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原粳稻抗倒性与农艺性状及亲本抗倒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调查了26份高原粳稻品种(系)的田间抗倒性,测定了材料的株高、穗重、穗长、节间长度、节间壁厚、节间直径与节直径7类共20个性状,同时分析了品种抗倒性与系谱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穗长、穗重与节间直径3类性状与抗倒性相关不显著,株高、穗下节间长度、穗下节间壁厚、穗下节直径这4类性状与品种抗倒性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品种系谱分析表明,品种(系)的抗倒性与其亲本关系密切。品种抗倒性与其亲本关系密切,选择抗倒伏品种作亲本,可以提高育成品种的抗倒性。  相似文献   

2.
胡麻是新疆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含油率高且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等有效成分。为了探究新疆不同地区胡麻品种经济性状间的差异情况,研究以5个胡麻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单株产量和籽粒品质性状等指标进行检测,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探究新疆不同地区5个胡麻品种经济性状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新疆不同地区胡麻品种14项经济性状的变异幅度在4.00%~27.00%,其中株果数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低,且亚麻酸与碘值及株高与工艺长度之间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综合评价显示,新疆不同地区5个胡麻品种的产量及籽粒品质特性间存在差异,伊宁市、木垒县和拜城县最适种植的胡麻品种是伊亚4号,特克斯县和叶城县最适种植的分别是陇亚10号和坝亚3号。此外,伊亚4号和坝亚3号种植在叶城县的经济性状最好,而陇亚10号、定亚26号和内亚10号种植在拜城县的经济性状最好。研究认为,良种区域化是提升新疆胡麻生产效率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3.
对乌兰察布地区胡麻/大豆、胡麻/玉米、胡麻/马铃薯、胡麻/甜菜及胡麻/燕麦5种不同胡麻带田种植模式下作物生育期、经济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种胡麻带田种植模式中,胡麻/马铃薯带田中两种作物株高高低搭配合理,共生期短,减小了光热水肥的竞争,胡麻和马铃薯667m^2产量分别达到相应单作的69.1%和64.4%,土地当量值达1.33,胡麻/马铃薯的667m^2总产值比单作胡麻高649.8元,是当地理想的胡麻带田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4.
胡麻核心种质资源表型变异及SRA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深入了解胡麻核心种质资源的表型变异和遗传多样性,对401份胡麻种质14个表型性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4个表型性状平均变异系数为17.87%,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2.132,28对表型性状间呈极显著相关,4对呈显著相关。用26对SRAP引物评价了胡麻核心种质,共扩增出234个多态性条带,多态性信息量(PIC)平均为0.60;有效等位基因数(Ne)、香农信息指数(I)和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在物种水平上分别为1.584 7、0.523 5和0.347 9,在群体水平上分别为1.510 5、0.464 4和0.305 4。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295和0.375处,将401份胡麻资源分为2大类和7个亚类,与国内外7个不同地区来源吻合。结果表明供试胡麻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变异大于品质性状的变异,地理环境是影响胡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基于BP神经网络和显微结构的甘蓝型油菜抗倒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抗倒性的18个油菜品种为材料,分析了农艺性状、物理性状及主茎显微结构,结果表明:抗倒性强品种中双9号的根冠比(干重)为22.04%,显著高于其中的9个品种,其茎秆各茎段和主花序的组成比例适中;在抗倒性强品种中双9号和富油3号的茎秆纵向显微结构中,维管束部分细胞排列比较整齐,细胞排列方式与主茎方向呈平行状态的线形分布,而抗倒性一般的材料如XYY2和XYY6,其维管束部分细胞排列存在许多不规则现象;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农艺性状和物理性状与倒伏指数的关系进行模拟预测:倒伏指数的拟合率高,两品种倒伏指数的预测值处于置信区间。  相似文献   

6.
旱地胡麻改施种肥和着施肥为秋施肥,可分别增产28.8%-50.8%和19.85%26.86%。秋施肥可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减少养分损失,提高肥效,缓解旱地胡麻养分供需矛盾,有利于抗旱保墒.保苗促壮,防治倒伏促进早熟增果增位增产.  相似文献   

