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油松可以直播造林,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特别在土壤条件差的立地上造林以植苗造林效果好。因此,培育数量多、质量好的苗木有重要意义。油松的育苗方法可分为平地育苗和山地育苗两种,现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半干旱地区油松营养袋育苗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半干旱地区油松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低的现状,进行了油松营养袋育苗造林试验研究.育苗圃地选在杨树局郁闭度为O.3左右的杨树林冠下,以无底的聚氯乙稀塑料薄膜容器袋为育苗容器,以v(锯末):V(蛭石):V(煤灰)=6:2:2为栽培基质,播种育苗.春季土壤解冻到一定深度开始泛浆时带营养袋造林,造林成活率连续3 a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3.
1.选地选茬:根据油松幼小比较喜阴,需要大量营养和通风良好的特性,最好选在山北坡半阴半阳,有充足水源的平地上;土壤以疏松肥沃的黑砂壤土为最好,防止用低湿地、过淤地、窝风地、犯风地、盐碱地育油松苗。在茬口上以油松重茬、大豆、大葱、玉米等茬口为好,注意避免白菜、土豆、荞麦、大麻等茬口。2.整地作畦:整地是确保苗全苗壮、消灭地下害虫的重要措施。一般在头一年秋季整地最好。土壤经过较长时间的风吹日晒和严冬的冻结,能够促进风化肥地,冻死大量虫卵、虫蛹和幼虫。如果来不及,当年早春整地也可以。方法是一犁挨一犁的翻耕,深20厘米,随即耙压,把土块压细打碎,拣除石块和草根,防止有  相似文献   

4.
苗木是造林的物质基础,随着造林事业的发展,苗木生产必须相应地大力发展。因此,要拨出一部分农耕地来增加育苗面积。然而油松在农作茬地育苗,特别是在淡栗钙土地区和贫瘠的土地上初次育油松苗,往往不能获得良好地成效。为此,我们根据几年的试验研究和总结群众育苗的经验,对上述类型的新辟苗圃地进行油松育苗,提出以下几点育苗保苗的措施,以使油松育苗取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油松是北方造林主要树种,提高油松苗的栽培技术是提高油松林成活率的关键。平地育苗、山地育苗和容器育苗是目前北方育苗的主要方式,详细阐述了三种育苗方式的具体措施,并对其优势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从一九七七年开始,我场采用营养土培育油松苗,并将油松营养土苗上山造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九七八年,进而在晋东南地区屯留、陵川、黎城等七个县推广,在大旱的一九七八年,共造林2461亩,造林成活率平均达到82.7%。二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此法操作简单易行,显著地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延长了造林时间,节省了育苗投资,是迅速绿化干旱瘠薄山区的好办法。现将油松营养土育苗造林的主要技术要点归纳如下:1.选择圃地与作畦:圃地应选在造林地附近、水源方便、通风透光、排水良好的平缓荒地。忌选农耕地、沟岸河边、树荫林带,以防虫害及立枯病的发生。畦宽一般为1米,长度不限,  相似文献   

7.
一九七四年我厂进行火炬松、湿地松育苗,当年苗平均高23厘米左右。一九七五年造林,五年来生长良好。生长速度都超过油松,而火炬松又好于湿地松。个别株已经结果。今将育苗技术总结如下,仅供参考。一、育苗地选择与整地:火炬松、湿地松是从国外引进的优良树种。为育出好苗,在低海拔区选择了  相似文献   

8.
油松为我省乡土树种,生长快,树质坚实,适应性强,是我省山地造林早期选用的主要树种之一。建国后,我省营造了不少油松人工林,山区广大群众有着丰富的造林经验,如山地块状育苗,顶凌播种,顶凌栽松,丛起丛植等都是行之有效的造林技术。归纳起来,油松造林的技术要点如下: 一、整地 在阴坡土层厚,水分条件好的地方进行油松造林,无论播种和植苗,在整地上没有特殊要求;但在阳坡或干旱土薄的地方,如不进行认真的整地,造林成活率低,生长慢。有些地  相似文献   

9.
油松容器育苗及造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油松容器育苗采种、选地、作床、配土装袋、种子处理、播种、管理及造林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造林良种化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造林良种率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林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油松是我省主要造林树种,每年造林6.6万hm2多。但是由于育苗、造林用种良莠不分,加之造林、管护不当,致使造林成活率低,成林不成材的现象十分突出。为了推广使用良种,提高青苗、造林质量,我们承接了“油松良种育苗、造林”推广课题。现将油松良种苗期结果初报如下。1育苗地概况育苗地设在我省油松的主要造林地区,实行就地育苗就地造林。育苗地自然概况见表1。2材料与方法2.1材料良种是陇县八渡林场油松种子园自由授粉的混合种子,对…  相似文献   

