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施由明 《农业考古》2006,(1):226-229
江西是一个山地较多的省区,山地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30%,分布在省境东南西三面,因而,江西的耕作技术不仅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还具有一些独特的山区特色。江西西北部的奉新县是江西典型的以山地丘陵为多的县,县境西北南三面环山,山地面积占全县土地面积的67。15%,全县有39。9万亩耕地,分布在县内的中、东部地带。这样一个山区小县不仅是天然动植物资源宝库,而且以盛产优质稻米在省内有名。奉新县尽管是山区小县,但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建县早(汉代)、文教兴盛、人才辈出,历代中进士者196人。正是在这样一个县,产生了中国古代的科学巨匠宋应星…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常山县球川镇新屋村的林秉水一心想找一条致富的路子,但苦于没有好的致富项目,所以一直没有如愿。2000年他当选为村委会主任,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致富成了他的奋斗目标。土地平整对新屋村来说是个有利的转折点,一个偶然的机会,林秉水从本县打工的叔叔那里听说,有位  相似文献   

3.
常山县根据中央文件的精神,把“完善土地承包责任制,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作为常山县农村改革的五大任务之一。为抓好这项改革,县里建立了领导小组,并从有关部门抽调了50多名干部组成工作组,分期分批地对全县24个乡镇进行指导。通过县、乡、村三级的共同努力,完成了  相似文献   

4.
下山搬迁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条有效途径。近年来,浙江省常山县以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为抓手,坚持"搬得下,稳得住、富得起"的下山搬迁方针和"愿搬尽搬"的原则,扎实推进下山搬迁工作,并取得了良好成效。1.主要措施与成效自实施下山搬迁工程以来,常山县已累计投入下山搬迁小区建设资金7.99亿元,建设5个县级下山脱贫小区,91个乡镇级安置区(点),搬迁下山农户5327户,18941人。采取的主要措施是。(1)编制规划,引领搬迁为有序推进下山搬迁工作,常山县先后两次编制下山搬迁5年规划,提出了县城、乡镇、村三级安置的梯度建设办法,和有利于人口集聚、有利于农民创业就业、有利于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常山县农办充分发挥牵头服务作用,扎实有序地推进常山县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截至今年9月,全县已发展各种不同类型的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10个,其中省级农家乐特色村(点)2个、市级农家乐特色村1个,经营户92户,从业人员452人,累计投资1675万元。2006年接待游客约27万人,实现营业收入1128万元。1.主要做法(1)重视宣传造氛围在农家乐宣传促销中,常山县农办做到整体策划,重点突出农民风俗、农业观光和农村风情,通过网站、报纸、电视等媒体大力宣传农家乐休闲旅游,努力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利用今年7月在杭州举办浙江…  相似文献   

6.
正湖北省英山百草堂实业有限公司和英山远志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企村合作签约会在石头咀镇举行,全镇15个山区村的50多名村干部和镇政府、县扶贫办、药材办等单位领导出席。百草堂公司董事长、县个私协副会长方霖和15个村干部签订合作协议,通过订单药业、土地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明确落实县(市、区)委书记的第一责任和乡镇党委书记的直接责任 ,把村建工作的好坏作为县、乡党委书记的考核依据 ,建立三级督查制度 ,取得了较好的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8.
常山县狮子口乡农技干部谢雨根,三年前,承包了二都桥乡常桥村的100多亩荒山坡地。在开发经营方式上,走出了一条承包——股份合作——承包的新路子。为农业综合开发树起了又一个典型。  相似文献   

9.
常山县龙尧乡根据市、县统一部署,在县委工作组配合下,开展了以农民增收为主题的“大调查、大发动、大服务”活动。从2ID00年11月开始,领导集中精力,组织市、县、乡、村四级干部108名,分成18个工作小组进驻各行政村,召开村两委会和党员、群众代表、示范户会议76次,原原本本传达贯彻市、县文件,确  相似文献   

10.
正"互联网+"技术运用的同步课堂,不仅为城乡之间的孩子们提供了一个一起学习的课堂,也为教师们联结起了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纽带。受疫情影响,全国的中小学暂缓开学,开启了线上新学期。为让地处山区的农村孩子同步享受到网络课堂的教育,浙江省常山县选择了几乎覆盖全县的华数数字电视作为教育平台。这让常山县芳村镇泮坑村的詹水有犯了难:一双儿女正读小学,因妻子患病欠债,一家老小全靠他一人打工养活,家中一直没有网络、电视,住的也还是几十年前的泥墙房。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2017,(5)
<正>浙江省三门县是一个农业大县,总人口4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9万人。全县村级组织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且大部分村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加上外出人口多,经营人才缺乏等因素,村级集体经济普遍比较薄弱,省定经济薄弱村有349个,占全县510个行政村的68%。其中:年经营性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村有243个,1万~3万元的63个,3~5万元的43个,分别占69.6%、18.1%和12.3%。1.主要做法(1)领导重视,保障扶持力度县委县政府对扶持经济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记者从陕西省住建厅获悉,2018年全省计划实施农村危房改造6万户,优先保障20个摘帽县、3248个退出村的脱贫人口需求。在此基础上,向11个深度贫困县(区)聚焦。2017年,全省住建系统全面完成了国家下达的4.3万多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近1.4万户脱贫对象如期入住,实现了"住房安全有保障"。  相似文献   

