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隶属于44科的60种药用植物为试材,以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溶剂,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对选取的药用植物提取物进行抑菌活性的测定,以筛选出对葡萄炭疽病菌具有抑菌活性的药用植物资源。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为100mg/mL时,对葡萄炭疽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80%以上的有11种植物提取物,抑制率超过90%的药用植物有艾蒿、苍耳、丁香、黄芩、苦参、肉桂和石菖蒲7种,其中丁香、肉桂和石菖蒲的提取物对孢子的萌发抑制率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为100%。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药用植物丁香、肉桂和石菖蒲具有开发成防治葡萄炭疽病新型植物源杀菌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菊科植物鬼针草浸提物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滤纸片法和孢子萌发法,研究了鬼针草提取物对3种果蔬致病菌灰葡萄孢菌、链格孢菌、黑根霉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鬼针草乙醇浸提物在抑制菌丝生长方面比水提取的效果更好;水提物的孢子萌发抑制率也小于乙醇提取物的;综合抑菌活性均随提取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强。比较而言,同一提取物对黑根霉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对灰葡萄孢菌的抑制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3.
菊科植物蓬蒿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菊科蓬蒿属蓬蒿为试材,研究了水、50%乙醇和100%乙醇3种蓬蒿浸提物对灰葡萄孢菌、链格孢菌和黑根霉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蓬蒿提取物对灰葡萄孢菌和黑根霉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链格孢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对于灰葡萄孢菌,蓬蒿乙醇提取物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大于水提物;黑根霉表现与其相反,水提取物比乙醇提取物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从土壤中分离诱变获得菌株B-298,其代谢产物对灰葡萄孢病原真菌有非常强的抑制效果。研究表明,该菌株代谢产物100倍稀释液,对灰葡萄孢孢子萌发抑制率达100%(对照孢子萌发率在90%以上)。将该菌株代谢产物300倍稀释液应用于葡萄贮藏保鲜,可明显减轻葡萄的腐烂,8℃下贮藏60d,果实腐烂率为8.92%,而对照高达52.38%;其乙醇浓度为0.17%,对照0.72%。  相似文献   

5.
在离体条件下比较了胡椒科荜茇、假蒟、黑胡椒、白胡椒4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灰葡萄孢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4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灰葡萄孢发育各阶段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白胡椒乙醇提取物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EC_(50)为0.007 9 g·m L~(-1),其次为荜茇、黑胡椒和假蒟;当浓度为0.5 g·m L~(-1)时,荜茇和假蒟的乙醇提取物对灰葡萄孢产孢量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分别为92.8%和92.0%;黑胡椒和白胡椒乙醇提取物对灰葡萄孢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强于荜茇和假蒟;4种植物粗提物浓度高于0.062 5 g·m L~(-1)时,均能完全抑制灰葡萄孢菌核产生。  相似文献   

6.
采用平行提取法,研究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丙酮、乙醇、水6种溶剂对辛夷提取率的影响,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了辛夷6种平行提取物对黄瓜灰霉病致病菌——灰葡萄孢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去离子水的提取率最大为25.71%,石油醚最小为9.63%;辛夷6种平行提取物对灰葡萄孢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抑制作用;石油醚、氯仿提取物对菌丝生长的EC50分别为372.15、206.83mg/L,对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1 318.92、591.78mg/L,抑菌效果较好;水提取物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6 024.25、3 532.13mg/L。说明辛夷有机溶剂提取物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优于其对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且辛夷的主要抑菌活性成分较易被极性小的有机溶剂提取。  相似文献   

7.
