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粪培养料栽培蘑菇高产关键技术陈国朱(福建省莆田市食用菌开发中心351100)无粪培养料栽培蘑菇高产的关键技术为以下三个方面。1培养料后发酵技术福建省莆田市塑料菇房近年迅速兴起,与原来土墙菇房比较,具有成本低、建造易、保温保湿性好和产量高等优点。为适...  相似文献   

2.
用棉子壳作培养料栽培平菇后的下脚料可制蘑菇种。经我们二年实践证明,利用废料制作的菌种与粪草料菌种相比,播种后菌种发菌快,出菇早,产量高。现将制作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菇原(MS-8-5)是日本Ferro公司生产的一种供蘑菇栽培用的弱碱性矿质肥料,含蘑姑生长所需的多种元素,并具有催腐活化作用,因此对蘑菇有一定的增产效果。现将我们两年来用菇原制作堆肥栽培蘑菇的试验结果初报如下。一、菇原堆肥制作菇原堆肥法是日本高桥善次郎教授首创。该法是以稻草为原料的无粪合成堆肥法,其操作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4.
以往栽培蘑菇的培养料,主要是粪草混合堆制而成,以菇床辅料厚度5寸计算,1000平方市尺栽培蘑菇面积的培养料,约需干牛粪6000斤(或鲜牛粪2万斤),粪肥用量大,已成  相似文献   

5.
栽培蘑菇的传统培养料,主要是稻、麦草与畜粪混合堆制而成。以菇床铺料厚度17厘米计,100平方米栽培面积的培养料,约需新鲜畜粪3万斤(或干粪7千斤)。粪肥用量大,已成为发展蘑菇生产的障碍,为此,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开展合成、半合成堆肥研究。  相似文献   

6.
针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传统栽培原料难于收集、成分不稳定等问题,探索利用甘蔗渣和亚硫酸法糖厂滤泥替代传统培养料栽培双孢蘑菇的可行性。以传统的牛粪稻草配方为对照组(CK),设计利用甘蔗渣、滤泥为基料的4个配方。以双孢蘑菇AS2796为试验菌株进行出菇试验,通过比较菌丝长满菇床所需时间、现蕾速率、平均产量和生物转化率等指标发现,甘蔗渣和滤泥可代替传统含粪培养料栽培双孢蘑菇,其中配方2(34.4%甘蔗渣、40.1%亚硫酸法滤泥、17.8%稻草、5.6%花生饼肥、0.17%尿素、0.17%碳酸氰胺、0.7%石膏、1.1%石灰)为最优配方,初始C/N为31.85,产量达9.8kg/m2,生物转化率达48.9%。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漳州市台商投资区角美镇是全国双孢蘑菇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镇,全镇2018年农法栽培双孢蘑菇面积达3 746 663平方米,菇房8 146座,平均每座种植面积460平方米。农法栽培蘑菇培养料以使用杏鲍菇菌渣和牛粪配方为主,占80%以上。2018年该镇推行由配备有环保设施的培养料厂集中生产一次发酵料11 682吨,供应农法栽培菇房种植双孢蘑菇12万平方米,社会和环保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蘑菇培养料加入864菌液发酵与二次发酵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加入864菌液发酵和二次发酵栽培蘑菇的试验,比较培养料中微生物群落、培养料成份及产菇量,说明加入864菌液发酵是代替二次发酵栽培蘑菇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蘑菇培养基质材料包括五大类:粪肥,禾草,饼肥,化肥,矿物肥。一、粪肥:粪肥即农家肥料,常用的有猪粪、牛粪、鸡鸭粪、兔粪、羊、马粪等各种富禽粪。 l、猪粪:热性速效微酸性的肥料。质地较疏松,发酵升温较快,易腐熟。堆制成的培养料出菇密,菇型略小而薄,前期产量集中,但后劲差。  相似文献   

10.
种菇与养鱼     
栽培蘑菇的主料是畜禽类和稻草,按常规的粪料配方堆料,粪草比为6:4。每米~2收菇25.2公斤。蘑菇下脚料投入沼气池,每50公斤下脚料的沼气产量为8.8米~3,不仅能节省人力、物力,且可促使沼气池发酵产气早。经沼气池发酵的肥渣又是养鱼的好饲  相似文献   

11.
864菌株是我室1986年从草菇培养料分离所得,经人工培养回接于培养料中,在多种菇(如草菇、蘑菇、姬松茸菇等)的生料栽培上均收到了提高菇的产质量、节省成本的显著效果。1994年将该菌在金针菇栽培上作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夏季出菇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夏季出菇试验结果表明,双孢蘑菇新品种9801的产量、质量和抗逆性均有明显提高;培养料内添加食用菌专用发酵剂可以缩短发酵周期,提高发酵质量;培养料中和覆土内活加双孢蘑菇专用添加剂能提高双孢蘑菇子实体质量。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的生物学效率可达到50%以上,产量可达10kg/m^2以上。  相似文献   

