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日龄池塘养殖中华鳖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不同日龄池塘养殖雌雄中华鳖体重与形态性状的相关性,随机选取100及300日龄雌雄中华鳖各50只,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计算了背甲长、背甲宽、腹甲长、体高和体重的表型相关及不同性状对体重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雌雄中华鳖背甲长、腹甲长及体高有显著差异(P0.05)。各性状与体重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100日龄中华鳖,背甲长对雌鳖体重的直接影响最大,对体重的决定程度最高;腹甲长对雄鳖体重直接影响最大,对体重的决定程度最高。300日龄中华鳖,背甲长对雌雄个体体重直接影响最大,决定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2.
钟全福 《水利渔业》2001,21(3):24-24
马来西亚鳖分类上为马来西亚鳖种 (Tsubplanus) ,分布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苏门答腊、加里曼丹、瓜哇 )和菲律宾。本所从马来西亚引进马来西亚鳖苗进行试养 ,并与中华鳖进行生长比较 ,初步显示马来西亚鳖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形态特征马来西亚鳖鳖体扁平 ,似圆形 ,背甲为暗绿色 ,背甲前缘具 1~ 2排较为明显的小疣粒 ,后裙处也出现小点状疣突 ,其余部分光滑 ,马来西亚鳖形态上与中华鳖很相似 ,但也有区别 ,2者形态比较见表 1。表 1 马来西亚鳖与中华鳖的形态区别项目马来西亚鳖中 华 鳖体形相对较薄…  相似文献   

3.
一、质量关选购亲鳖一定要选择健壮、肥大、繁殖能力强(已产过数次卵)、发育良好、外形正常、甲圆而高、皮肤光亮的亲鳖。背甲后缘革质皮肤较厚,有一定坚硬度、行动敏捷为好。  相似文献   

4.
清溪乌鳖(Qingxi black strain of Pelodiscus sinensis)是基于太湖花鳖(Taihu strain of P.sinensis)体色黑化个体选育而成的新品种,为研究体色黑化对中华鳖群体分化的影响,通过测定太湖花鳖、清溪乌鳖的23项形态学指标、3项生物学指标及营养组成,对太湖花鳖和清溪乌鳖种质性状进行系统评估。结果显示:(1)形态学指标的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结果一致且两者形态差异主要表现在背甲、腹甲、四肢和头部的形态差异;差异系数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尚未达到亚种分化水平。(2)太湖花鳖的可食净重占比显著高于清溪乌鳖;而背甲重占比,太湖花鳖显著低于清溪乌鳖。(3)太湖花鳖肌肉中的粗蛋白含量(♂:18.15%,♀:18.08%)显著低于清溪乌鳖(♂:18.85%,♀:18.89%);而粗脂肪含量,太湖花鳖(♂:0.56%,♀:0.56%)显著高于清溪乌鳖(♂:0.43%,♀:0.45%)。(4)清溪乌鳖肌肉中的必需氨基酸/非必需的含量比值(♂:84.44%,♀:85.54%)和呈味氨基酸/总氨基酸的含量比值(♂:38.65%,♀:38.35%)显著高于太湖花...  相似文献   

5.
中华鳖七群体体形和腹部黑斑图案的差异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李思发 《水产学报》2004,28(1):15-22
对我国中华鳖代表性7个地方群体的成鳖阶段和后备亲鳖阶段的体形和腹部黑斑图案进行了,比较和分析。(1)把包括背甲周长、背甲宽、裙边后侧宽等16个参数转化为以背甲长为基数的15项比例性状进行多元函数分析。聚类分析表明,太湖鳖和崇明鳖较近,黄河鳖和淮河鳖较近,洞庭湖鳖和鄱阳湖鳖较近。主成份分析表明,把7群体一起分析的绘图,相互覆盖较多,不易分清:若是取3个群体,如对黄河鳖、洞庭湖鳖及太湖鳖分析绘图,则趋同性和趋异性十分清楚。判别分析表明,7群体的判别准确率在44%~73%之间,黄河鳖群体的判别准确率最高;(2)裙边宽厚度是中华鳖的重要经济指标。黄河鳖、淮河鳖及洞庭湖鳖的裙边均较宽而厚,其裙边后侧宽/背甲长之比超过7群体总平均值1~4.6个百分点;(3)中华鳖体色存在群体间固有的差异。首先表现在腹部的黑色斑块的有无和多少上,在后备亲鳖阶段,黄河鳖腹部全白的比例达100%,洞庭湖鳖和鄱阳湖鳖及淮河鳖腹部全白的比例在80%~90%;太湖鳖、崇明鳖及台湾鳖腹部全白的比例仅12%~22%。其次表现在腹部黑色斑块的出现频率和黑色程度有从黄、淮河流域和长江中游水域向长江下游水域及台湾增高、增强的明显趋势。黄河鳖、淮河鳖、洞庭湖鳖及鄱阳湖鳖是为“玉鳖”群,太湖鳖、崇明鳖及台湾鳖是为“花鳖”群。中华鳖腹部黑色斑块图案,是既受遗传控制,也受环境影响,还受遗传-环境相互作用的复杂表型。  相似文献   

