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根据育种的目标和市场要求,筛选大花蕙兰杂交育种优质新品种.[方法]以大花蕙兰杂交果荚为原材料,经组培非共生萌发后获得杂交苗,通过层次分析法与灰色关联度法综合评价,筛选出11株优良株系,并对筛选出的变异优良株系以其亲本品种为对照进行植物学性状鉴定.[结果]11份株系在形态特征上与其对应亲本都有较为明显的差异.[结论]♀浪漫×♂黄金薄荷(161-1)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马州立卡×♂红颜(169-2)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马州立卡×♂红颜(169-1)观赏价值高.  相似文献   

2.
谷子理想株型在种质资源选育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谷子理想株型在种质资源选育中的应用。[方法]以具有理想株型形态特征的谷子种质资源立绿谷和立紫谷为试材,配置多个杂交组合,筛选具有理想株型形态特征的杂交后代,经河南、海南两地多年异地加代,将不同种质资源的理想植株形态、生理状态等优良性状整合到同一品种(系)内,培育出具有理想株型的高光效谷子新品种(系)。[结果]经过连续5年多代选育,选育出5个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新品种,其农艺性状较原始亲本有了较大的改良,并较好地遗传了原始亲本的叶群结构。[结论]利用原始亲本立绿谷和立紫谷开展谷子理想株型育种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杜洛克猪和环江香猪、隆林猪杂交后代的繁殖性能和生长性能,为优良性状新品系猪的选育工作提供基础依据.[方法]通过杜洛克猪♂×环江香猪♀和杜洛克猪♂×隆林猪♀杂交分别获得杂交后代杜香猪和杜隆猪,测定杜香猪、杜隆猪的体长、体高、胸围、腹围、体重等生长性能,记录母猪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及其仔猪30日龄断奶头数、30日龄断奶窝重等繁殖性能.[结果]杜香猪和杜隆猪的生长性能和繁殖性能均较优良,杂交后代集中了环江香猪、隆林猪和杜洛克猪的优良性状.[结论]利用广西地方猪种来培育优良性状新品系猪,环江香猪和隆林猪可作为良种的二元杂交母本使用.  相似文献   

