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瓜角斑、黑星、炭疽病症状区别及防治技术黄仲生,杨玉茹,朱晓丹(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所,100081)近年来,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黑星病和炭疽病,危害有发展,特别是保护地,为害越来越严重。为了识别这3种病害,现将症状区别列入表。表黄瓜角斑病、黑星病、炭...  相似文献   

2.
黄瓜黑星病与角斑病的区别陈子俊(山东省冠县植保站252500)黑星病与角斑病都是黄瓜上的重要病害,两者在一些症状上易混淆而病原生物又自异,故正确地予以区别是实行有效防治的前提条件。病原:黑星病是真菌性病害;角斑病是细菌性病害。症状:黑星病的病原真菌可...  相似文献   

3.
果梅黑星病的发生及防治余子全(四川省牙边彝族自治县农牧局614600)果梅黑星病〔Fusicladiumcarpophilum(Thum)Oud.〕,俗称黑果病、疮痂病,是果梅树上发生最普遍的一种重要病害。过去我县发生较少,但近年来渐趋严重。1997...  相似文献   

4.
菌剂:加收热必(猪瘟病);立克秀(小麦散黑穗病);卫福(棉苗病害、水稻恶苗病);适乐时(棉苗病害);普力见(黄瓜霜霉病、疫病);百可得(苹果树斑点落叶病);喷克、大生(苹果斑点落叶病);恩科(梨黑星病);施保克(柑桔贮藏病害、水稻恶菌病);应得(桃褐腐病);安克一标锌(黄瓜霜霉病);克露(黄瓜霜霉病);百菌清悬浮剂(黄瓜霜霉病);乙霉威(黄瓜灰霉病);烯吐醇(小麦白粉病、梨黑星病);并岗霉素A(水桶效枯病)。杀虫剂、杀螨剂:爱比菌素、阿福菌素(蔬菜抗性小菜蛾、红蜘蛛);康福多、电虫附、大功臣、蚜…  相似文献   

5.
武夷菌素(Wuyiencin)是从不吸水链霉菌武夷变种(Streptomyces ahygroscopicus var.wuyiensis)产生的一种农用抗生素,其主要成分A是具有胞昔骨架的新型核苷类抗生素。武夷菌素对多种农作物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如黄瓜白粉病、番茄叶霉病、灰霉病、黄瓜黑星病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消费档次的不断上升,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量将逐渐加大.  相似文献   

6.
从不同处理方法、酶液pH变化等方面对果胶酶诱导黄瓜抗黑星病效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果胶酶的4种不同处理试验中,以全株表面喷雾法处理的黄瓜黄化子叶黑星病的病情指数降低最多,浓度100和200U/ml的诱导防病效果分别为56.34%和64.13%;下胚轴注射、灌根和漫种等3种处理方法的诱导抗病效果均不显著。经果胶酶诱导处理的黄瓜绿苗叶片病情明显降低,而处理叶上部的未处理叶片发病情况与相应对照差别不大。该结果表明,果胶酶诱导黄瓜绿苗抗黑星病的作用属于局部诱导。果胶酶处理次数的增加可增强其诱导抗病效果,并延长诱导抗病时间。酶液pH变化对果胶酶的诱导抗病作用影响显著,pH5.5时,2个浓度的诱导效果最好,分别为51.87%和66.42%。  相似文献   

7.
黄瓜黑星病菌对多菌灵抗药性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瓜黑星病是黄瓜生产中的一种主要病害。生产上使用多菌灵进行药剂防治是控制黑星病危害的主要措施。由于长期大面积地应用多菌灵防治,使个别地区或年份黄瓜黑星病的发生仍为严重。因此,研究黄瓜黑星病菌Cladosporium cucumerinum Ell.et Arthur对多菌灵的抗药性是十分必要的。为此,作者进行了该项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国内相关刊物上有关植物检疫的文章题录(1994年度)吴红雁(国家动植物检疫局100029)病害黄瓜黑星病的研究许星等中国蔬菜(6):54黄瓜枯萎病病原菌研究及抗病育种进展冯东昕中国蔬菜(5):56国外豌豆病毒的种类及防治周雪平植物保护20(1):31...  相似文献   

9.
黄瓜黑星病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标勋 《植物医生》2002,15(3):29-29
黄瓜黑星病是黄瓜生产上近年发生的危险性病害 ,严重地影响黄瓜的产量和质量 ,病瓜重量下降 ,味变苦 ,完全失去食用价值。黄瓜黑星病为真菌性病害 ,病菌传播主要是种子带菌 ,其次是土壤带菌。本病发生和气温与湿度关系很大。病菌生长最适宜温度为15~25℃ ,低于5℃或高于30℃不生长。相对湿度93 %以上分生孢子产生 ,有水滴时分生孢子萌发。露地黄瓜黑星病的发生发展与当年的雨量和雨日有很大关系。夏季连续冷凉多湿天气容易发病。如果黄瓜定植后 ,遇雨日多或灌水过量 ,就容易发病并迅速蔓延。1发病症状1.1苗期发病发病率高低和…  相似文献   

