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犬巴贝斯虫病是一种对犬危害较重的虫媒性血液原虫病,是由巴贝斯科巴贝斯属的原虫寄生于犬的红细胞内引起的[1],主要病原为犬巴贝斯虫(B.ca-nis)、吉氏巴贝斯虫(B.gibsoni)和韦氏巴贝斯虫(B.vitlli)[2]。在我国已发现犬巴贝斯虫和犬吉氏巴贝斯  相似文献   

2.
1 犬吉氏巴贝斯虫病的诊断 1.1 临床症状 犬吉氏巴贝斯虫病是一种血源性原虫病,这种病症主要是由犬巴贝斯虫、吉氏巴贝斯虫和韦氏巴贝斯虫三种虫类引起的,这些虫能够在犬的红细胞当中寄生,患有这种病症的犬类会呈现出贫血、血红蛋白尿等方面的特征,而当病症较为严重时,则会导致犬类出现贫血、呕吐、腹泻等情况.  相似文献   

3.
犬巴贝斯虫病是一种经蜱传播,巴贝斯虫寄生于犬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犬血液寄生虫病,目前呈全球性分布。犬巴贝斯虫病的病原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犬巴贝斯虫、吉氏巴贝斯虫、韦氏巴贝斯虫。  相似文献   

4.
<正>犬巴贝斯虫是经由蜱传播的血源性原虫,属于巴贝斯科巴贝斯属,包括犬巴贝斯虫、吉氏巴贝斯虫、韦氏巴贝斯虫,主要寄生于犬的红细胞内,引起大量红细胞破裂,导致严重的贫血性疾病[1]。我国犬巴贝斯虫病主要是由犬巴贝斯虫和吉氏巴贝斯虫引起的。吉氏巴贝斯虫:为小型虫体,多存在于红细胞的边缘或偏中央,呈环形、椭圆形、原点形、小杆形,偶尔也可见成对的小梨子形虫体。在一个红细胞内可寄生的虫体以1~2个为多。犬巴贝斯虫:为大型虫  相似文献   

5.
陈金泉  余机旺 《警犬》2013,(8):21-23
犬巴贝斯虫病是以蜱虫为传播媒介,由犬巴贝斯虫或吉氏巴贝斯虫所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临床上以高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为主要特征。2005年以来,由于气候变化等因素,福建地区犬蜱虫病传播严重,以此为传播媒介的巴贝斯虫病也随之多发。笔者共参与诊治36例,治愈32例,死亡4例,治愈率为89%。  相似文献   

6.
<正>犬巴贝斯虫病是一种蜱传性血液原虫病,由犬巴贝斯虫(Babesia canis)和吉氏巴贝斯虫(B.gibsoni)引起[1],其中犬巴贝斯虫可根据抗原性质、交叉免疫等将其分为3个亚种[2],即犬巴贝斯虫亚种(B.canis canis)、韦氏巴贝斯虫亚种(B.canis vogeli)和罗氏巴贝斯虫亚种(B.canis rossi)。患犬常表现为贫血、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等症状。现将1例警犬韦氏巴  相似文献   

7.
犬巴贝斯虫病是以蜱虫为传播媒介,由犬巴贝斯虫或吉氏巴贝斯虫所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临床上以高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为主要特征。2005年以来,由于气候变化等因素,福建地区犬蜱虫病传播严重,以此为传播媒介的巴贝斯虫病也随之多发。笔者共参与诊治36例,治愈32例,死亡4例,治愈率为89%。  相似文献   

8.
犬巴贝斯虫病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犬巴贝斯虫病是由犬巴贝斯虫(Babesia canis)、吉氏巴贝斯虫(B.gibsoni)和韦氏巴贝斯虫(B.vitalli)寄生于犬的红细胞内所引起的血源性原虫病。临床表现为发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病程短,死亡率高。目前该病在国内广泛分布,有蜱滋生的地方,春、夏、秋季均可发病,近年有流行和暴发的趋势。家养宠物犬常由于到草地牵遛或爬山而感染。2003年8月17日,南京农业大学兽医院动物门诊收治了1例京巴公犬犬巴贝斯虫病。现将该病的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犬巴贝斯虫病是由犬巴斯虫、吉氏巴贝斯虫和韦氏巴贝斯虫3种病原引起的一种在临床上表现高热、严重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和脾肿大的传染病,此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发生在5~9月,经蜱虫传播的血液寄生虫病。现将笔者所诊治的犬巴贝斯虫病的病例介绍如下,以求与广大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0.
<正>犬巴贝斯虫病是经蜱传播的血液原虫病,自从1910年Pattom首次在印度报道了犬的巴贝斯虫感染猎犬和豹以后,世界各地相继发现该虫。巴贝斯虫病在我国呈地方性流行,尤其在有蜱滋生的地区,春、夏、秋、冬季均可发病[1]。目前随着城市养犬数量增多,本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危害十分严重。犬巴贝斯虫主要寄生于犬的血液,引起犬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和脾脏肿大[2]。笔者通过血涂片、血液常规检验、生化检验、X射线检查并结合病史和  相似文献   

11.
巴贝斯虫病是由蜱为传播媒介的血液寄生虫病,主要发生于蜱虫活动的季节,一般只在有蜱滋生的地区呈地方性流行。其病原体主要有3种,即犬巴贝斯虫、吉氏巴贝斯虫和韦氏巴贝斯虫。临床上以严重贫血和高热为特征。  相似文献   

