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内蒙古自治区察右后旗八号地乡哈达图、宝山等村与四子王旗乌兰哈达苏木相邻,农牧民世代相处,商贸、农牧业生产一直有着传统交往.有时会有农民到牧民草场放牧,但当毗邻的农区和牧区出现饲草紧张之时,往往会引发矛盾.通过近几年的协商和各级领导的耐心细致工作,当地农牧民之间的矛盾得到了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2.
草原禁牧令:"令"好下"禁"难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面是草原生态恶化需要禁牧,一面是农牧民发展生产要放羊。人、羊、生态,这三者的矛盾逼得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镇党委副书记鲍文龙的额头上,多了好几条皱纹。他向记者感叹,上面把禁牧这块"最难啃的骨头"推给了基层干部,基层干部迫于压力只好"硬着头皮上"。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三农"问题的日益突出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差别不断增大,社会贫富差距日益凸显,解决社会深层矛盾刻不容缓。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人民群众自助性经济组织,发展合作经济是促进社会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本文着重从青海省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概况、运行机制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提出了青海省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运行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郑延平 《饲料研究》2005,(11):18-18
在畜禽防治疾病的过程中,有的农牧民和专业户为了方便和降低防治成本,备购了一些药物,自己动手给畜禽用药防治疾病。这样做是可以的。但笔者提醒大家:“酸性药物”与“碱性药物”忌配伍应用。为什么呢?因为酸性药物与碱性药物配伍一起用,则会发生中和变化,如有的给支气管炎患牛  相似文献   

5.
加快实施"两转双赢"步伐 提高牧民经济收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引导和扶持农牧区人口向城镇转移,使广大农牧民群众成为工业化、城镇化的推动者、建设者和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成果的共享者。通过加快转移农村牧区人口和转变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努力实现改善生态环境和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双赢”目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草原畜牧业发展与牧民收入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由于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草原严重退化,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草原畜牧业发展后劲不足、牧区经济发展落后、牧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三牧"问题逐渐显露,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以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牧区住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内蒙、青海、西藏、甘肃、新疆等五大牧区的固定观察户近几年生产与收入数据进行系统测算,在全面分析牧区草地资源和农牧民收入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影响农牧民收入增长的原因以及增加农牧民收入面临的矛盾和困难,结合牧区当前的发展实际,提出促进牧区发展、牧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区畜牧业建立在粮食发展基础之上,人畜争粮是突出的矛盾,究其根由主要是因为饲草料短缺。养殖业在喀拉布拉镇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比重,是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而饲草料收储对于农牧民、合作社都非常重要,直接决定了农牧民的收入情况。喀拉布拉镇畜牧养殖业在逐步推进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发展。在此背景下,研究新源县喀拉布拉镇畜牧养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找出影响农牧民增收中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新疆畜牧业》2010,(11):27-27
<正>今年,昌吉州草原监理我站以解决农牧民群众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工作职能,进一步强化和完善信访工作制度,努力提高信访工作效率和质量,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为农牧民群众排忧解难,促进了农牧区的安定团结。一是注  相似文献   

9.
深化草业经济体制改革、实行草牧场有偿承包使用,是解决草畜矛盾、稳定发展草原畜牧业的有效途径。只有实行草牧场有偿承包使用,才能激发农牧民对草场的关心和爱护,产生责任感。特别是能促进农牧民树立商品生产观念,计算草场使用成本,提高草场利用率。在此基础上,引...  相似文献   

