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确定卵巢机能无障碍子宫内膜炎不孕症奶牛子宫内细菌的感染状态.在调查奶牛不孕症的基础上,对临床确诊为卵巢机能无障碍子宫内膜炎不孕症奶牛的子宫内细菌进行分离鉴定.调查的853头奶牛中患不孕症的占11.8%,其中卵巢机能无障碍子宫内膜炎不孕症奶牛占66.3%,其他原因不孕症奶牛33.7%.卵巢机能无障碍子宫内膜炎不孕症奶牛的子宫内容物均被测定有细菌存在,而对照健康奶牛子宫内容物未有分离到细菌.从临床确诊的67例卵巢机能无障碍子宫内膜炎不孕症奶牛的子宫内容物中,分离到细菌菌株119株,其中葡萄球菌36株、链球菌40株、大肠杆菌36株、变形杆菌4株、芽孢杆菌1株、化脓棒状杆菌1株.本研究卵巢机能无障碍子宫内膜炎不孕症奶牛子宫内的致病菌主要是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多为2种细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2.
奶牛子宫内膜炎引起的母牛不孕,已成为制约我国养牛业发展的瓶颈。子宫内膜炎主要是由子宫内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引起。为了了解北京地区患临床型子宫内膜炎母牛子宫内容物中的病原菌种类及其比例,此研究选取北京周边地区子宫内膜炎患病奶牛,对其子宫内容物中含有的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从77头临床型子宫内膜炎患病牛的子宫内容物中,共分离出13种共145株细菌,以蜡样芽孢杆菌、奥斯陆莫拉菌、大肠埃希菌、链球菌、苏云金芽孢杆菌、产吲哚金黄杆菌以及产碱假单胞菌为主,且均有一定程度的致病性和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提示这些细菌可能会转变为致病菌,引起母牛发生子宫内膜炎。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此次试验中分离得到的13种细菌均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氟苯尼考较为敏感,可以考虑作为牛场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因素以及为实际生产提供适合的预防治疗措施,对南宁市周边地区22头患子宫内膜炎奶牛采集子宫分泌物,对采集的样本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从22份样品中分离出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和酵母样真菌(白色念珠菌)等5类细菌共30个菌株;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对替加环素表现出高度敏感,而对红霉素、万古霉素、苯唑西林等11种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酵母样真菌(白色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等5种抗真菌药物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4.
为调查甘肃省某奶牛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菌并选择治疗用敏感药物,采用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镜检和16SrDNA序列分析,对采集的子宫内膜分泌物样品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同时采用K-B法测定这些分离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从10份样本分离得到12株细菌,其中,大肠杆菌7株、芽孢杆菌3株、链球菌1株、假单胞菌1株。大肠杆菌对诺氟沙星、恩诺沙星、庆大霉素、氟苯尼考均不耐药;大肠杆菌对头孢噻肟和卡那霉素的耐药率为14.29%,对四环素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均为28.57%,对红霉素耐药率为57.14%。芽孢杆菌对卡那霉素、诺氟沙星、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庆大霉素、四环素均不耐药,而对头孢噻肟、红霉素及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均为33.33%。大肠杆菌和芽孢杆菌对青霉素均完全耐药(100%)。链球菌对氨苄西林、氟苯尼考、头孢噻肟敏感,对青霉素中度敏感,对其他6种抗菌药物耐药。假单胞菌对青霉素和头孢噻肟耐药,对其他8种抗菌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5.
