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为了分析貉"白鼻子"病的发病原因,对该病患貉与健康貉各9只的20项血液常规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并用Mann-whinney法进行了组间差异性检验。与正常貉相比:病貉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p=0.024)、谷氨酰转移酶(p=0.036)、总胆红素(p=0.019)水平升高,白蛋白(p=0.040)及白球比(p=0.031)下降,这些生化指标的异常提示病貉肝脏的蛋白合成代谢功能下降,胆红素代谢异常,肝脏受到了损失;病貉肌酐(p=0.041)水平的降低,α-羟丁酸脱氢酶(p=0.017)水平的升高,可能与"白鼻子"病貉患有贫血有关;病貉肌酸激酶(p=0.019)水平的升高可能与病貉患有的肌肉萎缩有关。  相似文献   

2.
李荣权  赵立香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5868-15868
[目的]通过病例分析和流行病学调查来探究狐貉白鼻子病的发生原因、发病规律及防治对策。[方法]通过实习动物医院临床收治的病例及狐貉养殖密集区的流行病学调查,找到该病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结果]经临床诊治病例分析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初步确定狐貉白鼻子病为营养代谢病,发病原因主要是中小养殖卢为降低饲养成本、降低日粮标准而使饲料中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所致。[结论]发病病例经及时诊断,通过改善日粮,以及相应症状的对症治疗可以得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石灰性紫色土桃树黄化病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形态诊断、土壤植物化学分析和酶学诊断法对成都市龙泉区石双性紫色土桃黄化病进行了诊断。发现桃黄化病系典型的缺铁症,发病土壤PH较高,有效铁含量低,叶片全铁、活性铁均低于正常植株,黄化叶片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极显著降低。故诊断将石灰性紫色土桃黄化病为缺铁所致。  相似文献   

4.
供求与广告     
●惠供自作圆形产箱及银狐高产等技术①自己用笼子改造圆形产箱,不用投资,只需动手。保温保仔性好,每只产箱节省80~100元。②银狐高产技术,用此技术当年可产仔6只。③预防狐、貉、貂不发情、配后不孕、少产仔的饲养方法。④狐、貉、貂白鼻子病的预防和治疗。⑤貉大爪子病预防和治疗。⑥节省资金,让貉长得既大又胖。  相似文献   

5.
“白鼻子病”在2003年之前,毛皮动物养殖户几乎没有听说过,查阅书籍和以往的资料,也没发现“白鼻子病”这一说法,但是,如果现在我们去养殖场,就能很容易地发现有“白鼻子病”部分症状表现的毛皮动物。  相似文献   

6.
《农技服务》2009,26(3):138-138
<正>人的身体一旦缺铁,就会引起贫血、抵抗力下降,影响细胞及机体的寿命。铁参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氢酶的合成。中药复方四君子汤含有丰富的铁元素,是很好的补铁药物。  相似文献   

7.
发展中国家及偏远地区人们普遍侧重植物性食物。植物类食物含铁量偏低,容易导致人体产生各种缺铁病症。缺铁病症尤其是缺铁性贫血严重影响着育龄妇女和儿童的身体健康。虽然铁在土壤中含量丰富,但生物有效性低。目前缺铁是与缺氮和缺磷并列的、发生最为广泛、对植物生长发育影响最大的限制因子之一。因此,改善植物的铁营养成为了当今土壤和植物营养学研究热点。通过综述近年来机理Ⅰ植物根系形态变化、铁吸收过程、应答缺铁胁迫调节网络及缺铁胁迫感应信号研究进展,为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解决植物缺铁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1缺铁症1.1症状。小麦每形成1t干物质,需要吸收232g铁。缺铁时,叶色黄绿,发生小斑点,嫩叶出现白色斑块或条纹,老叶早枯。  相似文献   

