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国黄牛资源丰富,地方品种多达5 2个,具有耐粗饲、抗逆性强、肉质细嫩等优点,是全国各地肉牛生产的主体,但与国外引进肉牛品种相比还存在一些缺陷。加快黄牛肉用遗传改良,是发展我国现代肉牛产业的基础。地方黄牛的改良方案应该依据牛品种类型、遗传改良现状和主产区气候条件情况,  相似文献   

2.
中国黄牛选育改良及杂种优势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地方黄牛资源丰富,具有耐粗饲、抗逆性好、肉质细嫩等优点,同时也存在生长速度慢、体型发育不佳、胴体产肉少、优质牛肉切块率低等缺陷。通过本品种选育和引进国外品种杂交改良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产业发展仍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门化肉牛品种。随着全球动物种业竞争的不断加剧,我国肉牛种业面临严峻挑战。本文综述了我国地方黄牛品种资源利用现状及其支撑肉牛产业发展的情况,对我国引进国外肉牛良种杂交改良各地黄牛品种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分析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肉牛选育改良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实际工作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对指导我国肉牛种业技术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笔者介绍了思南黄牛品种特征特性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针对思南黄牛存在的缺点以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保护与利用相结合,采取建设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的方式,保护思南黄牛遗传资源;通过开展本品种选育和杂交改良,提高肉用生产性能,科学开发利用思南黄牛遗传资源,推动肉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1目的及技术简介 威宁黄牛是贵州省的地方牛品种之一。该品种具有耐寒、耐粗饲、矫健灵活、疾病少、繁殖力强、遗传性能稳定和肉质鲜美等优良特性,是我国地方牛品种基因库的宝贵资源。引进安格斯牛对威宁黄牛进行杂交改良,使威宁黄牛的生产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为建立威宁黄牛优质肉牛杂交改良体系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1)加强地方优良黄牛品种选育和杂交改良体系的建设.要建立地方母本牛繁育养殖体系,建设母本牛生产、培育基地,加强品种选育与提高,保护与开发地方良种;加强肉牛杂交体系建设,在用外来品种进行杂交时,科学地确定杂交方案,实施导入杂交或晋进杂交,做好品种杂交后裔测定工作,实现地方良种保护与杂交改良商品化生产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6.
思南黄牛是我国著名的地方优良品种之一,素有短小精悍、体质结实等特点,是十分适宜山区耕作和放牧且有良好挽力和产肉性能的品种。然而,在遗传上该品种却存在着外种杂交、母牛繁殖率低、近亲繁殖现象严重等遗传资源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采取恰当且符合实际的解决方案,就思南黄牛所存在的遗传资源选育问题及改良利用的对策进行阐述,并展望了未来思南黄牛将处于的资源选育情况。  相似文献   

7.
<正>1制约肉牛养殖效益的因素1.1良种覆盖面低,牛群品质差1.1.1质量参差不齐,生产水平低。目前,我国农村肉用牛种杂乱,有的为地方牛种、有的为兼用型地方良种牛、有的为引进品种与地方牛种的杂交后代、也有部分为淘汰的役用牛,但支撑我国肉牛生产的主导品种仍然是产肉性能欠佳的地方黄牛品种。我国的肉牛业仍处于以黄牛为主的高数量状态,良种覆盖面低,改良肉牛比例仅为30%~40%,与发达国家改良牛比例90%以上的差距很大,牛群整体品质差,个体生产水平有待提高。2005年,我国黄牛存栏  相似文献   

8.
《中国牛业科学》2011,(2):102-102
为了充分挖掘我国丰富的地方黄牛遗传资源,加快我国肉牛选育改良步伐,促进肉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经教育部批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肉牛改良中心将于2011年5月8—10日在陕西杨凌举办“2011中国肉牛选育改良与产业发展国际研讨会”。  相似文献   

