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贺兰山地区秋季鸟类物种多样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2年的9月至10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对贺兰山地区秋季鸟类组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5目15科56种,约占全国鸟类种数(1 319种)的4.25%,占宁夏鸟类种数(320种)的17.50%。其中,留鸟25种,占44.64%;夏候鸟14种,占25.00%;旅鸟6种,占10.71%;冬候鸟3种,占5.36%。在地理区划上,古北界鸟类33种,占该地区鸟类种数的58.93%;广布种类23种,占41.07%;没有观测到东洋界鸟类。山地针叶林带出现的鸟类种类最多,有43种;其次是山地疏林草原带,有29种;山地草原、亚高山灌丛和草甸带最少,均为16种。贺兰山秋季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1种,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8种。  相似文献   

2.
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夏季鸟类群落结构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2002年和2003年的7~8月,采用路线统计法在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夏季鸟类的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夏季共有鸟类8目20科65种,其中古北界鸟类53种,占该地区鸟类种数的81.54%;广布种类12种,占18.46%。在4种植被类型的群落中,无论是鸟类的种类、平均密度,还是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都具有相同的规律,即山地草原带〉山地疏林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山灌丛草句带。对各鸟类群落密度进行t检验表明,各群落之间鸟类的密度差异极显著(P〈0.001)。  相似文献   

3.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区系组成及其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96种,隶属17目41科。其中留鸟54种,夏候鸟84种,旅鸟53种,冬候鸟5种。繁殖鸟(夏候鸟和留鸟)138种。记录鸟类种数占宁夏地区鸟类总数的61.3%。鸟类区系组成以古北界种类为主,共160种,东洋界鸟类24种,广布型11种。古北界成分以北方型和中亚型占优势,有一定东北型成分,反映出蒙新区西部荒漠亚区特点。  相似文献   

4.
根据2000年以来的监测及2007—2009年对贺兰山脊椎动物综合考察结果,分析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贺兰山的分布状况.贺兰山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3种,包括30种鸟类和13种哺乳类;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5种,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2004)的有17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2010)的有37种;由于调查过程中没有发现可以确证的实体或痕迹,雪豹(Panthera uncia)、盘羊(Ovis ammon)、黄羊(Procapra gutturosa)、斑羚(Naemorhedus goral)在贺兰山的存在与否及分布范围有待以后的调查研究;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贺兰山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以隼形目鹰科(16种)及隼科(7种)鸟类为主;山地草原带(1 400~1 600m)出现的重点保护动物数量最多,有31种,其次是山地疏林草原带(1 600~2 000m)和山地针叶林带(1 900~3 000m),分别有29种和16种,亚高山灌丛和草甸带(3 000~3 556m)出现的动物数最少,有11种.针对贺兰山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现状与分布格局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鸟类动物的种类及其用途。经查明,茂兰自然保护区药用鸟类有13目22科47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0种;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31种。并对所调查鸟类动物的医药用途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6.
  目的  生物资源调查是保护区进行管理和保护的基础,对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鸟类资源调查分析,可提供目前鸟类群落状况,为鸟类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整合历史文献、进行鸟类专项调查和红外相机调查,分析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群落。  结果  共记录鸟类165种,隶属15目49科,主要为留鸟(56.36%)。群落优势种为灰眶雀鹛Alcippe morrisonia和红头长尾山雀Aegithalos concinnus。需重点保护的鸟类共有37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和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26种;列入IUCN物种红色名录的10种,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的18种。鸟类地理区系组成上兼具古北界和东洋界成分,但以东洋界(89种,53.94%)为主;121种繁殖鸟中,以东洋界种最多(69.42%);古北界种在旅鸟和冬候鸟中占比最多(分别为84.62%和100.00%)。  结论  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丰富,占浙江省鸟类物种数的30.00%以上;区系组成以东洋界为主,且有向古北界过渡特征。表4参13  相似文献   

7.
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对正在建设的韶赣高速公路南雄段两旁的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10目25科56种。留鸟是该区鸟类的主要组成部分,有36种、占64.29%,其余依次为冬候鸟(9种)、夏候鸟(2种)、迷鸟(1种)、旅鸟(1种)。其中,雀形目最多、14科35种,占种数的62.50%;优势种有麻雀1种,普通种21种;国家I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5种;杂食性鸟类最多、有27种,以动物为食物的鸟类24种;高速公路修建过程中,鸟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8.
宁夏贺兰山东麓荒漠草原区五种生境鸟类资源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护贺兰山东麓荒漠草原区的鸟类资源,2010年1—12月采用路线统计法,对宁夏贺兰山东麓山前洪积扇荒漠,东至西干渠区域的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44种,隶属于17目39科.其中,古北界鸟类110种,占调查区鸟类种数的76.4%,东洋型19种,广布种14种,居留型主要以夏候鸟和留鸟为主,占调查区鸟种70.6%.结合鸟类栖息地的生境类型,将贺兰山东麓鸟类的生态型作了研究,其中涉禽36种,鸣禽43种,游禽35种,攀禽4种,猛禽16种,陆禽9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大鸨、黑鹳、金雕是分布在保护区内的鸟类.为贺兰山自然保护区鸟类的群落研究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福建闽清黄楮林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现状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楮林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有针阔叶混交林、暖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竹林和灌丛等5个植被型,16个群系45个群丛。维管束植物236科751属1 660种,占福建省物种总数的35.3%;脊椎动物35目98科391种,占福建省物种总数的23.7%,其中鱼类有5目14科54种,占福建省淡水鱼类总种数的27.4%;两栖类2目7科30种,占福建省两栖类总种数的65.2%;爬行类2目12科70种,占福建省爬行类总种数的56.9%;鸟类18目56科193种,占福建省鸟类总种数的35.4%;兽类8目19科44种,占福建省陆栖兽类总种数的41.9%。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南方红豆杉等1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35种。在分析了闽清黄楮林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存在威胁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2020鼠年初一,一场大雪把地处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桥乡念湖"粉刷"成一个冰雪世界。在此越冬的上千只黑颈鹤,在雪地上更显轻盈剔透。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662公顷,有鸟类179种,水禽总数达3万余只,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6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15种,被誉为"鸟类的天堂,黑颈鹤的乐园",每年到会泽越冬的黑颈鹤有上千只,约占全世界黑颈鹤数量的10%。  相似文献   

