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2年秋期,我场饲养杭7、杭8原种1231克,生产杂交种20577张,超额完成蚕种生产计划51.2%,克蚁单产为18.19张,比1981年同期克蚁单产提高28.2%,达到或超过全省春期杭7、杭8的单产水平,为秋  相似文献   

2.
1987年春我场饲养杭7 450克,发生生种蚁蚕10.5公斤,平均每饲养1克蚁量,发生生种22.33克,估计损失净种1000盒,产值7000元。杭7是一个较易发生生种的品种,近年来我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生种发生。1980年饲养730克,每克蚁量发生生种蚁量11.9克,1982年饲养780克,每克蚁量生种蚁量  相似文献   

3.
孙羽  凌建标 《蚕桑通报》1992,23(1):63-64
薪杭、科明自推广以来,普遍反映科明繁育比较困难,主要是科明的产量低、卵质差。我场于1990年早秋、中秋连续两期秋繁薪杭、科明取得较高产量,平均克蚁制种量达18盒以上,公斤茧制种量达5盒以上。尤其是科明的繁育系数与全省平均水平比较有了显著提高,与薪杭比较,克蚁制种量差距明显缩小,早秋只差2.4盒,中秋只差3.5  相似文献   

4.
三、生产效果本项目分别在长江农场奶牛二场和星火农场申星奶牛场实施。其中长江二场实施两年有余,申星奶牛场将近一年。现将项目实施后的生产效果汇总如下: 1、产奶量和平均单产长江农场奶牛二场自1990年部分投产以来,奶牛的平均单产逐年提高。1992年的平均单产达到6100kg。上述平均单产是按每日两次挤奶所取得的。如果按每日三次挤奶,或高产奶牛实施每日三次,中低产母牛实施每日两次挤奶,其平均单产可能更高。  相似文献   

5.
<正>宁南县2012年晚秋蚕于9月17日出库,饲育的品种为菁松×皓月,9月25日发到共育室,9月27日收蚁,共育小蚕于10月6日陆续分发到农户,11月28日开称收茧。全县发种30182.1盒,较2011年同期增加6521.3盒,增幅27.6%,产茧118.6万kg,单盒产茧仅39.3kg,比2011年同期降低5kg,创近几年来晚秋蚕养蚕单产新低。笔者就宁南县2012年晚秋蚕饲养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分析如下。1晚秋蚕单产下降的原因分析1.1主观因素1.1.1常规技术落实不到位。2012年晚秋蚕生产有三个方面表现比较好:一是订种增幅大,全县共发种30182.1盒,较2011年同期增加了6521盒,个别乡镇比2011年同期增加高达1000多盒。二是催青效果好,共育室收蚁整齐,一日孵化率  相似文献   

6.
蚕种场,是生产越年性优良蚕种的,可是,近年来,好多蚕种场,蚕种制好后,发生的生种颇多,尤其是杭7杭8二品种,生种发生率更高,有的场仅因生种问题,竞严重地影响了生产计划的完成.为此,在蚕种生产上,如何控制生种问题,实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红星奶牛场始建于 1 95 8年 ,经过 40多年的发展 ,现已成为拥有 62 0多头牛的规模牛场 ,其中成年母牛 3 40头左右 ,1 999年产奶 1 971吨 ,平均单产 5 968千克 ,达到建场以来的最高水平 ,与以往最好年份 1 993年相比 ,总产增长3 7% ,单产增长 5 2 %。近五年来的生产成绩如表 1。表中数字显示 ,我场奶业水平在逐年提高 ,且提高幅度相当明显。我们的做法与体会是 :1 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 ,奶场科技人才队伍相对稳定 ,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 4人 ,中专 1人 ,中级职称 2人。大部分技术人员都已在本场服务五年以上。对科技人员…  相似文献   

8.
陈凤娇 《蚕桑通报》1989,20(3):58-60
嘉兴王店蚕种场1979~1988年间,共饲养秋蚕11738g,生产蚕种158457.5盒,平均克蚁单产13.5盒。对照省蚕种公司和市农业局下达的指标,各年平均超额20.5%完成任务。其中1987年,浙农1号、苏12正反交克蚁单产达19.79盒,超产64.5%。根据我们的经验,影响秋期蚕种优质高产的主要因素有3个:温度、叶质和蚕病。我们在回顾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着重抓住解决好这3个问题,辅以其他措施,使近十年来秋期制种连年大幅度超产。现将有关问题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9.
杜安光 《蚕桑通报》1992,23(2):58-61
近年来,我县蚕茧稳步发展、总产连续上升,1990年全县总产茧496t,1991年为590t,但盒种产茧逐年下降。1989年盒产茧34.15kg,1990年30kg,1991年为29.9kg。其主要原因是杀虫双农药中毒和血液型脓病普通发生,导致单产低、茧质差,蚕农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下降。以前我县蚕病大多为中肠型脓病,血液型脓病在大眠青头中少量发生。1988年以  相似文献   

