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0 毫秒
1.
油菜氮磷钾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确定安徽省贵池地区油菜氮磷钾肥平衡施用的适宜用量范围。[方法]试验设CK、OPT-N、OPT-P、OPT-K、农民习惯Farm-erPr.6个处理。油菜成熟时每小区随机抽取6株植株考种,测定株高、一级分枝高、一级分枝数、单株角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和每小区产量。[结果]在氮、钾、硼肥平衡施用下可以显著提高油菜的生物性状。施用氮肥能明显增加油菜角果总数和提高油菜籽粒产量,同时可以显著提高籽粒和茎秆比值;施用磷肥可以显著提高单株一级分枝数、单株二级分枝数,同时显著提高籽粒产量,明显提高籽粒/茎秆比值;施用钾肥可以显著增加单株角果数,提高产量,同时提高籽粒/茎秆的比值;相比当地农民习惯施肥可以显著提高单株角果数量,显著增加产量,同时提高籽粒和茎秆比值。[结论]施用氮肥180 kg/hm2,磷肥90 kg/hm2,钾肥120 kg/hm2,硼肥用量15 kg/hm2时可以达到产量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钾肥施用对安徽贵池地区油菜产量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钾肥施用对安徽贵池地区油菜产量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方法]以华双5号为油菜供试品种,在氮、磷、硼肥配合施用的基础上,考察K_2O施用量为0、60、120、240 kg/hm~2的4个处理下油菜株高、一级分枝高、一级分枝数、单株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千粒重等指标,并测定每小区产量。[结果]增施钾肥能显著促进油菜生长。同时,钾肥施用对改变油菜的群体生物学性状具有显著正向相关性,呈现株高、单株二级分枝数、单株角果数、每角果粒数、籽粒和茎秆产量均增加的统一趋势。施用钾肥240 kg/hm~2可以达到产量效益最大化。[结论]该研究为直播油菜轻简化栽培的肥料施用提供了进一步探索的实践前瞻。  相似文献   

3.
张玲  王霞  曹环  刘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6,(34):130-131
[目的]探讨灌云县东部地区小麦磷肥效应。[方法]在固定施氮315 kg/hm~2、施钾45 kg/hm~2的条件下,逐渐增加磷肥施用量(0、45、90、135、180 kg/hm~2),研究不同磷肥施用量对小麦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在施磷90 kg/hm~2的处理下,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均达最高,理论产量最高,达8 828.10 kg/hm~2。与无肥区相比,施磷90 kg/hm~2的处理下,小麦增产率为72.5%,增收4 890元/hm~2,均达到最大值,且高于常规施肥处理。[结论]灌云县东部地区小麦最适宜施磷量为90 kg/hm~2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粮棉轮作模式下小麦适宜肥料用量。[方法]在大田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分别设置了氮、磷、钾肥料的0(对照)、75、150、225、300 kg/hm~2 5个用量梯度,研究不同肥料用量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小麦穗数与产量增加,千粒质量下降,小麦产量在氮肥用量超过150 kg/hm~2后稳定在8 442~8 474 kg/hm~2;随磷肥用量增加,小麦收获穗数与产量先上升后下降,磷肥用量为75 kg/hm~2时产量最高,达8 617 kg/hm~2,穗粒数、千粒质量变化不大,过量施用磷肥显著降低小麦收获穗数与产量,减产幅度达5.1%;钾肥用量对小麦穗数、产量影响不显著,但随施钾量的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质量下降。[结论]粮棉轮作模式下,小麦季节肥料适宜用量为氮肥225 kg/hm~2,磷肥150 kg/hm~2,免施钾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施肥方式及用量对油菜产量及效益的影响。[方法]以油研5号为供试品种,设置6个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田间试验。[结果]以施用有机肥为1 500 kg/hm~2,N、P_2O_5、K_2O分别为180、90、150 kg/hm~2的处理油菜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油菜实收产量和纯收入分别为2 453 kg/hm~2和3 683元/hm~2。[结论]有机肥、无机肥配合施用可提高油菜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6.