通过室内菌丝生长抑制率测定和孢子萌发抑制率测定得到抑霉唑、吡唑·醚菌酯、啶菌唑、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等5种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病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的室内毒力值。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病菌菌丝和孢子均有抑制作用,但抑制效果存在一定差异,两种测定方法 EC50值均1μg/mL的是咪鲜胺,葡萄灰霉病对咪鲜胺最敏感,可作为治疗和保护药剂在生产中使用,菌丝生长抑制率测定法EC50值1μg/mL的是啶菌唑和苯醚甲环唑,可作为葡萄灰霉病的治疗药剂在生产中使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河北省蔬菜保护地土壤镰孢菌种群分布情况,分析了棚龄、蔬菜种类、土壤真菌、土壤有机质及速效性化肥对镰孢菌种群分布的影响,鉴定出13种镰孢菌,分别是雪腐镰孢菌(Fusarium nivale)、茄病镰孢菌(Fusarium solani)、水生镰孢菌(Fusarium aquaeductum)、梨孢镰孢菌(Fusarium poae)、拟枝孢镰孢菌(Fusarium sporotrichioides)、弯角镰孢菌(Fusarium camptoceras)、半裸镰孢菌(Fusarium semitectum)、潮湿镰孢菌(Fusarium udum)、串珠镰孢菌(Fusarium moniliforme)、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木贼镰孢菌(Fusarium equiseti)、柔毛镰孢菌(Fusarium flocciferum)和双胞镜孢菌(Fusarium dimerum),其中尖孢镰孢菌(F.axyspsrum)和茄病镰孢菌(F.solani)是优势种;同时表明土壤等因子对镰孢菌种群的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但规律不尽相同;木霉对镰孢菌的生长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后葡萄果实营养对灰霉菌致病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采后巨峰葡萄果实(Vitis vinifera L.cv.Kyooho)为试材,从葡萄的营养、pH、贮藏期生理状态以及环境温度对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生长发育和致病性影响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葡萄果实的营养和pH值适于灰霉菌的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在葡萄营养培养基上灰霉菌与葡萄的其它采后致病菌,如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镰刀菌(Fusarium sp.)、芽枝霉(Cladosporium sp.)和粉红单端孢菌(Trichotecium roseum)相比具有显著的生长优势。在pH 3.46的葡萄果汁上,灰霉菌分生孢子在0~35 ℃的温度范围内都能萌发, 最适萌发温度为15~24 ℃,0 ℃培养48 h后分生孢子仍然有8.7%的萌发率。灰霉菌分生孢子在低温下萌发需要较低的pH条件, 在pH 4的葡萄果汁中,4 ℃培养72 h后萌发率可达90%以上,高于pH 5~7的果汁。葡萄果实贮藏期的生理衰老状态与灰霉菌的侵染力存在着时序关系,即灰霉菌的侵染力随着葡萄果实贮藏期的延长而加强。受灰霉菌侵染后的葡萄果实产生过氧化物酶(POD)和几丁质酶的活性均低于链格孢菌诱导的活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浓度纳米Cu2O悬浮液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番茄早疫病菌、辣椒疫霉菌、西瓜枯萎病菌、黄瓜炭疽病菌和油菜菌核病菌的抑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纳米Cu2O悬浮液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有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效果与纳米Cu2O质量浓度呈正相关,纳米Cu2O悬浮液对辣椒疫霉菌的抑菌效果明显优于对其他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纳米Cu2O质量浓度为100 mg/kg时,对辣椒疫霉菌的抑制率高达95%以上;纳米Cu2O质量浓度为400 mg/kg时,对番茄早疫病菌、西瓜枯萎病菌、黄瓜炭疽病菌和油菜菌核病菌的抑制率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1.
