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土地复垦项目规划设计的合理性是土地复垦项目投资合理性的前提。首先分析了线形工程项目占地复垦对象和传统的土地复垦项目规划设计思路的特点,然后结合线形项目占地复垦对象的特点对传统复垦规划设计思路进行了改进,并结合南水北调满城段土地复垦项目对改进的规划设计思路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
为了揭示土地复垦过程中产生的风险特征,指导土地复垦风险的识别与管控,促进土地复垦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在对土地复垦的风险管理现状、要素构成和管理对象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到土地复垦风险来源多样、结构复杂等特点,按照整体利益优先原则、公正公开原则、科学发展原则、连续性原则、动态原则,分别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理论、项目管理理论和风险系统理论构建多维土地复垦风险管理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土地复垦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土地复垦风险管理规划,构建土地复垦风险管理的保障机制,完善土地复垦奖惩制度,推进土地复垦代建制及复垦后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结果表明,多维视角下的土地复垦风险管理模式有助于全面揭示土地复垦系统风险的层次与特征,对促进土地复垦管理方式转型,提高土地复垦管理的广度和深度等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线性工程项目建设具有线路长、跨度大、涉及用地类别广泛等特点,其临时用地复垦范围主要是管道施工作业带的临时用地区域。以相国寺储气库工程北碚段临时用地复垦项目为例,分析线性工程项目整个复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以规范线性工程临时用地使用,减少线性基础设施建设对土地的影响,切实保护耕地。  相似文献   

4.
土地复垦工程费用构成是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编制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质量。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比土地复垦工程与土地整理及水土保持工程的联系与区别,结合土地复垦工程特点,确定土地复垦工程费用构成,最后以广州市某区土地复垦费用构成进行验证,说明该费用框架的合理性。结果表明,生产建设项目的土地复垦费用由工程施工费、其他费用、预备费3个部分构成,其中其他费用中后期的植物监测与管护费以及预备费需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相似文献   