试验为研究高海拔冷凉地区春油菜施硫效应,开展了春油菜单因素施硫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增施硫肥可显著增加春油菜产量,施硫60 kg/hm~2为最佳施用量,产量为4 012.5 kg/hm~2,较对照增产799.5 kg/hm~2,增产率为24.9%。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浙油50在合肥市的适宜施氮量和密度。[方法]以浙油50为材料,设置施氮量(180、225、270 kg/hm~2)和种植密度(22.5万、30.0万、37.5万、45.0万株/hm~2)2个因素,研究不同施氮量和密度对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密度、施氮量对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在该试验条件下,油菜获得高产的适宜施氮量270 kg/hm~2、密度37.5万株/hm~2,产量为3 161.84 kg/hm~2。[结论]该研究为浙油50在合肥市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雪里蕻的高产优质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磷钾肥对雪里蕻产量和品质的效应。[结果]增施磷肥使雪里蕻增产22.7%~36.5%;增施钾肥提高雪里蕻产量7.8%~22.8%。磷肥用量与雪里蕻产量表现为极显著的二次回归关系,钾肥用量与雪里蕻产量间存在极显著的直线关系。在一定范围内增施磷钾肥能降低雪里蕻硝酸盐含量,但高磷、高钾能提高雪里蕻硝酸盐含量。不同磷钾肥施用量对雪里蕻营养品质的效应影响很大。综合考虑作物产量、品质、生产成本、人体健康等因素,在该试验条件下,雪里蕻磷肥施用60 kg/hm2,钾肥施用100~150 kg/hm2。[结论]确定了雪里蕻磷肥施用60 kg/hm2,钾肥施用100~150 kg/hm2的最佳施肥量。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油菜钾肥产量效应及其利用率研究(英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钾肥用量对油菜产量、生物学特性及钾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以零水平为对照,设置9个钾肥用量水平,在云南9个不同生态类型的油菜产区组织3次重复的单因素随机区组联合大田试验。[结果]云南油菜适量施用钾肥能够提高籽粒产量,钾肥用量为150-180kgK2O/hm2时,油菜产量可达到3983-4151kg,比K0对照增产4.7%-9.1%,并在K165处理处出现产量峰值;每施用K2O1kg,可增加油菜籽粒产量559kg,纯利润达到1229元/hm2,产投比达到1:1.95,钾肥偏生产力达到31.32kg/kgK2O,钾肥农学利用率达到3.7kg/kgK2O;施钾可促使油菜健壮生长,具有增果实、增粒、促进籽粒充实的作用。[结论]云南油菜钾肥高产高效生产的适宜推荐范围为150-180kg K2O/hm2。但综合考虑产量和效益等因素,云南省适宜K2O施用量在73.9kg/hm2左右,陇川、玉龙和临翔产区及条件类似产区应适当增加到100kg/hm2左右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0.
程琳 《农技服务》2007,24(6):49-49
进行了油菜磷肥效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磷肥能显著提高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试验地区磷肥的适宜用量为90 kg/hm~2。  相似文献   

11.
青海东部春油菜养分管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春来  张荣  孙小凤  韩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6810-16811
[目的]研究青海东部农业区春油菜生产和肥料施用状况。[方法]应用随机抽样法对青海东部农业区春油菜养分管理技术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该地区种植春油菜的66%左右农户获得的春油菜产量处于适中水平,50%左右农户氮肥用量基本合理,50%以上农户磷肥用量偏低或很低,而钾肥用量极低,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投入基本为空白。[结论]通过宣传,加深农户对春油菜使用磷肥、钾肥及中微量元素肥料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完善和优化安徽省贵池区杂交中稻的施肥配方结构与施肥用量。[方法]设置不同配方验证试验,对最佳施肥量进行修正。[结果]配方1(通过2014年"3414"得出配方)、配方2(安徽省土肥总站推荐)均优于本地农民习惯施肥,增产显著。[结论]配方1、配方2适合在当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冬油菜的施肥现状及肥料利用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冬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合理施肥是保证冬油菜产量的重要措施。明确当前冬油菜的施肥现状和存在问题指导科学施肥。【方法】 以安徽省冬油菜种植为例,于2017—2018年在全省冬油菜主产区进行农户抽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肥料品种、肥料用量、施肥方式、种植面积和产量水平。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当前油菜种植过程中的施肥情况,并以全省冬油菜平均产量和平均施肥量为基准,采用Cate-Nelson方法(十字交叉法)评估冬油菜氮、磷和钾肥施用与油菜产量的关系,以此探索冬油菜种植中施肥增产增效的主要途径。【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安徽省油菜种植中均施用了化肥,施用有机肥农户比例为59.0%。全省化学氮、磷和钾肥平均用量为160、63和65 kg·hm-2。总的来说,全省化肥平均用量更加趋于合理化,但是施肥分级结果表明全省依然存在氮、磷和钾肥施肥不足和过量的现象。全省化肥施用方式以人工施肥为主,机械化施肥比例较低。Cate-Nelson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全省仅有23.8%、20.2%和21.0%农户在冬油菜种植中实现了氮、磷、钾肥高产高效。这说明全省冬油菜种植中增产增效还有很大的空间。【结论】 总的来说,安徽省冬油菜种植中化肥平均用量趋于合理化,但是在施肥方式、养分运筹和肥料品种上面还存在问题。在施肥方式上机械化施肥比例不足,仅为38.8%;在养分运筹上,虽然氮肥用量普遍实现了分次施用,但是以施用两次为主,与油菜养分吸收规律不匹配。除此之外,在施肥品种上存在偏施化肥,有机替代和轻简化施肥比例较低。  相似文献   

14.
