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现代鸡种(AA、狄高、红宝父母代公鸡)、土种鸡及其杂交后代(AA×土种鸡、狄高×土种鸡、红宝×土种鸡)的部分血液生化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70日龄土种鸡及杂交后代中,土种鸡血浆AKP、SGPT、CPK 酶活性最高(分别为165.78金氏单位,34.89穆氏单位、20.78国际单位/mg),而 AA×土种鸡的杂交后代血浆 AKP、SGPT 和 CPK 酶活性最低;统计分析,同一种酶在不同杂交后代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血浆 AKP,Amy 和 Es(?)同功酶类型频率在杂交亲本与杂交后代中呈规律性变化,与鸡生产速度、屠宰率等生产性能有关.表明所测生化性状可用来分析鸡的杂交效果.迄今为止,育种工作者研究杂种优势的产生大多从基因的互作效应方面进行分析,而从生化领域的角度分析则很少见有报道,本文力求从生化方面分析探讨现代鸡种与土种鸡的杂交效果,旨在对今后杂交亲本的选择、杂种优势的预测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猪的遗传育种的研究中,国内外研究人员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与生产性能的关系作了大量的研究。猪的血型、血液生化测定在选种中的应用,虽有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将血型、血液生化与猪的早期选种、预测杂种优势结合起来,尚需进一步探索。 酶是促进机体内代谢的重要物质,在动物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占有特殊的地位。酶催化反应的特性,保证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乳蛋白转基因表达、乳清蛋白含量的增加、乳中酪蛋白含量的增加、转基因乳蛋白的生产,乳慢白基因的整合,以及如何抑制乳中溶酶的活性、如何降低乳中乳糖含量无β-乳球蛋白乳的生产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欧美在转基因工程乳领域内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4.
猪血清蛋白质(酶)同种异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畜血液蛋白质(酶)同种异型(多态型)的研究始于 Smithies(1955)发明淀粉凝胶电泳法,继后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其他各种电泳分析技术的相继问世,使得血液中蛋白质及酶多型现象的研究进展很快。不仅在血液,而且在其他体液、精液、脏器等中的酶和非酶蛋白质方面的研究亦迅速开展起来,也相继检测出多种遗传变异体。这类生化变异同血细  相似文献   

5.
鸡三种血清酶同工酶及其育种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碱性磷酸酶(PAKP)、淀粉酶(AMY)、酯酶(ES)是存在于鸡体血液和细胞中的三种重要水解酶类,在鸡体生理代谢和生产中,它们发挥着极为重要的生理功能。PAKP是一种能水解多种类型磷脂的非特异性酶,其生理作用国外研究已进行多年,目前趋势认为,PAKP与物质转运过程或磷酸的可利用性有关,在不同组织中,其生理功能可能有所不同。Amy主要催化水解淀粉,参与体内糖类代谢。ES主要催化酯类化合物水解,参与鸡体内脂肪的水解与合成,据军事医学报道,酯酶还有生物防护作用。在遗传上,它们各自存在着结构和理化性质不同的,催化相同反应的分子类型,即同工酶,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在鸡血液中陆续发现这三种血清酶同工酶变异型后,国内外学者在确定其等位基因系统,位点基因频率在不同鸡种中的差异、基因型与经济性状的关系,以及建立鸡体内血清酶异点同工酶系统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为生化标记全点应用于鸡遗传育种领域奠定了丰富的基础.近年来,随着试验技术和测试手段的改进,三种酶的研究又得到深入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常见的一种生殖系统疾病。溶葡萄球菌酶是一种能直接裂解葡萄球菌细胞壁的肽链内切酶,有望成为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一种新型生物类药物制剂。本试验通过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学方法,进行了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在健康和患子宫内膜炎奶牛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采用药代动力学软件3p97处理,并对静脉注射重组溶葡萄球菌酶的药物浓度-时间数据进行了最佳模型拟合。结果表明:数据符合一室开放模型,由消除半衰期(T1/2ke)(29.945±1.844)min可知,溶葡萄球菌酶在动物体内消除很快。健康或患病奶牛子宫内灌注800U和1600U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后,不同时间点的尾根静脉血液、牛奶和子宫黏液中的溶葡萄球菌酶的含量检测表明,经子宫黏膜吸收后,在血液和牛奶中没有药物蓄积;静脉注射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后,不同时间点的牛奶中也没有药物蓄积。健康和患病奶牛灌注1600U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宫内药物有效作用浓度持续时间均达到48h以上。  相似文献   

