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潮 《江西饲料》2005,(5):40-42
冬春季节是一年中猪病发病率最高的时期,这与气候和环境特点有密切关系,主要是:(1)气温降低且变化剧烈,寒流及雨雪频频侵袭形成寒冷应激,大环境对猪的健康产生直接危害;(2)猪舍内保温不足,通风不良,供氧不足,有害气体增加,致使猪抗病力下降,尤其对猪呼吸器官损害严重;(3)通风与保温矛盾突出,且难以控制和解决,往往成为猪发病的主要诱因;(4)低温环境更适于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生存,多风、风速大及风向多变等可促使猪群间疾病的传播扩散;(5)用药物或物理方法实施消毒的难度加大,消毒效果明显降低;(6)寒冷的气候影响,饲养管理人员疏懒,日常管理操作不到位.  相似文献   

2.
冬春季节是一年中猪发病率最高的时期,这与气候和环境特点有密切关系,冬春季节气温降低且变化剧烈,寒流及雨雪频频侵袭形成寒冷应激,大环境对猪的健康产生直接危害。猪舍内保温不足,通风不良,供氧不足,有害气体增加,致使猪抗病力下降,尤其对猪呼吸器官损害严重。通风与保温矛盾突出,且难以控制和解决,低温环境更适于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生存;多风、风速大及风向多变等可促使猪群间疾病的传播扩散;  相似文献   

3.
冬春季节是一年中猪病发病率最高的时期,这与气候和环境特点有密切关系,主要是:(1)气温降低且变化剧烈,寒流及雨雪频频侵袭形成寒冷应激,大环境对猪的健康产生直接危害;(2)猪舍内保温不足,通风不良,供氧不足,有害气体增加,致使猪抗病力下降,尤其对猪呼吸器官损害严重;(3)通风与保温矛盾突出,且难以控制和解决,往往成为猪发病的主要诱因;(4)低温环境更适于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生存,多风、风速大及风向多变等可促使猪群间疾病的传播扩散;(5)用药物或物理方法实施消毒的难度加大,消毒效果明显降低;(6)寒冷的气候影响,饲养管理人员疏懒,日常管理操…  相似文献   

4.
猪舍氨气的危害及降低氨气浓度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气候寒冷的冬春季节,为了提高猪舍保温温度,绝大多数养殖户都将猪舍的门窗关闭,以减少通风量。这样,虽然猪舍内温度能够保持较高,但是往往将导致猪舍内氨气含量升高,以致诱发冬春季猪群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给养猪生  相似文献   

5.
冬春季节气温较低,气候寒冷多变,刮风、寒流等因素导致猪舍内保温差、通风不良、供氧不足、有害气体增加,致使猪抗病能力下降,猪病开始多起来.除了强制免疫的疾病(猪口蹄疫、猪瘟、圆环病毒、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之外,猪流感、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的发病率也明显升高,使得冬春季节成为一年中猪病发病率最高的时期,给猪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结合冬春季猪病发生特点,建议大家做好猪呼吸系统疾病和猪消化系统疾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冬春季节是一年中猪病发病率最高的时期,这与气候和环境特点有密切关系,主要是:(1)气温降低且变化剧烈,寒流及雨雪频频侵袭形成寒冷应激,大环境对猪的健康产生直接危害;(2)猪舍内保温不足,通风不良,供氧不足,有害气体增加,致使猪抗病力下降,尤其对猪呼吸器官损害严重;(3)通风与保温矛盾突出,且难以控制和解决,往往成为猪发病的丰要诱因:  相似文献   

7.
冬春季气候寒冷,当猪场养殖密度过大,舍内粪污及饲料残渣未及时清除,消毒不严,通风换气不良致有害气体超标时,极易引发猪蓝耳病,并导致呼吸道疾病发病率上升,因此,猪场冬春季应加强猪蓝耳病防控。1注意通风与保温冬春季养猪场应做好猪舍的保温工作,同时应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开启门窗适当通风,必要时可开启换气设施,以保证舍内空气新鲜。  相似文献   

8.
冬春季节气候寒冷,温度低、湿度大,猪的许多普通病、病毒病、细菌病、寄生虫病等极易发生和蔓延,对养猪业构成很大威胁,给养猪场(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就最近几年来邢台市兽医院接诊的病例加以分析,总结冬春季猪常发的几种病的防治措施提供给大家,以供参考. 1 冬春季常发病的一般原因 1.1环境卫生差 猪舍的环境卫生差、消毒隔离措施不健全是引起疾病的发生与流行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当代养猪》2004,(1):35-37
冬春季节是一年中猪病发病率最高的时期,这与气候和环境特点有密切关系,主要是:(1)气温降低且变化剧烈,寒流及雨雪频频侵袭形成寒冷应激,大环境对猪的健康产生直接危害;(2)猪舍内保温不足,通风不良,供氧不足,有害气体增加,致使猪抗病力下降,尤其对猪呼吸器官损害严重;(3)通  相似文献   