9.
一、发病症状 木纳格葡萄黄叶病是由缺铁引起的,因铁元素在植物体内不可转移,所以缺铁症首先表现在新梢的幼嫩部分。最初幼叶的叶脉间叶肉先褪绿黄化,至白化,叶片边缘变褐枯死。严重缺铁时,整株叶片小、黄化、节间短,生长衰弱,落叶早,结果少或不结果,即使坐果,坐果率低,有时花蕾全部脱落,果粒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供试的苹果砧木中筛选出铁高效基因型,以矫治钙质土壤上苹果的缺铁黄化症.[方法]通过溶液培养,研究4种苹果砧木幼苗在缺铁胁迫下的与铁代谢相关的根际pH值、根系Fe3+还原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和叶片铁含量等若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在缺铁胁迫下,4种苹果砧木幼苗的根际酸化能力从低到高依次为:平邑甜茶<新疆野苹果<八棱海棠<黄太平.八棱海棠幼苗根系的Fe3+还原力最强,平邑甜茶和新疆野苹果次之,黄太平最弱.在缺铁胁迫下,黄太平叶片黄化程度最高,新疆野苹果和平邑甜茶次之,八棱海棠最低.营养液缺铁处理对八棱海棠叶片中有效铁含量的影响最小.[结论]在水培缺铁胁迫条件下,相对新疆野苹果、平邑甜茶和黄太平而言,八棱海棠表现出较强的抗缺铁特性,是一个较理想的铁高效苹果砧木基因型.  相似文献   

11.
潜在性缺铁条件下注射黄叶绿制剂对酥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强力注射黄叶绿(YLG)注射专用肥对潜在性缺铁酥梨进行补铁试验。结果表明,施用YLG注射专用肥后,单叶面积增加13.23%,比叶重增加0.42干mg/cm^2,叶绿体各色素含量极显著增加,其中总叶绿素增加34.35%,净光合速率增加50.26%。叶片内N、P、Fe、Zn活性增加,其他金属元素下降,果实产量提高,品质变优,花芽分化率和花芽质量也明显提高。树干注射YLG可作为潜在性缺铁的一种补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建立3种毛色貉生物学特性数据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红褐色乌苏里貉、野生乌苏里貉和吉林白貉为研究对象,利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3种毛色乌苏里貉的染色体数目进行比较。[结果]红褐色乌苏里貉和野生乌苏里貉二倍体细胞染色体数为56的细胞频率分别为86%和83%,表明红褐色乌苏里貉和野生乌苏里貉种群体细胞的染色体众数为56。吉林白貉二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56的细胞频率为70%,低于其他2种貉。[结论]红褐色乌苏里貉和野生乌苏里貉的染色体众数相同,均为56;吉林白貉的染色体众数为56或57,其染色体数目存在多态现象。  相似文献   