6.
山瑞鳖又称山瑞,属龟鳖目鳖科,是暖水性淡水名贵珍稀爬行动物,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等省区。它体形较肥厚且呈椭圆形,颈两侧和背甲前缘有肉瘤突起,皮肤粗糙,背甲隆起呈褐色或灰绿色,腹甲白色带黑色斑纹,体后裙边宽大,与普通鳖(甲鱼)基本相似。山瑞喜栖息于有沙底的江河、大水塘和水沟中,尤其喜欢在流水清新的山涧溪河。它为肉食性,通常以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和鱼虾  相似文献   

7.
鳖烂甲病的死亡原因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鳖烂甲病的死亡原因及防治方法伍四清,程太平(湖北省沙市市水利局)(湖北农学院养殖系)1991年夏天在湖北荆州地区一养殖场发现一种以腐烂背甲为主要特征的鳖病,我们称之为"烂甲病"。该病的特征是初染病的鳖,在背甲部有少量疣状突起,用刀片划破可挤出淡黄色病...  相似文献   

8.
鳖的繁殖和养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鳖(Amyda sinensis)又叫团鱼或甲鱼,产于我国。体呈椭圆形,背甲中央凸起,边缘凹入,腹甲发育的不完整,背腹甲均无角质板,仅以软皮复盖着。背面为橄榄绿色,有许多棕色小点,腹面为黄白色,头部有许多黑色细纹,前后肢各有五趾,只有内侧三趾有爪,趾间有蹼。五年始能性成熟。现将鳖的繁殖及养殖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在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保定中华鳖和冷水鱼高效养殖综合试验推广站、保定市水产研究所、阜平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技术指导下,阜平县成功从北京市某养殖场引进佛罗里达鳖1 000只。佛罗里达鳖属鳖科、鳖亚科、软鳖属,又称珍珠鳖、美国瑞鱼,分布于美国南部(佛罗里达、亚拉巴马)。资料介绍雄性最大甲长33cm、雌性60cm,背甲呈椭圆形;前缘较为圆滑,且有数列疣瘤并排其上,具有暗色斑纹。佛罗  相似文献   

10.
角鳖(Apakmespinifem),学名刺鳖,隶属于龟鳖目,鳖科,美洲鳖属.分布于加拿大最南部至墨西哥北部.多生活于淡水池塘、湖泊、沼泽等水域,食性杂,以甲壳动物、软体动物、鱼、昆虫等为食、由于背甲前缘有圆锥状突起.因而以角鳖来命名,角鳖吻长,形成吻突。背甲椭圆形,上有散落的小疣.在甲壳的边缘周围有阴暗的斑点组成的黑线或暗纹,背甲呈橄榄绿或淡褐色,具有黑色眼状斑纹及暗色斑点,且四肢较扁.指、趾间蹼发达。  相似文献   

11.
叶普仁 《水产科技》1995,(5):20-21,24
钟形虫病是很普通的鳖病,整个养殖周期都可能发生,各种规格都会出现。由于鳖有晒背等习性,能杀灭背甲一部分钟形虫,因而,在环境安静、有足够晒背场地的鳖池,单一钟形虫病不会引起死亡,只会造成食欲减退、消瘦,影响生长发育。但是,由于它的寄生,损伤表皮,导致病源的侵入,产生其它鳖病,危害较大,那是需要充分重视的。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我国鳖类动物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是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Wieg-mann,1834)],近几年来,进行大规模人工养殖的对象,多数也是中华鳖。中华鳖的背甲都是具肋板8对。作者曾经先后仔细地观察了中华鳖42个背甲骨胳,全部恒定具8对肋板,而且没有构造上显著的变异。然而,在湖南省境内却出产一种鳖,外形与中华鳖非常相似,成鳖体型大小亦相差不很多(当地有经验的捕鳖或养鳖能手,能够加以辨认)。我国历史上就有过记载,最早追溯到明朝的晚期,我国伟大的药物学家李时珍,编写于1596年刻印出版的  相似文献   

13.
郑善坚 《内陆水产》1997,22(4):26-26
随着人工养鳖的迅速发展,鳖病日趋增多且不断在变化。1996年杭州地区普遍发生稚鳖的白点病,而去年稚鳖阶段广泛发生的白斑病相对发病率减少。稚鳖白点病据报道在湖北、河南、河北、北京等地有发生,死亡率达30%-85%(程天印等,1995。伍惠生,1995。),笔者在1996年萧山中南特种水产养殖公司发生的一稚鳖白点病病例中,采用外消与内服相结合,短期浸泪与全池遍洒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措施,起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症状患病的是规格15-40g稚鳖,在其背甲、腹甲、颈部及四肢基部等处,肉眼可见粟粒状白色斑点,在背甲上白点向外突…  相似文献   

