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通过试验分析不同药剂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方法】以喷施清水为对照,设置5种不同药剂,分别为:40%多菌灵悬浮剂、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和200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对药剂安全性、防效进行评价。【结果】5个杀菌剂的EC50值差异显著(P<0.05),相关系数均高于0.9,200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对病菌抑制效果最好,其次是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几种药剂均对油菜菌核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均对油菜安全。200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对油菜菌核病防效最好,综合防效达到83.96%,产量最高。其次是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和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防效分别达到75.32%和78.49%。【结论】在油菜初花期和盛花期喷施200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60g/667m2,或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40g/667m2,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75g/667m2,能够有效防治油菜菌核病。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防治油菜菌核病的对路药剂,本文选择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750 g/hm~2、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咪鲜胺纳米农药7 500 g/hm~2与常规药剂25%咪鲜胺乳油1 500 mL/hm~2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上述药剂对油菜安全,于油菜盛花初期施药,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750 g/hm~2、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对菌核病防效较好,分别达84.62%和74.38%,适合在本地推广;咪鲜胺纳米农药7 500 g/hm~2、25%咪鲜胺乳油1 500 mL/hm~2对菌核病防效一般,仅为37.15%和19.23%,不适合在防治油菜菌核病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上的重要病害,常用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药物防治,但很多地方反映油菜菌核病对这类农药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在防治时最好换个药方,效果会变好。可选用的药剂有:啶酰菌胺该药剂含50%啶酰菌胺,对油菜菌核病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每667平方米用药量为24~26克,病害严重时增加至为36~48克,对水50公斤,在油菜盛花期均匀喷雾。氯啶菌酯该药剂目前上市的为15%氯啶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水平,特选择7种不同的杀菌剂进行了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用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24 g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50 g或15%氯啶菌酯水乳剂60 g或25%嘧菌酯悬浮剂120 g,于油菜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常规喷雾1次,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效均在85%以上,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油菜和茄子是兰溪市粮油和蔬菜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油菜菌核病和茄子灰霉病严重阻碍了其发展。为筛选出高效、低毒、低残留的防治药剂,本文采用了新型吡啶酰胺类杀菌剂(氟唑菌酰羟胺SC)与常规药剂(腐霉利WP、多菌灵WP、啶酰菌胺WG、嘧霉胺SC)在油菜菌核病和茄子灰霉病的田间防治对比试验,油菜菌核病防效结果表明:50%啶酰菌胺WG和50%腐霉利WP显著优于50%多菌灵WP。其中,50%啶酰菌胺WG处理的效果最好,病指防效在85%以上。大棚茄子灰霉病防效结果表明:50%啶酰菌胺WG防治效果极显著优于其他2种杀菌剂,防效为86.67%。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氟唑菌酰羟胺及其与咪鲜胺等复配使用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开展了氟唑菌酰羟胺等药剂防治油菜菌核病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油菜盛花初期,200g/L氟唑菌酰羟胺(麦甜)SC与25%咪鲜胺EW复配药剂对油菜菌核病防效最高,且产量最高。200g/L氟唑菌酰羟胺(麦甜)SC+430g/L戊唑醇SC复配药剂和200g/L氟唑菌酰羟胺(麦甜)SC的防效及产量均表现较高,在油菜菌核病的防治中均可放心使用。  相似文献   

