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播期与密度对南方早熟春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国审早熟春大豆品种湘春豆26为供试材料,研究了播期和密度对南方早熟春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方早熟春大豆产量随播期的延迟、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蛋白质含量、蛋脂总含量随密度的增加先增后减,随播期推迟而降低;脂肪含量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随播期的推迟而降低。适期早播,合理密植有利于早熟春大豆高产,同时提高蛋白质含量和蛋脂总含量。  相似文献   

2.
南春204是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与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科技合作于1997年春以湘春豆10号为母本,与从日本引进的大豆脂肪氧化酶全缺、大豆贮藏蛋白亚基A5A4B3缺失品种Suzuyutaka-123为父本,育成的无豆腥味大豆新品种。在湖南省2年的多点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694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7.9%,该品种种子蛋白质含量为44.5%,脂肪含量为19.8%,脂肪氧化酶缺失(无豆腥味),是理想的大豆加工原料。于2006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大豆籽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试验自2002年开始至2004年止,从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两方面对大豆脂肪、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大豆籽粒的脂肪、蛋白质含量具有显著的影响,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种植密度与大豆籽粒的脂肪含量存在着负相关性,与籽粒中的蛋白质含量之间为正相关。中国品种的脂肪含量受种植密度的影响大于美国品种,而中国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受种植密度的影响小于美国品种。蛋脂总含量受种植密度的影响较小,并且不存在品种间的差异性。磷酸二铵的施用量与大豆籽粒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但是中美品种的品质对磷酸二铵施用量的反应不同。磷酸二铵的施用量与中国品种的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和蛋脂总含量呈正相关,而与美国品种的脂肪、蛋白质含量和蛋脂总含量呈负相关,但相关程度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作物育种信息》2006,(10):18-18
春大豆新品种桂春5号是在广西“十五”大豆育种攻关项目经赞支持下,广西玉米研究所梁江等以高产、优质、适合间套作为主要目标,经多年育种攻关选育而成。桂春5号系用“桂475”为母本,广西的地方大豆品种“宜山六月黄”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蛋白春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多种大豆病害、适应性广等特点,蛋白质含量为45.46%,脂肪含量为18.01%。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春大豆新品种桂春5号的选育过程,阐述了其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桂春5号系用“桂475”为母本,广西的地方大豆品种“宜山六月黄”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蛋白春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多种大豆病害、适应性广等特点,蛋白质含量为45.46%,脂肪含量为18.01%,适宜播种期为2月20日至3月12日。在适宜播种期内,春播生育期97~113d,夏播85d左右,适合广西、广东、海南等地种植。2005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6.
大豆脂肪酸组份相关、变异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314份大豆品种材料的脂肪酸组成和变异特点及其与蛋白、脂肪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大豆品种具有亚油酸含量高且变异幅度小,亚麻酸含量变异程度较大的特点;5种脂肪酸成分间以及与蛋白、脂肪间存在相关关系,其中亚麻酸、亚油酸及油酸之间的相关关系,受环境影响较小;不饱和脂肪酸变异主要来自生态类型间的差异:油酸平均含量最高为南方春大豆,最低为长江春大豆;亚油酸平均含量最高为长江春大豆,最低为南方春大豆;亚麻酸平均含量最高为长江春大豆,最低为南方夏大豆;育成品种比地方品种变异幅度小;饱和脂肪酸的平均含量与品种来源和生态类型均无密切联系。本研究筛选出一批具有高油酸、高亚油酸、低亚麻酸等不同特点的优质品种资源。研究结果可为大豆的种质资源评价、利用及品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鼓粒期干旱对春大豆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给大豆生育后期合理灌溉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试验在2016—2017年采用8个春大豆品种为材料,于收获后用Foss1241测定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并进行产量计算,以此探讨鼓粒期干旱对春大豆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鼓粒期干旱条件下,‘黑农37’蛋白质含量下降最为明显,而‘合丰46’变化最小;‘黑农61’脂肪含量升高最为明显,‘绥农29’脂肪含量升高幅度最小;‘黑农65’百粒重下降最为明显,‘黑农45’百粒重下降幅度最小;‘黑农65’产量降低幅度最大,而‘黑农44’、‘黑农37’和‘黑农45’产量降低幅度均较小。本试验表明,鼓粒期干旱会使大豆蛋白质含量下降,脂肪含量升高,百粒重下降,产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泉豆 17 是以浙 9703 为母本、南春 201 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春大豆新品种,2016-2017 年参加国家热带亚热带地区春大豆组区域试验,2 年每 667m2 平均产量为 155.2kg ;2018 年参加国家热带亚热带地区春大豆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 147.1kg。泉豆 17 粗蛋白质含量 46.15%,粗脂肪含量 18.56%,蛋白含量脂肪含量之和为 64.71%,为高蛋白质品种。2020 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豆 20200001),2021 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豆 20210078),适合在福建省、广东省、广西自治区、海南省、江西省南部、湖南省南部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9.
大豆新品种──通农11通农11是吉林省通化市农科所1979年以地方品种大粒为母本,以通农5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育成。1995年通过省级审定。该品种是高蛋白大豆品种,蛋白质含量为45.77%,脂肪含量为16.85%,是吉林省中熟大豆蛋白质含量最高的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不同大豆品种品质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对20个不同大豆品种的种子蛋白质、脂肪以及大豆异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种子贮存蛋白中的醇溶蛋白、球蛋白、谷蛋白分别进行了提取和电泳分析,从中筛选出7个高蛋白品种,4个高脂肪品种,6个高大豆异黄酮品种,2个高蛋白高大豆异黄酮的双高品种,1个高脂肪高大豆异黄酮的双高品种,1个高蛋白高脂肪高大豆异黄酮的三高品种。通过电泳分析得到4个优质蛋白品种,两个豆腐专用品种。将蛋白质、脂肪、大豆异黄酮含量的测定与电泳方法结合,可以成为筛选优质蛋白质兼用性品种的快速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王芳  刘忠锋 《种子世界》2004,(11):33-33
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是遗传因素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表现,环境条件包括许多因素,如气象、经纬度、海拔、光照、温度、水、肥等。大豆化学品质中最重要的组分为蛋白质和脂肪,两者呈负相关,遗传因素是影响品质的首要因素,是内因;环境是外因,环境条件与一般条件差异越大,造成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变异幅度越大。研究氮磷钾肥的吸收规律及对大豆产量和化学品质的影响,明确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和产量、脂肪含量和产量的关系,为大豆优质品种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1986-2010年大豆审定品种的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黑龙江省1986~2010年间审定推广的275个大豆品种的子粒蛋白质、脂肪和蛋脂总量等品质性状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0年审定的大豆品种的不同品质性状最高值均高于1986~1990年的最高值,其中,大豆品种脂肪含量最高值显著提高,与品种推广年代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说明近年来大豆品质育种尤其是高油育种取得较大进展。育成蛋白质含量高于45.0%的大豆品种8个,脂肪含量在23.0%以上的品种9个,蛋脂总量在63.0%以上的品种23个。  相似文献   

