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海福 《广西蔗糖》2012,(2):3-4,19
从气温、甘蔗糖分等方面分析新植蔗早砍可有效提高宿根产量,并对砍收的蔗蔸管理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三、宿根蔗栽培技术 1、宿根蔗是指新植蔗砍收后,留在土地里的蔗蔸,开春后气温上升时继续萌芽出生长成的甘蔗,叫宿根蔗。一般宿根2.3年即可。由于宿根蔗不需要重新下种,只有中耕管理。所以留宿根能节省蔗种、人工而降低成本。又由于宿根有地下部根芽生长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云南大理州蔗区自1993年以来实施甘蔗“吨糖田”等研究项目,总结出甘蔗高产、高糖、高效、低耗的综合配套技术:严格种植区域、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范栽培、择优种植。新植蔗抓实“三个统一,抓住两个重点,把握一个关键,”即统一品种、统一种植规格、统一地膜覆盖;抓住肥水管理,培土防倒两个重点;把握快锄低砍,高糖入榨这个关键。宿根蔗突出“四早”管理,即早破垄松蔸,促进蔗蔸萌发;早施苗肥,促进蔗苗早生快发,保证养分有效供给;早间苗、定苗,及时剥除枯脚叶,确保甘蔗有效群体和田间通透性;早防治病虫,保证苗齐、苗全、苗匀、苗壮。  相似文献   

4.
宿根蔗园生产力提升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弥勒蔗区宿根蔗田间管理存在问题,提出前茬甘蔗适时砍收、保护蔗蔸,及时清园、松土,早补缺苗,地膜覆盖,平衡施肥、有机肥无机肥合理配施,合理灌溉,有害生物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集成配套的宿根蔗园生产力提升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伍宏  冯奕玺 《广西蔗糖》2006,(1):27-28,42
阐述旱地宿根蔗提高单产的途径.主要包括培肥蔗地;种好管好新植蔗;适期收获上造蔗,提高斩蔗质量;选用宿根性好的品种;科学管理,做到早清园,早开垅松蔸,早补苗,早施肥管理,早防治病虫鼠害等"五早"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盈江水田宿根甘蔗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宿根蔗管理是甘蔗生产中的一种重要栽培制度,具有省种、省工、早熟、利于农事安排和降低生产成本等优点,还能早生快长,延长生长期,成熟早、糖分高、产量稳定。我县通过近几年的推广应用甘蔗深铲蔸技术,能有效促进宿根蔗出苗多,出苗整齐,减轻地下害虫,延长宿根年限,确保宿根蔗产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上造蔗不同砍收期以及破垄松蔸期对宿根蔗生长的影响,为宿根蔗高产高糖高效栽培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田间试验条件下,采用顺序排列试验设计,研究上造甘蔗11月~2月4种收获期及上造蔗收获后即时清园破垄松蔸(A处理)、收获后至3月份清园破垄松蔸(B处理)2种清园破垄松蔸期对宿根蔗生长的影响。【结果】A、B处理的活芽率、萌动芽率、发株率随着收获期的推迟而提高;2月收获期的处理效应最好,发株率高,幼苗素质好、有效茎数多。B处理随着收获期推迟,死芽率、休眠芽率明显降低,有效茎数明显增多,处理效应提高。A处理各种收获期的宿根蔗生长指标值均优于B处理。A处理间以2月收获期处理效应最好,其次为11月收获期,1月收获期的处理效应最差。【结论】上造蔗不同收获期对宿根蔗生长有明显影响,留宿根蔗田迟收获有利于翌年宿根蔗生长,2月份为留宿根蔗田的最适宜收获期。上造蔗收获后即时清园破垄松蔸,有利于降低死芽率、提高发株率、培育壮苗、增加有效茎数和提高单茎重。  相似文献   