7.
胡麻育种工作所涉及的农艺性状,主要为数量性状遗传。所以,用生物统计遗传学原理去分析有关性状的遗传力,对育种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目前,国内外对水稻、小麦、大豆、花生、油菜、棉花、高粱等作物的有关性状遗传力的估测,都做了一定的工作。但对胡麻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力的分析尚少。我们用杂种世代分析法,对此做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对早熟3号/90-158和紫皮大麦/90—158两个大麦组合的抗倒性及部分相关性状的遗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大麦抗倒性因遗传背景不同可能表现部分显性,也可能表现部分隐性;大麦株高遗传受两对基因控制;大麦倒五节长、倒五节粗/倒三节长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  相似文献   

9.
大麦抗倒性及部分相关性状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对早熟3号/90-158和紫皮大麦/90-158两个大麦组合的抗倒性及部分相关性状的遗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大麦抗倒性因遗传背景不同可能表现部分显性,也可能表现部分隐性;大麦株高遗传受两对基因控制;大麦倒五节长、倒五节粗/倒五节长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  相似文献   

10.
小麦基部节间茎秆密度与抗倒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为了给小麦抗倒性的评价提供简便易行的指标,以抗倒性不同的20个小麦品(系)为材料,研究了抽穗至成熟期茎秆基部第二节间鲜、干密度的变化特点,以及鲜、干密度与产量性状及其他形态与生理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茎秆抗倒性强弱与基部节间茎秆鲜干密度值的大小密切相关;鲜密度随灌浆过程的进行基本呈递减趋势,在蜡熟期最低;在灌浆中期干密度较高但变化幅度较大的品种抗倒性较差.基部第二节间茎秆鲜、干密度与茎秆机械强度、单株鲜重、基部节间鲜干重、壁厚等形态生理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倒伏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不孕小穗数、单位面积穗数等产量性状呈极显著负相关.因此,直接利用基部节间茎秆鲜、干密度来评价小麦品种的抗倒性是可行的,通过提高基部节间茎秆的干密度可以实现抗倒性和产量的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玉米抗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玉米倒伏严重影响产量、品质及机械化收获。通过育种和栽培方式提高抗倒性,对玉米丰产稳产尤为重要。本文综述玉米茎秆力学特性、化学成分、植株形态结构等对个体抗倒性的影响,栽培措施和病虫害对群体抗倒性的调控及玉米茎秆性状的遗传特性,展望未来提高玉米抗倒性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2.
扬麦系列品种植株抗倒性能的演变及与茎秆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扬麦系列品种的抗倒性变化规律及与茎秆性状的关系,研究了不同年代育成的扬麦系列品种茎秆形态结构、解剖结构、力学结构等抗倒性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育成年代的推移,小麦品种的株高下降,基部第二节间长度呈现缩短的趋势,而基部第1节间长度无明显变化。近、现代育成的扬麦品种基部节间秆壁厚度与基部节间单位长度干重在总体上大于早期育成的扬麦品种,而茎秆粗度无显著差异。育成年代越早的品种抗倒性越差,倒伏面积越大,倒伏程度越严重;近几年育成的品种抗倒性显著增强,发生倒伏的风险降低,产量提高。通径分析表明,株高是影响小麦品种抗倒性的最主要因素,基部第1、第2节间壁厚、基部二节间单位长度干重、茎粗等性状也是影响小麦品种抗倒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黄淮冬麦区部分小麦品种(系)抗倒伏相关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矮秆品种的应用大幅提高了小麦的抗倒伏(简称"抗倒")能力,但当小麦株高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势必造成产量降低。为了明确除株高外影响小麦抗倒性的关键性状,采用一组抗倒性较好的品种(系)(石4185、轮选103、轮选163、轮选126、矮抗58、小偃101和周麦18)与另一组抗倒性较差的品种(系)(轮选49、轮选136、中麦875、轮选87和轮选199),对抗倒性相关的13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抗倒性较好的品种(系)一般表现为植株较矮,第1、第2节间较短且较粗,第2节间壁较厚,大、小维管束数目较多,薄壁组织和厚壁组织较厚,茎秆抗折断力较强,而且两组品种(系)间在株高、第2节间长度、小维管束数目、厚壁组织厚度和茎秆抗折断力5个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抗倒性品种(系)在抗倒伏相关性状上表现不尽相同。相关和主成分分析进一步明确株高、第2节间长度和茎秆抗折断力是引起两组品种(系)抗倒性差异的关键性状,这3个性状可作为小麦抗倒伏育种的主要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14.
利用灰色关联的分析方法,对恩施州2006年玉米区试A、B、C组参试的34个新组合及相应对照分组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鄂西南玉米种植区玉米杂交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大小排序为:生育期、穗长、抗倒性、株高、行粒数、穗位高、出籽率、千粒重、穗行数。与产量密切相关的性状是品种的生育期、穗长、抗倒性、株高、行粒数等。在选育玉米杂交种时,在保证适当的生育期和株高的前提下,要注重抗倒性、出籽率、长穗和多粒性状的选择,同时不要忽视千粒重和穗行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矮秆、紧凑株型是油菜抗倒性和稳产性的重要因素。新型矮秆甘蓝型油菜材料DW871具有花序花蕾呈散生状的类甘蓝花序特征,花序或果枝从初花直至收获均表现挺直不弯曲,不串枝,果枝中偏短,着果密,茎秆坚硬,株型紧凑,抗倒性特强等辅助标记性状。本研究分别以DW871为父母本,通过构建不同世代的群体对该品系的株高性状进行遗传分析,辅以其它标记性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源自DW871株高性状为1对显性主基因控制,不存在细胞质效应,但是存在修饰基因的影响,表现数量性状的遗传特征。DW871为适宜机械化或轻简化种植的中矮秆甘蓝型油菜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6.
为了阐明旱地胡麻对亚麻象蛀食胁迫的补偿效应,采用大田罩网法和伤口模拟危害法,结合田间调查分析和数据验证,研究亚麻象危害与胡麻产量及其相关性状补偿效应的相互关系,建立数学模型,模拟胡麻产生补偿效应的虫口密度范围。结果表明,虫口密度在20头/m2时,千粒重、单株产量和小区产量的补偿系数最高,分别为17.74%、24.62%和26.97%。亚麻象危害指数和千粒重的模拟回归方程为y=-0.1981x2+0.9029x+6.0766(R2=0.8090),种群密度与危害指数模拟回归方程为y=0.0203x+0.4127(R2=0.9967),亚麻象种群密度与胡麻产量模拟方程为y=-0.0051x2+0.7277x+86.107(R2=0.8814)。通过验证试验,对千粒重和产量的实测值与理论值进行Bonferroni配对比较的显著性检验,实测值与理论值差异不显著,拟合度较好。  相似文献   