13.
播期对高蛋白大豆籽粒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确定探明不同高蛋白大豆品种的最佳播期。本试验以黑龙江省三江平原主栽的4 个高蛋白大豆品种分7 个播期进行栽培,研究了播期对高蛋白大豆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 个高蛋白大豆品种在各播期蛋白质含量均值变化范围为39.14%~45.26%,最大变化幅度为15.64%;脂肪含量均值变化范围为18.82%~20.30%,最大变化幅度为7.86%;产量变化范围为2064.2~3068.1 kg/hm2,蛋白质产量均值变化范围为807.2~1377.9 kg/hm2,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均随播期变化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在A2 播期达到最大值,播期显著影响大豆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因此,适期播种能够提高大豆产量和蛋白质产量,适合当地高蛋白大豆品种的最佳播期是5月4日左右。  相似文献   

14.
国审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晋遗31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海生 《作物杂志》2011,27(1):121-122
晋遗3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中品661为母本,高蛋白品种早熟18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2007年参加国家区试,平均产量2889kg/hm2,比对照增产7.1%;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746.5kg/hm2,比对照增产6.5%;2002年在陕西省引育中心区试点,最高单产4707kg/hm2。蛋白质含量最高41.95%,脂肪含量最高23.62%,属蛋白质脂肪兼用型品种。该品种抗SMVⅠ、SMVⅢ和大豆灰斑病,适合我国北方春大豆晚熟区春播和黄淮海夏大豆区夏播。其主要优点是:产量高,品质优,适应广,综合抗性好。  相似文献   

15.
大豆的产量以及品质指标蛋白质、脂肪的含量与产量是由大豆品种本身特性决定的,但也受环境条件及栽培条件的影响,大豆生长后期叶面追肥对产量和品质都有一定的影响.本试验就大豆品种合丰42号在北安地区的种植条件下,不同施肥比例对其产量、蛋白质及脂肪含量的影响,做了具体研究.  相似文献   

16.
吕美琴 《种子》2016,(4):115-117
泉豆12号系福建省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中间材料“泉系9319”为母本,中间材料“泉系9234”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经多年选育而成的春大豆新品种,201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2-2013年参加福建省春大豆区域试验,平均单产148.30 kg/667m2,比对照福豆310增产11.80%.2014年参加福建省春大豆生产试验,平均单产169.12 kg/667 m2,比对照福豆310增产16.80%.蛋白质含量42.41%,脂肪含量19.48%,室内抗炭疽病接菌鉴定表现抗病.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大豆子粒中干物质、脂肪和蛋白质积累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4个不同蛋白质含量的大豆品种为材料,测定子粒中干物质、脂肪和蛋白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大豆子粒中干物质积累呈S形曲线变化;脂肪含量随子粒的形成呈S形曲线变化;蛋白质含量随子粒的形成而逐渐增加,大致呈W形曲线变化。子粒形成后期,脂肪积累量与干物质积累量呈正相关,在子粒干物质快速增长期呈显著正相关;脂肪积累量与蛋白质积累量在子粒形成前期呈正相关,中期负相关,后期呈显著负相关;干物质积累量与蛋白质积累量在子粒形成前期呈正相关,子粒形成中后期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通农9号是吉林省梅河口市农科所培育出的高蛋白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大豆蛋白质含量高达45.61—47.84%,脂肪含量18.02—19.89  相似文献   

19.
大豆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其深加工产品已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食品之一。本文从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介绍了新疆北疆春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张树民 《种子》2013,32(2):93-94
通过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种衣剂处理对大豆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衣剂不同程度降低大豆蛋白质含量,提高大豆蛋白质产量;种衣剂不同配比能提高脂肪含量,提高大豆脂肪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