11.
在1990-1992年和2006年10月至2008年9月,对昆明圆通山野生鸟类多样性进行样线和定点观测调查,共记录到野生鸟类59种,隶属于7目21科,其中留鸟39种,冬候鸟13种,夏候鸟7种,分别占记录野生鸟类总数的66.1%,22.0%和11.9%。其中,1990-1992年共记录了52种,2006-2008年记录了47种。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昆明圆通动物园内野生鸟类种群数量变化情况,探讨变化原因,提出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2.
惠州鸟类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3月~2012年12月,惠州记录到鸟类18目、58科、299种。其中,雀形目鸟类27科、151种,占总数的50.50%;非雀行目鸟类31科、148种,占总数的49.50%。国家重点保护鸟类Ⅰ级2种,Ⅱ级37种。我国特有种2种。CITES记录的鸟类11种,《中国濒危物种红皮书》中的鸟类23种。留鸟157种,占总数的52.51%;冬候鸟90种,占总数的30.10%;夏候鸟37种,占总数的12.37%;旅鸟或迷鸟15种,占总数的5.02%。东洋界种155种,占总数的51.84%;古北界种107种,占总数的35.79%;广布种37种,占总数的12.37%。鸣禽151种,占总数的50.50%;湿地水鸟73种,占总数的24.7%。麻雀、白喉红臀鹎等15种鸟类是惠州的优势种,占总数的5.01%。  相似文献   

13.
2010年11月-2011年3月,采用样线和样点法相结合,对鄱阳湖流域非繁殖期鸟类种类及数量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13目36科106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10种.居留型方面,留鸟和冬候鸟最多,分别占鸟类物种总数的56.60%和35.85%.鸟类区系上,古北界种类最多,占41.51%;其次是东洋界鸟类,占32.08%.鸟类物种数1月份和3月份最多,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均以12月份和3月份最高,以11月份和2月份最低.欧氏距离显示,修水段、龙虎山段和靖安段与其他河段的鸟类组成差异较大.宜黄段、耳口段和浮梁段的鸟类组成比较相近.研究结果表明,鸟类的相似度与各河段间隔的距离无关,而可能与当地的生境密切相关.鄱阳湖流域分布着一些濒危鸟类,然而人类活动如采砂、非法捕鱼等严重影响了这些鸟类的生存环境.因此建议降低人类活动强度,维持鄱阳湖流域鸟类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承德避暑山庄鸟类区系及类群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2006年,对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的鸟类物种组成、区系型、居留期、区域分布、相对数量、珍稀种类等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17种,隶属于13目38科117种,其中古北种74种(63.25%),东洋种11种(9.40%),广布种32种(27.35%);夏候鸟37种(31.62%),冬候鸟4种(3.42%),旅鸟38种(32.48%),留鸟38种(32.48%);国家Ⅱ级保护鸟类13种,河北省重点保护鸟类32种;鸟类区系具有明显的古北界特征,以中、小型鸟类为主体的雀形目对该地区鸟类多样性的贡献最大。从生境分布上看,平原区和山区鸟类资源最为丰富。  相似文献   

15.
庆阳市鸟类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2011年采用固定半径样点法和样线法对甘肃省庆阳市的鸟类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24种,隶属于16目48科。其中,雀形目鸟类68种,占鸟类总数的54.8%,非雀形目鸟类56种,占45.2%;候鸟67种,留鸟57种;国家I级保护鸟类有5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有11种。98种繁殖鸟中,属于北方型的有62种,占63.3%,反映出较明显的北方型鸟类区系特征。  相似文献   

16.
苗春林  卞晓燕  刘彬  范桂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159-11161,11167
2008年3~12月,通过湿地巡护和监测,对南海子湿地的鸟类群落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南海子湿地鸟类共93种,隶属于16目32科,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1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9种。观察到的鸟类大部分为湿地水鸟,其中夏候鸟41种,留鸟10种;旅鸟40种。按鸟类区系划分,古北界鸟类61种,广布性鸟类31种,东洋界鸟类1种。  相似文献   

17.
完备的物种名录对于理解区域性鸟类多样性是比不可少的。该研究基于大量的文献记载,对江西鸟类物种名录进行了更新。本研究共记录江西鸟类21目74科246属536种,其中雀形目物种占48.7%,鸻形目物种占12.3%;濒危物种有50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1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72种。区系分析表明,江西鸟类区系以古北界成分为主(47.7%),分布型以东洋型为主;江西留鸟以东洋界为主。另外,该研究对某些物种的分布进行了修订。  相似文献   

18.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鸟类区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处横断山脉地区,鸟类资源十分丰富,历为国内外学者所重视。过去曾有不少外国人的有关著述报道过凉山地区的鸟类,包括2新种和4新亚种(已确认为同物异名的2种和8亚种未计在内)。我国学者寿振黄(1931—32)和王希成(1935)也曾报道过部分凉山鸟类。解放后,中国科学院西部地区南水北调综合考察队,首次在境内进行调查采集(郑作新等,1962—63),获得大量标本。郑作新等(1956,196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