5.
我国土地复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海超  张定宇  李妍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793-18795,18798
通过文献查阅,具体分析我国土地破坏的主要形式,阐述了我国土地复垦的主要研究现状,总结我国土地复垦区域研究特点,以及目前我国土地复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脆弱的自然生态坏境特征和油田对土地资源的损毁特点,采用极限条件法进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区内土地复垦的主要限制因素为土壤条件和水源条件,结合近年来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区内油田复垦的成效和不足,提出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区油田土地复垦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俊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4,(25):8692-8695,8698
在对矿山土地复垦主要阶段(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设施完备和生物多样性重组)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不同损毁土地类型(排土(岩)场、塌陷地、露采场、尾矿库、矸石山、赤泥堆场和工业场地)的土地损毁特点、土源类型、复垦措施等,构建了基于土地复垦质量过程控制的3级矿山土地复垦工程技术体系。矿山土地复垦工程技术体系的一级项目有4个,包括地貌重塑工程、土壤重构工程、植被重建工程和设施配套工程,二级项目有15个,三级项目共38个。该研究可为规范矿山土地复垦工程建设、加强土地复垦实施监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土地复垦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复垦是缓解人地矛盾的重要手段,但经历20多年的发展仍未形成一套完整、适用的土地复垦体系来指导土地复垦工作。通过分析国内外土地复垦管理、技术等研究现状,采用理论研究、文献资料和综合分析的方法,并结合具体的土地复垦工程实例,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土地复垦体系,包括土地复垦理论体系、土地复垦管理体系、土地复垦技术体系和土地复垦监管体系4部分。土体复垦体系的构建可以为研究和编制土地复垦其他相关标准、规范等提供科学、系统、全面的依据,以促进我国土地复垦事业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结合吉林省重点煤炭生产基地采煤塌陷区特点,合理划分了全省重点煤炭基地土地复垦工程分区,客观评价了工程区域内的农业资源特点和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科学分析了全省重点煤炭基地土地复垦工程的土地整理潜力。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关岭自治县为例,讨论了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的分区原则,阐明了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分区的方法,将关岭自治县划分为2个一级区和5个二级区;在总结各二级分区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各二级分区的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方向,以引导关岭自治县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活动向可持续、有序、合理分布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晓刚  丁瑞 《农业与技术》2012,(6):23-24,27
本文针对矿山土地复垦项目投资估算编制环节,根据矿山项目的特点解析了矿山土地复垦各项费用的构成、费用的内涵以及费用的估算依据,并对投资估算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做了说明,对矿山土地复垦项目投资估算的编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舒锟 《安徽农学通报》2022,28(3):114-116
根据土地复垦基础理论,以胡家河煤炭矿区土地复垦为例,综合土体有机重构技术理论对其矿区土地复垦工程技术进行了研究,理清了开展矿区土地复垦的现实意义,解析了土体有机重构、土地复垦、矿区土地复垦的内涵特征,研究了矿区土地复垦的主要工程措施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矿山土地复垦质量管理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加快完善矿山企业土地复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保障土地复垦质量,促使矿山企业土地复垦规范化、标准化,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快还旧账、不欠新账",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土地复垦管理制度对复垦质量的要求,提出我国矿山企业土地复垦质量管理存在的两个问题:一是土地复垦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二是土地复垦质量管理标准缺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矿山土地复垦管理制度建设的紧迫性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地矛盾始终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因此,国家将"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然而,我国依然存在大量的损毁土地需要复垦,同时新的损毁土地的数量还在增加,因此土地复垦任务艰巨。根据河南省土地资源的特点,分析了土地复垦现状,提出了相应对策及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内蒙古采矿用地逐年递增,因矿山开采造成的土地破坏得不到及时复垦,成为制约内蒙古矿区土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该研究通过调研分析了内蒙古矿区土地复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采矿用地复垦难度较大、土地复垦资金匮乏、破坏土地水土流失严重、复垦表土得不到保障、缺少专门的土地复垦管理机构以及土地复垦意识薄弱等6个方面.对于这些问题,提出了编制科学的矿业用地复垦方案、完善土地复垦保证金制度、采取分期复垦措施、加大监督管理、引进公众参与机制等促进矿区土地复垦合理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高速铁路建设中占用的临时用地的现状入手,针对高速铁路临时用地特点,分析高速铁路临时用地的损毁类型,研究高速铁路临时用地复垦技术,提出复垦管理的政策建议,以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完善土地复垦管理政策,促进高速铁路临时用地的规范化管理和后期利用。  相似文献   

17.
矿区损毁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以灵石县夏门煤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区损毁土地适宜性评价对评估损毁土地可复垦程度及确定复垦方向具有指导意义。研究构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指数和法对灵石县夏门煤矿损毁土地复垦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矿损毁土地复垦适宜性较高,可复垦面积占损毁总面积的88.66%,为矿区土地复垦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对矿山复垦地土壤基质的改良作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造成塌陷、挖损、压占、破坏、废弃的土地大约占整个土地总量的30%左右,极大地浪费了土地资源,对其进行复垦以及生态重建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简要介绍了矿山废弃地的特点以及土地复垦的方法,着重介绍了微生物在矿山复垦地土壤基质改良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展望。  相似文献   

19.
张志勇  张伟 《乡村科技》2019,(16):110-111
土地复垦是对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达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土地复垦分析是编制土地复垦规划的基础依据和重要前提,从而科学合理确定土地复垦的数量潜力,确保土地复垦潜力评价的可行性。本文主要介绍土地复垦的潜力来源、测算方法,并实施潜力评价与潜力分级。  相似文献   

20.
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动态投资计算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已备案的土地复垦方案为实例,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分析土地复垦动态投资计算方式存在的问题,结合土地复垦费用管理方式,调整并优化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动态投资计算方式,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费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