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角帆蚌培养珍珠,有手术操作方便,手术蚌成活高的优点,尤其是成珠后,光泽晶莹美观,质量高。因此成为各地向“圆、大、光”进军,培养优质珍珠的一个重要蚌种。当前大量繁殖三角帆蚌,自力更生解决蚌源是确保淡水珍珠生产健康发展的物质基  相似文献   

2.
<正>一、培育技术1.育珠蚌种选择为生产淡水优质珍珠,江西抚州洪门水库开发有限公司于1997年底成功地从日本引进了池蝶蚌原种,并于1998年繁殖成功。池蝶蚌原产日本琵琶湖,日本以该蚌培育优质淡水珍珠产品享誉世界珍珠市场。经过近十年研究,池蝶蚌的壳宽是三角帆蚌的1.23倍,外套膜的厚度是三角帆蚌的1.78倍,贝壳珍珠层的厚度是三角帆蚌的2.08倍,珍珠生长速度是三角帆蚌的1.62倍,大规格、优质珍珠的比例是三角帆  相似文献   

3.
池蝶蚌原产日本琵琶湖,日本以该蚌培育优质淡水珍珠产品享誉世界珍珠市场。抚州市洪门水库开发公司,于1997年底引进池蝶蚌原种,1998年繁殖成功,经过10年的育珠性能及繁育、育珠技术研究表明:池蝶蚌具有生长快、抗病能力强、成活率高、分泌珍珠速度快等特点。与三角帆蚌育珠对比结果,珍珠产品颗粒大,优质率是三角帆蚌的2倍多。  相似文献   

4.
认识鳔炎病     
池蝶蚌和我国的三角帆蚌为同属不同种,出产于日本滋贺县的琵琶湖.池蝶蚌是的优质淡水育珠蚌,具有以下特点:①容易养殖,池蝶蚌的生活习性与三角帆蚌非常相近,其繁殖、幼蚌培育、成蚌饲养技术也与三角帆蚌相似;②成活率高,池蝶蚌内脏团大,软体部分的重量占蚌体总重量的比例达45%,体质好,生命力强;③手术插核难度小,池蝶蚌双壳鼓起,壳间距大,且闭壳肌也强壮,其直径比三角帆蚌大20%,开壳宽度可超过1 cm,有利于手术操作;④育珠品质高,珍珠光亮度、珠层厚度以及品质都比其它淡水蚌手术蚌的珍珠要好;⑤贝壳利用价值高,池蝶蚌的贝壳比三角帆蚌的贝壳厚50%以上,尤其是贝壳的珍珠层较厚,有利于加工珍珠层粉,也是制作珠核、雕刻的最佳材料.目前,池蝶蚌在江西省被广泛推广养殖,在该省临川、都昌、万年、泰和等县市建立起示范推广基地2000多亩,直接参与池蝶蚌养殖的农户达1500多户,取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笔者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多年蚌类养殖研究,对池蝶蚌的人工繁育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国发展淡水珍珠养殖产业的历史虽仅20余年,但珍珠的产量和出口量均已跃居世界首位。由于产品质量长期停滞不前,珍珠出口换汇率在逐年下降。面对今日国际珠宝市场以质竞争的严峻形势,本讲座以提高养殖珍珠品位为导向,从幼蚌繁殖、手术作业、培育技术和珠蚌病害防治等方面,提出一些新技术和新方法供参考。第一讲三角帆蚌人繁技术及其幼蚌的促长培育一、三角帆蚌人工繁殖技术 (一)三角帆蚌人繁生物学知识 1、性别特征双壳类软体动物在生殖季节,可见内脏团二侧周围具有丰满发达的生殖腺。生殖腺呈黄色者,多为雌性个体;呈乳白色者则多为雄性个体。然而三角帆蚌的生殖腺外表  相似文献   

6.
张胜明 《科学养鱼》1989,(3):22-22,28
珍珠质量不高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细胞小片质量的优劣,是其中原因之一。现分十点,一一介绍。一、不同蚌龄的细胞小片对珠质的影响不同年龄的三角帆蚌制备的细胞小片所培育的珍珠质量也有差别。二龄三角帆蚌所制备的细胞小片育成的珍珠比六龄三角帆蚌所制备的细胞小片育成的1—3级珍珠高出32%。二龄三角帆蚌没有等外珠,而六龄三角帆蚌等外珠占40%。这是由于老龄  相似文献   

7.
优质淡水珍珠育珠蚌——池蝶蚌(图见彩中插2),是抚州市洪门水库开发公司于1997年引进原种亲蚌,1998年繁殖F1代成功,经过与三角帆蚌育珠性能对比研究,证明了池蝶蚌育珠性能优于三角帆蚌,  相似文献   

8.
金梅 《内陆水产》2006,31(9):29-29
三角帆蚌,隶属于瓣鳃纲,真瓣鳃目,蚌科,帆蚌属,是中国特有的优质淡水育珠蚌。三角帆所产的珍珠产量佳,珠质细腻、光滑、色泽鲜艳、形状较圆,但珍珠生长比较缓慢。池蝶蚌与三角帆蚌同属帆蚌属(日本称为池蝶蚌属),是中国大陆近年来从日本、台湾引进的优良珠贝类。与三角帆蚌相比,池蝶蚌具有壳、珍珠层、外套膜较厚,珍珠质分泌能力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三角帆蚌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工建 《内陆水产》2007,32(4):33-34
近10多年来,随着淡水珍珠生产的快速发展,三角帆蚌需求量越来越大。随着养殖技术的进步,我省实现了三角帆蚌“当年繁殖,当年育成,当年植片”的技术突破,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湖南模式”,湖南的吊蚌数量和珍珠产量,迅速占据了全国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珍珠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一,超过世界总量的80%,其中,淡水珍珠产量超过95%,三角帆蚌是淡水珍珠育珠主力军,年产量超过淡水珍珠年产量的80%。随着社会大众对珍珠需求的不断攀升,三角帆蚌人工养殖成为提升珍珠产量和品质的有效手段。在三角帆蚌养殖过程中,养殖水体或多或少都会被一种或多种污染物所污染,进而污染三角帆蚌本身,轻则对三角帆蚌生长发育造成影响,重则导致三角帆蚌死亡。据研究表明,造成三角  相似文献   

