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自1986年山东省政府批准莒县为出口花生商品基地,并随即进行出口花生品种及高产技术开发研究以来,筛选出鲁花3号和"78961"更换出口小花生当家品种白沙1016,种植面积10万亩,验收平均亩产250.7公斤,比前三年种植白沙1016平均亩增100公斤,其中高产示范田2941.9亩,平均亩产319.7公斤,最高达408公斤;筛选出鲁花9号和鲁花10号更换出口大花生当家品种花17,种植面积2万亩,验收平均亩产329.6公斤,比前三年种植花17平均亩增129公斤,  相似文献   

2.
我乡2002年引进绵油11号进行示范栽培,表现良好.2003年扩大绵油11号种植面积至460公顷,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为160公斤,高产丘块达250公斤,创造了我乡油菜单产最高纪录.如新沟村8组刘爱青棉田套种绵油11号0.4公顷,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为225.8公斤;沙湖村4组丁志平,利用一季稻田种植绵油11号0.53公顷,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为215公斤.2004年我乡将绵油11号确定为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3.
泉港区种子管理站于1997年引进旱育稀植栽培 技术,几年来累计推广面积8.5万亩,取得了显著的经济 效益。为了扩大示范效应,从2002年开始,泉港区连续3 年在水稻主产区建立旱育稀植高产栽培示范片,以示 范窗口引导农民认识新品种,掌握良种良法,扩大应用 面积。2002年在潘南垦区示范面积1050亩,设置简比田 1.95亩,种植杂优组合汕优016,收获时组织农技干部现 场实割验收,简比田亩产510.0公斤,比普育普栽增产 36.5公斤,增产率7.7%;2003年在3个镇稻作区扩大示范 面积3500亩,其中高产田150亩,平均亩产526.0公斤,亩 增42.5公斤,增幅8.8%;2004年全区推广12600亩,其中 优质稻佳辐占示范片90亩,经测产验收,亩产482.0公 斤,比同类田非示范片亩增46.0公斤,增幅10.6%。  相似文献   

4.
优新品种     
优质、超高产杂交油菜新品种蜀杂6号(示范代号:瑞油619)川审油29号一、突出优点 1.高产穗产 2003-2005年度参加四川省联试产量184.86公斤/亩,9个试点全部增产,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 16.35%,达极显著水平。2004-2005年在中江,邛崃、三台、眉山,南充等地高产试验平均亩产256.7公斤,最高亩产高达301.7公斤。2.品质优、含油量高含油率高这42.66%。3.抗病(逆)性强抗病性与对照油研7号相当。抗倒性较强。抗寒性强。  相似文献   

5.
甘薯是连城县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著名的连城红心地瓜干加工原料作物。近年来,随着烤烟种植面积的扩大,烤烟—甘薯种植面积也逐年增加。2010年,全县烤烟—甘薯种植面积达1.5万亩,经测产验收,烟后甘薯鲜薯平均亩产3258.6公斤,比稻后甘薯亩增收鲜薯395.1公斤,增幅13.8%,最高亩产4369.2公斤。烤烟一甘薯种植方...  相似文献   

6.
稻田免耕覆盖稻草栽培马铃薯新技术,具有省工,一般比常规栽培亩节省3—4个工日,减轻劳动强度,操作简便,产量和商品率高,而且杂草危害减轻等好处。去年在县良种场冬闲田小面积示范获得成功,经实地挖薯验收,免耕覆盖稻草栽培平均亩产为2199.9公斤,比对照整畦常规栽培亩增528.3公斤,商品率比对照增加25.6%,亩产值达1539.9元,比对照亩增纯收入369.8元。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种薯选择:选择中迟熟高产、抗病芽眼浅的脱  相似文献   

7.
“浙双6号”又名“鉴6”,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油菜育种组选育的双低优质油菜品种,我市2000年品试结果表明,“浙双6号”平均亩产为2012kg,比CK“汇油50”增产14.6kg,增幅7.82%;2003年品试结果表明,“浙双6号”平均亩产为194.5kg,比CK“中杂油1号”增产34kg,增幅21.18%;两年增产幅度均达显著水平。2004年在我市马桥街道先锋村连片示范种植8.34万m^2,平均亩产为160,10kg;2006年在我市硖石街道军民村连片示范种植589万m^2,平均亩产达171.92k,其中姚一峰农户种植面积767.05m^2,平均亩产达205.22kg。现将该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8.
《农家致富》2004,(15):27-27
该品种2000-2002年在湖北省农业厅组织的两年多点试验中.平均亩产量分别为171.56公斤和185.7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9.2%和15.9%;2002年湖北省区试平均亩产179.98公斤,比对照增产17.62%.产量居首位。2001年安徽省区试.平均亩产189.0公斤,较对照秦油2号增产10.74名,2002年安徽省区试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10.98%。  相似文献   

9.
去年江苏省草莓种植面积9.14万多亩,总产量8.7万多吨.种植面积比2000年增长了1倍以上,其中南京市草莓种植面积达6100亩,总产量7500多吨。近年来,我省沿江苏南地区和南京市江宁、溧水等近郊利用大棚多层覆盖栽培草莓,元旦前开始采收上市。至4月底5月初结束,平均亩产量1500公斤以上,平均亩产值达1.2万多元,高者达1.8万多元,亩纯收入8000元以上。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据绍兴县农业部门1995年对承包面积在百亩以上的9户种粮大户调查座谈,共种植早稻824.72亩,其中用塑料盘育秧进行抛秧栽培151.17亩,占早稻面积的18.3%,平均亩产395公斤,比常规育秧亩产还增3公斤。经调查核算,常规法育秧种到大田的成本每亩为76.25元,而抛  相似文献   