10.
彭伟 《广西植保》2014,(1):18-19
为筛选出有效防治黄瓜黑星病的药剂,通过几种不同药剂不同倍数的药液对黄瓜黑星病的药效试验,从3次药效结果比较分析得知:10%苯醚甲环唑WG1000倍液、30%苯甲·丙环唑EC 3000倍液、40%氟硅唑EC10000倍液、80%代森锰锌WP500倍液、25%腈菌唑EC3000倍液对防治黄瓜黑星病都有较好效果,建议在黄瓜黑星病始发期,连续喷药1~2次并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1.
80年代以来,东北三省不少城市发生了黄瓜黑星病,它主要靠种子传播,迅速蔓延,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黄瓜是主要的蔬菜品种,深受消费者喜爱,是大棚、温室栽培的高产蔬菜,北方塑料大棚,温室中80%以上种植黄瓜。春大棚黄瓜每亩经济效益三、四千元以上,即使是露地种植,亩收益也在千元以上。但黄瓜黑星病为害不仅造成当地黄瓜生产的严重损失,并对全国黄瓜生产造成威胁。如何切实加强植物检疫和防治,迅速有效地控制黄瓜黑星病的蔓延为害,是当前蔬菜生产中急  相似文献   

12.
1 黄瓜黑星病的发生概况80年代以前,我市未见报道。1988年5月,在本市延庆县一个加温中棚保护地春黄瓜上发现,经我站及中国农科院蔬菜所翁祖信、市农科院植保所李明远鉴定为黄瓜黑星病,这在我市是首次发现。1989  相似文献   

13.
绿色植物标本浸泡液的配制及保存方法李秀文(天津市植保植检站300061)采集到一个理想的绿色标本并非难事,但要将绿色标本长期保存下来就不太容易了。叶片、病叶可做成干制标本;但若是水分含量较高的果实类,如黄瓜及其黑星病的病瓜、病茎、蕃茄溃疡病的青病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20%腈菌唑·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对黄瓜黑星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和使用方法。结果表明:在黄瓜发病初期施药,可取得较好的防效,以每亩100~130g的用量对黄瓜黑星病的防效可达70.88%~80.5%。  相似文献   

15.
浅谈日照市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发生分布及检疫对策聂奎金刘维玲(山东省日照市植保站276800)1991~1993年,日照市植保站根据日照市实际情况,组织全市专兼职检疫员和农民技术员,在全市开展了对小麦、水稻、红薯、苹果4大作物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及黄瓜黑星病...  相似文献   

16.
张香云 《植物检疫》1995,9(4):217-217
北京地区近几年传入的检疫性病虫害发生与扑灭张香云(北京市植物保护站100029)近几年来,我站对在京科研单位、制种单位的制种基地和京郊12个县(区)进行了疫情调查和定点监测工作。在调查和监测工作中发现了检疫性病虫害:番茄溃疡病、黄瓜黑星病、南芥菜花叶...  相似文献   

17.
梨黑星病Venturianashicola是豫东地区梨树的主要病害,近几年,发病呈上升趋势。因此,笔者于1995~1998年对梨黑星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初步探索出一套有效的防治措施。1为害概况1996年开封市梨黑星病大流行,此次发生早,6月下旬达到发病高峰;波及全市各梨产区,病果率、猴头果率高,落叶严重。开封市5县市梨树种植面积7600hm2,全部发病。病果率在30%以上的有4760hm2,占总种植面积的62.6%。梨黑星病为害果实、叶片,不仅影响当年果实的产量、品质和贮藏,而…  相似文献   

18.
我国北方梨黑星病的发生危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北方梨黑星病的发生危害及防治对策李保华,赵美琦(山东菜阳农学院植保系264200)(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董向丽(菜阳农学院植保系)1993年8-10月,作者对河北石家庄、昌黎,山东菜阳、,黄县、文登,北京大兴等地近年梨黑星病的发生与危害作了调查,...  相似文献   

19.
黄瓜黑星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是我国人民的主要蔬菜,具有分布广、种植面积大、产值高的特点,特别是我国北方,塑料大棚、温室等保护地中80%以上种植黄瓜,不仅给农民带来良好的经济收益,而且使消费者四季都能吃上鲜嫩的黄瓜。但自80年代以来,从我国东北三省的部分城市开始,北方不少城市的黄瓜受到了黄瓜黑星病的为害。这种病不仅为害黄瓜茎叶,更主要的是直接加害瓜条,造成大量病瓜、畸形瓜,丧失商品价值。轻则损失15~20%,重的30%以上,甚至毁种,更为严重的是黄瓜黑星病可以通过种子作远距离的传播,直接威胁着全国广大的黄  相似文献   

20.
黄瓜黑星病已在兰州发生1993年以来,兰州市的个别地区日光温室中种植的黄瓜发生了一种病害,轻则减产50%~70%,重则全棚绝收。病害症状:幼苗期子叶上产生黄白色圆斑,严重时小叶枯萎,全株死亡;成株期叶片上病斑淡黄褐色,后期中部开裂为不规则星状孔,病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