9.
渤海黑牛是肉役兼用的优良品种,被列为我国受保护的地方良种。本文重点介绍了渤海黑牛种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渤海黑牛的保种途径与利用措施以及渤海黑牛的杂交改良与开发利用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以我国优良地方黄牛品种为基础,选育具有中国特色的黄牛肉用新品种,是我国肉牛保种及提高生产效益的必由之路,这对其它地方品种的保护与利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利木赞牛改良草原红牛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红牛是我国自主培育而成的第一个肉乳兼用型优良品种,具有适应性强、宜放牧、耐粗饲、抗病能力强、乳脂率高、肉质好、遗传力强等突出优点,但与国外优良肉牛品种以及国内黄牛品种相比还存在着个体小、生长缓慢、产肉性能偏低等不足。为了提高草原红牛肉用生产性能,先后从国外引进优良肉牛品种丹麦红牛和利木赞牛等对草原红牛进行杂交改良。本研究就利木赞牛对草原红牛的杂交改良效果进行全面分析,为草原红牛肉牛新品系的选育与品种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引进肉牛品种进行杂交改良本地黄牛提高其肉用生产性能,是我国肉牛生产主要途径之一。黑龙江省借鉴国内外肉牛生产经验,不断探索肉牛改良黄牛杂交组合效应,目前应用比较多的杂交组合有西门塔尔×黄牛、夏洛来×黄牛、利木赞×黄牛、安格斯×黄牛等,而且均取得了一定的改良效果。为了解二元杂交的F2代改良效果,我们进行了以上4个肉牛品种与本地黄牛杂交F2代生长指标、屠宰指标、肉的品质等方面的比较分析试验,现将试验报告如下:1方法2004年3月16日至5月23日在黑龙江省农垦九三管局“红丰肉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选择西门塔尔、夏洛来、利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全面介绍中国地方黄牛品种资源现状及其选育改良概况的基础上,并针对当前肉牛种业面临的品种选育缺乏科学规划、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良种良法不配套、国民食物结构有待改善以及缺乏自主培育和选育优秀种公牛的能力等问题,提出了设立育种专项、加强人才队伍与育种组织建设、推动产学研实质融合等建议,有助于我国肉牛种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山东是全国的养牛大省,拥有3个肉牛地方品种,多个国外引进品种,形成了肉牛生产3大片区,但是地方品种牛的保护与开发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了全省肉牛业的发展。文章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地方品种肉牛保护与开发的建议与对策,对改善当前的地方肉牛品种选育、保护与开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评价和挖掘早胜牛遗传资源及种质资源,开展了早胜牛母系遗传背景及分子遗传特性研究。[方法]以早胜牛mtDNA D-Loop区为标记位点,对基因组DNA进行了PCR扩增和测序;以8个中国地方黄牛品种和5个引进品种的mtDNA D-Loop区核苷酸序列为对照,分析了核苷酸多态位点、核苷酸多样性、单倍型数等遗传多态性指标,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早胜牛及其杂交类群mtDNA D-Loop区富含A和T,检测到80个核苷酸变异位点,存在转换、颠换、转换和颠换共存3种突变类型,且以转换为主;界定了59个单倍型,其中8个共享单倍型,51个特有单倍型;我国地方黄牛分为两大支系,多数与非洲瘤牛、欧洲普通牛聚为一类,少数与印度瘤牛聚为一类;与其他地方黄牛品种相比,早胜牛及其杂交类群与秦川牛的亲缘关系最近。[结论]早胜牛及其杂交类群mtDNA D-Loop区核苷酸变异丰富,群体变异程度较高,与秦川牛的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15.
一、本刊出版的任务是,大力宣传党和政府有关发展畜牧业的方针、政策;反映我国地方良种黄牛育种工作的新形势和科学研究上的新成果。内容包括:国内外有关黄牛遗传育种、繁殖技术、饲养管理、饲料加工、地方良种黄牛品种简介,以及用地方良种黄牛改良其它品种黄牛的杂交效果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试验研究报告、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16.
旨在鉴定固原黄牛是相对独立的肉牛遗传资源,进一步描述其生长发育规律,为固原黄牛肉用种质资源的鉴定和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历史文献和调查研究分析固原黄牛的演变历史;使用GGP Bovine 100K基因芯片检测和公共数据库中下载包括固原黄牛在内共计13个品种、337个个体全基因组遗传变异数据,通过多维标度分析和构建邻接法系统发育树,分析固原黄牛遗传背景;以红安格斯牛×固原黄牛杂交牛为对照群体,测定与收集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固原黄牛的体重、体尺、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等表型数据,参照《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牛志》公开发表的秦川牛和蒙古牛的表型数据,从表型描述挖掘固原黄牛相关指标的群体规律。结果表明,固原黄牛是固原本土黄牛与周边蒙古牛和秦川牛相互影响,经过长期选育形成的体型外貌一致的独特类群;现存固原黄牛群体在遗传结构上与邻近的秦川牛和晋南牛遗传关系较近,是相对独立的资源群体;与固原黄牛青年母牛相比较,固原黄牛成年母牛体躯指数提升了9.57%;用红安格斯牛杂交改良后,固原黄牛杂交牛母牛胸围指数和体躯指数分别提升了11.59%、12.70%,固原黄牛杂交牛公牛体长指数、胸围指数分别提升了15....  相似文献   

17.
1 地方良种牛鲁西黄牛 :是我国著名的地方良种牛 ,主产于菏泽、济宁市。根据山东省肉牛品种改良区域规划 ,产区要以本品种选育为主。在重点产区 (菏泽、鄄城、郓城 ) ,培育优秀种公牛进行本品种选配 ,逐代提高鲁西黄牛的质量。非鲁西黄牛重点产区 ,引进利木赞种公牛细管冻精进行杂交改良 ,提高杂交后代的生长速度、产肉性能。级进杂交二代后 ,有计划的进行横交培育新鲁西黄牛品系或引进其它肉用公牛进行三元杂交。渤海黑牛 :也是我国著名的地方良种牛 ,产区要以本品种选育为主。在重点产区 (无棣、沾化 ) ,培育优秀种公牛进行本品种选配 ,…  相似文献   

18.
在肉牛生产中,为了利用杂种优势,通常使用两个品种杂交,又称二元杂交。我国很多地方引进外国肉牛品种作父本,改良本地黄牛,以提高产肉性能,就是采用这种简单杂交的方式。而三元杂交,即是先用两个品种进行简单杂交,将产生的具有杂交优势的杂种母牛作母本,再用第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近来我国以黄牛改良为特点的肉牛业蓬勃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指出应处理好养牛经营形式千家万户与规模牛场相结合、黄牛肉用与肉役兼用相结合、黄牛改良选育与杂交、保种及利用相结合、高精料强度肥育与低精料适度育肥相结合等几个问题;并就提高养牛经济效益对提高繁殖成活率、充分利用杂种优势、提高日增重的要求和影响规模牛场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及如何提高养牛科技水平等问题提出探讨。  相似文献   

20.
我国肉牛生产主要是通过引进优良肉用品种(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利木赞牛等)来改良提高本地黄牛的肉用生产性能.肉牛杂交生产的主体是利用杂交公犊,在杂交利用上要求以杂交犊牛快速生长为主来选择父本,同时考虑能提高本地母牛的泌乳能力和带犊能力.因此在第一轮杂交中应尽可能用泌乳性能好的肉用品种作父本,在第二轮杂交中根据市场对牛肉胴体的需求再选择不同的肉牛品种作父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