在调查奶牛不孕症的基础上,对临床确诊的子宫内膜炎不孕症奶牛子宫内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共调查了853头奶牛,不孕症奶牛达101头占调查奶牛的11.84%,其中子宫内膜炎不孕症奶牛67头占不孕症奶牛的66.34%,其它原因不孕症奶牛34头占不孕症奶牛的33.67%。被测奶牛子宫内容物均有细菌存在。从临床确诊子宫内膜炎不孕症奶牛的子宫内容物中,分离到细菌菌株119株,经鉴定结果葡萄球菌36株,链球菌40株,大肠杆菌36株,变形杆菌4株,芽孢杆菌1株,化脓棒状杆菌2株。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通过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来探究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性意见。试验选择某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7头经临床诊断患有子宫内膜炎的奶牛进行分析,所选个体均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6种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沙门氏菌、蜡状芽孢杆菌,其中混合感染占比40。74%,单一感染占比59。26%。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中国6个区域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的种类和区域分布特征进行研究,为筛选出最佳治疗药物以减少子宫内膜炎对畜牧业造成经济损失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分别从赤峰区域、张家口区域、潍坊区域、重庆区域、宝鸡区域和北京区域选择不同规模的奶牛养殖场中患子宫内膜炎的奶牛,用采样器每个区域采集60份(6个区域共计360份)患病牛的子宫内容物,通过革兰氏染色和生化鉴定的方法鉴定分离纯化的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并分析病原菌的分布特征。【结果】潍坊、赤峰、北京区域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以单一感染为主。宝鸡、张家口、重庆区域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以混合感染为主。赤峰、重庆、张家口、潍坊、宝鸡、北京区域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赤峰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是葡萄球菌。重庆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是链球菌。张家口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是大肠杆菌。潍坊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是链球菌。宝鸡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是葡萄球菌。北京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是蜡样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明确内蒙古地区奶牛乳房炎的种类分布情况,鉴定主要致病菌的耐药特征。[方法]从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部分奶牛场采集100份奶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对其主要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该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在检出的124株病原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36株,占29.03%;无乳链球菌36株,占29.03%;停乳链球菌24株,占19.36%;大肠杆菌16株,占12.90%;其他菌12株,占9.68%。4种病原菌对环丙沙星、左氟沙星、氧氟沙星和先锋霉素V均较为敏感,但对青霉素、红霉素、复方新诺明等具有较强的耐药性。[结论]可选择左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先锋霉素V作为治疗该地区奶牛乳房炎的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致病菌的分离鉴定,揭示了大庆地区该病的主要致病菌并为临床上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提供依据。以大庆地区周边6个奶牛场56头子宫内膜炎患牛为研究对象,对子宫内容物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分离到细菌共计142株,其中30.25%的菌种具有溶血性,52.6%的菌种对实验动物具有致病性。该病84%为细菌的混合感染,主要由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组成。结果表明大庆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且多为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0.
研究郏县红牛产后子宫内细菌的分部情况,为牛子宫内膜炎的预防、治疗提供依据。通过对产后不同时间的21份子宫内容物进行分离、纯化、鉴定,结果共分离出细菌14种(43株),其中以蜡样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产吲哚金黄杆菌、浅黄金色单胞菌、奥斯陆莫拉菌、葡萄球菌等为主。从革兰氏染色结果来看,革兰氏阳性菌有23株(占53.5%)、革兰氏阴性菌有20株(占46.5%)。结果与奶牛子宫内膜炎患病牛所分离的细菌菌株及革兰氏染色特性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
Staphylococcus aureus,Escherichia coli and Bacillus cereus are the major agents of cow endometritis in dairy cows.A multiplex PCR (SEB-mPCR)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conserved genes of S.aureus,E.coli and B.cereus,and the detection limits were 103,102 and 103 CFU mL-1,respectively.SEB-mPCR could not amplify genomic DNA of pathogenic bacteria of other common bovine diseases.A total of 309 vaginal discharge samples from cows with endometritis were tested by SEB-mPCR.Of the samples,23.95% had the three kinds of bacteria detected,17.15% had S.aureu and E.coli,9.39% had E.coli and B.cereus,and 9.71% had S.aureus and B.cereus.The rates of infections with S.aureus,E.coli and B.cereus were 11.35,16.18 and 9.06%,respectively.Therefore,SEB-mPCR has a potential as a diagnosis tool for endometritis in dairy cows.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广西罗非鱼食源性致病菌的种类及其药敏特性,为研究制定罗非鱼食源性疾病的综合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1~2012年采自广西罗非鱼主产区养殖场及市售罗非鱼样品(200份)进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副溶血性弧菌、无乳链球菌、海豚链球菌和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等9种重要食源性致病菌分离,采用Biolog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分离获得的食源性致病菌进行鉴定,并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推荐的纸片琼脂扩散(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所检测的9种食源性致病菌中除了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外,其他6种食源性致病菌均有检出.养殖场罗非鱼样品的无乳链球菌和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检出率较高,分别为7.5%和5.0%,海豚链球菌、沙门氏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和志贺氏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3%、2.5%、1.7%和0.8%;市售罗非鱼样品仅检出无乳链球菌、海豚链球菌、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和沙门氏菌,检出率分别为2.5%、1.3%、1.3%和1.3%.检出的食源性致病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的敏感药物谱和耐药谱,以对头孢哌酮的敏感率最高,达56.7%;对青霉素、新霉素和林可霉素的耐药率最高,均为63.3%.[结论]广西罗非鱼携带有以无乳链球菌和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为主的多种食源性致病菌,且检出的致病菌均存在多重耐药性.  相似文献   

13.