10.
绿洲农区秸秆地放牧养畜,是农牧民群众首创的转移天然草原放牧家畜的重要手段.肃南县通过借牧年完成草原减畜3.52万羊单位,过腹转化秸秆资源2.03万t,过腹还田有机肥0.86万t,新增农牧民可支配收入达980.3万元,有效解决了草畜矛盾,缓解了祁连山草原生态保护压力,实现了粪污和秸秆资源化利用,促进了农牧民增收,可助推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盐池草地禁牧期间农牧民违规放牧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禁牧政策的全面实施,放牧草地得以休养生息.但禁牧区农牧民从其短期经济效益出发,违规进行放牧以增加经济收入,以致政府全面禁牧的宏观政策不能很好地执行,部分草场生态再次恶化.为此根据草场面积、草场管理方式、地理位置等综合因素在禁牧区选择了234户农牧户用抽样调查和实地调查的方法对农牧户的违规放牧行为进行调查,并从养殖成本、地理位置、草场使用权界定、禁牧政策等方面探讨分析农牧民违规放牧行为发生的原因,寻求改变禁牧区农牧民的生产行为方式,解决禁牧与放牧矛盾,以达到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场、恢复生态、增加农牧民经济收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正>牦牛业是小金县草原畜牧业的支柱产业,是农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产生活资料,它的发展与农牧民致富奔小康息息相关。长期以来,牦牛处于靠天养畜的传统、落后饲养方式之中,"夏饱、秋肥、冬瘦、春死亡"的恶性循环制约着小金县草原畜牧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牦牛肉食品需求增加,农牧民养畜积极性和牦牛养殖效益见涨,致使牦牛养殖数量增长较快,草畜矛盾也日显突出,致使牦牛越冬渡春中死亡增加,农牧民损失加大。为切实改变这一现状,实现牦牛安全越冬渡春,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红栓 《青海草业》2012,21(2):49-51
三江源和环青海湖地区生态脆弱、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本文就如何处理好上述地区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贫困农牧民脱贫致富之间的矛盾,实现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基本思路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我区草原畜牧业生产过程中,饲草料的生产、加工、收获、调制、储藏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特别是去年历史罕见的雪灾对饲草料生产的重要性已是摆在我们草原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统筹协调发展农牧区畜牧业,要依靠发掘并大量利用秸秆在内的各种农副产品资源,科学制作青贮饲料来缓解草畜矛盾,保持草畜平衡,并可带动一批饲草料加工业的发展,大量的秸秆通过青贮后过腹还田,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农牧区可持续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帮助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从而对提高当地农牧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丁铭 《草业科学》2004,21(6):10-10
近年来,正当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内蒙古草原牲畜超载、生态恶化问题时,一个以化解草畜矛盾、恢复生态植被、增加农牧民收入为主的草产业在内蒙古迅速崛起,并成为经济开发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16.
1 实施草畜平衡制度存在的问题 1.1 草食家畜仍呈增长趋势,草畜矛盾继续突出 实施草畜平衡制度,相对减少家畜饲养数量,短期内减少了农牧民收入.  相似文献   

17.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 ,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为缓解凉山州天然草场载畜量过多与发展草食畜的矛盾 ,凉山州委、州政府从 2 0 0 1年开始启动实施“草畜 31 5 0工程” ,即到2 0 0 5年 ,全州种植优质牧草 1 0万hm2 ,出栏优质肉羊 1 5 0万只 ,存栏优质绵羊 1 5 0万只。种植优质牧草、发展绿色无公害畜产品为凉山州农牧民找到了一把脱贫致富的金钥匙。据统计 ,2 0 0 1年 ,全州共完成以光叶紫花苕为主的优质牧草轮作 ,种草 9 5 6万hm2 ,鲜草产量为 2 89 44万t,光叶紫花笤种子 5 94 95万kg;年末羊存栏 463 47万只 ,出栏 1 64 …  相似文献   

1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畜牧业人均收入占农牧民总收入的百分比自2000年以来一直稳定在15%左右,对于促进当地农牧民增收贡献甚微。近几年来和田地区区政府大力发展林果业,实现了当地经济的跨越发展,但对与当地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畜牧业支持力度不够,造成草畜矛盾突出,生产效益低下,牛羊肉供给不足,畜产品价格畸高等一系列问题。作为和田地区少数民族农牧民赖以生存的重要依靠和经济来源,畜牧业的发展对于集中连片贫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意义重大。因此,笔者结合实际调研情况和相关数据资料,对和田地区畜牧业发展支持政策进行探究,希望能够为地区畜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九五”时期前后农牧民纯收入增长速度的变化及“九五”时期之连年下滑的事实为切入点,从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单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城镇化水平低下及农牧民税费负担较重等方面入手,探讨了导致其下滑的主要原因。并从推进旱作节水,开发高原特色农产品,发展龙头企业,加大农技推广和创新,加大教育,科技与资金相结合的扶贫开发力度等方面。提出了实现“十五”计划新目标的途径及思路,对实践“三个代表”和提高全省农牧民纯收入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是自2011年起实施的草原地区资金规模最大、受益农牧户最多的惠民政策,是通过给予农牧民补助奖励,支持鼓励农牧民合理利用草原、加快发展草牧业,解决人草畜矛盾的关键措施。中央政府不断完善政策内容、加大扶持力度,并按照"四到省"和"五到户"的原则,由地方政府结合地域实际创新性地落实政策,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与补奖前的2011年相比,草原鲜草产量提高了9.07%,植被综合盖度从51.0%提高到55.3%;政策执行以来,牛出栏率提高了1.3%,羊出栏率提高了4.2%,牧区和半农半牧区草食畜总量增加0.27亿头(只),实现了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收的经济目标;政策通过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实现了牧区人口转移,牧民对政策满意度高。当前,草原地区生产生态还不够协调平衡,人草畜矛盾尚未得到根本性解决,需要进一步完善农牧民补助奖励政策,促进草原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