7.
油菜菌核病化学防治关键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控制油菜菌核病,提高化学药剂的防治效果,对化学防治油菜菌核病的适宜药剂种类、用药关键时期和用药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油菜盛花期选用50%啶酰菌胺或50%腐霉利,能有效控制油菜菌核病的发生和危害程度;不同施药方式对药剂防效影响不明显,但机动喷雾能提高防治效率和减轻操作强度,可根据立地条件选用可行的用药方式。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防治果桑菌核病的适宜药剂,完善相关施用技术,特开展了3种杀菌剂对果桑菌核病的田间防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20%嘧菌酯可湿性粉剂和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均对果桑生长安全,且对果桑菌核病具有较好的防效,于果桑初花期第1次施药,间隔8 d后再施药1次,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600倍液、20%嘧菌酯可湿性粉剂750倍液、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400倍液对果桑菌核病的防效分别达95.50%、100%、81.82%。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出安全高效杀菌剂防治油菜菌核病,以6种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为试验材料,比较其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效。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油菜均无药害;其中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62%嘧环·咯菌清水分散粒剂和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分别为85.6%、77.2%和70.1%;其次为25%腐霉利水分散粒剂,防效为64.9%;50%多菌灵和45%咪鲜胺对油菜菌核病防效较差,仅为38.6%和33.3%;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的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53.6%,其次是62%嘧环·咯菌清水分散粒剂和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综合6种杀菌剂的田间防效和对产量的影响,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可作为衡阳地区油菜菌核病有效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霜脲氰、烯酰吗啉、精甲霜灵、氟啶胺和双炔酰菌胺对番茄晚疫病菌的抑菌作用及其田间防效,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5种杀菌剂对番茄晚疫病菌的室内毒力,并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均对番茄晚疫病菌表现出很强的抑菌活性;72%霜脲氰·锰锌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300 g/hm2、68%精甲霜灵·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1 224 g/hm2、500 g/L氟啶胺悬浮剂200 g/hm2和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150 g/hm2对番茄晚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均80%。霜脲氰、烯酰吗啉、精甲霜灵、氟啶胺和双炔酰菌胺仍可用于番茄晚疫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豫南区域油菜菌核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河南省大面积推广种植双低杂交油菜,大部分双低杂交油菜品种,对菌核病的抗性较差,属高感病品种。油菜菌核病俗称白秆、烂秆病,河南省上蔡县油菜花期雨水偏多,菌核病常年发生并流行,造成油菜产量大幅度的减产,轻者5%~10%,重者达70%,有的甚至绝收。因此,防治好油菜菌核病是夺取油菜丰产的关键。本文进行了防治油菜菌核病的试验。  相似文献   

12.
烯啶虫胺对水稻褐飞虱田间控制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烯啶虫胺对水稻褐飞虱具有较好的速效性、持效性,药后3 d,50%烯啶虫胺WSG 22.5~52.5g/hm2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为84.70%~90.81%;药后14~21 d,50%烯啶虫胺WSG 37.5~52.5 g/hm2对褐飞虱仍有89.84%~96.06%的防治效果。因此,从防治效果和防治成本的角度考虑,50%烯啶虫胺WSG防治水稻褐飞虱的适宜用量为37.5~52.5 g/hm2,防治适期在褐飞虱若虫高峰期,用水量不低于750 kg/hm2。  相似文献   

13.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施用30%吡蚜.异丙威WP 450~600 g/hm2,药后1~14 d对草莓蚜虫的防治效果达79.96%~95.17%,显著高于30%吡蚜.异丙威WP 300 g/hm2的防治效果(76.22%~87.70%)和对照药剂10%吡虫啉600g/hm2的防治效果(62.58%~83.67%)。在田间施用30%吡蚜.异丙威WP 450~600 g/hm2,对草莓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4.
用100倍、300倍和500倍的1.2%瑞拉菌素水乳剂稀释液,通过室内离体叶片接菌、田间植株接菌和在自然发病情况下对油菜进行喷施药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倍数稀释液1.2%瑞拉菌素水乳剂处理对油菜菌核病均有一定的防(抑)治效果。室内离体叶片接菌鉴定其抑制率分别为79.53%、68.27%、26.47%,田间接种鉴定的防治效果分别为30.1%、29.9%、19.12%,在不接种自然发病情况下,防治效果分别达到为70.89%、66.24%、34.20%。由此可见1.2%瑞拉菌素水乳剂能有效控制油菜菌核病害蔓延发展,保护油菜的运输器官,保护油菜叶片免收危害,确保油菜正常光合作用,增加粒质量和角粒数,增产保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19%烟嘧磺隆·辛酰溴苯腈悬浮剂对玉米田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玉米的安全性,并确定其最佳使用剂量。[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4次重复,对施药区进行安全性调查和防效调查,并采用DPS软件对防效调查结果进行Duncan氏新复极差法统计检验。[结果]19%烟嘧磺隆·辛酰溴苯腈悬浮剂4种剂量(228~570g/hm2)及25%辛酰溴苯腈乳油450g/hm2处理对玉米生长及抽穗无不良影响。施用19%烟嘧磺隆·辛酰溴苯腈悬浮剂228~285g/hm2能有效地防除玉米田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药后10d,对稗草、马唐、铁苋菜、苘麻、异型莎草等杂草的株防效为74.6%~87.6%,药后30d,株防效为91.2%~97.4%,鲜重防效91.3%~98.8%。[结论]19%烟嘧磺隆·辛酰溴苯腈悬浮剂防除玉米田杂草安全有效,最佳施药时间为3 ̄5叶期。  相似文献   