畜炎宁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疗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后主要由于细菌感染而引起的常见产科慢性、常发性疾病,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采集患子宫内膜炎奶牛产后阴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了解子宫内膜炎病例中病原菌的种类及耐药情况。在临床试验中,选用海正畜炎宁与野菊花、金银花、蒲公英等为主要成分的中草药进行对比疗效试验,通过治疗前后子宫及阴道恢复情况来确定治疗效果。试验结果证实:该牛场引起子宫内膜炎的细菌主要是以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蜡样芽孢菌、链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为主,单一感染所占比例为24.4%,混合感染所占比例为75.6%;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海正畜炎宁最为敏感,临床试验也证实:肌肉注射畜炎宁组有效率最高,达到78.75%;子宫灌注畜炎宁组达到75%;而对照组子宫灌注组仅为50%,因此,在治疗牛子宫内膜炎时,海正畜炎宁可作为治疗药物的首选。  相似文献   

14.
中药对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开发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中药制剂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连翘、黄连、丹参、大黄、大青叶、益母草、当归、红花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进行单味中药抑菌试验,在此基础上配成3个复方,确定复方的抑菌效果。[结果]连翘、黄连、大黄对3种致病菌均有很好的抑菌效果,抑菌直径都超过了15.0 mm,其次是红花、大青叶和丹参。复方1、复方2、复方3对3种致病菌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中复方1(连翘、大黄、益母草、红花按一定比例组成)对3种致病菌极度敏感,平均抑菌直径为22.3 mm,其他2个复方对3种致病菌高度敏感。[结论]选用复方中药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药联用对禽源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2种临床常用西药(氟苯尼考、恩诺沙星)和4味中药(黄连、黄芩、金银花和板蓝根)对大肠杆菌多重耐药菌株的MIC值,探讨2种西药和4味中药联用对禽源大肠杆菌多重耐药菌株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6种药物对大肠杆菌标准菌株和多重耐药菌株均具有抑菌活性.在8种中西药联用药物组合中,氟苯尼考/黄芩、恩诺沙星/黄连、恩诺沙星/黄芩3组药物组合联用具有相加作用,其他5组中西药物组合均呈现无关作用.[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筛选有效药物组合防治禽大肠杆菌病提供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16.
4种食源性致病菌的PCR-SSCP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细菌的16S rDNA保守区引物作为通用引物,对常见食源性致泻大肠埃希氏菌(Diarrheogenic Escherichiacoli)、沙门氏菌(Salmonellae)、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进行PCR扩增,产物及其XmnI酶切后产物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试验结果显示,4种食源性致病菌的PCR产物经XmnI酶切后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可以相互区别。因此,PCR-SSCP技术可以方便地用于检测食源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胞杆菌。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致病性猪源链球菌部分微生物学特性及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河南省猪链球菌病病原的微生物学特性及耐药性,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从河南省不同地区猪场中疑似猪链球菌病的自然发病病例中分离到12株地方流行株,经形态染色、培养特性、生化特性以及致病性试验对其进行了初步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表明,12株猪链球菌中4株为C群,4株为D群,3株为E群,1株为未知群;分离株均对头孢类药物、磷霉素、氟苯尼考等高度敏感,而对红霉素、磺胺、链霉素等不敏感。[结论]该研究为了解河南省猪链球菌病的流行动态及综合防治提供了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汪仁莉  张珠明  何生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233-15235
[目的]研究牛心朴子的抑菌作用,为开发利用牛心朴子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牛心朴子全草烘干粉碎后,用乙醇溶剂浸提。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猪霍乱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及鼠伤寒沙门氏菌为供试菌,研究其抑菌活性,并测定其相应最小抑菌浓度(Mc)。[结果]牛心朴子生物碱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MIC分别为12.500、1.563、3.125及L6.250mg/ml;但对猪霍乱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及鼠伤寒沙门氏菌无抑制作用。[结论]牛心朴子生物碱提取物对动物致病菌有一定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