14.
1.怎样选择亲鳖?如何鉴别雌雄?在自然条件下,鳖生长到体重500克左右即可达到性成熟,性成熟年龄一般为4~5龄,繁殖用亲鳖龄应为6~7龄,体重在1.5公斤以上,并且体质健壮,没有外伤.判断亲鳖雌雄的方法为:雄鳖尾长,能自然伸出裙边外,背甲前狭后宽呈长椭圆形,中部隆起,腹部为曲玉形.两后肢间距离较狭,体形较薄;雌鳖尾短,不能自然伸出裙边外,背甲较圆呈椭圆形,中部较平,腹部为十字形,两后肢间距较宽,体形较厚.  相似文献   

15.
日本鳖主要分布于日本关东以南的佐贺、大分、福冈等地,其生物学特性与中华鳖基本相似,与中华鳖其他品系相比主要区别是日本鳖裙边与背甲长的比例为35%左右(普通中华鳖为25%左右),体色为"青背白肚",腹部中间具三角形的块状花斑,背部以背甲为中心有微白色细条斑、中心以外为小米粒状微白色小斑,皮肤厚度为8 μm左右,消化道的中肠比同体重的中华鳖长15%、宽9%、肠壁厚12%左右.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来,我县养鳖池在3—4月间,未开食前,经常有些病鳖从水中爬上岸边,反应迟钝,行动缓慢,抓起后放于水边能迅速爬入水中,不久又会爬上岸来。经隔离后,在2—3天必定死亡。1995年养鳖专业户章仕华所养鳖患该病的死亡率达池内总鳖的30%,1996年养鳖专业户赵学先所养鳖到4月上旬死亡率已达4%。其他的专业户也发现此病,据观察此病传染较快,死亡率较高,其表现在: 1.不同于红脖子病,病鳖腹甲没有出血性的红色斑块或烂斑,咽喉,颈部不发红,不肿胀,肌肉不水肿。眼睛不混浊、不发白失明,外界条件亦非饲养环境差、水质恶化。 2.不同于出血病:病鳖腹甲不出现血点和血斑,背甲不出现溃烂出血现象,咽喉内壁未严重出血,发病季节不在6—8月,而在3—4月(未开食前)。  相似文献   

17.
钟形虫病是很普通的鳖病,由于鳖有晒背等习性,能杀灭背甲一部分钟形虫,因而,在环境安静,有足够晒背场地的鳖池,单一钟形虫病不会引起死亡,只会造成食欲减退、消瘦、影响生长发育。但是,由于它的寄生,损伤表皮,导致病源的侵入,产生其它鳖病,危害较大,需要充分重视。 本人根据长期鳖病治疗的统计,除冬眠后长途运输造成死亡和病害最严重外,由钟形虫寄生而引致其它传染性病的发生率居第二,可以说,它是鳖病发生的主要诱因。发生钟形虫病后,如不及时治疗,一定会诱发其它鳖病,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18.
鳖穿孔病的治疗方法笔者在生产实践中初步摸索到一种治疗鳖穿孔病的较有效的方法,现介绍如下,供读者参考。病因:饲养环境恶化或残饵腐败造成水中细菌繁生,并以鳖本身有外伤为主要原因。症状:轻者是在背甲裙边和腹甲部位出现疮疤,其疮疤周围边缘部充血。如果症状进一...  相似文献   

19.
甲鱼鳃腺炎     
<正>病原目前尚未见有关该病病原的正式报道。从该病发病急和死亡率高的特点来看,极有可能是病毒引起的。症状与诊断发病早期,少数鳖背甲上有白斑症状出现,容易被忽视或误诊,患病鳖有的颈部肿大,全身浮肿,脏器出血,但体表光滑。有的则是腹甲上有出血斑。早期病鳖因水肿导致运动迟钝,常浮出  相似文献   

20.
选择池塘养殖3月龄珍珠鳖(Apalone ferox Schneider)116只,测量体高(BD)、背甲长(CL)、背甲宽(CW)、腹甲长(PL)、腹甲宽(PW)、后侧裙边宽(BAW)和体重(BW)共7个性状数据。运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剔除回归方程中检验不显著的CW、PW、BAW,计算以CL、PL、BD 3个形态性状为自变量,BW为因变量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及相关指数,研究了珍珠鳖BW与形态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显示:3个形态性状与BW的相关系数(0.939,0.936,0.794)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径分析中,3个形态性状对BW的通径系数亦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CL(0.419)和PL(0.389)对BW的直接影响作用最大。所选形态性状与BW的相关指数R2=0.918,说明所选形态性状是影响BW的主要性状。应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以BW为因变量,PL、CL和BD为自变量的回归方程:BW=-124.147+1.667BD+0.936CL+1.180P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