10.
1流行特点 本病于冬春寒冷季节多见,四季均可发生。猪舍通风不良、猪群拥挤、气候突变、阴湿寒冷、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均可促进本病发生,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11.
冬存季节是一年中猪病发病率最高的时期,这与气候和环境特点有密切关系,包括气温降低且变化剧烈,寒流及雨雪频频侵袭,彤成寒冷应激,大环境对猪的健康产生直接危害;猪舍内保温不足,通风不良,供氧不足,有害气体增加.致使猪抗病力下降,尤其对猪呼吸器官损害严重;  相似文献   

12.
正北方冬春季节天气寒冷干燥,保温与通风的平衡很难把握,封闭式保温极易造成舍内有害气体浓度超标,空气不够新鲜,刺激性的气味造成鸡群呼吸道黏膜受损,鸡群极易感冒和引发呼吸道疾病,并会继发其他疾病。在寒冷季节,对肉鸡的饲养管理要重视,以保障肉鸡的健康生长发育,发挥良好的生产性能,保证肉鸡养殖的经济效益。1保温与通风管理寒冷季节温度是肉鸡饲养的基本条件,舍内环境温度与肉鸡的体温调节、采食、饮水、消化以及抗病能力关系密切。肉鸡育雏温度多为  相似文献   

13.
冬春季节猪病发病率最高主要是:(1)气温变化剧烈,寒流及雨雪频频侵袭形成寒冷应激;(2)猪舍内保温不足,通风不良,供氧不足,有害气体增加,尤其对猪呼吸器官损害严重;(3)低温环境更适于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生存,多风及风向变化快可促使猪群间疾病的传播扩散.……  相似文献   

14.
冬春季节养猪如何降低应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激的动物比正常动物更容易发病,在寒冷的冬春季节,应激对猪呼吸道疾病的影响更为严重。猪舍通风、温度、湿度、饲养密度、猪只饮水等多种因素都会造成应激。那么,冬春季节养猪如何降低应激呢?  相似文献   

15.
冬春季节,天气寒冷,昼夜温差大,气候多变,空气较为干燥,为疾病的流行创造了条件,给猪群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冬春季节猪群的疾病防控应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冬春季养猪场常发生的疾病多是病毒性疾病,例如猪痘病等。同时进入冬春季节,天气寒冷.许多养猪场为了保温.多数采取用塑料大棚来保温.造成空气流通不畅,进而空气质量下降.氨气等有害气体浓度上升.刺激动物呼吸道,同时由于部分患病猪治疗和用药不当.极容易继发支原体肺炎(又称霉形体肺炎或猪气喘病).并且此疾病多为慢性.病程相当长.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相似文献   

17.
正对生长育肥猪来说,呼吸道疾病是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疾病,13~22周龄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这个时期的猪群处于快速生长期,是商品猪创造价值的关键时期,呼吸道疾病可造成猪群死亡、生长缓慢、饲料报酬降低。呼吸道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冬春季节天气寒冷时,发病率更高。这是因为环境温度下降、通风不良,为病原微生物繁殖提供了条件。病原微生物在生长繁殖和  相似文献   

18.
冬春季是一年中猪病发病率最高的时期,这与气候和环境剧变有密切关系,气温降低、寒冷应激,猪抗病力下降,尤其对猪呼吸器官损害严重;通风与保温的矛盾,往往成为猪发病的主要诱因,低温环境更适于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生存;消毒剂选择不当、日常管理不到位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猪气喘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呼吸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寒冷季节多发.任何日龄、任何品种的猪对支原体都易感.猪舍通风不良、猪群拥挤、气候突变、阴湿寒冷、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加重病情,本病主要特点是干咳和气喘.病猪和隐性感染的猪是传染源,通过接触经呼吸道感染.本病发病率高,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对养猪业危害巨大.  相似文献   

20.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病因复杂,病原繁多,且多属条件性疾病。冬春季节气候阴冷潮湿,对猪群的应激反应较大.且猪舍密闭管理,当通风不良和环境控制不当时,容易促使PRDC的发生与流行。本文介绍了冬春季节PRDC多发的特殊原因,并从强化防寒保暖、关注常发疾病、实施预防用药以及积极治疗病猪等方面论述了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科学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