13.
铁肥品种对苹果叶片叶绿素和铁含量及光合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筛选适合矫正缺铁失绿症苹果树的铁肥品种。[方法]采用断根输液法,对缺铁失绿症的苹果树分别施用不同浓度的Fe-Citric acid、EDTA-Fe和自制的Fe-N3种铁肥,研究不同铁肥品种对苹果树叶片叶绿素含量、铁含量及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断根输液法施用铁肥能在较短时间内提高苹果树叶片叶绿素和铁含量,提高叶片光合速率,从而获得较好的复绿效果。5.99×10-3mol/L N-Fe处理的苹果树复绿效果明显,且没有肥害。苹果树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最多的是5.99×10-3、4.00×10-3mol/LFe-N和1.20×10-3mol/LEDTA-Fe处理。5.99×10-3、4.00×10-3mol/LFe-N处理的叶片活性铁含量增加最多,5.99×10-3mol/LFe-N处理的叶片全铁含量增加最多。苹果叶片光合速率提高最多的是5.99×10-3mol/LFe-N和3.60×10-3mol/LFe-Citric acid处理。[结论]Fe-N是适合根系输液的矫正缺铁失绿症苹果树的铁肥品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树干输液和叶面喷施铁肥2种补铁方式对柑橘叶片缺铁矫正的效果。[方法]通过叶面喷施和树干营养袋输入0.18%、0.27%、0.36%铁肥,研究树干输液和叶面喷施铁肥对缺铁黄化柑橘的矫正效果。[结果]叶面喷施和树干输液均可显著提高叶片和果皮铁含量,增加柑橘单果重,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显著增加糖酸比,使果实品质得到改善。叶片铁含量和单果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总糖含量极显著正相关,与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和果肉硬度极显著负相关。[结论]当铁肥浓度一致时,树干输液补铁效果优于叶面喷施铁肥,其中树干输液0.36%铁肥对缺铁黄化柑橘补铁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酥梨缺铁黄化症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渭北地区酥梨缺铁黄化症年周期发生规律和自流式树干注射防治缺铁黄化症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新梢速生期为黄化症迅速发生期 ,新梢完全停长期为缺铁黄化症的发病高峰期 ;在年周期内 ,防治时间愈早 ,防治效果越好 ;在试验注射量下 ,Fe SO4 以 5 g/ L的浓度为好 ,既能复绿又可避免药害 ;在不同含铁化合物中 ,有机铁、Fe2 +和 Fe3+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以 Fe2 +最为理想 ;不同 p H注射液 ,其防治效果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缺铁胁迫对杜梨根系铁吸收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对杜梨根系铁吸收关键基因三价铁还原酶(Pb FRO2)基因和铁转运蛋白(Pb IRT1)基因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多重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采用改良的Hoagland营养液水培杜梨的方法,研究了缺铁胁迫对杜梨根系Pb FRO2和Pb IRT1基因相对表达量以及根系铁和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b FRO2蛋白具有还原酶特性,Pb IRT1蛋白属于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家族—ZIP家族;缺铁胁迫9 d内,杜梨根系Pb FRO2和Pb IRT1的表达量整体上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胁迫3 d表达量达到最高点且与对照(加FeEDTA)差异显著;缺铁胁迫30 d,杜梨根系中铁含量比对照降低77.46%,而锌含量提高1 139.40%。综上可知,缺铁胁迫可诱导杜梨根系铁吸收关键基因表达量升高,进而促进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的活性提高。  相似文献   

17.
选取150只健康乌苏里幼貉(Nyctereutes ussurienusis Matschie),随机分成1个对照组和4个试验组.各试验组按25%、50%、75%、100%比例用膨化大豆替代鱼粉饲料进行饲养试验,通过对针、绒毛的长度、粗细和皮板长度等反映毛皮质量各项指标的测定与分析得出:彭化大豆代替鱼粉能满足乌苏里貉冬毛生长的需要,不影响乌苏里貉毛皮质量.  相似文献   

18.
刘斌  黄玉溢  陈桂芬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352-11354
[目的]研究广西桑园土壤铁养分状况及影响铁有效性的因素,为有效预防桑树缺铁失绿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调查研究和化验分析对广西桑园土壤铁及其他养分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西桑园土壤全铁的平均含量为3.57%,有效铁为32.40mg/kg;水田桑园土壤有效铁含量为13.57mg/kg,是旱地桑园的30.28%;棕泥田有效铁含量最低;黄化桑园土壤有效铁仅为正常桑园的38.95%;土壤有效铁与pH值、HCO3-、有效钙、有效镁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速效钾呈显著的负相关,与速效磷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结论]广西桑园土壤有效铁含量大部分属于适量以上,但区域分布极不均匀,部分地区土壤有效铁含量较低,石灰性水田桑园容易发生桑树缺铁失绿症。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人口中平均每5人中就有1人遭受贫血危害,大部分居民贫血是由于铁营养素缺乏引起的,妇女和儿童是我国人口中铁营养素缺乏比较严重的群体,农村则是铁营养素缺乏的高发地区。针对我国高发的缺铁性贫血状况,重点讨论和分析了生物强化富铁小麦作为一种新的营养干预手段,其潜在的健康干预效果。在获取和依据相关材料和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失能调整生命年作为分析工具,研究确定了生物强化富铁小麦营养干预前后我国居民缺铁性贫血疾病负担的现状和潜在的营养改善情况。研究表明,生物强化富铁小麦具有很好的营养干预效果。最后提出加大对生物强化小麦育种研究的投入,培育含铁量更高的小麦新品种,并重视生物强化富铁小麦的推广应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