7.
<正> 近十多年来,国外对于商品猪由于运输过程中的不良因素的刺激发生应激反应的学说报导甚多。我国也已经开始有这方面的研究,但对于因应激而引起的磷酸肌酸激酶(CPK),肌糖元的变化国内尚无报道。为此,我们对能反映应激性程度的两个主要指标CPK和肌糖元作了研究,本文将着重介绍血清CPK的变化与测定方法,其肌糖元将另有专论。  相似文献   

8.
矿物质对动物营养与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弘赟  李吕木 《饲料工业》2006,27(18):49-51
矿物质是动物所需的众多营养素之一,是保证幼畜生长及成年家畜维持健康和正常生产繁殖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除具有调节血液及淋巴渗透压的恒定、维持血液酸碱平衡、活化酶和激素功能外,还能影响其它物质在体内的溶解度。大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矿物质营养与免疫密不可分。矿物质的供给数量或比例不当或利用过程紊乱容易引起动物机体矿物质营养的缺陷,导致畜禽免疫机能减退,从而影响畜禽正常的生理与生产性能。本文对矿物元素在动物机体免疫器官、组织和免疫反应调节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详细阐述,为畜禽生产中矿物质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1常…  相似文献   

9.
自从Smithies(1955)开辟了分离血液蛋白能力强的淀粉凝胶电泳技术以来,研究各种家畜血液蛋白多态性的工作日益活跃,许多学者将此项工作应用于家畜起源、进化和生产性能领域的研究。由于物种、品种及地域上的差异,造成研究的结果也不尽一致,本文旨在牛的血红蛋白(Hb)多态性与经济性状的关系方面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0.
DNA指纹的研究及其在畜禽遗传育种上的应用刘丑生,魏绍征利用遗传标记,可以用来反映动物群体或个体的遗传特征。自5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从血型、血液蛋白质(包括同工酶)多态型,DNA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片段长度多态型(RFLP)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尽管DN...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在不同肉质性状延边黄牛血液中的差异,试验选择20头延边黄牛按照高档牛肉生产模式统一饲养管理,根据它们的大理石花纹等级高低分为H组和L组。应用RT-PCR方法测定延边黄牛血液中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和过氧化氢酶体激活增殖受体γ(PPARγ)基因的表达丰度,另外分析了背最长肌肌内脂肪(IMF)和三酰甘油(TG)含量。结果表明:H组IMF和TG含量极显著和显著高于L组(P0.01和P0.05),H组个体血液中SCD和PPARγ表达丰度呈现出高于L组的趋势。IMF和TG含量随着大理石花纹等级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SCD和PPARγ基因均可在血液中表达,并且延边黄牛血液中SCD和PPARγ基因表达水平随背最长肌IMF和TG含量的升高呈现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家蚕受不同种微粒子感染引起血液蛋白质组成发生变化,并对此做了比较研究。以蒸馏水做对照,添食微粒子正常种Nosema bombcis)(N.b)和变种MG_1,且在添食后一定时间间隔内取血,以几条蚕血液混合做为平均值,用SDS-PAGE检测其蛋白质变化,添食MG_1孢子与对照、N.b相比,家蚕血液中出现两条分子量较大的不同蛋白带,确定为脂酶同功酶蛋白A-1,A-2。用分光光度计检测480nm处的吸收值,添食后不同日数内,脂酶同功酶蛋白活力是不规则曲线,有两个活力高峰。  相似文献   