13.
苏州农村工副业发达,栽培蘑菇工物投本较大,如何既省工节本又能提高单产和效益,改进培养料是个重要方面.常熟市在1987~1989年进行了三年复合培养料试验.1990年该项技术在全市全面推广,应用面积达33万米~2,秋菇每米~2均产5.45公斤,增产幅度比应用前提高2成左右.一、复合培养料配方通过三年试验摸索,确定两种适用配方.一种为完全不用畜粪的无粪复合料(公斤):稻草1515,麦草  相似文献   

14.
半匐匍型的“浙农大一号”,经我地两年的栽培,是适应性的优良高产蘑菇菌株。去年我县栽培面积一百廿十万平方尺,占全县总面积的85%。十一月底在万全区调查统计,二至三潮菇平均单产值(尺~2)已达1.2斤,超过2斤的屡见不鲜,全年平均单产超过2.5斤。为了适应该品种的管理特性,我们采用以下六条栽培技术改革措施管理,供同行者参考。 (一)耐肥性的改革把原培养料的碳氮比33比1的改为28比1。把原培养料厚度3至4寸增厚为4.5至5.5寸。培养料厚度超  相似文献   

15.
银合欢叶作氮源栽培蘑菇和降解含羞草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银合欢叶作氮源添加剂栽培蘑菇,尿素用量可较对照减少50%,产量明显增加。处理Ⅱ培养料含5%银合欢叶和8%米糠,其钾含量较对照提高40%,鲜菇产量提高38.7%;处理Ⅲ培养料含10%银合欢叶,鲜菇产量较对照仅增加12.9%,且出菇推迟,可能与培养料磷含量较低有关。在蘑菇栽培期间,处理Ⅱ和处理Ⅲ培养料中除极少量含羞草素自然降解外,其余分别在第一和第二潮菇时被蘑菇菌丝降解,故在鲜菇中未测得含羞草素。  相似文献   

16.
为害蘑菇的蝇、蚊种类颇多。它们直接取食培养料、蘑菇菌丝,蛀蚀子实体,或者为害菌种块和菌丝,侵害蘑菇原种和栽培种,影响蘑菇的产量和品质。经两年实践,我们发现黑光灯可在菇房内诱杀多种蝇、蚊,兼可预防病害。现将初步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装置诱虫灯:主要设备包括20瓦的黑光灯管、整流器、继电器、开关和收集盘。黑光灯一般横向装在菇架间顶层上方约60厘米处,在灯管下35厘米处,装一只收集盘。在培养料入房后,或在菇房内开始发现蝇、蚊成虫时,于白天点灯诱杀,诱杀前,在收集  相似文献   

17.
利用秀珍菇菇渣栽培双孢蘑菇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将秀珍菇菇渣处理后以不同比例用于栽培双孢蘑菇,结果表明:经过简单处理的菇渣栽培双孢蘑菇,与常规配方相比,具有菌丝生长快,产量高、成本低等优点,并且随着菌渣比例的增加菌丝生长速度有增加的趋势.其中在培养基培养料中加入30%秀珍菇菇渣栽培双孢蘑菇,生物学效率达到63%,比常规栽培料高出10%,说明菇渣用于双孢蘑菇生产是可行并有良好效果的.  相似文献   

18.
蘑菇培养料一般是用麦、稻草加畜禽粪堆制而成。随着蘑菇栽培生产的发展,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不但畜禽粪供不应求,且传统粪草料堆制费工时。为此,我们于1983~84年利用本省种植普遍的葫麻加工副产品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工厂化栽培草菇(Volvaria volvacea)的菌渣再次工厂化栽培双孢蘑菇技术研究,以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品种W192为试验材料,工厂化生产草菇的菌渣为原料,设计了菌渣、牛粪比例3:1和菌渣、牛粪比例4:0的2个处理。对培养料的堆制发酵、播种发菌、覆土、出菇管理等生产环节进行了系统研究,探索了培养料预堆和发酵过程的温度、水分、p H、碳氮比的变化等,同时对这两个处理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过程中发菌周期、出菇周期、鲜菇产量等方面进行了考察和统计。结果表明,菌渣加牛粪和不加牛粪处理的培养料发酵过程的各项生产指标均符合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要求,菌渣、牛粪比例3:1配方的双孢蘑菇培养料发菌快(1 d),出菇时间短(3 d),产量高(2.04 kg·m-2)。这综合说明工厂化栽培草菇的菌渣再次工厂化栽培双孢蘑菇技术可行,并对本地区综合利用草菇菌渣栽培双孢蘑菇技术的具体操作和推广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大肥菇制种和高产栽培技术黄建春(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01103)大肥菇是从野生蘑菇中分离出的中偏高温型类蘑菇菌株,菌丝生长和子实本生长比双孢蘑菇分别高3~5℃和4~6℃,栽培要求和双孢蘑菇基本相同。上海和邻近上海的江浙一带栽培大肥菇,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