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森林资源档案数据更新模型和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分析了前期森林资源档案更新数学模型弊端的基础上,为提高数据更新的准确性,提出了基于立地分级的森林资源档案数据更新的模型和方法,通过检验,该模型和方法合理、可行,能提高数据更新精度,对其中存在的不足还提出了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2.
浅谈大兴安岭林区更新造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大兴安岭人工更新造林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如下建议:实施分类经营,由天然林采伐向天然林保护培育为主转变,进行人工造林和人工促进天然林更新;在更新方式上,坚持以人工更新为主,促进更新和天然更新相结合的方针;严把质量关,做好人工更新造林的设计;坚持合理的采伐,采伐要为更新创造条件,做到更新跟上采伐,要因地制宜确定采伐方式;更新要注重生态系统的保护;适应新形势,加速林区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3.
以杨树为主的农田防护林的更新方式,采用萌芽更新比植苗更新效果好,不论是林网防护作用与经济效益方面都是比较合理的。试验表明:全林带皆伐萌芽更新以留三个萌株为最佳,群体材积最大,每公里经济纯收入是植苗更新的3.2倍。  相似文献   

4.
南洋楹是速生、多用途的用材树种。通过将南方冬季采伐习惯转移在春季采伐,可大大提高南洋楹萌芽率,促进萌芽更新成林;再加上降低伐根,培育出优质芽株,通过合理抚育,便达到萌芽更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天然阔叶林集中分布在东部山区,是我省工农业生产重要绿色屏障。当前,森林采伐更新主要采取采阔造针方式,天然林面积减少过猛,人工更新树种单一化。通过化森林经营体制改革;调整树种、林种结构,采取人工更新与与天然更新相结合的方式,封山育林以及科技兴林措施,达到天然阔叶林合理利用、保护和发展目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森林采伐更新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国内外森林采伐更新的现状,各种采伐方式的利弊,试图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森林采伐更新方式和合理开发我国森林资源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通过不同采伐季节对巨尾桉二代萌芽更新效果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秋末至整个冬季是巨尾桉二代萌芽更新的合理采伐时期,而春、夏、秋初一般不宜采伐,若急需木材也只宜部分采伐。  相似文献   

8.
我国杨树速生丰产林的更新多采用植苗造林,对萌芽更新研究较少。为探讨杨树萌芽更新的效果和合理的萌芽更新方法,1987~1992年我们在临沂市薜庄村选择169杨速生丰产林进行了萌芽更新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因地因林制宜确定合理的采伐、更新方式,是提高经营水平的基础。我省森林更新是以人工更新为主,人工更新与天然更新相结合的方针,这意味着在发挥人工更新造林的积极作用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天然更新的优势,这在我省林区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海林局总面积270520公顷,自1948年开始采伐以来,经历过择伐、等带皆伐、大面积皆伐、郁闭度择伐、经营择伐等不同采伐方式,据1985年更新普查资料,人工更新占有效更新面积的21.1%;人天混更新面积占核实更新面积的3.1%,天然更新面积  相似文献   

10.
华北落叶松迹地更新关键技术及其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随着大部分华北落叶松近成熟林分被采伐利用,迹地更新技术成为经营管理的首选课题。2002~2006年,通过对围场桃山林场迹地更新技术的实践,总结出了"就近育苗、合理育苗、局部整地、加强幼抚"等,是华北落叶松迹地更新的关键技术,且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加强森林采伐管理严格控制资源消耗郦振平森林采伐是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采伐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森林的更新、生长和多种效能发挥等问题。对森林采伐的控制和监督,实行限额采伐,做到采育结合,永续经营,是林政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合理采用...  相似文献   

12.
红松林的更新与采伐是东北地区红松集约经营的重要阶段,采伐与更新的主要措施直接影响森林营造,如何提供可持续经营的采伐与更新方式,既可以实现木材的可持续增长,又能够实现青山绿水,持续不断,永久利用,如果更新与采伐措施不符合生态生长的客观规律,轻则会导致红松资源大规模减少,重则造成严重的土壤荒漠化,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林区内与周边环境的人民生命财产将受到严重的威胁。根据生产实践的需求,对于红松林采伐更新方式的确定方法加以研究,得出综合的数据分析,为今后提升红松合理的采伐更新方式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3.
搞好农田防护林的更新李阳中一、更新时间主要根据林带树种、立地条件、更新方式,来确定林带的更新时间。现阶段的农防林以杨树为主,林龄达15~25年时就应进行采伐与更新。具体时间可视立地条件、更新方式,适当提前或推后。如立地条件不良,水肥条件差,难以成林的...  相似文献   

14.
落叶松人工更新密度是营造落叶松人工林主要技术指标之一。合理地选择人工更新密度不仅直接影响人工更新效果,而且还影响落叶松人工林的经济效益。为了探索落叶松人工更新最适密度,于一九七一年春季进行了落叶松人工更新密度试验工作。现将试验结果初步总结如下。一、试验设计试验地位于我局新兴林场81林班。原系阔叶红松林,一九七○年十一月份采伐,伐后进行了火烧清理。地势平缓,西坡,土壤为暗棕壤,土层较薄,平均20公分,土壤肥力中等。试  相似文献   

15.
丛生竹材笋两用林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3-1996年在云南省双江、西盟、新平、峨山等10个县设点,采用简单对比试验等方法,对龙竹、版纳甜龙竹、勃氏甜龙竹、黄竹、野龙竹、云南龙竹等材笋两用丛生竹种的丰产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从壮苗培育、适地适竹、细致整地、合理密杜、植技术、科学管理、合理采伐和知时复壮更新等方面,探索出能为生产应用的一套丛生上产栽培技术。应用此套技术措施,在云南省实现了丛生竹当年育苗,当年上山定植,3-4年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低产林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7项改造技术措施,即定期深耕垦复、及时修枝整形、疏砍补残更新林地、合理间作,增施有机肥、加强病虫害防治和保花保果。  相似文献   

17.
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过程中,森林调查设计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合理区划、蓄积量调查、采伐强度、更新方式等方面,论述了提高调查设计质量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豫南杉木更新方式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杉木林的三种主要更新方式:萌芽更新、栽阔萌杉和造林更新进行对比试验分析,结合豫南实际,分山区、丘陵和岗地选择不同的杉木更新方式,提出在杉木更新中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多种方法结合,保持树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新沂市森林资源消长动态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沂市是我国首批实现平原绿化的先进县(市)单位,1997年完成了全市的森林资源调查。该文以1988年二类调查的数据为对照,研究分析了10a来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从1988~1997年新沂市的森林资源处于更新高峰期,此间林业用地面积增加了,林地生产力提高了,森林覆盖率、经济效益及四旁总蓄积量均上升了。但森林的林种、树种、林龄结构和蓄积组成尚不够合理,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用互比排列设置刺槐林改造更新小区,采用多指标综合分析法探讨理想的更新方式,其结果表明:在同一降雨量、雨强、历时的条件下,林地土壤含水量三年均值,皆伐带状更新区最高,皆伐萌芽更新区次之,对照区(未改造更新)最低;单位面积逗流量三年均值,皆伐带状更新区比皆伐萌芽更新区增加26.4%,比对照区增加96.5%,但增加的逞流量仅为引发土壤侵蚀逞流量的40%~60%,没有引起新的土壤侵蚀。皆伐带状更新方式通过引进更新树种,改变了林分结构和组成,使刺槐林变成混交林,延续和强化了水保效益,是一种理想的刺槐林改造更新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