16.
翁华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22):4606-4608,4616
75%肟草酮.溴苯腈WG 900~1 800 g/hm2田间一次性施药,对水300 kg/hm2茎叶喷施,目测防效春小麦田野燕麦为59.87%~91.23%、阔叶杂草为81.56%~92.56%,药后40 d对密花香薷、薄蒴草、藜和遏蓝菜的鲜重防效达90%以上,并对多年生恶性难防杂草鹅绒委陵菜有一定的控制效果,对春小麦安全,小麦产量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17.
刘社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0):5810-5811,5813
[目的]验证不同除草剂的除草效果,为直播冬油菜田的杂草防除提供借鉴。[方法]使用不同剂量25%胺苯磺隆可湿性粉剂和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在直播冬油菜田间进行单用和混用除草试验。[结果]25%胺苯磺隆可湿性粉剂在冬油菜4~5叶期使用可以有效防除田间的阔叶杂草;25%胺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8.0~22.5 g/hm2+400 ml/hm2的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可以有效防除油菜田间的阔叶和禾本科杂草,总防效达90%以上,且可以比人工除草节省成本1 100元/hm2。[结论]25%胺苯磺隆与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混用可以更好地防除冬油菜田间杂草。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啶酰菌胺对番茄叶霉病菌的抑制效果,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啶酰菌胺、嘧霉胺和多菌灵对番茄叶霉病菌的毒力,并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啶酰菌胺、嘧霉胺和多菌灵对番茄叶霉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的EC50值分别为7.3972、10.7540和19.7834μg/mL,啶酰菌胺对番茄叶霉病菌菌丝生长抑制活性优于嘧霉胺和多菌灵;50%啶酰菌胺WDG 1200倍液、40%嘧霉胺SC 750倍液和50%多菌灵WP 1200倍液,2次施药后21 d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效分别为80.71%、72.05%和38.95%,啶酰菌胺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效优于嘧霉胺和多菌灵。  相似文献   

19.
防除油菜田杂草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施用50%乙.异噁松EC有效成分525~1125 g/hm2后第30、60、90 d对看麦娘、网草和牛繁缕的综合密度防效分别为92.32%~100%、91.07%~99.68%、92.07%~99.83%,第90 d的综合鲜重防效高达93%以上;施用该药剂能显著提高油菜田间的透光率,降低杂草对田间养分和水分的吸收,对油菜的增产率为29.01%~29.48%。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对旱直播稻田杂草具有较好防除效果的土壤封闭除草荆。[方法]研究了4种除草剂土壤封闭处理对旱直播稻田阔叶草、禾本科杂草、莎草的防除效果。[结果]除360g/L异嗯草松CS(广灭灵)对秧苗前期生长有点影响外,50%二·苄·异WP、35%丙·苄WP、42%丁·恶EC对水稻安全性较好。4种药剂对旱直播稻田杂草有较好的防效,药后45d,50%二·苄·异WP1500、1800g/hm^2 2个处理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为92.31%~94.51%,对阔叶草的株防效为93.48%^-97.19%,对莎草的株崎效为97.44%~97.68%;35%丙·苄WP1200g/hm。对莎草的株防效为97.4‘4%;42%丁·恶Ec1650ml/hm^2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为97.80%;360g/L异嗯草松CS750ml/hm^2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为98.90%,但对阔叶草和莎草只有抑制作用。[结论]为旱直播稻田杂草的有效防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