13.
将试验鹿随机分为 3组 ,Ⅰ组为对照组 ,Ⅱ组和Ⅲ组为试验组 ,分别在日粮中添加 40 0mg/kg维生素C和 1 0mg/kg“鹿安宁”剂。观测“保定一锯茸”应激状态下 ,梅花鹿血液白细胞的数量和组成、血清 [Na+][K+]值及 3种血清酶LDH、AKP、CPK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维生素C和鹿安宁可显著降低应激鹿血液白细胞总数 (P >0 0 1 ) ,维生素C可使之趋于正常 (P >0 0 5)。鹿安宁可显著降低应激鹿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 (P <0 0 1 )。维生素C和鹿安宁均可显著提高应激鹿淋巴细胞百分率 (P <0 0 1 ) ,降低N/L值 (P <0 0 1 )。维生素C和鹿安宁均可使应激鹿血清 [Na+][K+]回升 (P <0 0 1 ) ,使血清LDH、AKP活性显著上升 (P <0 0 1 ) ,同时显著降低CPK活性 (P <0 0 1 )。鹿安宁使血清CPK活性趋于正常 (P >0 0 5)。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热应激对肉仔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50只1日龄的AA肉仔鸡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热应激组.试验组分别在2、5、10 h进行心脏采血,测定其血液生化指标.试验结果表明:肉仔鸡血清中肌酸磷酸肌酶(CPK)活性高于对照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低于对照组、乳酸脱氢酶(LDH)活性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我国动物营养和饲料科学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学剑 《广东饲料》2004,13(2):28-29
营养调控自20世纪90年代兴起以来,至今仍是营养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和热点。目前,营养调控的研究在营养素组合效应,酶、激素的促进与钝化,NDA的保护,自由基的清除,内环境的维持,基因调控等调控措施上取得了许多新进展。如对动物生产性能、热应激、断奶应激、畜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16.
饲用酶制剂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别从饲用酶制剂对畜禽日粮中抗营养因子,消化道内源酶活,微生物菌群,消化器官,外周血液激素水平以及畜禽机体免疫机能等方面的影响,对其改善畜禽生产性能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饲用酶主要是通过消除抗营养因子(SNSP,消化酶抑制剂,细胞壁和植酸)和补充内源酶等方式提高日粮养分消化率,并减少有害微生物的过度繁殖,进而改善畜禽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7.
瘤胃微生物在木质纤维素价值化利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瘤胃是反刍动物消化的第一个腔室,各种微生物(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相互作用将木质纤维素植物生物降解为易于代谢的化合物。瘤胃也是目前自然界公认的木质纤维素高效降解和利用的天然反应器,其真菌和细菌可分泌多种木质纤维素降解酶,在木质纤维素生产生物燃料和化学用品方面具有潜在的价值。因此,本研究在瘤胃内木质纤维降解的微生物及其降解木质纤维素相关酶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瘤胃微生物在木质纤维素生物转化为乙醇、生物化学(有机酸)及沼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瘤胃微生物和瘤胃酶在木质纤维素价值化利用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外源酶的添加对富含非淀粉多糖的日粮是有利的已经得到证明.这些酶能部分水解非淀粉多糖,减少肠道内容物黏度,最终提高养分吸收.目前国内对小麦的研究相对较少,水溶性淀粉多糖(NSP)酶制剂在肉鸡小麦日粮中的使用尚处在试用推广阶段.因此,研究探讨了肉鸡小麦日粮添加外源酶对其生产性能和一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山羊血液蛋白遗传多态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化多态遗传是本世纪 50年代初发现的有机体内新一类生化型遗传性状。血液中的许多蛋白质和酶具有遗传多态性 ,这类遗传多态性被应用于血型分类的研究。国内外的学者对家畜的血液蛋白多态性进行大量而深入的研究 ,结果表明 ,羊有2 7种以上的血液蛋白具有多态性 ,与绵羊相比 ,山羊的蛋白多态性并不多 ,目前已报道的具有多态性的蛋白质 (酶 )有 1 3种。1 山羊血液蛋白质多态性1 1 血红蛋白 (Hb)早在 1 955年 ,Harris等对山羊的Hb型进行过研究 ,山羊与绵羊具有相同的Hb ,也受HbA、HbB两个等显性等位基因控制 ,表现出Hb…  相似文献   

20.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分子生物学常见实验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其对畜牧兽医高层次的研究与发展以及临床疾病防治与诊断起着重要的作用。1限制性内切酶及其应用限制性内切酶restrictionen-donuclease简称限制酶的发现和应用在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和其它修饰酶是分子生物学家在DNA操作过程中所使用的基本工具。由于这些酶的使用,使分子克隆方法不断创新,简化了分子克隆的操作,而且拓宽了它的研究领域。1.1限制性内切酶的发现及分析技术原理Arber等1963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