8.
甘蔗是多年生的禾本科作物,具有宿根性。生产上利用蔗茎蔸部的地下蔗芽,在适宜条件下生长发育成蔗苗,长成新蔗株,这类蔗株称为宿根蔗。利用宿根蔗长新苗具有省工、省种苗、省成本、出苗早、延长生育期、提早成熟的优点。留、管宿根蔗应讲究方法,以达到预期的目的。1...  相似文献   

9.
新台糖16号宿根试验小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台糖16号宿根试验小结苏健(柳城四塘农场)1998-02-26收稿1概况新台糖16号宿根试验是在新植品比的基础上进行[1]。新植蔗品比于1997年3月1日收获。人工用小锄低砍,甘蔗收获后2~3天,把田间蔗叶隔行堆放,然后人工用锄开垅松蔸,施放基肥,...  相似文献   

10.
宿根蔗的主要优点,一是省工、省种、省成本;二是早生快发,早熟高糖,有利于糖厂提早开榨;三是能调节劳动力。雷州半岛蔗区宿根蔗约占40-50%。当前宿根蔗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产量偏低。据调查统计,新植蔗平均公顷产蔗量75吨,而宿根蔗只有45—60吨。宿根蔗低产的原因是,发株少,一般一亩只有3000株,少的2000株左右。因此,要提高宿根蔗产量,必须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关于大豆优质高产问题的研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本文根据世界大豆市场情况,指出我国大豆生产应加强科学研究,尽快推出一批优质高产大豆品种,才能使我国大豆在国际国内市场具有竞争力,同时提出一些具体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2.
笔者近年对高蛋白大豆的高产优质栽培关犍措施进行了探讨和示范,总结了“一增施、二示范、三改革、四推广、十统一”的技术与管理措施,为规模化种植提供了指导。实现了667m^2 200kg以上产量。  相似文献   

13.
大豆高油高产高效栽培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栽培试验,研究不同气候条件、播期和施肥技术对高油大豆品种脂肪含量及产量的影响,获得适宜黑龙江垦区西部大豆保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高油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的基本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高油高产大豆栽培的基本特点,实现高油大豆高产要掌握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食品多样化的要求 ,促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鲜食大豆以其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易消化吸收、饲用价值高 ,用途广泛和种植效益好而越来越受人们的广泛重视。采用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提高鲜食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对提高种植者和加工者经济效益 ,满足市场需求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An initial population of PHU-STN hybrid diploid potatoes was screened in 1978 at the Mountain Horticultural Crops Research Station, Fletcher, N.C. for high specific gravity and tuber production. Sixty clones were selected for testing under high temperatures at two North Carolina coastal locations. Twenty-seven clones maintained a relatively high specific gravity and acceptable tuber production under these high temperatures. The other 33 either were low in specific gravity or produced few, if any, tubers. Specific gravity was lower at the two coastal locations than at the Mountain Horticultural Crops Research Station. The 27 relatively stable, high specific gravity clones were retested in 1980 along with seven additional clones included for the first time. Severe high temperatures resulted in low survival rates and low specific gravity. However, eight clones maintained a relatively high specific gravity in relation to the rest of the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7.
针对勃利县大豆生产情况和对高蛋白大豆的需求,提出采用连片种植、选择种植高蛋白大豆新品种、深松秋整地、种子处理、测土配方施肥、加强田间管理和大豆标准化"垄三"栽培技术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高油大豆周豆11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结合对大豆新品种周品11号的选育,提出了相应的栽培技术,供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19.
根据甜菜科研成果、专家经验和田间试验结果,采用微软access、C和VB语言,研制开发了甜菜高产高糖技术多媒体信息系统。该系统能够依据用户提供的信息,选择合理的推理机制,以甜菜专家的水平去解决甜菜生产中的技术问题,该系统操作方便,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20.
用高稳系数法分析了1994~1996年福建省红麻新品种区域试验中6个参试品种的高产稳产性,并与一般统计分析中的几种稳定性参数进行比较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用高稳系数法分析红麻新品种高产稳产性更准确、更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