11.
容器育苗是当今世界正在应用和大力推广的林木育苗先进技术,容器育苗不仅能缩短育苗时间、延长造林季节,而对加速荒山造林绿化,提高造林质量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现把容器育苗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容器的选择:我省应用较多的为塑料薄膜容器。常用的规格有5×10、6×12、8×13厘米。薄膜袋可直接到薄膜袋厂购买,也可自己购0.02~0.03毫米厚的薄膜。按所需规格大小,剪成长方形,再粘合成圆袋,袋底粘封,下部打3~5对直径0.5厘米的圆孔。(粘合成无底容器也可) 一、圃地选择与整地:应选择地势平坦,靠近水源,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疏松,在造林地附近或中心的地块,需要遮荫育苗的(如油松)最好选在树荫下。整地:要求畦宽1米,长度不限,步道40~50厘米,床底平整,畦埂高出床面20~25厘米,畦面平坦。  相似文献   

12.
油松油松育苗在当前生产上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增强早期木质化,提高苗木质量。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认真选圃地:尽量选用油松育苗的重茬地育苗,如没有重茬地,可选用中性或微酸性砂壤土,每亩施入万斤以上的厩肥或松林土。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采用3年生油松苗,接种牛肝菌和血红铆丁菇外生菌根菌进行育苗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油松3a幼苗外生菌根的浸染率达到61%,油松造林外生菌根菌浸染率达到57%。山地造林外生菌根菌的浸染率明显小于圃地育苗接种苗浸染率。造林成活率比对照提高8.9%,苗高生长量提高11.5%,地径生长量提高17.3%。  相似文献   

14.
油松营养袋育苗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油松是我国北方地区最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分布广适应性强,根系发达,枝叶繁茂,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和保护环境的功效,是用材林,防护林和城乡绿化的重要树种。因此成为许多荒山造林、封山育林项目工程的首选树种。但是在年降水量在300mm以下又没有灌溉条件的地方,油松造林成活率很低。近几年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出了用容器(营养袋)育苗造林的技术,具有造林成活率高,造林时间长的优点,可做到就近育苗,就近上山、按需所育,从而解决了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低的难题。营养袋育苗顾名思义就是将2a生的露地小苗装入营养袋培育而成,可以使当年成活率达95%以上,翌年保存率达90%以上。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油松是喜光、抗寒、深根性、适应性较广的常绿温带树 ,是北方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涿鹿县2 0 0 2年仅退耕还林一个项目就需要油松苗 36 0万株 ,油松幼苗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造林的成效 ,因此 ,油松的育苗就成为造林的关键环节。经过多年实践 ,我们认为要搞好油松育苗 ,主要是抓好以下几点 :1 育苗地的选择选择排水良好 ,灌溉方便 ,土层深厚的沙壤土或壤土 ,土壤酸碱度为微酸性或中性。前茬为剌槐、白榆、黑枣、大豆、蔬菜等地块不宜作育苗地。2 整地要深耕细作 ,加深松土层 ,改善土壤结构 ,增强蓄水保肥能力。施入基肥 ,以厩肥、堆肥等…  相似文献   

16.
油松具有生长速度快、材质优良、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等优良特性,是我国北方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介绍了油松的生物学特性、油松容器育苗技术以及油松容器育苗技术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7.
油松、樟子松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耐寒、抗旱、耐瘠薄等特点,是东北地区用材、绿化、防护、水土保持的优良树种.应用油松、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可以缩短苗木出圃时间,延长造林季节,春、夏、秋三个季节均可造林;苗木质量好,产苗量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明显高于裸根苗. 一、做床 1.选地 做床前,选择地势平坦、灌溉方便、便于作业的地块作为容器育苗基地. 2.做床 根据实地大小做成长10~15米、宽2米、高30厘米的苗床.  相似文献   

18.
油松是中国特有树种,多个省份均有分布,且因为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工业价值和观赏价值,所以近年来的种植范围越来越广泛。在促进油松育苗造林事业的健康发展中,要充分明确造林技术要点和病虫害防治方法,以确保油松健壮生长。简单介绍油松的生长习性和主要价值,而后重点论述油松造林技术,主要有播种造林、移植处理、植苗造林、培育管理,最后提出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造育结合育苗是发展林业、培育苗木的良好途径。梨树县之所以取得造林百万亩的伟大成果,是我们积极组织群众,充分利用土地,培育出大量优质壮苗,因而提高了经济效益。具体做法是: 1、长短结合,以短养长,开拓进取提高效益。在有条件的小宽、河山等12个乡镇选择适合育苗的造林地块中,进行造育结合育苗,以村、社组织发动群众集体、个人和  相似文献   

20.
<正> 要绿化干旱瘠薄的阳坡,首先要培育耐旱的阳坡苗,才能取得成功。油松阳坡苗的雨季培育,一般要掌握如下六点:1.圃地选择。育苗地要选在干旱阳坡的中心地带,相对土层深厚、比较肥沃的酸性生荒地,最好选在长有醋柳、毛棒子的荒坡上。2.先期整地。雨季育苗、春季整地。一般整成反坡水平条田、有利于抗旱;条田的宽度根据坡度的大小来定,土层深度必须达到25—30厘米,整后的育苗地要达到深、透、细、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