4.
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于2008—2010年引入大花蕙兰34个品种,详细记录了16个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及开花情况,根据其发病率、开花率、叶长、叶色、株型、小花数、花枝类型、花径大小、始花期、花色、香味等11种指标进行评价,筛选出4个性状优良的品种,为广东省或相近气候环境条件地区大花蕙兰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选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单性花薄皮甜瓜杂种1代应用于生产。[方法]以自选单性花薄皮甜瓜材料‘T912’为母本、纯和品系为父本,省去去雄过程,人工配制杂交组合,以主栽品种‘金妃’为对照展开品种比较试验,调查各组合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以及抗病性。[结果]各组合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高于对照;各组合的综合性状表现均优于对照;从产量性状来看,4个组合的商品瓜率均90.0%且4个组合平均产量均高于对照;4个组合的感病率均较低。[结论]‘T912’ב25号’组合各方面表现最优,可以进行全省多个地区布点试验种植,进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通过运用熵权赋权法灰色系统理论对17个大花蕙兰品种观赏性及适应性进行了综合评价,以期选出适合四川地区栽培的大花蕙兰品种。结果显示,黄金薄荷、浪漫、红颜关联度值较高,均大于0.6,综合性状较好;红玫瑰、红霞、黄奥斯、爱我、苏珊娜、钢琴家、金小姐和艳后关联度值大于0.5,小于0.6,综合性状表现一般;绿洲、爱神、阳春4号、梦境、马州利卡、粉曼娜关联度值小于0.5,综合性状表现不好。其中黄金薄荷和浪漫关联度值基本达到0.7,表明这2个品种适合四川地区栽培。评价结果与生产实际相符,说明熵权赋权法的灰色系统理论可以用于大花蕙兰资源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该研究旨在评估10个不同地理来源草鱼群体(佛山群体、肇庆群体、荆州群体1、荆州群体2、荆州群体3、鄂州群体、益阳群体、长沙群体1、长沙群体2和江苏群体)杂交后代的生长性能。[方法]以该10个群体为亲本构建了15个杂交组合进行同塘生长对比。对4月龄、7月龄、8月龄、10月龄、12月龄、15月龄和18月龄的杂交组合后代的体质量进行测量。以4月龄体质量为协变量,运用协方差分析对不同杂交组合后代进行生长性能分析。[结果]在18月龄时荆州群体2♀×佛山群体♂杂交组合后代平均体质量最高,为1 892.90 g,比其他杂交组合平均体质量分别高3.51%~32.36%。经多重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荆州群体2♀×佛山群体♂和荆州群体1♀×佛山群体♂杂交组合后代的体质量显著高于其他杂交组合(P<0.05)。[结论]生产上,应用这2个具有生长优势的组合生产优质苗种进行推广,可大幅度提高渔民的经济效益,另外该结果可为快速生长草鱼核心群体的确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选育出1~2个优质高产的后代番茄杂交组合(品种)。[方法]用大107作为共同母本,与东圣3号、牛番茄、美丽莎、1439、12、A3配制6个杂交组合的F1代及其相应的亲本材料进行可溶性固形物杂种优势与遗传效应的分析。[结果]可作为可溶性固形物性状杂交育种的亲本有大107、东圣3号、美丽莎;组合大107×东圣3号和大107×美丽莎可溶性固形物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较高,而且具有较明显的杂种优势。[结论]大107×东圣3号和大107×美丽莎是选育该性状的最优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选育优质高产的后代番茄杂交组合(品种)应用于生产。[方法]用番茄大107作为共同母本,与东圣3号、牛番茄、美丽莎、1439、12、A3配制6个杂交组合的F1代及其相应的亲本材料进行单株产量杂种优势与遗传效应的分析。[结果]可作为单株产量性状杂交育种的番茄亲本有大107、东圣3号;6个组合中组合大107×东圣3号单株产量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最高,达到1.139 1,而且具有较明显的杂种优势。[结论]大107×东圣3号是选育单株产量性状的最优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0.
非AA染色体药用野生稻的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充分利用药用野生稻的高蛋白、分蘖力强以及高抗褐飞虱和抗白叶枯病等优异基因,以4个不同栽培稻品系为母本,以药用野生稻"1665"为父本,通过组织培养、连续回交和自交,观察杂交后代的农艺性状及其遗传表现。结果表明,F1植株都不能正常结实,4个杂交组合的农艺性状表现为4个类型(母本型、父本型、中间型和超亲型),其中分蘖力表现为超亲优势。4个杂交组合均获得了远缘杂种后代,并在药用野生稻×桂99和药用野生稻×西乡糯2个组合的后代中分别选育出抗褐飞虱和抗白叶枯病株系。在P1×P2组合的BC4F10后代中成功选育出具有CC染色体药用野生稻亲缘、结实率达92%、株型较好、抗白叶枯病、对不育系具有较强恢复能力的水稻新品系(药恢118和药恢121)。因此,AA与CC染色体的远缘杂交是可行的,但需多配组合,在选育过程中注重农艺性状的选择,加强回交和自交选育,并注重对每个世代的抗性鉴定及选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甘蓝型双低优质杂交油菜(Brassica napus L.)亲本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为杂交油菜育种选择优良亲本和配制强优势组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新育成的4个综合性状优良的甘蓝型双低雄性不育系作母本,11个甘蓝型双低优质恢复系作父本,采用p×q杂交模式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44个组合的10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结果]一般配合力上,4个不育系的优劣顺序为354A359A818A018A,11个恢复系的优劣顺序为32553317318330693129311530023027313832223025;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最好的组合是354A×3255。44个组合中,单株产量排列前3位的是354A×3255、354A×3317、818A×3317;性状遗传力以千粒重的广义遗传力h2B最高,其次是单株产量和株高。[结论]395A是一个综合性状较好的不育系,在单株产量方面特殊配合力较强,可对359A进行广泛配制,以期能选育出高产杂交新组合。  相似文献   