小檗碱和壳聚糖抗蔬菜病原真菌活性测定及复合膜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小檗碱和壳聚糖对几种常见蔬菜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以及以小檗碱和壳聚糖为主料制备复合膜的方法,并测定了该膜的药物释放效果。试验表明:低浓度(0.234 mg/mL)小檗碱即可抑制辣椒炭疽病菌(Vermicularia capsici)等5种蔬菜病原真菌的生长。20 mg/mL浓度壳聚糖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的抑制率高达65%,而对其余4种果蔬病原真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为了集成这2种天然化合物的优点,制备了小檗碱-壳聚糖复合膜,该膜具有缓释功能,在模拟外部环境(磷酸缓冲液,pH 6.8)条件下,20 d小檗碱累计释放率接近25%,提示其在果蔬贮藏抗菌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黄连、雷公藤、青蒿和川楝子乙醇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和辣椒炭疽病菌(Vermicularia capsici)的抑茵活性.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1g/mL时,4种中药乙醇提取物对3种真菌生长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黄连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茵率为65%~68%;青蒿和川楝子提取物对辣椒炭疽病菌的抑茵率分别为63%~85%和59%~77%;黄连、川楝子和雷公藤提取物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70%~80%、48%~57%和59%~77%.此外还测定了黄连、川楝子提取物对几种真菌的毒力.该研究为跟踪抗茵活性物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运用菌丝生长速率抑制法测定了42种植物甲醇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的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心籽绞股蓝、海南五针松、水马桑3种植物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作用较好,在5mg/mL浓度下抑制率分别为83.68%,76.21%,60.88%;并进一步测定心籽绞股蓝、海南五针松及水马桑对番茄灰霉病的毒力,其EC50分别为1.000mg/mL,3.275mg/mL及5.050mg/mL。心籽绞股蓝表现出对番茄灰霉病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但其抑菌活性成分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FD6可产生多种抗菌物质,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生长都有抑制作用。将FD6菌株感应激酶gacS基因部分保守区片段克隆到自杀载体中得到质粒pBS-S,将该质粒电击转化到FD6菌株中,利用同源重组构建了gacS基因插入突变体。经测定该突变体不产生抗生素硝吡咯菌素、2,4–二乙酰基间苯三酚、藤黄绿脓菌素、蛋白酶和氢氰酸,与野生型菌株相比形成生物膜和嗜铁素能力显著降低,并且丧失了对番茄灰霉病防病能力。gacS基因互补试验结果表明,gacS基因表达可恢复产生次生抗菌物质的能力,且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与野生型菌株接近。由此证明,gacS基因是影响拮抗细菌FD6抗生素产生和对病害抑制能力的重要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15.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3种牛心朴子提取物对番茄早疫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当供试浓度为500mg/L时,牛心朴子总生物碱、牛心朴子甾体皂苷和牛心朴子总黄酮对番茄病原菌菌丝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牛心朴子总生物碱的抑菌活性最高,抑制率可达85%以上。牛心朴子总生物碱对番茄早疫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EC50分别为84.3471mg/L和135.8679mg/L。牛心朴子总生物碱可作为植物源杀菌剂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16.
董汇泽  杨君丽 《北方园艺》2011,(22):129-130
采用纳米CuO对番茄早疫病菌、辣椒根腐病菌和菜瓜灰霉病菌进行了抑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纳米CuO对番茄早疫病菌和辣椒根腐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菜瓜灰霉病菌没有作用.质量浓度为750 mg/kg和500 mg/kg纳米CuO的抑菌效果显著,且明显优于常用杀菌剂.  相似文献   

17.
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防治黄瓜灰霉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以40 %嘧霉胺悬浮剂为对照药剂,评价了生物杀菌剂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活 芽孢数为1 000亿·g-1)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显示,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黄瓜灰霉病的抑制效果较好,与对照 药剂相当,其EC50为5.89×106 cfu·mL-1。田间试验中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0.08 g·m-2施药后的防效为70.81 %,对照药剂 0.11 g·m-2的防效为77.40 %。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与田间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8.
细辛精油对5种黄瓜病害致病菌的离体抑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细辛精油对引起黄瓜病害的5种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均较好,其次是对褐斑病菌、枯萎病菌和叶斑病菌;而对根腐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均较差。对于同一种病原菌来说,细辛精油对其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和对其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存在差异,如灰霉病菌和根腐病菌,对其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好于对其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保环境保护研究所自主分离筛选的利迪链霉菌A02为供试菌株,采用离体生物测定法评价了其对葡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桃褐腐病菌(Monilinia ructicola)和枣青霉病菌(Penicillium sp.)3种果树病原真菌的室内毒力,通过小区试验测定了其对葡萄霜霉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A02活性产物对葡萄灰霉病菌、桃褐腐病菌和枣青霉病菌均具有强毒力,对其菌丝生长的抑制中浓度分别为1.3696、8.1115和7.4989mg/L,最低抑菌浓度均在30 ng/L以下;对葡萄霜霉病的田间小区防效达95.7%,显著高于对照生物农药10%宝丽安可湿性粉剂和1%多抗霉素水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