程冬贵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2873-12874,12908
[目的]探讨安徽省贵池区杂交中稻的最佳施肥量,以期获得最佳产量.[方法] 2014年4~9月,通过在贵池区涓桥镇实施“3414”田间试验,经过“3414”数学模型分析得出理论氮、磷、钾大田最佳施肥量.[结果]最佳产量:8 531.3 kg/m2;最佳施肥量:N 203.1kg/hm2、P2O529.3 kg/hm2、K2O 125.0 kg/hm2(由三元二次方程得出).一元二次方程分析得出:N最佳产量8 674.1kg/hm2,最佳施肥量214.7 kg/hm2;P2O5最佳产量8 741.3 kg/hm2,最佳施肥量45.0 kg/hm2;K2O最佳产量8 596.9 kg/hm2,最佳施肥量73.8 kg/hm2.[结论]结合当地实际生产情况,建议杂交中稻施肥量为N 195 kg/hm2、P2O537.5 kg/hm2、K2O 75 kg/hm2.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油菜施肥现状调查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安徽省油菜生产建立高效施肥技术体系。[方法]于2008年对安徽省油菜主产区进行了油菜农民习惯施肥调查,进而分析了安徽省油菜施肥技术上存在的问题。[结果]肥东县、肥西县、贵池区、宣城市、广德县、居巢区、南陵县和六安市的油菜平均产量分别为2073.40、2177.40、2022.40、2187.60、1755.30、2415.40、2272.70和1605.30kg/hm^2。安徽省油菜种植中N、P2O5和K2O的平均施用量分别为198.60、56.10和48.60kg/hm^2,施用比例为1.00:0.29:0.25。目前,安徽省油莱施肥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有机肥用量低,施肥模式单一;氮磷钾比例不协调;施肥技术落后;缺少必要的施肥技术规程。[结论]安徽省应增加有机肥的用量,调整肥料施用结构.改进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获得高产的施氮量和氮肥运筹模式。[方法]以‘油研599’和‘三北98’为材料,采用三元二次通用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不同时期施氮量对油菜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油研599’获得最高产量指标(2898.211kg/hm2)时的各个因素组合为活棵肥89.27kg/hm2,开盘肥120kg/hm2,腊肥101.12kg/hm2,施氮总量为310.39kg/hm2。活棵肥、开盘肥、腊肥所占比例分别为28.76%、38.66%、32.58%‘;三北98’获得最高产量指标(2870.14kg/hm2)时的各个因素组合为活棵肥120kg/hm2,开盘肥120kg/hm2,腊肥37.55kg/hm2,施氮总量为277.55kg/hm2,活棵肥、开盘肥、腊肥所占比例分别为43.24%、43.24%、13.53%。2个品种合并后获得最高产量指标(2813.82kg/hm2)时的各个因素组合为活棵肥120kg/hm2,开盘肥120kg/hm2,腊肥76.23kg/hm2,施氮总量为316.23kg/hm2,活棵肥、开盘肥、腊肥所占比例分别为37.95%、37.95%、24.11%。[结论]该研究为优质杂交油菜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播期、密度、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和施硼量6个主要栽培因素对甘蓝型油菜产油量的影响。[方法]利用已有的研究资料和笔者的试验研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产油量与播期呈负相关,与密度多呈一元二次抛物线关系,与氮肥施用量和硼肥施用量呈一元二次抛物线关系、与磷、钾肥呈直线相关关系。高油份品种(44.00%以上)获得最高产油量的施氮量平均为185.18 kg/hm2,在此条件下,它们的产油量平均为1442.60 kg/hm2,而含油率较低品种(42.00%以下)的产油量平均为1247.84 kg/hm2,高含油率品种产油量比含油率较低品种的产油量平均高15.61%。含油率较低品种获得最高产油量时的施氮量平均为286.28 kg/hm2,在此条件下,它们的产油量平均为1350.57 kg/hm2,而高含油率品种产油量比含油率较低品种的产油量平均高6.81%。油菜品种含油量与获得最高产油量的施氮间呈极显著负相关(-0.9800**)。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高油份品种高产保优栽培措中氮、磷、钾、硼肥施用量分别为187.5-195、105-120、135-150、15-22.5 kg/hm2。密度和播期根据各地栽培习惯而定,贵州油菜移栽播期9月10日-16日,密度6×104-1.05×105株/hm2。[结论]该研究明确了播期、密度和施氮量对甘蓝型油菜产油量的影响,提出高油份品种高产保优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8.
青海东部地区春油菜需肥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寻找最适合青海东部地区春油菜生长的施肥比例。[方法]采用4+X试验设计方案研究油菜在不同N、P、K肥施用量组合下各生物学性状与施肥的关系,并对所设5个处理进行对比,寻找出最优施肥量组合。[结果]春油菜在相同时期对N、P、K的需求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苗期养分吸收为N〉K〉P,抽薹期至盛花期对养分的吸收为N≈K〉P,结荚期对养分的吸收为K〉N〉P,成熟期对养分的吸收为N〉K〉P。因此,根据油菜的需肥规律,在苗期、抽薹期、花期和成熟期均应注重施用N肥,花期、结荚期和成熟期加强P、K肥的配合施用。[结论]青海东部地区春油菜生长的施肥最佳N∶P2O5∶K2O配比为1.00∶0.14∶0.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