种效果与高产配套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试验研究 ,总结出夏芝麻间作套种配套技术。 1.麦垄套种技术 :①前茬小麦品种选择矮杆品种 ;②芝麻套种适宜播期5月 15~ 2 5日 ;③播种方法采用人工分垄开沟条播或小型机播。 2 .芝麻与多种作物间作方法 :①大豆与芝麻套种 ,采用 6∶2或 3∶1种植方式 ;②芝麻与红薯间作 ,埂宽 90cm ,2行红薯 1行芝麻 ,芝麻在红薯沟内种植 ;③花生套种芝麻 ,采用 3∶1或 6∶2方式 ;④西瓜地套种芝麻 ,西瓜种植行距 1.5m ,芝麻种植在西瓜行间内距西瓜苗 0 .2 5m处 ,西瓜收获后及时种萝卜。 3 .夏芝麻高产栽培技术 :选用良种 ,合理密植 ,经济施肥 ,抗旱排涝 ,防止病虫害 ,打顶保叶 ,适时收获。  相似文献   

12.
<正>间作套种是新兴的集约化生产技术,通过技术和人工的大量投入,提高土地作物总产量,从而实现农业高产。萝卜进行间作套种能有效缓解土地使用问题,防止与其他农作物争地的情况。常见的间作套种模式有玉米地套种萝卜、烤烟地套种萝卜等。以下介绍萝卜间作套种栽培关键技术,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一、立体种植的概念 立体种植是农作物复合群体对时间和空间的充分利用,是传统的农作物多熟制、间作套种等耕作制度,通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合乎逻辑的延伸和升华.它是根据不同作物的不同生理特性.利用其在生长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进行合理地间种、混种、套种、复种等配套种植,形成多种作物,多种层次,多种次序的立体种植结构.  相似文献   

14.
农作物间作套种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气候资源来实现增产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几年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农作物间作套种作物种类多、方法多、管理措施也多种多样,但是生产效果有很大差别,这里边确实存在一些关键技术必须掌握好,具体概括为农作物间作套种必须做到“十个要”。  相似文献   

15.
<正>间作一般指几种作物同时期播种。间作作物的共生期至少占一种作物的全生育期的一半。套种是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套种作物的共生期一般不超过作物全生育期的一半。间作和套种也可称为立体农业,是充分利用种植空间  相似文献   

16.
正现在许多地方都在不约而同地采用多种不同模式的间作套种。为达到更好的增收效果,在间作套种的过程中应注意一些问题。间作套种也可称为立体农业,是充分利用种植空间和资源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一般把几种作物同时期播种的叫间作,间作作物的共生期至少占一种作物的全生育期的一半;不同时期播种的叫套种,是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套种作物的共生期较短,一般不超过套种作物全生  相似文献   

17.
玉米和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在鲁南地区多年玉米大豆传统间作套种基础上,结合当前粮食规模种植和农业机械化发展实际,通过玉米和大豆科学合理间作,按照大小垄种植模式,集成推广品种改良、行株距调控、化学除草、植株化控、机械播种收获等关键技术,充分发挥玉米边行优势,稳定玉米产量,增加大豆种植面积,是传统间套种技术的创新发展,为扩大鲁南粮食主产区大豆种植面积、提高大豆产能探索出科学可行的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8.
吴丽华  王玲 《北京农业》2007,(31):41-42
<正>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各种作物间作套种面积迅速扩大,复种指数逐年提高,致使农作物病草害的发生与危害逐年加重,造成农药施用量与施用  相似文献   

19.
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是一种玉米带与大豆带间作套种的种植模式,有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促进农业生产机械化,提高农作物产量,实现玉米大豆的一季双收。山东省作为国家重点推行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种植技术的试点区域,承担着推广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种植管理技术的重任。基于此,本文以山东聊城为研究对象,探讨聊城地区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种植管理技术,以期提升聊城地区玉米大豆的种植效益,促进山东地区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技术推广。  相似文献   

20.
玉米是一种农作物产品,人们对玉米的需求量也比较高,提高玉米的产量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基于此,正宁县药农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探索出玉米—柴胡间作套种技术,该技术充分利用光能和生长季节,利用玉米遮阴田间小气候环境,使玉米、柴胡两收达到增产增收效果。因此大力发展玉米—柴胡间作套种种植技术,是农民创收致富的重要途径。现将玉米—柴胡间作套种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作以总结,供广大药农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