12.
浙北稻区杂交粳稻与常规粳稻优势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边永高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181-9182,9208
[目的]为杂交粳稻高产组合的选育及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以2002~2006年嘉兴市杂交晚粳稻与常规晚粳稻区域试验结果为材料,对其性状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杂交粳稻组合的分蘖率、株高和每穗粒数与常规粳稻品种相比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有效穗数少、成穗率和结实率偏低,增产不显著;稻瘟病抗性有了显著提高,但白叶枯病抗性偏差;垩白粒率和透明度有改观,碱消值略降,但其他品质性状与常规粳稻无差异。杂交粳稻组合的分蘖率、生育期、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性状与产量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但株高与产量呈负相关。[结论]浙北稻区杂交粳稻高产新组合应朝穗、粒、重兼顾协调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两个强优势多倍体籼粳亚种杂交稻生长习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利用远缘杂交和多倍体双重优势选育超级稻是水稻育种的新战略。在获得一批多倍体籼粳亚种杂交稻株系的基础上,为了更大规模地展示这种杂种优势和更全面地研究多倍体籼粳亚种杂交稻的特点。【方法】以PSR073和PSR120为材料,对其叶龄、分蘖、开花习性及外部形态等进行观察统计,研究其生长习性。【结果】PSR073、PSR120在株高、穗长、粒长、粒宽、千粒重等农艺性状上均表现出明显的多倍体优势,并且具有高达83%以上的结实率;叶龄、分蘖及开花习性等方面表现出与二倍体水稻相似的特点。【结论】这两个多倍体水稻杂种的特点与以前报道的多倍体水稻的情况明显不同,远缘杂交和多倍体化并没有对其生长习性产生不利影响,相反具有强大的杂种优势,这为其应用于生产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陆地棉新品系主要性状进行详细了解和在新品种选育中指导亲本组配。[方法]按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Ⅳ对9个陆地棉新品系进行杂交,对获得的36个杂交组合单株皮棉产量、单株铃数、铃重、衣分、籽指、霜前花率、株高、果枝始节和果枝数9个性状进行了测定,根据测定结果对品系的配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除籽指外,其余各性状在杂交组合之间均存在着极显著差异;除株高的一般配合力外,组合间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差异显著。S801和S808是综合性状优良的陆地棉亲本,组合S801×S805和S802×S806有一定的生产利用价值。[结论]该研究可为杂交育种正确评价亲本和组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万恢88的特性以及组合的制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推广应用恢复系万恢88。[方法]对万恢88的特征特性、所配主要组合以及组合的制种技术进行阐述。[结果]万恢88具有恢复力强、配合力高、抗性好、米质较优、花粉量大的特点。应用该恢复系所配已审组合6个,区试、生产试验平均单产比汕优63增产5.04%、6.82%。[结论]万恢88所配组合最适在重庆低山制种,花期应避开高温伏旱。  相似文献   

16.
黄沙鳖良种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黄沙鳖良种选育技术,为建立黄沙鳖良种场奠定基础。【方法】2004年,从广西横县、灵山、桂平及南宁明阳农场等黄沙鳖养殖产区挑选黄沙鳖表型特征明显、体重1.0kg以上的亲鳖200只,雌雄比3∶1,不同地方的雌雄鳖分别配对(A♀×B♂或B♀×A♂),人工繁殖,根据表型特征、遗传性状和生长性状等进行选育,挑选色斑清晰对称、体型圆、体色黄、裙边宽、生长快的个体进行养殖。【结果】经稚鳖、幼鳖、成鳖、后备亲鳖等生长阶段的筛选,其选留率和成活率分别为35.3%、69.6%、80.7%、91.3%和82.1%、81.6%、95.7%、97.2%,最终选育获得黄沙鳖纯系亲鳖450只,且经繁殖验证,选育亲鳖繁殖的鳖苗具有明显亲体遗传性状,合格率达90.2%。【结论】采取群体选育的方法,从不同群体挑选亲鳖进行繁殖,通过对其后代各生长阶段不断地筛选,可选育出种质优良的黄沙鳖纯系群体。  相似文献   

17.
轮回选择在烤烟种质创新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轮回选择在烤烟种质创新中的应用情况,为烤烟新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方法]以8个不同的骨干亲本组合为母本,用其他组合对母本进行逐配,形成C1群体,调查各烤烟后代的经济性状和农艺性状,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亲本组合5[(CF965×满屋香)×(云85×CF965)]烤烟烟株较高,茎围较粗,叶数较多,叶面积较大,田间农艺性状表现最优;从各项经济性状指标来看,烤烟亲本组合4[(317×SC72)×(云85×CF965)]和亲本组合7[(CF965×满屋香)×(CF965×OX414)]表现最优。[结论]通过轮回选择,有计划地在烤烟中导入优良基因,获取了新的基因型,从而达到了改良和创新种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In perspective of breeding high-yield hybrid pepper varieties, combining ability analysis of net photosynthesis rate at different phases of flowering and fruit setting in pepper was made with 15 cross combinations from 6 parents by (1/2) n (n- 1) diallel crosses. There are relatively large differences not only in 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 (GCA) effect among different parents and at different phases of flowering and fruit setting, but also in specific combining ability (SCA) effect among different hybrids. There are relatively large GCA effects in late parents but relatively less GCA effects in early parents. No obvious laws have been found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A effects and maturity of hybrids. Variances of SCA are larger than those of GCA. Heritability is less but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 is larger.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combining ability between net photosynthesis rate and agronomic character or resistances to main diseases has showed tha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GCA are relatively large at the medium phase and the late phase of flowering and fruit setting. Net photosynthesis rate is more relative to leaf characters and fruit character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SCA are relatively large at the early phase and the late phase of flowering and fruit setting. Net photosynthesis rate is more relative to leaf characters and plant characters at the early phase but to plant characters and fruit characters at the late phas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SCA between net photosynthesis rate and resistances to main diseases are larger than those of GCA. The combining abilities of net photosynthesis rate at different phases of flowering and fruit setting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ose of yield per plant. The combining ability 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of breeding of high photosynthesis hybrid pepper varie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