10.
我县这几年蚕桑生产发展比较快,连续8年产量持续上升,取得了很大成绩。总产茧从1982年的9.55万t增加到1989年的22.5万吨,平均每年以0.161万t的速度向上猛增,单产也逐年提高,可以说是一个新的突破性阶段。但是蚕茧单产1989年春蚕盒产37.91kg,夏秋蚕盒产28.6kg,比前3年平均减少5.06kg,是近3年以来最低的一年(表1)。今年单产要比前3年低的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一、忽视蚕病的防治由于几年来蚕茧生产稳步发展,蚕农忽视了对蚕病的消毒防病工作,轻视对蚕病的防治,特别是养蚕  相似文献   

11.
新品种苏豪×钟晔在淳安县试养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年淳安县引进并在农村试养多丝量家蚕新品种苏豪×钟晔,该品种表现为食桑旺、茧形大、茧层厚、产量高,与对照种菁松×皓月相比,全茧量高0.27~0.37g,茧层量高0.10~0.13g,茧丝长长30.6~72.3m,单产高2.8~7.9kg/盒,盒种产值高129.7~200.1元/盒,但在抗病性方面表现稍差于对照种。  相似文献   

12.
红旗农场奶牛场建于1964年,几经起落,现已初具规模。1987年末奶牛存栏252头,其中成母牛135头,育成母牛79头,犊母牛31头,犊公牛7头,总产奶622,543千克,平均单产5,262千克,总产值586,940元,纯盈利20,200元,无论是奶产量还是经济效益都是历史最好的一年。该场从1982年起加强了对奶牛布氏杆菌病和结核病(以下称奶牛两病)防制工作的领导,并拟定和实施了综合性防制措施,直至1987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省逐步推广早秋蚕种繁育制,这是一种发展蚕种生产的新途径。但是,在培桑用叶上,如何适应这种新的繁育制,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新问题。1986年我场将夏伐桑园的疏芽叶,留作早秋蚕用叶,结果560克苏12、浙农1号平均单产14.9盒,比去年同期增加3.5盒,大大提高了疏芽叶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 养蚕时要随时随地注意观察调查,如条件发生变化,必须及时采用应变措施,以确保蚕的健康发育。我场1982年中秋蚕由于僵病严重未能完成任务。但就两个批来看由于采取措施不同收效亦不同,例如23批苏四10克收茧量25公斤,27批苏四28公斤,制种克蚁单产23批苏四14.25张,而27批苏四单产仅4.13张。主要原因:苏四种茧后期僵病发  相似文献   

15.
2004年我得到吉林蜜蜂育种场赠送的“松丹二号种王”1只,介绍成功。于同年10月育成新王70余只,越完冬后平均每群不足3框蜂,73群蜂在今春油菜蜜和橡胶蜜两个蜜源单产达到70公斤的好收成,该场真是一个值得表扬的好育种场,真是雪中送炭,使我的蜂场起死回生。这是我养蜂8年最好的一年。  相似文献   

16.
一湖州市1985年春蚕生产大面积获得丰收.全市共发春蚕种229056盒,平均盒产达102.59斤,创造了湖州地区养蚕史上单产最高水平.总产茧11749.35吨,比上年同期10023.05吨增产1726.3吨,增长17.22%.蚕茧质量亦有较大的提高.1985年共收  相似文献   

17.
我县秋蚕饲养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 ,它为我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近年来由于蚕茧质量低 ,秋蚕单产低 ,经济效益下滑。如何提高秋蚕单产和秋茧质量 ,增强蚕农对饲养秋蚕的信心 ,是摆在洛浦政府和蚕桑科技人员的重大课题。1 洛浦县秋蚕生产发展的历史回顾我县秋蚕生产总体来说经历了三个大阶段。第一阶段是迅速发展阶段。从 196 4年开始饲养秋蚕 ,当年 8月 1日发秋种 14 8盒 ,单产达 17 8kg ,到 196 7年秋蚕发种量达 2 2 6 0盒 ,而单产连续三年均为 14kg左右 ,单产下降了 3 8kg。第二阶段是稳步发展 ,提高单产阶段…  相似文献   

18.
一、基本情况1.场区、生产、经济效益等情况。该示范场始建于1955年,占地面积36万多亩,其中,耕地12万多亩。有5个奶牛养殖场共10000多头牛,其中,西门塔尔(蒙贝利亚)2000头,核心群成母牛年单产平均达到8000千克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场有年加工销售10万吨的西域春乳业公司和年加工3万吨的饲料厂(2011年改扩建后年加工  相似文献   

19.
我省现行夏秋用种苏12×浙农1号,由于苏12的体质较弱,对桑叶的营养条件要求高,遇到不良环境,繁育比较困难,秋期繁育更为困难,据全省1970-1979年十年的统计,就有五年因苏12失败而不能完成蚕种生产计划,有的就是能勉强制种,单产也很低,成本高,蚕种的质量也不够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场于1979年秋期开始使用苏12×杭14杂交原种代替苏12制成(苏12×杭14)×浙农1号三元种(简称杭·花×浙  相似文献   

20.
<正> 微粒子病是一种毁灭性的蚕病,西充县1988年夏季遭受该病的危害情况十分严重。全县夏蚕发种32797张,比1987年同期增加46.8%,仅产茧697155公斤,皮而比1987年同期减产34.8%。夏蚕种发生微粒子病的有6350张,平均单产仪5.3公斤,而无毒种平均单产却达25公斤。由于发超毒种集中在5个区20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