13.
本刊通讯员迪萍来信:河北省建屏县是一个土地较少的山区,每人平均不足1.5亩。该县领导上为了大量增产食粮,提出"甘藷上山"的口号,在省、专区、县农场技术干部指导下,决定普遍推广十万斤。但事先没有周密计划,从石家庄盲目购进七万斤种薯,经两天两夜的大军长途运输,种薯已腐烂损失大  相似文献   

14.
黄坡乡,平邑县一个山区边缘乡,近几年来经济有了快速的发展,去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668元,比1985年建乡时的256元增加2412元;全乡30个村有16个村跨入平邑县首批小康村行列,在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2001,(6)
种柑桔、养牛蛙、种大棚蔬菜,这里的种养业搞得红红火火;砖厂、鞋厂、化工厂,这里的企业办得蓬蓬勃勃;彩电、冰箱、洗衣机,这里的农民半数以上的家庭用上了以前城里人的“专利”……这就是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浙江省常山县五里乡象湖村。提起村里的变化,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带领他们奔小康的“领头雁”——浙江省劳动模范、村党支部书记郑序红。五里乡象湖村是常山县人口最多的一个行政村,全村1045户,3887人。1984年10月,年仅26岁的复员军人郑序红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郑序红上任时,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1999,(8)
常山县白石镇江家坝村农民甘礼仁,开发荒山,发展板栗生产,1998年板栗产量达5000多千克,收入3万多元,成了常山县的板栗生产大户。甘礼仁家住江家坝村中坞自然村,全家6口人,上有老,下有小,加上妻子行动不便,全家的重担都压在他肩上,家境十分贫困。为摆脱困境,他从1990年开始开发荒山,发展板栗生产。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到1995年已建成高标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宜昌县地跨长江西陵峡两岸,名扬中外的葛洲坝工程和三峡大坝工程均在县域境内。为了改善坝库区生态环境,使坝库区两岸成为绿色走廊,该县20年如一日,狠抓能源综合利用建设,累计建沼气池50000口。仅1992年就多渠道投资600多万元,新建沼气池11917口,名列全国之首,成为“全国百县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县”之一,被誉为华夏沼气第一县。 宜昌县沼气建设与荒山绿化工程、长防林工程以及坝库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同步进行,共组建沼气服务队21个,乡镇、村沼气技术员300多人,对建池实行全程系列化服务。  相似文献   

18.
山区乡镇抱团发展现代农业,旨在强化同一县(市、区)内或不同县(市、区)相邻乡镇之间的合作共赢。为深入了解山区乡镇发展现状,促进山区乡镇抱团发展现代农业,课题组在南安市罗东镇、九都镇、乐峰镇、向阳乡和永春县外山乡、洛江区、虹山乡(以下统称为"三县六镇")展开调研,梳理归纳出该区域抱团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条件与制约因素,并对山区乡镇抱团发展现代农业的运作思路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1999,(11)
年过半百的常山县球川镇东山村的林秉富曾担任过村民委员会主任。1996年3月,他经过深思熟虑,大胆地承包了七七农场的120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胡柚园。承包后,他拜农技人员为师,精心管理,当年就使胡柚园改变了模样。承包4年来,在深翻、扩穴、套种、增施有机肥改土、整形修剪、保花控果、及时防治病虫害的同时,还投入8万多元,修建了面积220平方米的仓库和500多米长的简易公路,购买了喷灌设备等,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为胡柚园高产、丰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4年的精心管理,林秉富获得了丰厚的回报。1997年,胡柚初产时收鲜果1.5万千克,收入2万多元。1998年,在全县胡柚普遍减产的情况下,他仍采收了3万千克鲜果。胡柚园由于采  相似文献   

20.
山区乡镇组团发展现代农业,旨在强化同一县(市、区)内或不同县(市、区)相邻乡镇之间的合作共赢。为深入了解山区乡镇发展现状,促进山区乡镇组团发展现代农业,课题组在泉州南安市罗东镇、九都镇、乐峰镇、向阳乡和永春县外山乡、洛江区虹山乡展开调研,梳理归纳出该区域组团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条件与制约因素,并对山区乡镇组团发展现代农业的运作思路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