17.
水稻茎秆性状与抗倒伏关系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丽华 《中国稻米》2006,12(3):10-11
水稻倒伏是严重影响水稻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从水稻茎秆结构、株高、倒伏类型、机械强度等,以及研究抗倒性的方法等几个方面综述了茎秆性状与抗倒之间的关系,试图为增强对水稻抗倒性的认识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倒伏是严重影响水稻产量与品质的一个因素.通过常规灌溉和节水抗旱栽培模式下与水稻抗倒性密切相关的性状指标的变化,探讨了黑龙江省各积温带水稻主栽品种(系)的抗倒性.结果表明,节水抗旱处理使部分品种(系)的倒伏指数减小,倒2节带鞘抗折力增加,节间干物质量增加,节间横切面积减少,茎壁增厚;抗倒性、抗旱力指数和实测产量等指标表现...  相似文献   

19.
为了精准鉴定胡麻种质的表型,为种质创新和品种选育奠定基础,在4个环境下,对269份胡麻种质资源产量和品质相关14个表型性状进行鉴定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胡麻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状存在广泛的表型变异,其中单株粒重变异系数最大(24.33%),全生育日数变异系数最小(2.66%)。产量相关性状表型变异系数依次排序为单株粒重单株果数千粒重工艺长度分枝数株高果粒数全生育日数,品质性状表型变异系数依次排序为硬脂酸油酸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粗脂肪,14个表型性状均呈现正态分布的趋势。4个环境下亚麻酸的广义遗传力最大,达到了85.91%,工艺长度的广义遗传力最小,为52.38%。产量性状的广义遗传力依次排序为千粒重果粒数单株粒重株高全生育日数单株果数分枝数工艺长度,品质性状的广义遗传力依次排序为亚麻酸粗脂肪硬脂酸油酸棕榈酸硬脂酸。  相似文献   

20.
中种R1607是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按性状互补原则,以华占为母本与抗倒性强的亲本远恢611进行杂交改良育成的在产量配合力、米质、抗倒性、抗病性及后期转色等性状上综合表现优良的籼型水稻恢复系。2019年7月获得植物新品种权授权。利用该恢复系配组的荃优607、川种优3607、中两优607、旌优607等杂交稻组合已经通过国家或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