11.
小片与蚌间的关系对珍珠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褶纹冠蚌同一个体自体外套膜小片育珠,结果珍珠质量明显提高。采用三角帆蚌制取外套膜小片植入褶纹冠蚌。结果珍珠质量极差,大多数蚌产不出珍珠;采用褶纹冠蚌制取外套膜小片植入三角帆蚌,结果三分之一的蚌能得到质量高于褶纹冠蚌,产量高于三角帆蚌的珍珠。作者认为供片蚌和受片蚌间相适关系影响珍珠质量,研究如何提高褶纹冠蚌小片在三角帆蚌体内成珠的比率,在生产上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两种育珠蚌即池蝶蚌和三角帆蚌进行培育有核珍珠和无核珍珠生产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池蝶蚌育珠性能明显优于三角帆蚌;池蝶蚌育珠蚌的成活率、所育珍蛛层厚度和珍珠质量均高于三角帆蚌的育珠蚌;至2005年4月,池蝶蚌育珠蚌的成活率、珍珠产量和所培育无核珍珠的3级、8、9、10mm以上珍珠比例都高于三角帆蚌的育珠蚌,显示出较大的经济优势和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13.
三角帆蚌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三角帆蚌是我国优良的淡水育珠蚌,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本文从我国三角帆蚌种质资源调查、搜集与保护出发,介绍了三角帆蚌RAPD、SSR及线粒体基因片段等不同分子标记开发状况,重点讨论了这些分子标记分析三角帆蚌遗传多样性的情况。比较了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三角帆蚌种质及3个优秀种质9个F1后代的生长性能,比较了三角帆蚌雌雄生长差异。简述了三角帆蚌珍珠质形成相关基因、免疫相关基因、贝壳及珍珠颜色相关基因的研究现状。从三角帆蚌与其他蚌类种间杂交、三角帆蚌种内杂交,介绍了培育康乐蚌新品种的过程及三角帆蚌家系选育的进展情况。对今后进一步开展三角帆蚌种质资源研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为三角帆蚌遗传改良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
<正> 人工繁殖三角帆蚌是多、快、好、省地解决淡水养殖珍珠蚌源的一项重要措施。用人工繁殖的三角帆蚌作手术蚌,是提高珍珠质量的一项主要因素。三角帆蚌以往各地一般都是采用家鱼鱼种作宿主鱼进行人工繁殖。此法附苗率低,死亡率高,需要鱼种数量多,操作管理繁杂。因此成本高,收效小。为此,从1976年开始,改用野生鱼——  相似文献   

15.
网箱加泥浮吊式培育三角帆蚌中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角帆蚌是我国特有的主要淡水育珠蚌,生成的珍珠质量好,生产各种珍珠,首先要培育体长7~13厘米的中蚌(即手术蚌),用于插种或植核。三角帆蚌栖息于浅滩泥质底中,营埋栖生活,靠伸出斧足来活动。它是属被动摄食的动物,由外界进  相似文献   

16.
珍珠是一种名贵中药,亦可制多种贵重装饰品,在淡水珍珠养殖中,又以三角帆蚌育成的珍珠质量最佳,价值最高,但近几年三角帆蚌连续发生大面积死亡,群众称之为三角帆蚌瘟病,给育珠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珍珠茶室     
在江苏省江阴县河塘乡,有一个远近闻名的珍珠茶室。之所以闻名,主要是喝茶的茶客都是养蚌育珍珠的农民。河塘乡离江阴县城较远。这个乡养蚌育珠的历史较长,农民1971年已开始繁殖三角帆蚌育珠,1982  相似文献   

18.
我省珍珠业的发展始于六十年代末。育珠蚌有三角帆蚌、褶纹冠蚌、背角无齿蚌等,其中尤以三角帆蚌以育成的珍珠质量最佳,价值最高。但自七十年代中期,江南一带出现大面积三角帆蚌死亡现象。当初,我省有些地区从外省购进不少三角帆蚌,导致我省1983年发生三角帆蚌暴发性的死亡,一直延续至今,群众称之为三角帆蚌瘟病,  相似文献   

19.
三角帆蚌人工繁育技术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角帆蚌人工繁育技术简介焦思权,丁玉芳(徐州市水产局)(徐州市水科所)三角帆蚌是培育淡水珍珠的最理想的优质蚌种。近两年,本地发展珍珠生产所需的三角帆蚌几乎全部从南方调运。外调蚌种对发展本地珍珠生产存在着数量不足,影响产量效益;蚌源受限,只能调多少养多...  相似文献   

20.
三角帆蚌人工繁育几点体会三角帆蚌是培育淡水珍珠最理想的优质蚌种。近两年,本地发展珍珠生产所需的三角帆蚌几乎全部从苏南调运,外调蚌种对发展本地珍珠生产存在着下列诸多不利因素:①数量不足,只能调多少养多少,形成不了规模生产;②蚌种质量得不到保证,有的带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