11.
<正> 临猗县历史上种植白菜型油菜,1962年引入甘蓝型胜利油菜和跃进油菜,均因不抗冻而失败。1976年,引入了低芥酸甘蓝型油菜秦油3号,种植成功,大面积推广后成效显著,为当地油菜生产提供了一个新品种。一、秦油3号的特点 1.生活力强,发育快,生长健壮,产量高。1987年在临猗县牛杜、太范两个村示范种植105.5亩,平均亩产218.5公斤,比当时推广的晋油1号亩产158公斤增产27.5%。最高亩产景同根等3户,达到250公斤以上。县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来.五台县城关镇认真推广秋免耕春直播马铃薯抗旱耕作技术.为实现早年减灾.夺取稳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马铃薯是城关镇的主要种植作物,2000年播种面积达到4500亩.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5%,其中免耕直播面积已发展到3300亩。在遭到春旱加伏早的情况下,仍实现了稳产高产.平均亩产达到1300公斤,比传统栽培的亩增产225公斤,增产率21%,亩增值113元。走马岭村科技示范户郑宪文2亩免耕直播田平均亩产1850公斤,最大薯块重达0.9公斤。实践表明.干旱丘陵区早坡梯田推广马铃薯秋免耕春直播技术具有显著的抗旱保墒增产效应。  相似文献   

13.
罗平县从1999年度开始试验96F045D,由云南省农科院油料所提供种子,在10个品种展示中,产量居第1位,亩产达205.35kg,比CK(H090)亩增32.68kg,增幅为18.93%。在试验、示范中,亩产200~230kg,2002年7月经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云油杂一号,成为云南省育成的第一个甘蓝型双低油菜杂交种。2003~2007年罗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栽培试验中出现折合亩产280kg的小区产量,累计推广面积十万亩以上。现根据云油杂一号品种特性及在栽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供农户参考。  相似文献   

14.
1999年,我们在5个行政村示范推广种植了百余亩地膜覆盖栽培的苏薯8号甘薯,平均亩产鲜薯3342公斤,比露地栽培亩增产1190公斤。现将有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管耀祖 《新农村》2003,(10):13-13
浙双758系浙江省农科院育成的双低、高产、高含油量油菜新品系,已通过了省品种审定委员会专业组的考察。2000—2001年度省油菜区试平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135.7千克,比九二一58系增产17.9%,达极显著水准,比浙油758增产2.5%。杭州市区试平均亩产137.5千克,比浙油758增产2.04%。该品系适宜在浙江省扩大种植。  相似文献   

16.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花生是卢龙县主要的油料作物,2009年种植面积7万亩,平均亩产221公斤。为了提高单产增加经济效益,近几年大力推广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栽培面积达到5万亩,平均亩产242公斤,比裸地增产21公斤,增产10%以上,取得了较好的增产增收效  相似文献   

17.
南汇是上海市鲜食玉米生产起步早、规模大、影响广、名气响、技术精的区县之一。2006年南汇区鲜食玉米生产又是一个丰收年,全区种植玉米2.23万亩,平均亩产为809,8kg,比上年增33.5kg,平均亩收入2042.64元,比上年增314,40元,增幅达18.2%。  相似文献   

18.
豫粳四号麦茬稻亩产500公斤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伊川县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常年水稻种植面积5万亩左右。其中麦茬稻面积占85%左右,而单产一直徘徊在300公斤左右。自1988年引进豫粳四号以来,经大面积试验示范,平均亩产比68—11亩增产130—150公斤,出现了大量麦茬稻亩产超500公斤地块,最高亩产达602公斤,使我县水稻平均亩产从300公斤提高到502公斤。在栽培技术上,  相似文献   

19.
地处小兴安岭南麓、乌裕尔河畔的全国第一个国营机械化农场———黑龙江省赵光农场,创造了东北平原高油大豆大面积丰产的新记录:经农业部大豆发展计划专家验收小组一行10人实地测产,20.54万亩高油大豆全面积亩产超过200公斤、平均亩产达216.5公斤,其中最高单产地块达280.4公斤。该场地处小兴安岭丘陵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42万亩耕地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在“九五”期间承担国家6万亩大豆高产攻关课题取得了亩产超过200公斤的基础上,2002年初又被确定为农业部大豆发展计划示范联系点,明确了大豆大面…  相似文献   

20.
我镇常年种植水稻4000亩左右,其中1890亩栽植于2000-2300米高海拔地区。为筛选适宜我镇2000-2300米海拔不同生态类型地区种植的水稻新品种,2009年在姚安县种子管理站的牵头下,从丽江市种子管理站引进了水稻新品种丽粳10号、11号两个品种,选择在我镇不同海拔条件下进行抗逆性、丰产性,适应性和主要经济性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丽粳10号,全生育期187天,平均单产492公斤,较对照老来红,亩增197公斤,增66.8%;丽粳11号,全生育期192天,平均亩产527公斤,较对照老来红亩增232公斤,增78.6%,两品种适宜我镇2300米高海拔地区推广种植,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