12.
犬巴贝斯虫病是经蜱传播的血液原虫病,是巴贝斯虫寄生于犬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血液寄生虫病,呈全球性分布。临床上以高度贫血、消瘦为特征。急性病例还可见黄疸、血红蛋白尿及呼吸困难等症状。1病原及流行病学各种巴贝斯虫在红细胞中的形态均呈多样性,有梨籽形、圆形、卵圆形、环形、阿米巴形等形态,其中以梨籽形虫体的大小、  相似文献   

13.
正犬巴贝斯虫病是犬的一种血液寄生虫病,其病原体为巴贝斯虫或其他焦虫。临床上,本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高度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等特征。犬巴贝斯虫病在我国目前发病越来越多。1病原特征据报道,引起本病的病原主要有犬巴贝斯虫、吉氏巴贝斯虫及韦氏巴贝斯虫。犬巴贝斯虫和吉氏巴贝斯虫的感染在我国常见,但韦氏巴贝斯虫在我国尚未见报道。1.1犬巴贝斯虫犬巴贝斯虫寄生于犬的红细胞内。虫体为梨形,一端尖,另一端圆,内有一个空泡,典型虫体大于1/5红  相似文献   

14.
<正>犬梨形虫病是由犬巴贝斯和吉布逊氏等梨形虫引起的。临床表现为高度贫血,急性病例还有黄疸和血红蛋白尿。该病分布很广,世界各国都有。1病原引起犬梨形虫病的病原主要有以下几种:犬巴贝斯虫:多呈双梨形状排列,两虫的尖端锐角相连,在红细胞中寄生的虫体较大,一般长达4~5μm,个别红细胞内可能含有较多虫体。吉布逊氏梨形虫:虫体很小,多呈环形,卵圆形,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了解犬吉氏巴贝斯虫病的发病规律和临床表现,本试验对61例西安市某动物医院犬吉氏巴贝斯虫病确诊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该病可在多个品种、不同年龄段的犬只中进行传播,其中1~3岁易感性更高;犬只在一年四季均可感染该病,其中秋季更易感;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黏膜苍白、黏膜黄染、血红蛋白尿、高热和脾肿大;患犬血涂片检查均可在红细胞内观察到吉氏巴贝斯虫虫体,部分可见异常红细胞;多数患犬在临床检查中都会出现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GB)浓度、红细胞(RBC)数和血小板(PLT)数降低的现象;部分患犬还会出现炎症感染,肝、肾损伤和离子紊乱等情况。该结果为犬吉氏巴贝斯虫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参考,对提升该病的诊断效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犬巴贝斯虫病是由巴贝斯虫引起的经蜱传播的寄生血液红细胞内的原虫病。临床特征为严重贫血和血红蛋白缺乏。对犬,特别是工作犬危害严重。犬巴贝斯虫属于原生生物界,顶复门,孢子虫纲,梨形虫目,巴贝斯虫科,巴贝斯虫属。引起犬巴贝斯虫病的病原主要有3种,即犬巴贝斯虫、吉氏巴贝斯虫和韦氏巴贝斯虫。1.犬巴贝斯虫寄生于犬红细胞内,虫体呈多形性,典型的为梨形,一般长约4.5~5μm,最长可达7μm。一端尖,另一端圆,内有空泡。2.吉氏巴贝  相似文献   

17.
犬巴贝斯虫病是经蜱传播的血液原虫病,是由寄生于犬红细胞中的巴贝斯虫引起的。该病临床症状主要为高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等,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因此,对于犬巴贝斯虫病的诊断与治疗刻不容缓。本文对重庆动物医院接诊的一例患病犬进行临床观察以及血常规、PCR等实验室检测,最终确诊为犬吉氏巴贝斯虫病。经过治疗后,患病犬病症趋于好转,两周后完全康复。为犬吉氏巴贝斯虫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南京地区犬巴贝斯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年来,笔者在宠物门诊工作过程中,通过对161例犬巴贝斯虫病的诊治与跟踪调查(治愈148只,死亡13只,治愈率达91.93%),总结出发病规律和治疗方案,发现本地区犬巴贝斯虫病主要是由吉氏巴贝斯虫和犬贝斯虫感染所致。其中由吉氏贝斯虫感染的病例为106例,由犬巴贝斯虫感染的病例为55例,未发现韦巴贝斯虫感染的病例。针对犬巴贝斯虫病的发病特点,提出了预防新措施。  相似文献   

19.
《养犬》2015,(2)
<正>犬巴贝斯虫病是由巴贝斯虫引起的经蜱传播的寄生血液红细胞内的原虫病。临床特征为严重贫血和血红蛋白缺乏。对犬、特别是军、警犬危害严重。犬巴贝斯虫属于原生生物界,顶复门,孢子虫纲,梨形虫目,巴贝斯虫科,巴贝斯虫属。引起犬巴贝斯虫病的病原主要有3种,即犬巴贝斯虫、吉氏巴贝斯虫和韦氏巴贝斯虫。1犬巴贝斯虫寄生于犬红细胞内,虫体  相似文献   

20.
犬巴贝斯虫病是由犬巴贝斯虫、吉氏犬巴贝斯虫、韦氏犬巴贝斯虫寄生于犬的红细胞内的血源性原虫病,临床表现多以发热、贫血、黄疸为主要症状,病程短,病死率高。一些兽医院工作人员对该病认识不足,常导致误诊误治。2005年8月,我们收治一起病例,经确诊为犬巴贝斯虫病,经合理治疗,控制了病情。现将该病的诊疗经过报告如下。1病史调查及发病情况2005年8月10日,我市郊区一养犬户带2只4月龄大的斗犬来我校动物门诊诊治。据犬主介绍,在自家院内饲养了8只斗犬,2只为成年犬,6只为4月龄幼犬,八只犬共同住在院内搭建的简易窝棚内。主人平时喜欢带成年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